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的丝兰——适应力非凡的植物
《儆醒!》驻哥斯达黎加通讯员报道
无刺的丝兰是含肥皂成分的草本植物,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这种异乎寻常的植物除了兼具以上种种特色外,还有数之不尽的好处!在中美洲,这种植物是家喻户晓的,但人们一般不会称它为无刺的丝兰。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地的人通常把它称为伊塔博、伊索蒂或达吉乔。你若跟中美洲人说起无刺的丝兰,人们多半会以礼貌而带好奇的眼神望着你。但你要是提到上述几个名字,他们就会立刻以灿烂的笑容回应你。哥斯达黎加和其他中美洲人常把丝兰的花朵加入各式各样的菜肴中,以增加风味。
出自名门
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分类学家曾把无刺的丝兰界定为属百合科,但最近却认定它该属龙舌兰科才对。外表粗糙的龙舌兰科植物包括五百五十多个来自百合目的品种。植物学家一直以巨丝兰这个学名来称呼无刺的丝兰。
据估计,丝兰属植物约有四十个不同品种,当中大部分生长在北美洲、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为人熟知的亲缘植物既有巨型的约书亚树(短叶丝兰),也有较小的西班牙刺刀(千手兰)。这真是个大家族呢!
这种用途多多的植物究竟有些什么不同凡响的特点呢?它外形朴素,却别有一番美态,坚硬而细长的叶子从主干向外伸延约1米之多;主干粗壮结实,质地坚韧,加上略带灰棕色,看起来就像一头大象的前腿,因而得着巨丝兰(elephan-tipes)这个学名。
骤眼看来,高达15至25英尺不等的无刺丝兰很容易被人错认为一棵树。在哥斯达黎加的干旱季节,尤其在2,3月间,伊塔博的顶端都长满了数以百计吊钟形的乳白色花朵。无论在市集还是在街头,都可见小贩售卖丝兰花,一时间这些花朵就仿佛是无处不在似的!柔美、精致的花朵以圆锥形的花序挺立在植物的正中央,与坚硬、刺刀般的叶子恰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由于伊塔博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土质,加上外形富异国热带风情,因而成为园艺家和造园师一类的人所喜爱的丝兰品种之一。哥斯达黎加人曾用它来当做土地分界线上的栅栏,难怪这种丰富多产的植物在当地几乎触目皆是,随处可见。
当地的人自然早已学会善用这种用途繁多的植物。例如,人从丝兰的叶子提取纤维,制成席子、带子和背包。此外,要是把叶子加热,使它达至相当的柔韧度,就成为园丁用来捆扎农作物的结实绳子了。这种植物的用处看来确实是数不胜数呢!
可口美味!
《万紫千红的世界》的作者弗朗西丝·佩里写道:“美洲印第安人常以丝兰品种的花蕾作食物。至于它的果实和根部,因含肥皂成分,也可用来洗衣服。”中美洲人一向都晓得善用丝兰在烹饪和清洁方面的特性。丝兰的味道酸涩中带点辛辣,深受当地人喜爱。在哥斯达黎加和其他中美洲人所喜爱的吃法中,就有以丝兰花做沙拉冷盘,或把它与鸡蛋和马铃薯同煮的菜式。丝兰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钙质、铁质、维生素B1、磷质和维生素B2等,因此营养价值极高。
丝兰还有显著的药疗作用。把丝兰花放在水中煮滚并让其泡浸,是一个舒缓胃部不适的良方。丝兰的叶子也可用来医治蛋白尿和结肠炎,更能充当利尿剂。然而,这种具肥皂成分、美味可口兼营养丰富的草本植物,却又不过是地上众多创造物中,可以供我们细加品尝的其中一种罢了!
[第26页的图片]
丝兰花与鸡蛋和马铃薯同煮,是中美洲人喜爱的菜肴
[第27页的图片]
长于郊外的丝兰外形像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