读者之声
抑郁少年 看到“关怀抑郁少年”这系列封面文章(2001年9月8日刊),真叫我乐开了花!多年来,我跟抑郁病苦斗。正当吃尽苦头之时,你们就向我伸出援手,令我感激不已。
L.D., 法国
我是个儿科护士。许多人不大明白抑郁病患者的苦况,但你们与众不同,十分了解他们的处境。这期杂志,我订了100本,打算送给区内所有儿科医生和精神健康护理员。
B.P., 美国
我有些亲属患了抑郁症,也有些得了狂躁抑郁性精神病。人一度误解患者是因感情脆弱而病倒,叫他们尊严尽失;现在人明白病因是由于身体出了毛病,这使患者活得较有尊严。你们的建议非常管用,可以帮助我们体恤患者,给他们所需的支持。
C.M., 加拿大
我一收到这期杂志,就立即阅读了。这个题目,你们足足写满了12页,可见你们多么珍视青年人。我深受感动,面上不禁爬满了喜泪。谢谢你们处处为青年人着想。
M.M., 奥地利
读完这系列文章后,心情不再烦躁了,内心也恢复平静。我看出自己不是唯一患有抑郁病的人。我向耶和华祷告,祈求他安慰和帮助所有抑郁病患者。
Y.T., 日本
你们说得不错,抑郁是一种病症。这期杂志正是青年人必读的刊物,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共度难关;说不定,还能挽救人命呢。我会储备足够数量的杂志,可随时分发给人。
R.F., 美国
知道内心的痛苦不是由于灵性不妥的缘故,叫我大感安慰,顿时心里舒坦多了。读到“耶和华亲近心碎的人”,就不禁热泪直淌。(诗篇34:18)
A.I., 日本
我今年16岁,多年前得了抑郁病,这病不时复发。这期杂志对我再适合不过,给我切合实际的建议。
L.B., 澳大利亚
我是个抑郁少年,但从没告诉父母或任何人我想自杀。这样做真是很不对。如果感到抑郁,就该向人求助。谢谢你们这么关怀和怜惜青年人。
S.G.C., 美国
刚柔并济 我在钢铁厂做工。我把“刚柔并济”(2001年9月8日刊)这篇文章给我的技术主任看。他说文章虽然讨论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写得清楚易明、准确无误,而且没引用太多技术性的词汇。这类文章确实能够引起人对《警醒!》的兴趣。
G.B., 意大利
我刚完成有关金属测试的职业训练,自然不大想再看这类题材的文章。可是,你们却把这么复杂广泛的题材,写得十分精彩。真是佩服佩服!
M.F.,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