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有任何益处吗?
在面对极度的痛苦时,许多人大感愤懑。其他经历同样或甚至更坏的遭遇的人却变得对人类同胞更富于同情、怜悯和仁慈。类似地,有些人久历艰辛便愤然否认上帝存在,其他的人却渡过猛烈的试炼仍然对全能者表现无可动摇的信心。何以有这种差别呢?
时常,人变成愤懑而失去信心是由于自视过高的缘故;他们未能看出自己是有罪的人,正生活在一个漠视上帝律法的世界里。他们误把人所促成的恶事归咎于全能的上帝。因此,这些人没有从艰辛学到有益的教训。获得舒解之后,他们也许甚至表现比以前更不良的性格特征。
若要使这种情况不致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当下决心,无论有什么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都要设法从其中得益。这样行需要我们对人类受苦一事怀有正确的看法。在这方面,圣经的耶利米哀歌一书对我们极有帮助。
保持希望
耶利米哀歌一书由五首诗所组成。这些诗主要哀悼或嗟叹耶路撒冷在巴比伦人手中所遭受的可怕毁灭。在第三首诗中,耶利米先知在上帝的圣灵感动下倾出自己强烈的感情,并且把这种感情转移到以一个壮丁去比喻的整个以色列国之上。(耶利米哀歌3:1)虽然耶利米曾与整个国家一起受苦,这项经历并没有使他感觉愤懑。反之他满怀希望,仰赖上帝再次恩待自己百姓的日子来到。他接受一切临到这个国家之上的灾祸,视之为上帝合理的判决。
未来的得救希望使耶利米得以支持下去。我们读到:“你[耶和华本身]必定会记得而屈身就我。这便是我的心所要想念的事。由于这缘故,我要表现等候的态度。”(耶利米哀歌3:20,21,《新世》)耶利米对于耶和华终于会眷顾他手下衷诚悔改的百姓一事绝没有半点怀疑。诚然,他们一败涂地,家破人亡。但耶和华必定会从天上高处屈身俯就,把他们从卑下的境况中抬举起来。凭着这个信念,耶利米能够安慰自己的心,并且耐心等候,直至耶和华采取行动拯救自己手下衷诚悔改的百姓为止。
因此,在遭遇患难时,我们永不应当放弃希望。我们应当记住,试炼既有开始的时候,也必有终止的一刻。至高者永不会容许他手下的忠仆与那些并非他的敬虔百姓的人一起无限期地受苦。由于这缘故,我们应当耐心等候,直至耶和华为我们带来若干舒解为止。
事实上,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理由怀持希望。回顾耶利米的日子,耶路撒冷城和犹大地沦为荒凉,许多以色列人遭受杀身之祸。但当时仍然有生还者。这件事实向人提出保证,上帝会继续怜悯他手下的百姓。我们读到:“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耶利米哀歌3:22-24。
若非上帝表现慈爱,他若没有对手下的百姓表现怜悯和关注,以色列人就不会有任何生还者了。可是,耶和华上帝的确表现怜悯。他的怜悯不断向手下的百姓涌现,仿佛每晨更新一般。由于耶和华极其信实,这件事实足以保证他的怜悯是稳确可靠的。这种怜悯是持续不断的,永不衰竭,也永不失效。至高者会继续作他手下百姓的分或产业,因此他的百姓有充分理由要继续耐心等候,直至上帝由于他们不忠而容许临到他们身上的艰辛环境改变为止。
怎样耐心等候
这种等候有些什么特色呢?耶利米哀歌回答说:“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他当独坐无言,因为这是耶和华加在他身上的。他当口贴尘埃,或者有指望。他当由人打他的腮颊;要满受凌辱。”——耶利米哀歌3:25-30。
请留意,在这样的苦难时期中,人应当继续怀着希望仰望上帝带来舒解,并且更加亲近他。人应当保持忍耐,默然等候,不发怨言,直至全能者带来拯救为止。人在幼年的日子学会负受苦的轭是极为有益的事。何以故呢?因为这可以帮助他在一生中较后的日子遭遇类似的困苦时较易于应付而不致失去盼望。既知道自己以前曾渡过巨大的艰辛,他遂有理由期望自己能够再次渡过。
这样,人若正负着苦难的轭,就不应当到处向人埋怨。不,他应当独坐无言,像举哀的人一般。他应当俯臥在地,口贴尘埃,意思便是,他应当谦卑地忍受上帝容许他遭遇的试炼。同时,他应当怀持希望,期待将临的拯救。他绝不应当愤然反抗逼迫他的人。反之,他应当耐心忍受身体和口头上的虐待。这使我们想起耶稣基督的行事方式。圣经的记载报道说:“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得前书2:23。
忍受苦难时要记得的另一个要点是:上帝并不赞同人所行的可憎之事。可是,至高者却为了达成一个良好目的而容许某些事发生。耶利米哀歌以贴切的言词表达这点说:“因为主[耶和华]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人将世上被囚的,踹在脚下,或在至高者面前屈枉人,或在人的讼事上颠倒是非:这都是主[耶和华]看不上的。”——耶利米哀歌3:31-36。
以不忠的以色列人而言,耶和华上帝容许他们在巴比伦人手中遭受可怕的经历。他丢弃他们,甚至容许他们被仇敌掳去。可是,这样行却为了达成一个有益的目的,那便是,在生还者和他们的后代当中产生一群衷心悔改的余民。耶和华会向这群余民表现怜悯。全能者并不喜欢惩罚以色列人。他心里绝不想把他们交在仇敌手中,使他们备尝哀伤痛苦。耶和华并没有鼓励仇敌虐待他自己的百姓。他也不悦纳那些欺压战俘,剥夺人上帝所赐的权利,以及在诉讼的事上屈枉公正的人。
因此,我们若在人的手中受苦,就绝不应当把人所做的错事归咎于上帝。至高者绝不赞成他们所施的欺压和强暴。这些人终必要为自己的恶行向上帝交账。
再者,苦难也许是人所自招的。缺乏信心的以色列人背弃耶和华上帝,拒绝受他所保护和照顾。因此,耶和华自然有理由舍弃他们,容许他们落入仇敌的手中。既然如此,对于临到他们身上的祸患,以色列人绝没有任何抱怨的理由。以下的问题便强调这点:“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耶利米哀歌3:39)与其怨天尤人,以色列人应当幡然悔悟,回头归向耶和华,恳求他的怜悯。我们读到:“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我们当诚心向天上的上帝举手祷告。‘我们犯罪背逆,你并不赦免。’”——耶利米哀歌3:40-42。
不错,这绝不是埋怨和发牢骚的时候。反之,以色列人应当小心察验自己的行事为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品行,然后考虑一下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与其继续一意孤行而对自己有损,他们应当转回归向耶和华,遵守他的命令。表面的悔改,仅是举起双手合掌祷告,是不够的。以色列人必须因自己的过犯衷诚悔改。
有鉴于此,在遭受苦难时,我们应当检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是否由于漠视上帝的律法而为自己招惹麻烦?若然,就绝没有理由怪责至高者了。反之,我们应当弃绝错误的途径,悔改归正而转向上帝。借此我们表明自己已从痛苦的管教得益。我们若已过着正直的生活,但却仍然经历苦难,就绝不应当忘记,恶人加在我们身上的虐待并不是上帝所赞同的。在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谦卑地忍受试炼,耐心等候,不发怨言,直至耶和华上帝带来舒解为止。我们面对苦难时若听从上帝的道所提出的劝告,便可以得益不浅。我们可以学会保持耐心、坚忍及全心倚赖耶和华。我们永不会仿效暴虐的人可恶的行事方式。反之,我们会继续对同胞表现仁慈、怜悯和同情。
[第22页的图片]
撰写耶利米哀歌的耶利米能够从亲身的经历写出受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