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吗?
1,2.进化论者认为什么机能是进化的基础?
进化论还有一项困难必须应付。究竟进化是怎么样发生的呢?论者假设有什么基本的机能,使生物能够由一种进化成另一种呢?进化论者说,细胞核内发生的某些变化就能发挥这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称为突变的“意外”变化。一般人认为受突变影响最值得注意的部分是性细胞里的基因和染色体,因为在这里发生的突变是可以传诸后代的。
2 《世界书籍百科全书》说:“突变……是进化的基础。”1 古生物学家史蒂文·斯坦利同样把突变称作进化的“原料”。2 遗传学家彼欧·科拉尔也声言突变是“进化发展所必需的”。3
3.哪一种突变才符合进化的要求?
3 可是,并不是任何一种突变都符合进化的要求。罗伯特·贾斯特罗指出必须“慢慢累积有利的突变”才行。4 卡尔·萨根也说:“突变——遗传上急遽的变化——可以育成纯种。突变提供进化的原料。有了能够增加生存机会的少数突变种,环境便加以选择,结果生物经过一连串缓慢的转化,由一种变成另一种,这就是新物种的起源了。”5
4.如果声称突变可能造成迅速的进化,这引起了什么困难?
4 也有人说,突变是“间歇平衡”论要求有迅速变化的关键。约翰·格利德曼在《科学文摘》写道:“进化论修正主义者相信,发生在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基因中的突变,可能正好是他们那套突跃理论所必需的遗传利器。”但是英国动物学家科林·帕特森说:“人大可以随便揣测。我们对于起控制作用的总基因一无所知。”6 揣测姑且不说,在进化过程中假定发生的突变,都是一些微小的、意外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累积起来,这倒是公认的。
5.突变是怎样引起的?
5 突变是怎样引起的呢?据说大部分突变都是在细胞繁殖的正常情况下发生的。可是实验证明,诸如辐射和化学品的外界动因也可以引起突变。它发生得很频常吗?细胞之内遗传物质的繁殖是显著地恒常不变的。比较上说来,如果按照生物体内能分裂的细胞总数来计算的话,突变是很少发生的。就如《美国百科全书》评论说:“组成一个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连环[在繁殖方面]是十分准确的。翻印错误或复制错误都是极少发生的意外。”7
突变有益还是有害?
6,7.有多少突变是有害而非有益的?
6 假定有益的突变是进化的基础,那么突变又有多少是有益的呢?进化论者对于这个问题,意见完全一致。例如卡尔·萨根说:“突变大部分都是有害或者致死的。”8 彼欧·科拉尔说:“绝大多数的突变对于带有突变种基因的那个生物,都是有损害的。实验表明要经过成千成万有害的突变,才会有一个是成功、有用的。”9
7 可见,“中立”的突变除外,有害的以千万与一之比在数量上超过有益的。《大英百科全书》说:“这个结果是意料中事;大凡在任何复杂的组织中,意外变化的情形都是这样的。”10 由于这个缘故,据称突变是数以百计先天遗传疾病的祸首。11
8.实际结果怎样证实某百科全书的话?
8 鉴于突变的有害性质,《美国百科全书》说:“大部分突变都有损于有机体,这是事实;某些人却认为突变是进化原料的来源,这个见解显然很难与事实吻合。其实,生物学课本上绘示的突变种都是些畸形的怪物,而突变看来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过程。”12要是拿突变种昆虫和正常昆虫竞争,结果总是一样。莱迪亚德·斯特宾斯说:“经过若干代之后,突变种迟早被消灭。”13 它们没有竞争力,因为它们非但没有改良,反而退化了而处于不利的地位。
9,10.为什么假设突变造成进化可说是全无根据的?
9 科学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所著的《生命的泉源》中写道:“大多数的突变都是变得较差的。”可是他接着扬言道:“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长远来说,突变使进化过程向前、向上发展。”14 真的如此吗?一种过程如果在发生1000次之中有999次是有害的,它算不算有益呢?如果你想建造房子,你会不会雇用这样的建筑商——他造出数千所粗劣的房子才有一所是妥善的?如果某个驾驶汽车的人在驾驶时作出数千次拙劣的决定才有一次是稳当的,你想乘坐他的车子吗?如果某位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数千次下手失误才有一次恰到好处,你想请他在你身上开刀吗?
10 遗传学家多布赞斯基有一次说:“一次意外、一项不规则的变化,对于任何精密的装置都不可能起改良的作用。把枝条插进手表或者收音机的机件里,很少会使它更灵。”15因此,请问问自己:在生物体内这一切复杂得出奇的细胞、器官、肢体、机能,全靠一种起破坏作用的过程建设起来,你觉得合理吗?
突变可以创出新东西来吗?
11-13.突变向来有创出什么新东西来吗?
11 纵使所有的突变都是有益的,它们能够创出什么新东西来吗?不能够。突变只能使已经存在的某种特征发生变异而已。它能使品种多样化,但是从不能产生什么新的东西。
12 《世界书籍百科全书》举例说明一次有益的突变会有什么结果:“旱带里一棵植物的基因发生突变,于是植物长出较大较壮的根。植物有了吸水力较强的根,自然比其他品种有较大的生存机会。”16 但是有什么新东西变了出来吗?没有,仍旧是那一棵植物,并没有进化成别的东西。
13 突变可以改变一个人头发的颜色或质地。可是头发仍旧是头发,总不会变成羽毛。突变也可以改变人的手,使它生出畸形的手指。有时一只手可能有六只手指,或者别的畸形结构。可是手始终是手。它总不会变成别的东西。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产生出来,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果蝇实验
14,15.数十年以果蝇做实验的结果显示什么?
14 很少突变实验在广泛程度上及得上在普通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身上进行的实验。自从1900年代初期,科学家把千千万万的果蝇暴露在X光之下。这使发生突变的频率增加到比正常大一百倍以上的程度。
15 过了好几十年的工夫之后,实验表明什么呢?多布赞斯基透露其中一项结果说:“果蝇的明确突变种——早期遗传学大量研究的对象——几乎无一例外在活力、繁殖力和寿命方面逊色于野生的品种。”17 另一项结果就是从来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凭突变产生。果蝇生出畸形的翅、足、躯干以及其他歪扭的结构,但始终都是果蝇。突变种苍蝇彼此交配,过了若干代之后,竟然孵出些正常的果蝇来。如果听其自然的话,正常果蝇可以历久犹存,而较弱的突变种最后却绝了迹,结果果蝇以本来的形态继续存在。
16.遗传密码怎样有助于使各种有机体维持不变?
16 遗传密码——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修补遗传性损害的奇妙能力。这有助于保存密码原来所属的那种有机体。《美国科学》月刊阐释说,“每一种有机体的生命,以及它一代接一代的延续性”都是“由不断[对遗传性损害]起修补作用的酶”维持下去的。这份刊物指出说:“尤其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如果受到严重的损害,就会引起紧急反应,化合出更多的修补酶。”18
17.为什么戈德施米特对于突变实验感觉大失所望?
17 所以,《重审达尔文》一书的作者对于备受敬重的遗传学家——已故的理查德·戈德施米特——说了以下的话:“戈德施米特观察果蝇突变许多年之后,陷于一片绝望。他慨叹变化简直微乎其微,就是有一千次突变集中发生在一只果蝇身上,也不会有新的物种产生出来。”19
斑蛾
18,19.进化论者就斑蛾提出什么声称?为什么?
18 进化论论著常常援引英国的斑蛾,作为进化过程的现代例证。《国际野生动物百科全书》说:“这是人类目击之下最显著的进化演变例子。”20 贾斯特罗在《红巨星与白矮星》中提到达尔文苦无能力证明任何物种的进化,然后说:“当时其实有例可援,而这本可以提供所需的证据,他只是不知道而已。这个例证是极为罕见的。”21 这个例证当然就是斑蛾。
19 到底斑蛾发生了什么事呢?起初,这种蛾的浅色类型比深色类型较为常见。浅色类型跟浅色的树干色泽很调和,因而受到保护,不容易被鸟雀察觉。可是,由于工业地区多年污染,树干的颜色变深了。这样,蛾的较浅颜色反过来变成有害,因为鸟雀可以更快察觉出来而把它们吃掉。于是据说是突变种的深色类型斑蛾也就较容易生存,因为它们附在盖着煤烟的深色树干上,鸟雀很难看得见。深色的种类也就迅速成为优势种了。
20.某英国医学杂志怎样解释斑蛾其实并没有进化?
20 但是斑蛾有没有进化成另一种昆虫呢?没有,它仍然是同一种斑蛾,不过色彩不同而已。因此英国医学杂志《应诊》说,利用这个例子企图证明进化论的手法是“丑恶的所为”。它声明说:“这是说明保护色作用的极好例证,可是,由于它始终都是蛾,并无新物种形成,所以要是谈到进化论的证据,这根本就不对题。”22
21.关于细菌有能力对抗生素养成抵抗力的声称,我们可以怎么说?
21 有关斑蛾进化的错误主张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比如说,有些细菌证明能够抵御抗生素,于是有人声称发生了进化。可是耐力好的细菌仍旧是细菌,并没有进化成什么别的东西。况且,学者认为这种变化可能不是突变所致,而是因为有些细菌本来就具有免疫性。其他细菌被药物所杀的时候,免疫的细菌就繁殖起来,成为优势种。正如《进化从太空而来》说:“在这几种情况下,我们却认为除了已经存在的基因当选之外,并没有发生什么。”23
22.有些昆虫证明对毒药具有免疫性,这个事实是否表示它们在进化中?
22 某些昆虫能抵抗用在它们身上的毒药,可能也是同一种情形。毒药要就把接触到的昆虫杀死,要就没有效。被杀的自然不能养成抵抗力,因为已经死了。别的能够生存,可能表示它们自始就有免疫性。免疫性是一种遗传因子,某些昆虫有,某些却没有。无论如何,昆虫始终是同一种类,并没有进化成别的东西。
“各从其类”
23.突变进一步证实了创世记的什么通则?
23 突变再一次证实了创世记第1章的公式:生物繁殖总是“各从其类”的。理由就是遗传密码阻止植物或动物过度偏离常态。品种可以丰富多变(例如人类、猫类、狗类便是),但断不能变到由一种生物转为另一种生物。向来涉及突变的每一个实验都证明了这点。实验也证明了生源律:生命只能源于已经存在的生命,而亲子两代必然同“类”。
24.育种实验怎样表明生物繁殖总是“各从其类”的?
24 育种实验也证实了这件事。科学家尝试以杂交育种法不停地改变动植物的品种。他们想看看能否终于发展出新的生物来。结果怎样?《应诊》报道说:“育种者通常发现过了几代之后,就会达到一个最适度,再培育下去也不可能有所改良。……由此看来,育种过程否定而非支持进化论。”24
25,26.科学书刊对于生物繁殖的限度怎么说?
25 《科学》杂志作了大同小异的评论:“物种诚然具有一种能力,可以在身体和其他特点方面经历微小的变异,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而且长远来看,它好像环绕着平均[常态]摆动一样。”25 因此,生物通过遗传获得的不是持续改变的可能性,而是(1)稳定性,(2)有限的变异幅度。
26 例如《从分子到活细胞》这本书说:“取自胡萝卜或者鼠肝的细胞,经过无数次繁殖周期之后,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组织特点和有机体特点。”26 《细胞进化中的共生现象》也说:“所有生物……繁殖时都可靠得出奇。”27 《美国科学》月刊评论说:“生物在形态上极度纷繁,但在任何一个遗传系统之内,形态是显著地恒定不变的:猪不离猪,橡树总是橡树,一代接一代都是这样。”28一位科学作家写道:“玫瑰丛中只有玫瑰开花,总不会长出山茶。山羊只生小山羊,万不会生下绵羊羔。”他的结论是突变“不能解释何以有全面的进化——何以有鱼,有爬行动物,有鸟,也有哺乳动物”。29
27.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科鸣鸟,达尔文误以为什么?
27 同类内部的变异可以解释触发达尔文当初想出进化之说的那种现象。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一种雀科的鸣鸟。这些鸟跟南美洲大陆的亲本同类,看来就是由南美洲移栖过来的。可是两种鸟之间有一些奇怪的差别,例如喙形不同。达尔文以为这就是发生进化的例子。但其实这不过是同类变异的又一个例证,而这种变异的余地是生物的遗传结构所容许的。雀仍旧是雀。它们没有变成别的东西,而且永远也不会。
28.科学事实怎么与创世记“各从其类”的规律完全一致?
28 由此可见创世记的话与科学事实完全一致。你播下种子时,种子一定会“各从其类”地衍生,所以你大可对于这个定律的可靠性满怀信心地种植园圃。猫生下来的子代永远是猫。人生下来的儿女永远是人。颜色、大小、形状上可有变异,但永远是在“类”的限度之内。你向来有亲眼看见过例外吗?其他任何人都没有。
并非进化的基础
29.法国某生物学家就突变怎样说?
29 结论很清楚。遗传上意外的变化,不论发生多少次,总不能使一种生物转变成另一种生物。就如法国生物学家朱安·胡斯唐有一次说:“尽管有天然选择的帮助,甚至有漫长时间让进化过程在生物身上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我也绝对不能令自己相信:这些遗传上的‘错误’能够建造起这个结构丰盛精密、充满惊人‘适应’现象的世界。”30
30.一位遗传学家对于突变作了什么评论?
30 同样,遗传学家沃丁顿对于相信突变这件事说:“其实这套理论好比说:只要随便拿十四行意义连贯的英文,一次转换一个字母,只保留仍旧有意思的词句,那么最后的结果就会是莎士比亚的一篇十四行诗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疯狂的逻辑。以我们的聪明,应该想得比这好一些才对。”31
31.一位科学家怎样形容认为突变是进化原料的想法?
31 实情正如约翰·穆尔教授所说:“根据十分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如果武断地声称……基因突变是涉及天然选择的任何进化过程的原料,那就是信口雌黄了。”32
[第99页的精选语句]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
[第100页的精选语句]
突变好比在遗传机器里发生“意外”,而意外是造成害处而非好处的
[第101页的精选语句]
“突变看来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过程”
[第105页的精选语句]
“就是有一千次突变集中发生在一只果蝇身上,也不会有新的物种产生出来”
[第107页的精选语句]
“谈到进化论的证据,这根本就不对题”
[第107页的精选语句]
突变所证实的事理就是:生物繁殖总是“各从其类”的
[第108页的精选语句]
“育种过程否定而非支持进化论”
[第109页的精选语句]
“猪不离猪,橡树总是橡树,一代接一代都是这样”
[第110页的精选语句]
突变“不能解释何以有全面的进化”
[第110页的精选语句]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疯狂的逻辑。以我们的聪明,应该想得比这好一些才对”
[第112,113页的附栏或图片]
哪一样符合事实?
看完以上几章之后,应该问问:进化抑或创造,哪一样符合事实?下列各栏展示进化模型、创造模型以及在现实世界发现的事实。
进化模型的推论创造模型的推论在现实世界发现的事实
生命是由无生命的东西凭生命只源于已经存在的生命; (1)生命只源于已经存在的生命;
化学演变碰巧进化而成的起初是由一位有智慧的创造者 (2)复杂的遗传密码无法碰巧形成
(自然发生说) 创造出来的
化石应该显示: 化石应该显示: 化石显示:
(1)简单的生物逐渐化生; (1)复杂的生物突然以(1)复杂的生物突然以繁多的
(2)有过渡类型连系繁多的种类出现; 种类出现;
先前的物种(2)各大类生物之间有深沟 (2)新出现的物种与先前的
相隔;并无连接类型物种截然分开;并无连接类型
新物种逐渐形成; 并无新物种逐渐形成; 并无新物种逐渐形成,
开始有发展不全、 并无发展不全的骨头 但同类内部多变;
属于不同过渡阶段的 和器官,各部分发展完备并无发展不全的骨头和器官
骨头和器官
突变:总结果是有益的; 突变对复杂生物有害; 突变小者有害,大者致命;
发展出新的特征并不产生什么新东西从来没有产生什么新东西
文明的起源是逐渐的, 文明是与人类同时发源的, 文明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
开始时是简陋粗野的开始时已经复杂任何穴居人都是与文明同时的
语言是由动物的简单语言是与人类同时发源的; 语言是与人类同时发源的,
鸣叫声进化成复杂的古代语种往往比现代 古代语种复杂而完整
现代语种的语种更加复杂
人是几百万年前出现的人是大约6000年前出现的最早的文字纪录上溯仅5000年左右
……合理的结论
我们拿现实世界里所发现的事实,与进化的推论以及创造的推论作一个比较时,不是可以清楚看出哪一个模型和事实相符,哪一个模型和事实相悖吗?在我们四周生物世界里的证据,以及远古生物化石纪录里的证据,都支持同一个结论:生命是创造出来的,并不是进化而成的。
生命并非发源于某种不得而知的原始“汤”。人类也并不是由像猿的祖先演变出来的。相反地,生物创造出来是丰富多采、种类分明的。同“类”之内可以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品种,但是异类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生物界里可以清楚看见,这种类限是由不育所确定的。异类之间的差别也由各自独特的遗传结构所保障。
可是,除了事实与创造模型的推论一致之外,还有极多证据表明有创造者存在。试想想地球上以至全宇宙各种瑰奇的设计和复杂的构造。这些东西也都作证有一位智慧无极的主宰存在。以下数章也就集中讨论几样令人称奇的东西——大如令人懔然生畏的宇宙,小至微生物世界的精巧设计。
[第102页的图片]
如果某建筑商造出数千所粗劣的房子才有一所是妥善的,你会雇用他吗?
如果某驾驶者作出数千次拙劣的决定才有一次是稳当的,你会坐他的车子吗?
如果某外科医生数千次下手失误才有一次恰到好处,你会让他在你身上开刀吗?
[第103页的图片]
多布赞斯基:“把枝条插进……收音机的机件里,很少会使它更灵”
[第104页的图片]
果蝇实验产生了很多畸形的突变种,但始终都是果蝇
正常果蝇
突变种果蝇
[第106页的图片]
斑蛾改变色彩并不是进化,只是同类变异而已
[第108页的图片]
狗类丰富多变,但狗始终都是狗
[第109页的图片]
人类丰富多变,但只会繁殖人‘类’
[第111页的图片]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的雀始终都是雀,所以他观察到的是同类变异,不是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