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带来持久和平?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上述经文出自圣经的以赛亚书二章四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1994》引录了这段经文,并且补充说:“冷战[在1990年]告终,以赛亚的预言看来好像应验了。但到目前为止,这个希望还是没有实现,实现之日似乎遥遥无期。”
逐步削减军备
国际政治气候改变了,但列国始终没有大幅削减军费;谋求和平的希望变得渺茫,这就是关键所在。诚然,列国已采取若干行动,缩减军事开支。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87年,全球军费创下了空前纪录,达9950亿美元之巨;到1992年,这笔开支已减少至8150亿美元。虽然这样,8150亿美元毕竟是一笔巨款,几乎相等于世界半数人口的总收入!
还有一个因素不利于裁军计划,那就是世人认为军事力量可保家卫国。尽管冷战结束了,在工业国家,许多人还是坚称,政府有必要耗资巨款保卫国家安全。1993年2月,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向国会陈情:“我们总算把巨龙[苏联]屠掉;不过,到如今我们还是身陷丛林,群蛇乱舞,险象环生。”
发展中国家也认为,耗费资财添置军备,以防潜在的大龙或毒蛇进攻是值得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却指出,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很少介入国际纠纷,当地政府派遣武装部队镇压平民百姓反而常见得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解释说:“在发展中国家,人民因为被社会忽略而早逝(死于营养不良或可预防的疾病)的机会,比因外族入侵而惨遭杀害的可能性要大33倍。可是,以平均而言,士兵的数目竟是医生人数的20倍。不管怎样,军队并不能保障人身安全,甚至大有可能构成危险。”
国际军火贸易
在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强国分别向盟国售卖武器,以求加强联盟关系,争取建立军事基地,并且巩固势力。在多个国家,军队日益壮大。举例说,目前各自拥有1000多辆装甲坦克的国家多达33个。
从政治和战略观点来看,冷战既已结束,超级强国就不再有正当理由要销售军火了。不过,军火贸易却能刺激经济增长。毕竟,这是一门赚钱的大生意!鉴于大国本身对武器的需求日益减少,军火制造商不得不游说政府向外国输出军火;他们声称这样做既能保存就业机会,又可以使经济继续蓬勃发展。
《世界监察》杂志指出:“说起来好像矛盾,超级强国一面撤回巨大的核子导弹,一面急于把大量常规炸弹和枪械出售;这些强国千方百计,设法把武器向外推销。”有稽可考吗?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公布的数字,从1988年起至1992年止,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常规武器总值达1510亿美元之巨。美国的输出量高踞榜首,紧接其后的是前苏联分裂出来的主权国家。
核子威胁依旧存在
核子威胁又怎么样?1987年,美国和苏联(或其继承国)签订中程核武器条约;到1991年,美苏又签订第一份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来在1993年再签订第二份。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禁止地面发射的导弹携带多过一个弹头,并且规定在2003年之前,双方要把运载系统内大约四分之三的核弹头消灭。尽管第三次世界核子大战的威胁已不复存在,庞大的核武器库还是依旧存留,其中储藏的武器足以把地上一切生物摧毁多次。
核武器一旦被拆除,就大有可能给窃贼盗取。举例说,俄罗斯每年拆除大约2000个弹头,从中取出大小跟拳头相若的钚球,然后把这些称为弹头核的钚球贮存起来。弹头核是核弹的主要成分。制造弹头核不但要耗费大量资财,还需要先进科技才行。弹头核通常包裹着一层钢铁,既然钢铁能阻挡放射线,窃贼就可以轻易把弹头核放在口袋里,悄悄地把它带走。恐怖分子只要取得现成的弹头核,就可以装上引爆装置,重新制造一个威力惊人的炸弹。
核武器不断扩散,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日益增多,这个趋势实在令人关注。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这五国已被公认为核武器强国。据说还有不少国家很快就可以自行部署核武器了。
既然越来越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动用这些武器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地增加。难怪世人担心这些可怕武器会被人滥用。《战争改观》一书说得不错,“核武器的威力非常强大,相比之下,常规武器只是儿戏罢了。”
裁军与和平
假如世上各国把先进的杀人武器毁掉又怎么样?消灭核武器可确保世界和平吗?绝不可以。军事历史家约翰·基根评论说:“从1945年8月9日起,核武器一直没有动用,没有杀人。自那日子以来,尽管战争已造成5000万人死亡,大部分死者都是给人用廉价武器、小口径枪械击毙的。这样的军火可大量生产,而且成本低廉;跟同时期充斥全球的电晶体收音机和干电池比较起来,价钱相差无几。”
提起用简陋武器杀人,一个新近的事例就是卢旺达的大屠杀。《世界书籍百科全书》(1994)论到这个国家说:“居民多半是天主教徒。……不论小学中学,大多数学校都是由天主教会或基督教会开办的。”尽管这样,卢旺达竟然有接近50万人倒在同胞的大砍刀下。很明显,世界和平并不能单靠裁减常规和核子武器就可以获致。世上各宗教所倡导的教义也不能带来和平;世人看来还需努力,另辟蹊径,寻求和平了。
种族斗争日益加剧
联合国难民专员绪方贞子最近指出:“冷战一旦结束,我们就以为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根本不知道,冷战还涉及另一个层面,就是超级强国所起的威慑作用。两大强国各自在势力范围内维持秩序,甚至用武力镇压。……冷战结束以来,我们目睹种族冲突激增,隐伏的世仇又再酿成惨剧,形势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种族斗争相当类似。”
荣获普立兹奖的历史学家兼作家阿瑟·施莱辛格也心有同感:“由于旧仇宿怨,不同种族纷纷爆发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苏联和东欧的人民既已摆脱铁腕控制,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把长期受压抑的意识形态宣泄出来。种族对抗、国家纷争、宗教歧见和语言障碍所造成的冲突相继爆发,原因在于世世代代的冤仇实在无法忘怀。……如果意识形态战可算是20世纪的特征,那么,种族地位战就会成为21世纪的标志了。”
根据联合国统计,从1989年至1992年,世上爆发了82场武装冲突,大部分都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仅在1993年,就有42个国家发生严重冲突,另有37个国家经历政治暴乱。在这段期间,由于经费所限,联合国只能勉强执行17次维持和平任务,可惜成效不大。很明显,人类须要转移目标,从别处寻求世界和平。
难题迫在眉睫
世人日益感到前途茫茫,许多人表示有不祥的预感。展望今后数十年的前景,《大西洋》杂志1994年2月刊的封面把某一预测概括如下:“环境和社会灾害所引起的难民潮,把列国弄垮了。……为求争取短缺的资源,尤其是食水供应,列国不惜为此而开战。战争和罪行形影不离,无国籍的武装匪帮跟社会名流的私人保安队伍拼个死活。”
这是不是说,恒久和平可望而不可即呢?绝不是!下篇文章会表明,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怀着自信瞻望未来。
[第5页的附栏]
宗教——促进和平?
世上的宗教无不倡导和平友爱,可是列国一旦开战,各宗教团体就把这些教训弃如敝屣。英国陆军准将弗兰克·克罗泽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说:“基督教国属下的教会是我们手上最嗜血的刽子手,我们也尽量加以利用。”
自古至今,宗教在战时所担任的角色始终如一。天主教历史家沃特金坦言:“尽管承认事实是很痛苦的事,我们却不能为了掩饰真相或出于愚忠,就否认或无视历史事实:主教自始至终都热中于支持本国政府所发动的战争。”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的社论指出:“几乎一切有组织的宗教都有同一弱点,就是教会一味跟着国旗走。……在战争期间,交战国无一不自称蒙上主支持,有哪一场战争是例外的吗?”
很明显,世上的宗教并没有促进和平,反而助长穷兵黩武、肆意杀戮的歪风。卢旺达的大屠杀就是一大明证。
[第6页的附栏]
战争徒劳无益
1936年,《和平不再》一书面世,驻外记者韦布·米勒在书里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丑恶面目简直令人发指,而且也徒劳无益;但说来奇怪,大战已结束八年了,我至今才洞悉这场战争的凶残真相。”他重访凡尔登战场;据他所称,在那儿阵亡的男子多达105万。
米勒写道:“在大战期间,我和无数同胞都怀有错觉。世界大战的惟一‘成就’,就是产生更多战乱。八百五十万壮丁无辜牺牲;千百万人饱受煎熬,心中苦涩难言。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痛苦无告,在贫穷中呻吟、郁郁寡欢。这一切都是在世人深受当时的幻象所蒙骗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本书出版后三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华盛顿邮报》指出:“20世纪的战争都是‘总体战’,军人和平民都动员起来,死伤枕藉。……相比之下,以往多个世纪的残暴战争不过是区区的巷战而已。”据一位权威人士估计,自1914年以来,在战争内乱中无辜牺牲的人达1亿9700万之多。
事实上,战争内乱绝没有为人类带来和平幸福。《华盛顿邮报》说得不错,“在本世纪,世人焦虑不安,至今仍未有任何政治制度能够使百姓安心度日,也没有任何经济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7页的图片]
在卢旺达的大屠杀中,盈千累万的人遇害身亡,这位母亲也不幸罹难。大部分死者都是惨遭教友杀害的
[鸣谢]
Albert Facelly/Sip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