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波斯人
(Persia,Persians)
一块土地和一个民族的名称,在圣经和世俗历史中,通常都跟米底亚人一起出现。米底亚人和波斯人显然都属于古雅利安(印度-伊朗)族,因此,波斯人是雅弗的后代,可能是雅弗的儿子玛代的子孙,跟米底亚人源出同一祖先。(创10:2)在一篇铭文中,大流士大帝自称是“波斯人所生的波斯人,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波斯帝国历史》,A.奥姆斯特德著,1948,231页)
撒缦以色三世(看来跟以色列王耶户是同时代的人)时代的亚述铭文,提到米底亚入侵亚述,以及亚述接受“帕苏阿”列王的贡物。“帕苏阿”看来是位于乌尔米耶湖西面的一个地区,跟亚述接壤。很多学者认为,“帕苏阿”指的是波斯人之地,有些人则把这个名称跟帕提亚人联系在一起。无论如何,在后期的铭文中,波斯人之地已大大南移至埃兰东南面的“伯尔萨”,即现今伊朗的法尔斯省境内。波斯人也占据了安申,这是埃兰附近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曾是埃兰的领土。
因此,早期的波斯领土看来只包括辽阔的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西北边跟埃兰和米底亚接壤,北边毗邻帕提亚,东边是卡曼尼亚,南边和西南边是波斯湾。除了炎热潮湿的波斯湾海岸地区,波斯的主要国土就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这里地势起伏不平,被几条长长的山谷分割,山谷十分富饶,山坡上林木葱郁。山谷里气候温和,但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则土地贫瘠,受劲风不断吹袭,冬季气候严寒。像米底亚人一样,波斯人看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同时也种植必需的农作物。波斯王大流士大帝曾自豪地形容他的国家“骄美富饶,人强马壮”。(英语《不列颠百科全书》,1959,第17卷,603页)
起初,波斯人大都过着简朴的游牧生活,但在波斯帝国全盛时期,他们变得穷奢极侈,喜爱富丽堂皇的居所。(参看斯1:3-7;另见斯8:15谈及末底改获赐的袍服)波斯波利斯的雕刻显示,波斯人身穿及踝的宽松长袍,腰束带子,脚穿低帮系带鞋。米底亚人的装束却不同,他们身穿紧身长袖的及膝袍子。(见下册328页图片)波斯人和米底亚人看来都穿长裤。雕像显示,波斯士兵身穿铁甲,铁甲外面穿上长裤和有袖的束腰衣。他们擅长骑马,事实上,骑兵队在他们的战争中起重要作用。
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证据显示跟印度梵语有密切关系。波斯人在他们历史的某个阶段,开始使用楔形文字,但跟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所用的数以百计的符号相比,他们所用的符号要少得多。波斯帝国统治期间,一些铭文用古波斯语写成,并翻译成阿卡德语和一般叫做“埃兰语”的语言。帝国的官方文件,主要以当时国际通用的阿拉米语写成。(拉4:7)
米底亚-波斯帝国的发展史(见下册327页地图) 跟米底亚人一样,波斯人看来先后被几个贵族家庭统治,其中一个贵族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的开国君王居鲁士大帝就出自这个王朝。据希罗多德和色诺芬的记载,居鲁士的父亲是波斯人,母亲是米底亚人。在居鲁士领导下,波斯人团结起来。(《希罗多德》,第1卷,107-108节;《居鲁士的教育》,第1卷,2章,1段)那个时候,米底亚人比波斯人强大,但居鲁士迅速战胜了米底亚王阿斯提亚格斯,攻占了米底亚首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550)。(参看但8:3,20)米底亚王国从此受波斯人控制。
此后,虽然米底亚人一直臣服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波斯人,但波斯帝国显然具有联合政权的统治特色。因此,《波斯帝国历史》(37页)说:“波斯人和米底亚人的密切关系从未被人遗忘。埃克巴坦那虽曾受劫掠,却仍然是君王钟爱的宫廷。米底亚人跟波斯人享有同样的殊荣;他们担任高官,被拣选作波斯军队的将领。外国人常常使用米底亚-波斯这个联名,并用‘米底亚人’指两族人。”
在居鲁士治下,米底亚-波斯帝国向西大大扩张。波斯军队战胜吕底亚王克罗伊斯,并征服希腊一些沿海城市,这样,帝国的西面边界就伸展到爱琴海。居鲁士最重大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539年。当时,居鲁士率领米底亚、波斯、埃兰联军,攻克了强大的巴比伦,应验了圣经的预言。(赛21:2,9;44:26-45:7;但5:28)随着巴比伦覆亡,闪米特人长期称霸世界的历史告一段落,第一个由雅利安人(雅弗人)建立的世界霸权崛起。犹大地(以及叙利亚和腓尼基)从此纳入米底亚-波斯的版图。公元前537年,居鲁士颁布诏书,准许犹太人返回已荒凉七十年的故土。(代下36:20-23;见居鲁士)
波斯的都城 由于波斯帝国是两个民族组成的联合霸权,迦勒底人的王国被击败后,米底亚人大流士就成为这个王国的统治者,但他很可能仍臣服于居鲁士的宗主地位。(但5:31;9:1;见大流士1)巴比伦仍然是米底亚-波斯帝国的一座王城,也是宗教和商业中心。不过那里夏季气候酷热,波斯君王大都受不住,因此只把巴比伦作为冬都。考古学证据显示,巴比伦被征服之后不久,居鲁士就返回埃克巴坦那(现今的哈马丹)。这座城位于阿勒万德山的山脚,海拔1900米(6200英尺),冬季大雪纷飞,气候严寒,夏季则凉爽宜人。居鲁士允准犹太人回乡重建耶路撒冷的谕旨,就是于若干年后在埃克巴坦那被人发现的。(拉6:2-5)波斯早期的首都是帕萨加第,位于埃克巴坦那东南约650公里(400英里),海拔跟埃克巴坦那差不多。后来,波斯王大流士、薛西斯、长手君亚达薛西,在帕萨加第附近建造了王城波斯波利斯,并在其地底挖掘纵横交错的隧道网,显然是为了运送淡水之用。另一座都城是书珊,靠近古埃兰的绍阿斯佩河(卡尔黑河),大概在巴比伦、埃克巴坦那、波斯波利斯三地的中间,位置具战略优势。在书珊,大流士大帝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通常用作冬宫,因为这里的夏季跟巴比伦一样酷热。不过随着时间过去,书珊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帝国真正的行政中心。(见埃克巴坦那;书珊)
宗教和法律 跟亚述和巴比伦的闪米特君王一样,波斯的统治者也有残酷不仁的一面,但至少他们在最初曾力求用公平合法的方式去对待被征服的国族。他们的宗教看来包含若干伦理道德观念。波斯人崇拜的主神是阿胡拉·玛兹达,其次是密特拉神。密特拉既是战争之神,也是契约之神,他眼明耳灵,要找出违约的人。(见男女神祇)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的著作(第1卷,136,138节)论到波斯人,说:“他们对五到二十岁的男孩施行教育,只教他们三件事:骑马、射箭、讲真话……他们认为撒谎是最可憎的行为。”尽管历史显示波斯君王也有口是心非、耍阴谋诡计等恶行,但他们基本上都遵从“言出必行”的传统信条,难怪他们坚持“米底亚人和波斯人的法律”是不可更改的。(但6:8,15;斯1:19;8:8)因此,当居鲁士的谕旨在约十八年之后被发现,大流士王据此承认犹太人建造圣殿是合法的,就下令官员要跟他们通力合作。(拉6:1-12)
波斯帝国的政府显示出高度的管治能力。王的顾问团由七人组成,都是“波斯和米底亚的君侯”。(斯1:14;拉7:14)除此之外,王任命总督管辖主要地区或国家,比如米底亚、埃兰、帕提亚、巴比伦尼亚、亚述、阿拉伯、亚美尼亚、卡帕多西亚、吕底亚、爱奥尼亚。帝国扩张之后,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也纳入管辖范围。这些总督被授予一定的自治权,有权管理辖区内的司法和财政事务。(见总督[巴比伦的、波斯的])总督辖区看来划分成若干省(在亚哈随鲁的日子,共有127个省),由省长管理。各省又有代表省内各族的君侯。(拉8:36;斯3:12;8:9)波斯帝国幅员广大,但首都地处偏远,可能为了应付这种不利的情况,帝国设立了一个迅捷的通信系统,通过驿使骑快马传递王家公函,使王跟各省保持联系。(斯8:10,14)各条御用大道得到妥善保养,其中一条从书珊一直通往小亚细亚的萨迪斯。
从居鲁士去世到大流士去世 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大帝在一场战争中阵亡,他的统治到此结束。他儿子冈比西斯继位,成功征服埃及。尽管圣经没有提到冈比西斯的名字,但看来他就是以斯拉记4:6所提到的“亚哈随鲁”王。反对圣殿工程的人诬告犹太人,就是向这位亚哈随鲁王提交诉状的。
关于冈比西斯的统治结束前后的情况,记载混淆不清。其中一个记载出自大流士大帝的比索通铭文,希罗多德等人也曾记述这段历史,但内容略有差异。据大流士说,冈比西斯把他的兄弟巴尔狄亚(希罗多德叫他做史梅迪斯)秘密处决。后来,冈比西斯前往埃及。他不在国内期间,一个名叫高马达(希罗多德也叫他做史梅迪斯)的僧侣冒充巴尔狄亚(史梅迪斯)篡夺了王位,并得到其他人接纳他为王。冈比西斯从埃及回国途中去世,篡位者就高枕无忧了。(《希罗多德》,第3卷,61-67节)有些历史家却支持另一个说法:巴尔狄亚并没有被杀,冈比西斯不在国内时,是巴尔狄亚而不是某个冒名的人篡夺了王位。
无论真相如何,冈比西斯的统治于公元前522年结束。篡位的人(巴尔狄亚或高马达,即假史梅迪斯)只统治了七个月,就在同一年被刺杀,他的统治随之结束。不过,在这短短七个月期间,看来反对者第二次向波斯王提交诉状,指控犹太人,圣经把当时的王叫做“亚达薛西”(可能是王位的称号或头衔)。这一次的指控十分成功,波斯王颁发禁令,不准犹太人继续建造圣殿。(拉4:7-23)圣殿工程停顿下来,“直到波斯王大流士在位第二年”。(拉4:24)
看来,在大流士一世(又叫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或大流士大帝)的策划或指使下,篡位者被杀,大流士旋即继位。他在位期间,下诏准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继续建造圣殿。圣殿于大流士在位第六年(公元前515年初)落成。(拉6:1-15)大流士统治期间,帝国的版图不断向外扩张,东达印度,西抵色雷斯和马其顿。
至少到这时为止,波斯列王应验了但以理书7:5和8:4的预言。这两节经文分别用熊和公绵羊象征米底亚-波斯帝国,指出帝国必朝北、西、南三个主要方向吞并土地。然而,公元前490年,大流士的军队在马拉松一役中败给希腊。大流士在公元前486年去世。(见大流士2)
薛西斯和亚达薛西的统治 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显然是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王。他的行动跟圣经描述的第四个波斯王吻合,经文说这个王必“动员一切攻击希腊王国”。(但11:2)波斯人在马拉松吃了败仗后,薛西斯决心要为此报仇雪恨。公元前480年,他率领大军进攻希腊大陆,在温泉关战胜希腊人,摧毁雅典,但波斯军队也死伤惨重。之后,波斯军队先后在萨拉米斯和普拉蒂亚(布拉底)战败,薛西斯不得不返回波斯。
薛西斯在位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他进行了若干政制改革,并完成他父亲在波斯波利斯开始兴建的许多工程。(参看斯10:1,2)据希腊历史家记载,在薛西斯统治的晚期,他的婚姻不和,后宫发生纷争,朝臣弄权。这些记载也许反映了以斯帖记的一些基本内容,只是大大混淆和歪曲了事实而已。以斯帖记说,王后瓦实提被废,以斯帖取代她作王后;末底改被擢升,在帝国内位高权重。(斯2:17;10:3)根据世俗历史,薛西斯是被他的臣子刺杀的。
薛西斯的继位人是长手君亚达薛西,他在位第七年(公元前468)所做的一件事很值得注意,就是允准以斯拉携带大批奉献给圣殿的礼物返回耶路撒冷。(拉7:1-26;8:24-36)亚达薛西在位第二十年(公元前455),尼希米获准前往耶路撒冷重建城墙。(尼1:3;2:1,5-8)亚达薛西在位第三十二年(公元前443),尼希米返回王宫,并逗留了一段时间。(尼13:6)
关于薛西斯和亚达薛西的统治时期,历史记载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参考书说,亚达薛西的登基年是公元前465年。某些文献指出,亚达薛西的父亲薛西斯统治的时间延续到第二十一年。一般来说,薛西斯的统治由他父亲大流士去世的那年开始计算,即公元前486年。他的第一个在位年是公元前485年,而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以及亚达薛西的登基年,通常被认定是公元前465年。学者们一般认为,亚达薛西在位的最后一年始于公元前424年。有些文献说,那一年是亚达薛西在位第四十一年。如果这个看法正确,那就意味着,亚达薛西的登基年是公元前465年,他的第一个在位年是公元前464年。
然而,证据充分显示,薛西斯在位最后一年以及亚达薛西的登基年是公元前475年。证据来自三方面:希腊史料、波斯史料、巴比伦史料。
来自希腊史料的证据 希腊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有助于确定亚达薛西从什么时候开始统治。地米斯托克利是希腊政治家和战争英雄,他跟希腊人民闹翻后就逃到波斯寻求庇护。希腊历史家修昔底德以记载准确著称,他说(第1卷,137章,3节),地米斯托克利“托人带了一封信给薛西斯的儿子亚达薛西王,当时亚达薛西即位不久”。《普卢塔克的生平》(地米斯托克利,27章,1节)提到,“修昔底德和兰萨库斯的卡隆说,当时薛西斯已去世,地米斯托克利是跟他儿子亚达薛西会面的”。卡隆是波斯人,经历过薛西斯和亚达薛西政权的更替。修昔底德和兰萨库斯的卡隆所说的话表明,地米斯托克利抵达波斯时,亚达薛西刚开始统治。
从地米斯托克利去世的日子往后倒数,就能确定亚达薛西什么时候开始统治。关于地米斯托克利去世的日期,参考书的记载各有不同。不过,历史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第11卷,54章,1节;第11卷,58章,3节)在记述一些事件时一并提到地米斯托克利的死,这些事件发生在“普拉克西埃尔古斯做雅典执政官的时期”。普拉克西埃尔古斯于公元前471/470年担任雅典的执政官。(《希腊和罗马编年史》,艾伦·萨穆埃尔著,慕尼黑,1972,206页)据修昔底德记载,地米斯托克利抵达波斯后,用一年时间学习波斯语,好预备觐见亚达薛西。之后,王恩准他定居波斯,并使他大享尊荣。如果地米斯托克利在公元前471/470年去世,他就必定不迟于公元前472年定居波斯,而他抵达波斯则在这一年之前,即公元前473年。当时亚达薛西“即位不久”。
论到薛西斯去世及亚达薛西登基的时间,M.德考托加说:“根据修昔底德的编年史,薛西斯在公元前475年年底去世;根据同一位历史家的记载,地米斯托克利在长手君亚达薛西即位后不久抵达小亚细亚。”(《不同学者提交给法兰西皇家学会铭文与文学学院的备忘录》,第一系列,第6卷,第二部分,巴黎,1864,147页)
E.莱韦克的话进一步支持这点,他指出:“因此,根据《亚历山大编年史》,薛西斯必定在统治11年之后,于公元前475年去世。历史家查斯丁在他的著作中(第3卷,第一部分),同意这部编年史的记载及修昔底德的理据。查斯丁说,薛西斯被谋杀时,他儿子亚达薛西还只是个孩子。如果薛西斯死于公元前475年,这点就得到确立,因为当时亚达薛西16岁。但到公元前465年,他已经26岁,跟查斯丁描述他是个孩子的记载不符。按照这个年代计算,既然亚达薛西在公元前475年开始统治,他在位第二十年就应该是公元前455年,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公元前445年。”(《护教学期刊》,巴黎,第68卷,1939,94页)
如果大流士死于公元前486年,薛西斯死于公元前475年,那么一些古代文献说薛西斯统治了21年,又该怎样解释呢?在古代,君王和儿子可以共同执掌王权,这是常见的事。如果大流士和薛西斯曾共同执政,那么历史家计算薛西斯在位的年数,就既可以从薛西斯与父王共同执政开始,又可以从他父王去世之时开始。如果薛西斯与父王一起统治了10年,随后独自统治了11年,有些史料就可说他统治的时间共长21年,而另一些史料则可说他统治了11年。
有充分证据表明,薛西斯曾跟父王大流士共同执政。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的著作(第7卷,3节)说:“大流士认为他[薛西斯]恳求[得到王权]是合理的,就宣告他作王。在我看来,即使薛西斯没有提出恳求,他也会被立为王。”这表明,薛西斯在父王大流士统治期间被立为王。
来自波斯史料的证据 从波斯发掘出来的浮雕,尤其可以看出薛西斯曾跟大流士共同执政。在波斯波利斯发现的一些浮雕,描绘薛西斯站在父王的宝座后面,衣着跟父亲一样,头也跟父亲在同一高度。这点极不寻常,因为通常王的头要比其他人高。《波斯波利斯新出土的薛西斯铭刻》(恩斯特·赫茨菲尔德著,1932)一书指出,在波斯波利斯发现的铭刻和建筑物都显示,薛西斯曾跟父王大流士共同执政。赫茨菲尔德在著作的第8页写道:“在波斯波利斯发现的薛西斯铭文,内容十分独特,许多铭文都没有区分薛西斯和父王的活动。他们所修的建筑物也同样关系微妙,人们无法分辨哪些建筑物属于大流士,哪些属于薛西斯。这一切都显示,薛西斯跟父王共同执政。此外,波斯波利斯的两幅雕塑也显示这种共治关系。”论到其中一幅雕塑,赫茨菲尔德指出:“浮雕上的大流士,一身帝王打扮,坐在宝座上。宝座安放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平台由帝国境内各国族的代表托住。在他后面(实际在他右边)站着薛西斯,跟大流士一样显出王者气派,左手放在宝座高高的靠背上。这个姿势清楚表明,薛西斯的身份并不只是王位继承人,而是实际跟父王共同执政。”
至于描绘大流士和薛西斯共治的浮雕是什么时候雕刻的,安·法尔卡斯在《阿开民雕塑》(伊斯坦布尔,1974,53页)一书中指出:“这些浮雕可能在建筑物第一次扩建期间,即公元前494/493-前492/491期间,安放在宝库里。在这段期间搬运笨重的石块无疑是最方便的。但无论这些浮雕是在什么时候搬到宝库里的,也许都是在公元前5世纪90年代期间雕刻的。”
来自巴比伦史料的证据 在巴比伦发现的证据也表明,薛西斯在公元前5世纪90年代期间,开始跟父亲共同执政。薛西斯的宫殿在巴比伦出土,宫殿是于公元前496年落成的。关于这点,A.T.奥姆斯特德在《波斯帝国历史》(215页)一书中写道:“我们知道,到公元前498年10月23日,王子[即大流士之子薛西斯]的宫殿正在巴比伦兴建,无疑这就是位于中部的大流士宫殿,我们在之前已描述过了。两年之后[公元前496],邻近的博尔西帕有一份商业文件提到,‘新宫殿’已经落成。”
除此之外,两块非同寻常的泥板也进一步证实,薛西斯曾跟大流士共同执政。其中一块泥板是商业文件,内容关于在薛西斯的登基年租用一座建筑物。泥板的日期是该年一月即尼散月。(《牛津博德兰图书馆的晚期巴比伦泥板目录》,坎贝尔·汤普森著,伦敦,1927,13页,泥板编号A.124)另一块泥板上的日期是“薛西斯的登基年亚布月(?)”。值得留意的是,后一块泥板并没有照当时的一般做法,把薛西斯冠以“巴比伦王,万国之王”的头衔。(《新巴比伦王国法律与行政文献译释》,M.桑尼科鲁与A.安纳德合著,莱比锡,1934,第1卷,第4部分,544页,第634块泥板,编号VAT 4397)
这两块泥板令人费解。一个君王的登基年通常始于前任君王去世之时。可是证据表明,薛西斯的前任君王(大流士)死于在位最后一年的七月,而这两份写于薛西斯登基年的文件,日期却都早于七月(一个是一月,另一个是五月)。因此,这两份文件所提到的登基年,并不是指薛西斯于父亲去世之后登基作王的那年,而是指他跟大流士共同执政期间的登基年。如果这一年是公元前496年,即薛西斯在巴比伦的宫殿建成的那年,那么他跟父亲共同执政的第一年,就始于次年即公元前495年的尼散月,他统治的第二十一年即最后一年就是公元前475年。这样,薛西斯的统治就包括跟大流士共同执政的10年(公元前496-前486)和单独统治的11年(公元前486-前475)。
另一方面,历史家一致认为,大流士二世的第一个在位年始于公元前423年春季。一块巴比伦泥板表示,大流士二世在登基年的11月4日,也就是公元前423年2月13日,已经登上王位。(《巴比伦编年史,公元前626-公元75年》,R.帕克与W.H.杜伯斯坦合著,1971,18页)然而,有两块泥板表明,亚达薛西在位的第四十一年,一直统治至11月4日之后:一块泥板的日期是他在位第四十一年11月17日(18页),另一块泥板的日期是他在位第四十一年12月。(《旧约与闪米特研究》,哈珀、布朗与穆尔合编,1908,第1卷,304页,第12块泥板,编号为CBM,5505)因此,亚达薛西第四十一个在位年间,并没有人继承他的王位,他全年都在位施行统治。这表明,亚达薛西的统治期超过41年,可见他的第一个在位年不可能是公元前464年。
在博尔西帕发现的一份商业文件,年份是亚达薛西在位第五十年,由此证实长手君亚达薛西的统治超过41年。(《大英博物馆巴比伦泥板目录》,第7卷:西巴尔2的泥板,E.莱希特与A.K.格雷森合著,1987,153页;泥板编号B.M.65494)其中一块泥板谈及亚达薛西统治的结束和大流士二世统治的开始,泥板上注有以下日期:“第五十一年12月20日,万国之王大流士的登基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巴比伦考察,系列A:楔形文字文献》,第8卷,第一部分,艾伯特·克莱著,1908年,34,83页,插图57,第127块泥板,编号CBM 12803)由于大流士二世的第一个在位年是公元前423年,因此亚达薛西在位第五十一年是公元前424年,他第一个在位年就是公元前474年。
由此可见,来自希腊、波斯、巴比伦的史料,一致证实亚达薛西的登基年是公元前475年,他第一个在位年是公元前474年。这样,亚达薛西在位第二十年就是公元前455年,但以理书9:24所提到的七十个七的时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计算的。根据但以理书9:25,从公元前455年开始数算69个七年(483年),就到了意义重大的一年,称为“弥赛亚”的领袖就在这一年出现。
从公元前455年到公元1年,一共455年。再数算余下的28年(合共483年),就到了公元29年。在这一年,拿撒勒人耶稣在水中受浸,受圣灵膏立,成为弥赛亚,即基督,开始公开传道。(路3:1,2,21,22)
帝国衰亡并瓦解 论到波斯王长手君亚达薛西的继位人,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说:“薛西斯王在亚洲统治一年(有些人说是两个月)之后去世,他兄弟索格迪亚努斯继位,统治了七个月后被大流士刺杀,大流士统治了十九年。”(《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第12卷,71章,1节)大流士(世称大流士二世)原名奥克斯,作王后改名大流士,看来他就是尼希米记12:22提到的“大流士”。
大流士二世之后,亚达薛西二世(名叫尼蒙)继位。他在位期间,埃及反叛,波斯跟希腊的关系恶化。他的统治(公元前404-前359)结束之后,他儿子亚达薛西三世(也叫奥克斯)继位,统治约21年(公元前358-前338),据说他是波斯君王中最残忍嗜血的一个。他的主要功绩是重新征服埃及。世俗历史表明,随后阿尔色斯统治了两年,大流士三世(卡多曼纳斯)统治了五年。大流士三世在位期间,马其顿王腓力被谋杀(公元前336),他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攻打波斯帝国,首先在小亚细亚西北角的格拉尼库斯河畔打败波斯军队,然后在小亚细亚东南角的伊苏斯再次获胜(公元前333)。最后,希腊征服腓尼基和埃及之后,击破波斯人在高加米拉的最后一道防线,波斯帝国就此灭亡,当时是公元前331年。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被瓜分。塞琉古·尼卡托控制了亚洲大部分地区,波斯位于这个地区的中部。从此塞琉西王朝开始统治,直到公元前64年。塞琉古·尼卡托看来就是但以理预言中的第一个“北方王”,跟象征早期“南方王”的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对抗。(但11:4-6)
公元前3世纪和前2世纪期间,帕提亚人占领了波斯的领土,使塞琉西王朝的版图缩减到国土的西部。公元3世纪,帕提亚人被萨珊人击败,随后萨珊人统治波斯,直到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为止。
以西结的预言指出(结27:10),为富裕的泰尔军队效劳的战士中包括波斯人,他们为增添泰尔的光荣作出贡献。象征性的“玛歌革地的歌革”率领许多民族前来攻击耶和华的立约子民,这些民族当中也包括波斯人。(结38:2,4,5,8,9)
[第163页的图片]
波斯波利斯城入口附近的人面牛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