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事像耶稣一样吗?
“耶稣……看见一大群人。耶稣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就开始教导他们。”——马可福音6:34。
1.人表现令人钦佩的美德,为什么是可以了解的?
自古至今,许多人都表现令人钦佩的美德。这是可以了解的。耶和华上帝仁爱慈祥、慷慨大度,具有许多可敬的特质。既然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所以许多人也能表现一定程度的爱心、仁慈、怜悯和其他敬虔的特质,就像众人都具有良心的作用一般。(创世记1:26;罗马书2:14,15)可是,你也许意识到,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敏于表现这些特质。
2.有些人致力于什么善工,也许因此认为自己正在效法基督?
2 你很可能认识一些古道热肠的人;他们常常探望和扶助病人,善待残障的人,慷慨赈济穷人。有些人慈悲为怀,献出一生在麻风病院或孤儿院服务;有些在医院或善终医院做义务工作,又有些尽力帮助露宿者和难民。他们有些人也许认为自己正在效法耶稣。耶稣为基督徒立下了典范。我们在福音书读到基督医治病人,喂饱饥饿的人。(马可福音1:34;8:1-9;路加福音4:40)耶稣所表现的爱心、温柔和怜悯,把“基督的思想”充分反映出来;他这样做,正是效法他天父的榜样。——哥林多前书2:16。
3.为了以平衡的眼光看耶稣的善工,我们要想到什么?
3 可是,你有没有留意到,今天许多人虽然深受耶稣的爱心和怜悯所感动,却忽略了基督的思想的重要一面?我们仔细想想马可福音第6章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点。我们读到许多人把病人带到耶稣那里求他医治。从上下文,我们也获知耶稣看见到他那里来的大群民众饿了,就施行奇迹喂饱他们。(马可福音6:35-44,54-56)医治病人、喂饱饥饿的人,诚然是爱心和怜悯的美好表现,但这是不是耶稣帮助人的主要方式呢?耶稣努力效法耶和华,在爱心、仁慈和怜悯方面立下了完美的榜样,我们怎样才能尽力效法他呢?
响应属灵的需要
4.马可福音6:30-34所载事迹的背景怎样?
4 耶稣怜悯周遭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灵性上十分贫乏。人在灵性上的需要比身体上的需要更重要。请想想马可福音6:30-34的记载。时间大约接近公元32年的逾越节,事件发生在加利利海的岸上。当时使徒们感觉很兴奋,而这是有理由的。他们刚从外地周游传道回来,来到耶稣那里,无疑很想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可是,有一群民众聚集起来,人数很多,耶稣和使徒连用膳和休息的时间也没有。耶稣对使徒说:“你们来,同我私下到僻静的地方休息一下。”(马可福音6:31)他们很可能在迦百农附近上船,前往加利利海对岸的一个僻静地方去。但群众却跑到那里,赶在他们前头。耶稣有什么反应呢?民众打扰了他的独处时间,他有没有不高兴呢?绝没有!
5.耶稣对来到他那里的群众有什么感觉?他于是怎样做?
5 耶稣见到数以千计的群众(其中许多是有病的人)聚集起来热切等候他,心里不禁大为感动。(马太福音14:14;马可福音6:44)马可的记载特别注意两点,那就是什么使耶稣动了怜悯之心,和他对事情有什么反应。马可写道:“耶稣……看见一大群人。耶稣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就开始教导他们许多事。”(马可福音6:34)耶稣不是只见到一大群民众,而是看出每个人都有灵性上的需要。他们好像迷途的绵羊一样,没有牧人照顾和保护,带他们到牧场上吃草。耶稣见到铁石心肠的宗教领袖以牧者自居,他们本该好好照顾羊群才对,却反而鄙视一般老百姓,对人民的灵性需要漠不关心。(以西结书34:2-4;约翰福音7:47-49)耶稣对待羊群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他尽力造益他们。耶稣开始教导他们认识上帝的王国。
6,7.(甲)据福音书透露,耶稣首先留意人们的什么需要?(乙)耶稣传道教人,主要是出于什么动机?
6 请留意另一个对应的记载怎样叙述事件的先后次序和重要性。这个记载是路加写的,他是个医生,自然关心别人的身体健康。可是他写道:“群众……跟随[耶稣]。耶稣仁慈地接待他们,开始对他们讲论上帝的王国,医治 需要治好的人。”(路加福音9:11;歌罗西书4:14)虽然圣经并非每次都以这个次序报道奇迹,但在这个受灵示的记载里,路加首先注意的却是什么呢?是耶稣教导群众。
7 这跟马可福音6:34所着重的完全一致。经文清楚表示耶稣动了怜悯之心的主要原因。他留意到人们的灵性需要,于是尽力教导他们。在服事职务的早期,耶稣曾说:“我……必须往别城去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因为我奉差前来,正是为了这件事。”(路加福音4:43)可是,如果我们以为耶稣宣扬王国信息,只是出于责任感,仿佛迫不得已,才敷衍做点传道工作似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耶稣传讲好消息,主要是出于他对人们的怜爱。耶稣最能造福人——甚至是有病的人、受邪灵缠扰的人、穷苦饥饿的人——的工作是,帮助他们认识、接受和喜爱上帝王国的真理。这个王国将要昭雪耶和华的至高统治权,为人类带来永远的幸福,所以实在是个最重要的真理。
8.耶稣怎样看自己的传道教人工作?
8 耶稣积极宣扬王国的好消息,因为这正是他降世的重要原因。在地上的服事职务行将结束时,耶稣告诉彼拉多说:“我为这件事而生,也为这件事来到世界:为要给真理作见证。凡在真理这边的,都听我的声音。”(约翰福音18:37)我们在以上两篇文章指出,耶稣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对人关怀备至、和蔼可亲、体贴入微。他愿意信任人;最重要的是,他满怀爱心。我们想真正了解基督的思想,就必须认识耶稣的品格的这些层面。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会认同他把传道教人的工作置于首位。
鼓励人作见证
9.谁也要优先做传道教人的工作?
9 传道教人是爱心和怜悯的表现,应该居于优先的地位。但并不是只有耶稣才要这样做。他吩咐门徒要效法他,怀有一样的动机,优先留意真正重要的事,并采取同样的行动。例如,耶稣拣选了十二使徒之后,他要他们做什么呢?马可福音3:14,15告诉我们:“他设立了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要他们常常跟他在一起,也要差遣他们出去做宣讲工作,有权驱逐邪灵。”你看出使徒们要优先做什么事吗?
10,11.(甲)耶稣派出十二使徒的时候,吩咐他们做什么?(乙)使徒奉差出去,主要是要做什么工作?
10 其后,耶稣让十二使徒有能力治病和驱逐邪灵。(马太福音10:1;路加福音9:1)他也差他们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绵羊”那里去。他们要做什么呢?耶稣嘱咐他们:“你们要一面走,一面宣讲说:‘天上的王国临近了。’要治好病人,兴起死人,叫麻风病人洁净,把邪灵驱逐出去。”(马太福音10:5-8;路加福音9:2)他们实际上做了什么呢?“门徒就出发[1]做宣讲工作,叫人悔改,[2]又驱逐许多邪灵,用油抹润许多有病的人,治好他们。”——马可福音6:12,13。
11 既然圣经不是每次都首先提及教人,我们对事件的优先次序和涉及的动机作出结论,是否有点望文生义呢?(路加福音10:1-9)可是,圣经的确较常先论及教人,然后才提到治病;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请想想以上记载的上下文。耶稣派出十二使徒之前,他留意到群众的情况,触动了他的心弦。圣经说:“耶稣出发周游各城各村,在会堂里教导人,宣讲王国的好消息,治好各种疾病、各种弱症。他看见群众,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被人剥皮,四处丢弃。于是他对门徒说:‘庄稼的确很多,工人实在太少。所以你们要切切求庄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庄稼。’”——马太福音9:35-38。
12.耶稣和使徒所行的奇迹,还能达成什么目的?
12 使徒们追随耶稣左右,无疑能够吸收到基督的思想。他们能够看出,他们要对人表现真正的爱心和怜悯,就得努力传道教人,帮助人认识上帝的王国,这是他们的善工的主要部分。有鉴于此,像治病一类身体上的善行,所达成的目的不是仅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而已。你也许想到,有些人可能只是受到治病和神奇地获得食物所吸引。(马太福音4:24,25;8:16;9:32,33;14:35,36;约翰福音6:26)可是,除了给人身体上的裨益之外,这些善工还叫旁观者看出,耶稣的确是上帝的儿子,也是摩西所预告的那位“先知”。——约翰福音6:14;申命记18:15。
13.申命记18:18的预言,强调“先知”担任什么工作?
13 耶稣就是那位“先知”,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想想,圣经预告这位先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他主要是凭着奇迹治病,或喂饱饥饿的人而闻名吗?申命记18:18预告说:“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因此,即使使徒们学会了表现温柔怜恤之心,他们看出传道教人的活动也是基督的思想的表现。这就是最能造福人的工作。这样,贫病的人才能得到永久的裨益,而不是仅多活几年或饱餐一顿而已。——约翰福音6:26-30。
今天养成基督的思想
14.我们具有基督的思想,跟传道工作有什么关系?
14 使徒保罗对早期的基督徒写道: “我们确实有基督的思想。”(哥林多前书2:16)当然,我们没有人会认为,唯独公元1世纪的人——耶稣和他的早期门徒——才具有基督的思想。我们都承认自己有责任要宣扬好消息,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马太福音24:14;28:19,20)可是,我们检讨一下自己怀着什么动机参与这件工作,无疑是有益的。我们做这件工作,不该只是出于责任感。我们参与服事职务的首要理由,是因为我们爱上帝的缘故。我们要真正效法耶稣,就该受到怜悯之心所推动,努力传道教人。——马太福音22:37-39。
15.在公开的服事职务上,为什么怜悯之心是不可少的?
15 诚然,要对不同信仰的人表现怜悯,也许未必总是很容易。别人要是对我们的信息毫无兴趣,不愿接受,或甚至大加反对,我们要对这样的人表现怜悯就更不容易了。可是,如果我们失去了对人的爱心和怜悯,就失去一股推动我们参与基督徒服事职务的强大力量了。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怎样培养怜悯之心呢?我们可以用耶稣的态度去看世上的人。在耶稣看来,民众“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被人剥皮,四处丢弃”。(马太福音9:36)这岂不正是今天许多人的写照吗?他们饱受伪宗教牧人所忽视、蒙蔽,在灵性上仿佛瞎了眼一般。结果,他们对圣经的健全指引和上帝王国行将带来的乐园情况,都一无所知。他们面对贫穷、家庭不和、疾病、死亡等生活问题,却没有听到王国的希望。但我们却拥有他们所亟须的东西: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这个王国已在天上建立起来。人只要寄望于这个王国,就能够保全性命。
16.为什么我们很想把好消息告诉人?
16 想到周遭的人在灵性上这么贫乏,你的心岂不推使你尽力把上帝的仁爱旨意告诉他们吗?不错,我们的工作是发自怜悯的。我们对人的感觉要是跟耶稣的一样,我们的声调、面部表情、教导的方式,都会把这种感觉流露出来。这样,那些“适合得永远生命的人”就更易受我们的信息所吸引了。——使徒行传13:48。
17.(甲)我们可以怎样向人表现爱心和怜悯?(乙)为什么我们并不是要么就向人行善,要么就参与公开服事职务?
17 当然,我们应当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表现爱心和怜悯。我们要善待不幸的人、有病的人和贫穷的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设法消除他们的困苦。对于痛失亲者的人,我们要以言行舒缓他们的哀伤。(路加福音7:11-15;约翰福音11:33-35)可是,我们不会像某些人道主义者一样,只把善行主要集中在对人表现爱心、仁慈、怜悯之上。如果我们受到这些敬虔美德所推动,并在基督徒传道教人的工作上表现出来,对人的裨益就更大了。你还记得耶稣论及犹太宗教领袖说:“你们把薄荷、莳萝、枯茗草,交纳十分之一,律法上较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反而漠视了。这些事你们本来就有义务要做,但其他的事也不可漠视。”(马太福音23:23)耶稣不是两者仅择其一,要么就帮助人满足身体上的需要,要么就教导他们认识予人生命的属灵真理。不然,耶稣两者都兼顾。即使如此,他仍然以教导工作为主,因为这件事给人的帮助是永久的。——约翰福音20:16。
18.我们讨论过基督的思想后,应当怎样做?
18 耶和华把基督的思想向我们启露出来,令我们感激不已!耶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凭着福音书的记载,我们得以更清楚认识他的思想、感情、特质、活动和优先专注的事。既然圣经把耶稣启露出来,我们自应留意阅读和沉思其中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实践出来。要记住,我们要真的像耶稣一样行事为人,就必须在自己不完美的能力范围内效学耶稣的思想、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因此,让我们决心培养和表现基督的思想。这就是最佳的生活方式,也是最佳的待人之道。耶稣把仁爱的上帝耶和华完美地反映出来。我们要亲近上帝,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具有“基督的思想”。——哥林多后书1:3;希伯来书1:3。
你会怎样回答?
• 圣经透露,耶稣对需要帮助的人常有什么反应?
• 耶稣给门徒的训示强调什么?
• 我们可以怎样在各种活动上表现“基督的思想”?
[第23页的整页图片]
[第24页的图片]
基督徒对人有最大造益的善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