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课文 11
受浸后继续“穿上新品格”
要穿上新品格。——歌罗西书3:10
唱诗第49首 使耶和华的心欢喜
课文摘要a
1.什么对我们的品格影响很大?
不论我们受浸只有几天,还是已经好几十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想成为耶和华喜爱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好好约束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思想对品格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我们常常想着怎样满足自私的欲望,我们的言行都会出问题。(以弗所书4:17-19)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常常想着有益的事,我们的言行就更容易令天父耶和华高兴。(加拉太书5:16)
2.本篇课文会谈谈什么?
2 上篇课文提到,我们的头脑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的思想,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按照这些想法去做。我们在受浸前就必须弃绝耶和华憎恨的言谈和行为,这是脱去旧品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了令耶和华高兴,我们还必须听从以下的吩咐:“要穿上新品格。”(歌罗西书3:10)本篇课文会讨论以下的问题:什么是“新品格”?怎样才能穿上新品格,并且一直穿在身上?
什么是“新品格”?
3.什么是“新品格”?一个人怎么做就是穿上新品格了?(加拉太书5:22,23)
3“新品格”是一种思考和做事的方式,能反映出耶和华的品格。一个人让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动都受神圣力量指引,表现出神圣力量果实的特质,就是穿上新品格了。(请读加拉太书5:22,23)b例如,他爱耶和华,也爱其他崇拜耶和华的人。(马太福音22:36-39)遇到考验和困难,他会保持喜乐。(雅各书1:2-4)他会促进和睦。(马太福音5:9)对待别人时,他有耐心又仁慈。(歌罗西书3:13)他喜爱良善,也常常行善。(路加福音6:35)他对天父有坚定的信心,也有相应的行动。(雅各书2:18)如果有人想激怒他,他会保持温和。受到引诱时,他会表现自制。(哥林多前书9:25,27;提多书3:2)
4.加拉太书5:22,23提到一些美好特质,我们可以单独培养其中一种特质吗?请解释。
4 为了穿上新品格,我们需要培养加拉太书5:22,23和其他经文中提到的所有美好特质。c这些特质不像一件件的衣服那样每次只能穿一件。事实上,这些特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比如,如果你真的爱别人,就一定会仁慈而且耐心地对待他们。如果你真的良善,就一定会表现温和与自制。
怎样穿上新品格?
5.“有基督的思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耶稣处世为人的方式?(哥林多前书2:16)
5 请读哥林多前书2:16。我们想穿上新品格,就必须“有基督的思想”,意思是我们要学习他的思考方式,并且效法他的榜样。耶稣完美地表现出神圣力量果实的各种特质,他就像一面完好无损的镜子,十全十美地反映耶和华的美好品格。(希伯来书1:3)我们的思想越像耶稣,行为也会越像他,这样我们的品格就会跟他更相似。(腓立比书2:5)
6.在努力穿上新品格的同时,我们要记得哪几件事?
6 我们真的可能效法耶稣的榜样吗?我们也许会想:“耶稣是完美的,我永远都不可能变得跟他一样。”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要记得以下几件事。第一,你是按照耶和华和耶稣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你可以选择效法他们,而且一定做得到。虽然你不能做到完美,但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跟他们相似。(创世记1:26)第二,上帝的神圣力量是全宇宙最强大的力量。有这股力量的帮助,我们能做到一些自己本来做不到的事。第三,耶和华没有要求你现在就十全十美地表现出神圣力量果实的各种特质。我们的天父非常仁慈,他让人在乐园里有1000年的时间慢慢恢复完美。(启示录20:1-3)耶和华现在只是要求我们全心依靠他,并且尽力而为。
7.接下来会谈谈什么?
7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呢?接下来,我们会看看神圣力量果实的四种特质。在讨论每一种特质的时候,我们会看看可以从耶稣身上学到什么,也会用一些问题分析一下我们在穿上新品格方面做得怎么样。
8.耶稣怎样表现爱心?
8 耶稣深爱耶和华,但他不只是对天父表现无私的爱,也向我们表现这种爱。(约翰福音14:31;15:13)我们从耶稣在地上的生活可以看出他深爱人类。即使受到反对,耶稣也天天向人显出爱心和同情心。他向人显出爱心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教他们认识上帝的王国。(路加福音4:43,44)另外,耶稣甘愿在罪人手中受尽折磨而死,使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得到永远的生命,这也显示他对上帝和人有无私的爱。
9.我们可以怎样效法耶稣向人显出爱心?
9 我们献身受浸是因为深爱耶和华。跟耶稣一样,我们爱耶和华就应该尽力爱别人。使徒约翰说:“谁不爱自己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约翰一书4:20)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对别人有深厚的爱吗?即使别人对我无礼,我也会原谅他,继续善待他吗?我愿意善用时间和财物帮助别人认识耶和华吗?就算大多数人不欣赏我付出的努力,甚至反对我,我还是愿意继续传道吗?我能花更多时间帮助别人成为基督徒吗?”(以弗所书5:15,16)
10.耶稣怎样促进和睦?
10 耶稣促进和睦。当别人恶待他时,他没有以恶报恶。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帮助别人保持和睦,鼓励他们消除纷争。例如他教导别人,如果他们希望耶和华接纳他们的崇拜,就必须跟弟兄保持和睦。(马太福音5:9,23,24)又例如,使徒一次又一次争论谁最大,耶稣却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和睦相处。(路加福音9:46-48;22:24-27)
11.我们可以怎样促进和睦?
11 想促进和睦,我们就不仅要避免引起冲突,还要在有问题发生时主动跟别人和好。另外,我们也要鼓励弟兄姊妹消除分歧。(腓立比书4:2,3;雅各书3:17,18)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了跟别人保持和睦,我愿意作出什么牺牲呢?如果有弟兄姊妹令我觉得受到伤害,我会怀恨在心吗?如果有问题发生,我总是等着别人来跟我讲和吗?或者,就算是对方有错在先,我还是愿意主动去讲和吗?如果合适,我会鼓励别人化解纷争吗?”
12.耶稣怎么做,表明他待人仁慈?
12 耶稣非常仁慈,所以总是保持温和,乐意让步。(马太福音11:28-30)例如,有一次一个腓尼基妇人求耶稣治好她的孩子,耶稣一开始婉言拒绝了。但这个妇人显出坚定的信心之后,耶稣就对她很仁慈,把她的孩子治好了。(马太福音15:22-28)另一方面,虽然耶稣非常仁慈,但他不会只是凭着感情做事,有时他也会坚定地纠正他爱的人。比如,当彼得劝阻耶稣遵行上帝的旨意时,耶稣就当着其他门徒的面斥责彼得。(马可福音8:32,33)耶稣这么做不是要羞辱彼得,而是要帮助彼得进步。耶稣也是要提醒其他门徒,他们应该支持他而不是阻止他遵行上帝的旨意。当时彼得应该觉得有点难堪,但他肯定吸取了这次的教训。
13.我们怎样做才是真的对人仁慈?
13 如果你爱一个人,有时你需要坦白地指出他的问题,这才是真的对他仁慈。这时候要效法耶稣。你的劝告要基于圣经,态度也要温和。要对人有积极的看法,相信那些爱耶和华和爱你的人一定会听从你的劝告。你可以问问自己:“当我看到我爱的人做错事时,我会勇敢地指出他的问题吗?提出劝告时,我的态度是温和的还是苛刻的?我怀着什么动机提出劝告呢?是因为生气,还是为他着想呢?”
14.耶稣怎样表现良善?
14 耶稣不仅知道什么是良善,还常常行善。他爱天父,所以时刻怀着正确的动机做正确的事。我们从耶稣的榜样看出,良善的人总是会找机会帮助别人,让人获得益处。此外,只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还不够,还必须怀着正确的动机去做。有些人可能会想:“人有可能怀着错误的动机做正确的事吗?”有可能。比如,耶稣说有些人施舍的时候巴不得人人都知道。他们做的虽然是好事,却不会令耶和华高兴。(马太福音6:1-4)
15.真正的良善意味着什么?
15 真正的良善是出于无私的理由做对的事。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不仅知道什么是对的,而且也努力做出来吗?我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呢?”
怎样保护新品格?
16.我们每一天都该怎么做?为什么?
16 我们不要以为,受了浸就穿上了新品格,不用再管了。这件“新衣服”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保养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其中一个方法是,每天都努力找机会结出神圣力量的果实,表现美好的特质。要记得,上帝会用他的神圣力量来成就他的旨意,所以我们付出越多努力,显出各种美好的特质,神圣力量就会给我们越多帮助。(创世记1:2)显然,行动是必不可少的。门徒雅各说:“信心没有行动是死的。”(雅各书2:26)神圣力量果实的其他特质也一样。每一次我们显出这些特质,都表明上帝的神圣力量正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
17.如果我们没有表现出神圣力量果实的特质,就应该怎么做?
17 受浸多年的基督徒也有可能一时没有表现神圣力量果实的特质。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请想想以下的比喻。如果你心爱的衣服破了个洞,你会马上就把它丢掉吗?不会。你很可能会尽力把它修补好,以后穿的时候也会更加小心。同样,如果你一时没有显出爱心、耐心和仁慈,也不要灰心。真诚的道歉能修补裂痕,让你跟对方重修旧好。你也要下定决心以后做得更好。
18.我们可以确信什么?
18 我们非常感激耶稣为我们树立完美的榜样。我们的思想和态度跟耶稣越相似,我们的行为就会越像他。这样,我们的新品格也会越显著。本篇课文谈过了神圣力量果实的四种特质,你不妨再多花点时间了解神圣力量果实的其他特质,并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你可以参考《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物检索手册》,查找“基督徒生活”这个题目,然后读读“神圣力量的果实”(旧译“圣灵的果实”)这个标题下的文章。你可以确信,如果你尽力而为,耶和华一定会帮助你穿上新品格,并且一直穿在身上。
唱诗第127首 成为上帝悦纳的人
a 无论我们来自什么背景,都能够穿上新品格。我们要这样做就必须不断调整思想,努力向耶稣学习。本篇课文会谈谈耶稣怎样思考和做事,以及我们可以怎样在受浸后继续效法他。
b 见22节“安宁”的脚注。
c 除了加拉太书5:22,23列出的九种特质以外,上帝的神圣力量还能帮助我们培养出其他的美好特质。请看《守望台》2020年6月刊《读者来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