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察达——何以有这件事发生?
“我勇敢的同伴们,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决心不服事罗马人或其他任何人,惟独服事上帝。……来吧,趁我们的手还可以自由拿剑……让我们在沦为敌人奴隶之前壮烈牺牲,以自由人之身与我们的妻子儿女一起离开今生!”
据报这项绝望的劝谕是耶尔之子以利亚撒向梅察达(Masada)的守军发出的。第一世纪历史家约瑟夫斯在《犹太战史》中加以记录。何以这个犹太领袖敦促同伴们违反上帝的律法作集体屠杀和自杀呢?(出埃及记20:13)更重要的是,了解当时的环境可以怎样帮助你在今日这个暴乱的世界里继续生存?
梅察达的短剑党
在犹太人于公元66年爆发叛变之前,死海附近的山上要塞梅察达有罗马军兵驻守。虽然梅察达位于颇孤僻的地点,希律大帝却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冬宫。他也建造了一套输水系统,甚至可以在宫里享受热水浴。不过,更重要的是,在罗马人占领之下,驻军储藏了大批武器,在巴勒斯坦反罗马统治的情绪高涨时,武器遂有落入犹太叛军手中的危险。其中的一群人是西卡里(Sicarii),意思是“短剑党”,圣经曾提及他们的叛变。——使徒行传21:38。
公元66年,短剑党占领了梅察达。他们挟着新近得来的武器,进军耶路撒冷以支持反抗罗马统治的叛军。犹太革命军在梅察达和耶路撒冷大批屠杀罗马驻军,以致为自己的同胞招来罗马帝国的烈怒。公元66年结束之前,罗马的第十二兵团在加卢斯(Cestius Gallus)率领之下进军犹太,在耶路撒冷城外扎营。罗马人从四面攻城,甚至开始挖掘圣殿北部的地基。但突然之间,加卢斯撤军离开犹太,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理由。目击者约瑟夫斯写道:“他只要围城稍久,便可一举把城攻陷了。”
但罗马人并没肯就此罢休。四年之后,罗马大将提多(Titus)率领四个兵团进攻耶路撒冷。a这次全城尽毁,犹太复归于罗马人的铁腕统治之下。只有梅察达是例外。
罗马人决心击溃这批硕果仅存的反抗者,于是筑起一道厚厚的石墙和八座有石墙的营盘将这个要塞围住。最后他们建造了一条斜路通到山上——这条人工筑成的路长达645尺(197公尺),向高伸展180尺(55公尺)!罗马人在其上建筑一个瞭望台,并且安设撞城锤以洞穿梅察达的城墙。罗马大军攻陷犹太人的这个最后要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今日,罗马人的营房、围城的墙、巨大斜坡路仍留下清楚的遗迹,作证犹太人的叛变怎样结束。考古学家在梅察达作了一项彻底的发掘,在1965年完成。论到他们的发现,《新大英百科全书》(1987)说:“罗马-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的描述,在此之前是梅察达历史的惟一详细资料来源,现在已证明极为准确。”
当罗马人行将破城而入时,短剑党对于耶尔之子以利亚撒的殉城自杀演说有什么反应呢?约瑟夫斯的记载说:“各人先杀掉自己的家人;……然后抽签选出十个男子作其余的人的行刑手,各人躺在自己妻子儿女身旁,抛下武器,向执行痛苦任务的人引颈就戮。b后者狠心地杀戮了所有人,然后以同一方法彼此相杀,……只有一个老妇和另一个人……得以逃生。……牺牲者的数目达九百六十人,包括妇孺在内。”
犹太人的叛变何以落得这么悲惨的结局?这件事与拿撒勒人耶稣的生和死有关系吗?
[脚注]
a 在梅察达城门附近一个战略据点发现了11件破碎的陶器,每件都写有一个希伯来文的简短绰号。若干学者认为这些也许是约瑟夫斯所谈及的签。其中一件刻着“本·雅尔”,意思是“耶尔之子”。费尔德曼(Louis Feldman)在《约瑟夫斯与现代研究》一书中说:“耶丁所发现的签,其中一个甚至写着本·雅尔等字样,离奇地证明了约瑟夫斯的记载。”
b 在梅察达,考古学家发现数以百计的硬币,其上有歌颂反叛的希伯来文铭刻,例如“锡安自由”和“圣耶路撒冷”等。耶丁(Yigael Yadin)博士在《梅察达》一书中解释说:“我们发现的锡克尔(即硬币)代表反叛的整段时期,从第一年至极少硬币的第五年——铸造锡克尔的最后一年。这年相当于公元70年,即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日期。”见上图的硬币。
[封面图片]
梅察达——弥赛亚已经来临的证据?
[第4页的图片]
公元67年的犹太硬币,其上提及与罗马人争战的第“2年”
[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