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
(John)〔希伯来名字“耶何哈南”的英语译音,意思是:耶和华已经施恩;耶和华已经表明是有恩典的〕
1.施浸者约翰;撒迦利亚和伊利莎白的儿子。约翰在耶稣前面先行,为他预备道路。约翰的父母都是亚伦的后代,都属于祭司世系。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是亚比雅班里的祭司之一。(路1:5,6)
凭奇迹而生 公元前3年,亚比雅班的祭司当值,轮到撒迦利亚有殊荣进入圣所献香。他站在香坛前之际,天使加百列向他显现,宣告他的妻子会给他生个儿子。这孩子要起名为“约翰”,并要像参孙一样终生做离俗人,他在耶和华面前必尊为大,要走在上帝前面,“为耶和华召集一群作妥准备的人”。既然撒迦利亚和伊利莎白都上了年纪,约翰必定是凭上帝施行奇迹才得以诞生的。(路1:7-17)
伊利莎白怀孕的第六个月,她的亲戚马利亚前来探视她。当时马利亚自己也凭圣灵怀了孕。伊利莎白一听到马利亚的问候,腹中的胎儿就跳动,她也充满圣灵,称马利亚所要生的孩子是她的“主”。(路1:26,36,39-45)
伊利莎白生下孩子后,亲戚邻里想照孩子父亲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亚”,伊利莎白却说:“不!他要叫约翰。”他们就问孩子的父亲要给孩子起什么名字。自从加百列告诉撒迦利亚他会有个儿子以后,撒迦利亚就如天使所说成了哑巴,不能说话。因此他要了块字板,写道:“他的名字叫约翰。”霎时间,撒迦利亚能开口说话了。至此人人都看出,耶和华的手确实与孩子同在。(路1:18-20,57-66)
开始传道 约翰早年跟父母住在犹地亚的山区。他“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他住在荒山野岭,直到向以色列人公开露面的日子”。(路1:39,80)据路加记述,约翰在凯撒提比略在位第十五年开始传道,当时大约三十岁。虽然圣经没有说约翰曾在圣殿做祭司的工作,三十岁却是祭司开始在圣所供职的年龄。(民4:2,3)奥古斯都于公元14年8月17日驾崩,罗马元老院于同年9月15日立提比略为皇帝;这样,提比略在位第十五年,就是公元28年的下半年至公元29年的8月或9月。既然耶稣在秋季到约翰那里受浸(当时耶稣也是年约三十岁),而约翰比耶稣大六个月,那么约翰必定是于公元29年春季开始传道的。(路3:1-3,23)
约翰在犹地亚的旷野开始传道,说:“你们要悔改,因为天上的王国近了。”(太3:1,2)他身穿骆驼毛的衣裳,腰束皮带,跟先知以利亚的打扮相似。约翰吃的是蝗虫、野蜜。(王下1:8;太3:4;可1:6)他致力于传道教人,因此门徒称他为“老师”。(约3:26)
奉差的原因 约翰传讲悔改的浸礼,劝人悔改,好叫罪得蒙宽恕,但他只向犹太人和归信犹太教的人传道。(可1:1-5;徒13:24)上帝差派约翰向犹太人传道,是他关爱犹太人的明证。犹太人跟耶和华立了约,却蓄意违犯律法,得罪上帝。约翰指出,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约,规劝心地正直的人从速悔改。他们受浸象征自己已衷心悔改,作妥准备接受弥赛亚。(徒19:4)各种各样的犹太人,包括收税人和娼妓,都到约翰那里受浸。(太21:32)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的人也来受浸,约翰却严词谴责他们,宣告他们受审的日子近了。他对这些人毫不留情,称他们为“毒蛇的子孙”,并且指出,他们自恃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但所倚仗的身份其实对他们毫无用处。(太3:7-12)
民众到约翰那里去,他劝他们要乐善好施;收税的,除了规定的税款,不要多取;当兵的,有了粮饷,就该知足,不要欺负人。(路3:10-14)他也教导受了浸的门徒该怎样向上帝祷告。(路11:1)“当时民众满怀期待。关于约翰,人人都在心里猜想说:‘莫非他是基督?’”约翰否认自己是基督,宣称在他后面来的那位,能力会比他大得多。(路3:15-17)当时约翰在约旦河对岸的伯大尼传道,祭司和利未人来见他,问他是不是以利亚或“那位先知”,他说自己不是。(约1:19-28)
约翰虽然没有像以利亚那样施行奇迹(约10:40-42),却具有以利亚的气魄和能力。他成就了一件异乎寻常的工作,就是“使父亲回心转意,接纳儿女;使悖逆的人回头,接纳义人实用的智慧”。他达成了奉差而来的目的,“为耶和华召集一群作妥准备的人”。他的确“使许多以色列人回头,归附他们的上帝耶和华”。(路1:16,17)他走在耶和华的代表耶稣基督前面,做开路先锋。
介绍“上帝的绵羊羔” 公元29年秋季,耶稣到约翰那里受浸。约翰深知自己是罪人,耶稣却是义人,所以起初不愿给耶稣施浸。但耶稣坚要他这样做。上帝曾应许给约翰一个标记,让他能认出谁是上帝的儿子。(太3:13;可1:9;路3:21;约1:33)耶稣受浸时,标记就出现了:约翰看见上帝的灵降在耶稣身上,并听见上帝亲自发声,宣布耶稣是他的爱子。耶稣受浸时,显然没有其他人在场。(太3:16,17;可1:9-11;约1:32-34;5:31,37)
受浸之后,耶稣在旷野待了大约四十天。耶稣回来时,施浸者约翰对自己的门徒说,耶稣就是“上帝的绵羊羔,是除掉世人的罪的”。(约1:29)第二天,安得烈和另一个门徒(很可能是西庇太的儿子约翰),因施浸者约翰的话而认识上帝的儿子。(约1:35-40)这样,施浸者约翰表明自己是以色列羊圈的“看门人”,而且忠于职守,开始把手下的门徒交给“优秀的牧人”。(约10:1-3,11)
耶稣的门徒在犹地亚一带为人施浸,约翰则在靠近撒琳的艾嫩为人施浸。(约3:22-24)后来有人告诉约翰,许多人正纷纷跟随耶稣。约翰非但没有嫉妒,反而回答说:“我这喜乐是完完全全的了。他必越来越昌盛,我必越来越衰微。”(约3:26-30)
传道的最后阶段 约翰说的话都成为事实。约翰继续向人传道,约莫过了一年,他的传道工作突然终止了,因为希律·安提帕把他关在监里。约翰曾经责备安提帕娶了哥哥腓力的妻子希罗底。这是一宗等同通奸的婚姻。安提帕既然归信了犹太教,就有义务遵守上帝的律法。他敬畏约翰,知道约翰是个义人。(可6:17-20;路3:19,20)
约翰在狱中(看来在提比里亚)听见耶稣行了许多异能奇事,甚至复活了拿因寡妇的儿子,就想听听耶稣亲自证实这件事,于是差两个门徒去问耶稣:“你就是‘那位要来的’吗?还是我们要期待另一位呢?”耶稣没有直接回答约翰的探询,而是当着约翰门徒的面医好了许多人,甚至驱逐邪灵;然后吩咐约翰的门徒回去,把自己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眼的、耳聋的、跛脚的正获得医治,好消息正广为宣扬。这样,约翰不是靠道听途说,而是从耶稣所行的奇迹看出,耶稣的确是弥赛亚(基督),因而大感安慰。(太11:2-6;路7:18-23)约翰的门徒走了以后,耶稣向群众指出,约翰绝不只是先知,而是耶和华的先知玛拉基所预言的人物。耶稣表明,以赛亚书40:3的预言正应验在约翰身上。在此之前,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也曾这样预言。(玛3:1;太11:7-10;路1:67,76;7:24-27)
耶稣基督告诉门徒,约翰来是要应验玛拉基书4:5,6的预言:在耶和华可畏的大日子临到之前,上帝会差先知以利亚来。不过,约翰尽管很伟大(“凡妇人所生的,从没有兴起一个比施浸者约翰大的”),却不是“新娘”的成员,不会跟基督一起在天上的王国里统治(启21:9-11;22:3-5),因为耶稣说,“在天上的王国里,渺小的比他还大”。(太11:11-15;17:10-13;路7:28-30)有人抨击约翰,说他有邪灵附身,耶稣的话也间接为约翰申辩。(太11:16-19;路7:31-35)
希罗底一直视约翰为眼中钉,后来终于找着机会将他除去。希律生日那一天,他摆设晚宴,席间希罗底的女儿跳舞助兴,令希律十分高兴,就起誓说,不管她求什么,都会给她。女孩受母亲教唆,就请希律把约翰的头给她。希律因发了誓,又因坐席的人在场,碍于面子,只好答应了。他差人到狱中斩了约翰的头,把头放在盘子上交给女孩,女孩就拿去给她母亲。事后约翰的门徒把尸身领走埋葬了,并去告诉耶稣。(太14:1-12;可6:21-29)
约翰死后,希律听闻耶稣传道教人,给人治病及赶鬼,就害怕,以为耶稣是死了的约翰复活。他很想见见耶稣,但看来不是想听耶稣讲道,而是想确定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太14:1,2;可6:14-16;路9:7-9)
约翰的浸礼终止了 约翰的浸礼延续到圣灵于公元33年五旬节降临的时候。从那时起,基督徒所传讲的,是“奉父亲、儿子、圣灵的名”施行的浸礼。(太28:19;徒2:21,38)如果人只接受过约翰的浸礼,从那时起,就必须奉主耶稣的名重新受浸,才能领受圣灵。(徒19:1-7)
2.使徒西门·彼得的父亲。在《西奈抄本》和“拉丁语古译本”中的约翰福音1:42及21:15-17,这人称为“约翰”;有些抄本和译本则称他为“约拿”;在马太福音16:17,耶稣也称他为“约拿”。
3.使徒约翰;西庇太的儿子(看来也是撒罗米的儿子,比较太27:55,56和可15:40),使徒雅各的兄弟(约翰很可能是弟弟,因为每逢圣经同时提及两人时,雅各通常都排在前面)。(太10:2;可1:19,29;3:17;10:35,41;路6:14;8:51;9:28;徒1:13)西庇太娶了大卫家的撒罗米为妻,撒罗米可能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亲姊妹。
出身 使徒约翰看来家境优裕。他的捕鱼事业发展得不错,既有合伙人,也有雇工。(可1:19,20;路5:9,10)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时,西庇太的妻子撒罗米和一些女子一直伴随耶稣,服事他。(参看太27:55,56;可15:40,41)撒罗米也曾带香料到坟墓去,要抹耶稣的遗体,好为安葬做准备。(可16:1)看来使徒约翰有自己的房子。(约19:26,27)
西庇太和撒罗米都是忠心的希伯来人。证据显示,约翰自幼就受父母教导认识圣经。他本是施浸者约翰的门徒。有一次他跟安得烈在一起,施浸者约翰向他们宣告说:“看,这是上帝的绵羊羔!”约翰立即看出耶稣就是基督,可见他很熟悉《希伯来语经卷》。(约1:35,36,40-42)圣经从没有提及西庇太成为施浸者约翰的门徒或基督的门徒,但看来他没有阻止两个儿子跟随耶稣全时传道。
使徒约翰和使徒彼得给带到犹太统治者面前时,被视为“没有学问的普通人”。这不是说他们没受过教育或不会读写,而是说他们没有在律法师的门下受过教育。圣经说,人民的官长却“认出两人跟过耶稣”。(徒4:13)
成为基督的门徒 公元29年秋季,约翰获知耶稣是基督之后,必定陪同耶稣前往加利利,目睹了耶稣在迦拿施行的第一个奇迹。(约2:1-11)约翰可能跟耶稣一起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去,再伴随耶稣经撒马利亚回到加利利。他的记载虽没有明说,但他记述的细节十分生动逼真,看来只可能出自目击者的手。(约2-5章)不过,约翰并没有立刻放下他的捕鱼事业,而是继续了一段时间。第二年,耶稣在加利利海旁行走,雅各和约翰正在船上跟父亲西庇太一起补网。耶稣就呼召他们投入全时的传道工作,做“得人的渔夫”。路加的记载说:“他们把船拢了岸,就撇下一切,跟随了耶稣。”(太4:18-22;路5:10,11;可1:19,20)后来他们蒙召成为主耶稣基督的使徒。(太10:2-4)
耶稣有三个最亲密的使徒,约翰是其中之一。耶稣在山上改变形貌时,彼得、雅各和约翰也在场。(太17:1,2;可9:2;路9:28,29)只有这三个使徒获准跟耶稣一同进入崖鲁的家。(可5:37;路8:51)耶稣被人出卖的那个晚上,跟门徒一起到客西马尼园,却只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到园子更远一点的地方去祷告。当时三人还不知道那个时刻多么意义重大,耶稣三次祷告回来都看见他们睡着了,不得不唤醒他们。(太26:37,40-45;可14:33,37-41)耶稣最后一次守逾越节并创立主的晚餐,当时使徒约翰坐在耶稣身旁。(约13:23)耶稣临死前把一项重任托付给使徒约翰,叫约翰照顾他的母亲。(约21:7,20;19:26,27)
辨认约翰福音中的约翰 使徒约翰在他的福音记载里,从没有用过自己的名字,只称自己为“西庇太的儿子”或“耶稣向来所爱的那个门徒”。他谈及施浸者约翰时,只说“约翰”,不像其余的福音执笔者那样称呼“施浸者约翰”。这是很自然的做法,因为他既然跟施浸者约翰同名,没有人会误解他所说的约翰是谁。其余的执笔者却不得不用当事人的别名、头衔或其他描述去区别几个同名的人,就如使徒约翰自己也用这种方法去区别几个不同的马利亚。(约11:1,2;19:25;20:1)
使徒约翰在写作中有不提及自己名字的习惯;这样看来,施浸者约翰告诉安得烈和那个不具名的门徒耶稣是谁时,那个不具名的门徒就是使徒约翰本人。(约1:35-40)耶稣复活之后,约翰和彼得一齐往纪念墓跑,想知道耶稣已经复活的消息是否正确,约翰比彼得跑得快。(约20:2-8)同一天晚上,约翰有幸见到复活了的耶稣(约20:19;路24:36),过了一周又见到一次。(约20:26)有七个门徒重操旧业,回去打鱼,后来耶稣向他们显现;使徒约翰是这些门徒之一。(约21:1-14)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的一个山上向门徒显现,当时使徒约翰也在场,并亲耳听见耶稣吩咐门徒:“你们要去,使所有国族的人做我的门徒”。(太28:16-20)
约翰的晚期经历 耶稣升天之后,大约120个门徒在耶路撒冷聚集,抽签选出马提亚做使徒,跟其余的十一位使徒同列;当时使徒约翰也在场。(徒1:12-26)圣灵在五旬节降临时,使徒约翰也在场领受这项恩赐,并且目睹3000人在那天加入会众。(徒2:1-13,41)他和彼得向犹太官长宣述,上帝子民的会众一致遵守以下原则:“听从你们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眼中正义不正义,你们自己判断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4:19,20)后来,约翰又再跟其余的使徒一起告诉犹太公议会(犹太最高法庭):“我们必须接受上帝的统治,服从上帝而不是服从人。”(徒5:27-32)
司提反被愤怒的犹太群众用石头打死后,耶路撒冷的会众大受迫害,门徒被迫分散各地。但约翰和其余的使徒却留在耶路撒冷。传福音者腓力下到撒马利亚城传道,许多撒马利亚人接纳上帝的话语,中央长老团就派彼得和约翰到他们那里去,好使新门徒得到圣灵。(徒8:1-5,14-17)后来保罗说,使徒约翰是耶路撒冷会众中“被人视为支柱”的长老之一。保罗和巴拿巴奉差向列国的人(外邦人)传道时,使徒约翰以中央长老团成员的身份跟他们“握手,合伙共事”。(加2:9)公元49年左右,约翰出席中央长老团的会议,就外邦信徒应否受割礼的问题作出决定。(徒15:5,6,28,29)
耶稣基督在世时曾暗示,约翰会比其余的使徒活得更久。(约21:20-22)使徒约翰忠心地事奉耶和华七十多年。他晚年“因为传讲上帝的事,因为给耶稣作见证”,被流放到拔摩岛。(启1:9)由此可见,使徒约翰即使年纪已十分老迈(约公元96),仍热心积极、孜孜不倦地传讲好消息。
在拔摩岛的时候,使徒约翰蒙上帝赐予一系列不寻常的异象,就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写成启示录。(启1:1,2)学者一般相信,约翰是被皇帝图密善放逐的,后来皇帝内尔瓦继位(公元96-98),将他释放。传统的讲法是,使徒约翰获释后前往以弗所,于公元98年左右在那里写了他的福音书和三封信,分别是约翰一书、二书和三书。据传统说,皇帝图拉真统治期间(约公元100),使徒约翰在以弗所去世。
性格特征 学者一般认为,使徒约翰的性格比较内向,多愁善感,消极被动。一个评注家说:“约翰喜欢沉思,崇尚理想,平生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朗格的《圣经评注》,译自P.沙夫的编译本,1976,第9卷,6页)他们对使徒约翰的性格作出这样的评论,据说理由是:约翰时常谈及爱;在使徒行传的记载中,使徒约翰看来不像彼得和保罗那么活跃;约翰跟彼得在一起时,总是让彼得带头发言。
没错,每逢彼得和约翰在一起,彼得都带头说话;但圣经并没有说,使徒约翰总是保持缄默。在官长和长老面前,约翰和彼得都是勇敢无畏、直言不讳的。(徒4:13,19)众使徒受公议会审讯时,约翰和其余的使徒跟彼得一样放胆发言,虽然圣经指名提及彼得。(徒5:29)至于使徒约翰是否一个积极热心的人,他跟彼得往耶稣的纪念墓跑时,不是比彼得跑得更快吗?(约20:2-8)
耶稣拣选了十二使徒,并带着他们一起传道后不久,就给约翰和他兄弟雅各起了别名叫“博尼格”,意思是“雷霆之子”。(可3:17)这个别名肯定不带任何多愁善感或软弱无能的色彩;相反,别名所显示的,是刚强不屈、精力充沛的形象。有一次,撒马利亚人的一个村庄不愿接待耶稣,这两个“雷霆之子”立即想叫火从天上降下来,消灭村民,耶稣斥责两人。在此之前,使徒约翰曾试图阻止一个男子用耶稣的名驱逐邪灵,耶稣也纠正约翰。(路9:49-56)
在上述两个场合,约翰和雅各的言行显示,他们对事情缺乏了解。他们后来虽然变得通情达理,培养了温和的态度及宅心仁厚的精神,起初却没有显出这些特质。不过上述事件表明,兄弟俩忠心耿耿、英明果断、敢作敢为。由于耶稣教导有方,他们成为他手下坚强不屈、积极热心、忠贞不二的见证人。后来雅各以身殉道,死于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手。(徒12:1,2)约翰比其余的使徒活得更久,一直是基督徒会众的“支柱”,始终如一地跟耶稣“一起共患难,得王权,同忍耐”。(启1:9)
约翰和雅各看来曾怂恿母亲代他们恳求耶稣,让他们在上帝的王国里坐在基督两旁。他们这种野心勃勃的精神,令别的使徒十分恼怒。但这件事让耶稣有机会向使徒们说明做人的道理:谁想在他们中间为大,就得乐于为别人服务。然后耶稣指出,他自己来到世上也是为了服事人,并且献出生命,作为许多人的赎价。(太20:20-28;可10:35-45)虽然约翰和雅各怀有自私的欲望,这件事却表明,他们对上帝的王国是深信不疑的。
假如使徒约翰的性格真的像宗教评注家所描绘的那样内向、软弱无能、不切实际、消极被动,耶稣基督就不可能任用他去写启示录这卷激昂有力、振奋人心的书了。在这卷书中,基督耶稣再三鼓励基督徒要战胜世界,将好消息传遍天下,向世人宣告上帝那有如雷轰的判决。
使徒约翰确实比其余的福音书执笔者更常谈及爱,但这并不表示他生性柔弱、多愁善感。其实,爱是一种非常坚强的特质。全律法和众先知的话都是基于爱的。(太22:36-40)“爱是永恒的。”(林前13:8)“爱能完美地维系团结。”(西3:14)使徒约翰所提倡的爱,是紧守原则的爱,既能够提出强烈的责备、纠正和管教,也能够仁慈体贴、富于怜悯。
无论是三卷同观福音,还是使徒约翰自己所写的书卷,只要有约翰出现,就总可以看出他对耶稣基督和天父耶和华所表现的同样强烈的挚爱和忠诚。使徒约翰为人忠贞、嫉恶如仇,因此常能留意到别人的行动反映出什么错误动机或不良倾向。只有约翰告诉我们,当马利亚用贵重馨香油抹耶稣的脚时,犹大之所以表示不满,全因为他是个贼,又掌管钱盒,常常挪用公款。(约12:4-6)约翰透露,尼哥德慕是在“夜里”来见耶稣的。(约3:2)约翰也指出,从亚利马太来的约瑟有个严重的弱点,他虽“是耶稣的门徒,可是他怕犹太人,所以是暗中做门徒的”。(约19:38)约翰对那些自认是耶稣的门徒,却又以此为耻的人,感到颇难容忍。
到使徒约翰写福音书和另外几封信时,他已能培养及显出圣灵果实的多种特质,远超过他年轻时刚刚跟随耶稣的那段日子。那时,约翰曾请求耶稣让他在上帝的王国里享有特殊的地位,后来无疑不再有这样的野心了。使徒约翰的写作反映出成熟的思想态度,他曾提出不少优良的劝告,帮助我们效法他,一生忠贞不渝、孜孜不倦地事奉上帝。
4.别名马可的约翰;耶稣的门徒;马可福音的执笔者。这个约翰时常被人称为“传福音者马可”。他母亲马利亚在耶路撒冷的家,是门徒的聚集地点之一。(徒12:12)在保罗的第一次传道旅程中,别名马可的约翰跟他和巴拿巴结伴同行。(徒12:25;13:5)后来一行人到了潘菲利亚的佩尔吉,这个约翰离开他们,径自回耶路撒冷去了。(徒13:13)由于这缘故,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程时不愿带别名马可的约翰同行,结果彼此分手,巴拿巴带着这个约翰朝另一个方向出发。(徒15:36-41)不过,别名马可的约翰后来显然证明自己是个信实可靠、工作勤奋的人,因为保罗在罗马被囚时写信给提摩太说:“请你去接马可,带他一起来,因为他在服事工作上对我很有用。”(提后4:11;见马可)
5.犹太官长(可能是祭司长亚那的亲属)。这个约翰跟亚那和该亚法等人一起下令逮捕使徒彼得和使徒约翰,把两人带到官长面前受审。他们虽然看见确凿的证据,知道彼得曾施行奇迹医好了一个生来跛脚的人,却严令彼得和约翰不可再传道。但他们找不着理由惩罚使徒,又怕激怒民众,只好威吓使徒一番,把他们释放了。(徒3:1-8;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