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星期三
誰碰你們,就等於碰我的眼珠。——亞2:8
耶和華深愛我們,非常在意我們的感受,也很想保護我們。如果我們感到難過,他也會傷心。因此,我們可以向他禱告說:「求你保護我,好像保護你眼中的瞳仁。」(詩17:8)眼睛是非常寶貴的器官,同時又非常敏感和脆弱。所以,耶和華把我們比作他眼中的瞳仁,就彷彿在對我們說:「我的子民啊,誰傷害你們就是在傷害我,因為你們對我來說非常寶貴。」耶和華希望我們確信,他關愛我們每一個人。但他知道,我們可能因為過往的經歷而很難相信他是愛我們的,我們也可能因為目前的考驗而開始懷疑他對我們的愛。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加強信心呢?就是看看耶和華怎樣對耶穌、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以及我們所有人表達他的愛。《守》2024.01刊27頁6-7段
3月20日星期四
上帝向我們伸出援手,保護我們不被敵人傷害。——拉8:31
以斯拉看見耶和華怎樣扶持自己的子民渡過難關。時間回到公元前484年,亞哈隨魯王下令消滅波斯帝國境內的所有猶太人,當時以斯拉很可能生活在巴比倫。(斯3:7,13-15)以斯拉和同胞的處境非常危險!面對這個絕境,每個省的猶太人都禁食、哭泣,也肯定向耶和華禱告尋求指引。(斯4:3)但後來局勢突然扭轉,現在輪到那些要殘害猶太人的人性命不保了。想像一下,以斯拉和同胞當時有什麼感受呢?(斯9:1,2)以斯拉在多年前經歷的這些考驗,肯定幫助他為未來的考驗做好準備,也很可能加強了他的信心,使他確信耶和華一定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子民。《守》2023.11刊17頁12-13段
3月21日星期五
不依靠行為而被上帝算作正義。——羅4:6
使徒保羅指的主要是「遵守法律的行為」,而這套法律就是耶和華在西奈山給以色列人的摩西法典。(羅3:21,28)在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看來有些猶太裔的基督徒還是覺得必須遵守摩西法典的規定。因此,保羅用亞伯拉罕的例子來說明,一個人被上帝看作正義,憑的是信心,而不是「遵守法律的行為」。知道這一點讓我們很受鼓舞!我們可以確信,我們是能夠被上帝視為正義的。我們對上帝和基督有信心,最終就一定能夠得到上帝的認可。另一方面,雅各書第2章談到的「行動」並不是保羅說的「遵守法律的行為」,而是基督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雅2:24)這些行為能顯示一個基督徒是否對上帝有真正的信心。《守》2023.12刊3頁8段;4-5頁10-11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