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朗读
(Reading)
看书或文章,并领悟其内容;把文字念出来。
人类自古就爱阅读。亚述王亚述巴尼拔在他所建的图书馆里,收藏了2万2000多个泥板和文本,他说:“我很高兴能读到洪水前的石碑铭文。”(《远古的光》,J.法因根著,1959,216-217页)这里所说的铭文,可能指全球洪水的古老传说,也可能指某场地区性洪水前的古亚述文献。考古学家在亚述巴尼拔王宫遗址只找到一则关于洪水的记载,是发生在巴比伦的,而且内容十分荒诞神怪。因此,到底信奉异教的亚述人是否真的藏有全球洪水前的文字记录,根本无从稽考。
要知道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显然得看文字什么时候开始。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详见著作。
值得注意的是,写于摩西日子(即公元前16世纪)的圣经记载,已明确提到写读。(出17:14)例如,上帝劝勉以色列人要做的一些事,就涉及写读能力。(申6:6-9)约书亚接替摩西做以色列人的领袖时,上帝吩咐他要“日夜”细读律法书,好完成上帝交给他的任务,凡事亨通;并要“低声”细读,好加强记忆,以及明白上帝的话语多么重要。(书1:8)
另外,上帝规定以色列王要为自己抄写律法书的副本,天天阅读。(申17:18,19;见沉思)可惜他们并没有听从吩咐,结果国民并不重视正确的崇拜,而且道德越来越堕落,耶路撒冷也在公元前607年被毁。
耶稣在地上时,随时都可以到犹太会堂查阅《希伯来语经卷》各卷的经文。有一次,他在会堂里公开宣读了一段经文,并指出经文已在他身上应验。(路4:16-21)另外,撒但三次引诱耶稣时,耶稣都引经回答,说“经上记着说”(太4:4,7,10),可见他多么熟悉圣经。
使徒是属灵圣殿的次要基石,是受膏基督徒会众的成员,他们看出自己必须研读圣经,才能好好履行传道的职务。他们在书信里经常提到和引述《希伯来语经卷》,鼓励人用心细读。(徒17:11)犹太官长看出,彼得和约翰本是没有学问的普通人。(徒4:13)然而,这不等于说他们不会写读,只要看看他们所写的书信就知道了。不过,他们却没有在高等的希伯来学府受过教育,不是什么抄经士的门生。耶稣自己也“没有上过学府求学”,却知书识字,令犹太人大感惊讶。(约7:15)圣经记载,一个已归信犹太教的埃塞俄比亚宦官在车上读以赛亚先知的书,后来腓力上前向他解明经文的意思。由此可见,读书在当时已经十分普遍。这个宦官爱慕上帝的话语,终能成为基督的门徒,得蒙厚福。(徒8:27-38)
所有在公元前写成的圣经经卷,都是用希伯来语和阿拉米语写的。公元前3世纪,《希伯来语经卷》被译成当时的国际语言,即希腊语。基督教圣经经卷(马太福音除外)则全是用希腊语写的,称为《希腊语经卷》。正因为这个缘故,罗马帝国境内大多数人都能看懂圣经,住在巴勒斯坦以及分散各地的犹太人更不在话下。
圣经可读性高,价值非凡,深受读者喜爱。论印刷量和分发量,任何书都无法跟圣经相比。圣经全书或部分经卷现在有三千多种语言版本,迄今已印制了几十亿本。据说,世上差不多百分之90的人口都能用母语读到圣经。
阅读圣经使人得益不浅,可以学会谦卑(申17:19,20),得享快乐(启1:3),明白圣经预言如何应验(哈2:2,3)。圣经提醒人要慎于挑选读物:毕竟不是每一本书都能启人深思、鼓舞心灵的。(传12:12)
人要全面理解、充分明白上帝话语的含意,得靠圣灵的帮助才行。(林前2:9-16)想要汲取悟性和智慧,阅读圣经时态度必须客观,要撇除成见和先入为主的看法,否则是不可能领悟圣经真理的。许多犹太人弃绝耶稣所传的好消息,就是因为没做到这一点。(林后3:14-16)读圣经不能草草了事,必须用心细读,全神贯注,反复沉思,务求让自己从中得益。(箴15:28;提前4:13-16;太24:15;见公开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