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房屋无人才得医治
“我又听见主[耶和华]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6:8
1,2.(甲)阿摩司先知怎样标明他所作预言的时间?(乙)另一个什么先知也提及阿摩司所提及的特出事件?他将其与大地的一场什么震动比较?
到底有多少房屋被毁,关于地震的记录并没有说明。但这场地震是如此特出以致它发生的时间被人用来标明在公元前第九世纪发出的一个重要预言的时间。先知在他那受上帝感示的书中一开始便说:“当犹大王乌西雅,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亚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论以色列。”(阿摩司书1:1)这表明地震大概发生于公元前809年。可是它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三个世纪之后(在公元前519年)仍然被人记得;上帝通过撒迦利亚先知所作的预言以致和大地的另一场震动比较,说:
2 “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撒迦利亚书14:4,5。
3.约瑟·宾·马提亚司所著的犹太古史怎样描述在乌西雅王的日子发生的一场地震?
3 在这个预言之后六个世纪,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宾·马提亚司在他所写的《犹太古史》中第九卷第十章第四段很逼真地描述在乌西雅王的日子发生的大地震,说:
……因此当一个特别日子来到而他们打算举行节日的庆祝时,他穿上圣袍到圣殿去,打算在金祭坛上将香献给上帝。但大祭司亚撒利亚率领八十个祭司上前对王说他擅自献祭是不合法的:除了亚伦的后代以外没有人可以如此行。当他们高声呐喊说他必须离开圣殿以免触冒上帝时,他大发雷霆,声言他们若不住嘴他便会将他们一律处死。在这当儿一场大地震使地大为震动,圣殿亦裂开以致有阳光射入;阳光一照射在国王脸上,他便立即染上大麻风。在市民目击之下,在一个称为伊罗治的地方,山的一半从西麓倒下滚了半哩之遥而停在东山脚下,以致公路及御花园均被阻塞。祭司一看见王的面上现出麻风,他们立即告诉他临到他身上的灾殃,并命令他以不洁的人的身份迁出城外。王如此张皇失措以致竟遵命而行;由此他遂因僭妄和冒犯上帝而遭受严惩。他在城外独居了一段时期,当其时他的儿子约坦代为执政。他终于因所遭的不幸而死于忧伤痛苦之中。他享年六十八岁,共作王五十二年,他的遗体被葬于自己的园中。
4.(甲)约瑟所说的地震时间和阿摩司所说的相符吗?(乙)圣经本身有提及在乌西雅闯入圣殿时有一场地震发生吗?但关于某一场地震圣经表示什么?
4 因为乌西雅王是在公元年前774年死于麻风的,犹太历史家约瑟所提示的时间与阿摩司先知所提示的时间并不一致,除非当时曾发生两场地震。圣经里关于乌西雅王在耶路撒冷擅进圣殿时的遭遇的记载是在历代志下26:16-23及列王纪下15:1-7。它并没有提及当时曾发生一场地震。可是乌西雅王的统治期间却的确发生过一场被人屡次提及的大地震。但圣经并没有说明私人住所和其他财产所遭受的损失。当时人们既因地震而逃出屋外,无疑损失必定相当重大。
5,6.据以赛亚书6:1-4报导,在乌西雅王去世的那年圣殿发生什么震动?
5 可是,在乌西雅王去世的那年,耶和华的圣殿的门槛被地震所震撼,很可能是在染上恶疾的乌西雅王去世之后。以赛亚先知留意到圣殿的这次震动,并在以赛亚书第六章第一至四节将这件事发生的经过告诉我们,说:
6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耶和华]a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
7.从国王闯进圣殿和先知看见圣殿的异象这两件事看来,两者形成什么对照?
7 乌西雅王和以赛亚先知形成了多么强烈的一个对照!乌西雅王狂妄地擅入国王无权踏足的禁地。他想在国王与耶和华上帝之间开始一种更密切的新关系,直接崇拜上帝而将上帝所任命的祭司团撇开一旁。由于狂妄地闯进圣殿里,他看见了圣殿内部的情形,其中有金灯台,放置“临在之饼”的桌子和金香炉。但他并没有看见耶和华的脸,也没有从他接获任何特殊的任务。与此不同地,以赛亚先知并没有将耶和华所任命的祭司视若无睹而擅自闯入圣地,反之上帝赐给他一个异象,让他看见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他并没有从这项经验遭受任何不良的后果,反而有荣幸从他的国家的上帝接获一项任务。在耶和华崇高的宝座前侍候的撒拉弗都遮着面孔以免僭越地望见宝座上的上帝,但是耶和华却准许以赛亚在一个异象中看见他。
8.(甲)什么使圣殿的门槛震动起来?耶和华的荣光怎样充满圣殿?(乙)属灵的眼光锐利的人怎样和以赛亚享有类似的权利?
8 以赛亚先知获得了一项很罕有的神圣权利。这件事由当时撒拉弗彼此应和地所说的话表明得很清楚;他们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那便是说,整个地球都充满了万军之耶和华的荣光。撒拉弗所作的这项宣布是如此重要以致圣殿的门槛竟震动起来。万军之耶和华的荣光借着使圣殿充满烟云而显现出来。今日敬畏上帝的人亦享有很大的荣幸;借着圣经里许多业已应验的预言,他们的眼光变成更加锐利。他们看出耶和华上帝已经来到他那属灵的圣殿里了。他们对此充满了敬畏之感。
9,10.以赛亚对异象的反应如何?为什么?
9 在看见和听见上述的异象之后,以赛亚感觉自己非常不洁而大感恐慌,他告诉我们说:“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6:5。
10 这仅是一个异象而已,可是因为这个异象是耶和华上帝所感示的,以赛亚有理由害怕自己会死去而灭亡。他无疑记得当先知摩西请求看看耶和华的荣耀时,耶和华上帝回答摩西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就]不能存活。”(出埃及记33:20)而以赛亚竟看见了“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11.(甲)为什么以赛亚和他的百姓无需因为乌西雅王去世而感到恐慌?(乙)今日我们很高兴知道什么事实?
11 耶和华乃是犹大国真正的君王,虽然他是隐形的。即使乌西雅王在以赛亚先知看见圣殿的异象那年去世,万军之耶和华仍然是犹大的君王。因此以赛亚和犹大的人民都没有理由因为像乌西雅这样强大和拥有如此精良武器的一个君王去世就发生恐慌。(历代志下26:1-9)今日我们多么高兴获悉耶和华上帝是宇宙的君王,并且知道身为他的敬拜者和仆人,我们对于谁会统治这个地球的问题丝毫不用恐惧。——启示录15:3;耶利米书10:10。
受命之前需先洁净
12,13.为什么以赛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从耶和华接受一项委派?但这项困难怎样被克服?
12 以赛亚先知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在上帝的圣殿里从“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接获一项委派。他觉得一个人必须具有洁净的嘴唇才能够作如此圣洁荣耀的一位神皇的代言人,但以赛亚的嘴唇却并不洁净。它们也因为他生活在一群嘴唇不洁的人当中和听见他们的言谈而受到污染。但是以赛亚若以为这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障碍,他随即便看出自己错了,因为他告诉我们说:
13 “有一位撒拉弗飞到我眼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以赛亚书6:6,7。
14.什么红炭能够烧去以赛亚的嘴唇的不洁?
14 撒拉弗用火剪从圣殿祭司院子中祭牲的坛上取了一块红炭。当他用来自祭坛圣火的红炭沾以赛亚的嘴时,这炭比喻性地将他的嘴唇的一切不洁烧去。使以赛亚的嘴唇成为洁净的不是祭坛上的牲畜,也不是它们所流出的血,反之乃是这赤红的炭;这使他有资格成为耶和华的代言人。在圣殿的建筑者所罗门王的日子,圣殿祭坛上的柴最初是由上帝自天上降下的火将其点燃的。(历代志下7:1-3)因此撒拉弗能够正确地对以赛亚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既然上帝的火将为了清除罪孽而献上的祭物焚化了,来自同一祭坛的红炭自然也可以将以赛亚的嘴唇的不洁烧去。
15,16.(甲)耶和华为什么等待?然后他怎样说?(乙)为什么这显然是对以赛亚发出的一个邀请?
15 耶和华上帝绝不会任用不洁的人作他所认可的代言人或先知。所以耶和华上帝等到以赛亚被洁净了之后才向后者提出作他先知的服务权利。因此按照事物的正当次序,已被洁净的以赛亚告诉我们说:“我又听见主[耶和华]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以赛亚书6:8。
16 耶和华提出这个问题让以赛亚听见,而且以赛亚是唯一看见这个异象的人。因此这无疑是对以赛亚发出的一个邀请,让他可以响应上帝的呼召成为耶和华所派出的使者。
17.耶和华上帝在他的问题中采用“我们”这个复数的人称代名词时,他所指的是谁?
17 当耶和华问道,“谁肯为我们去呢?”时,他所用的并不是社论作者所惯用的“我们”一词,也不是采用一个复数的人称代名词去代表他的尊荣和表示他承认自己的尊严。当耶和华由单数的人称代名词“我”改为复数的人称代名词“我们”时,他其实将他人,至少另一位个体,与他自己并论。这另一位个体便是他的独生子米迦勒,亦即后来降世为人的耶稣基督。约翰福音12:36-41论及耶稣基督而证实他便是当时与上帝一同在圣殿里和被包括在“我们”这个代名词里的一位。b因此耶和华和他的独生子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非一个三位一体!
18.(甲)以赛亚怎样响应耶和华的问题?为什么?(乙)因此以赛亚为今日的什么人立下一个好榜样?
18 以赛亚乐意为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独生子效力,因此耶和华能够派他担任任何的工作。意识到他的嘴唇已经洁净了,而且不想见到耶和华需要求人接受他的差遣,以赛亚遂把握这个机会。他告诉我们说:“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赛亚书6:8)以赛亚被派出去担任的工作可能是一件不愉快的差事,可是以赛亚却甘愿前往,但求能够为耶和华效劳和造福耶和华的百姓便行了。以赛亚愿意继续作耶和华的先知,不论这项任务可能为他带来什么艰辛。以色列人是献了身给耶和华的一个民族;他们曾为他所拯救,并且整国均与他立了约。身为这个国家的一个成员,以赛亚也是一个献了身的人。他希望借着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和为他执行一项任务以证明自己所作的献身。在这方面以赛亚为今日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立下一个极好的榜样。(以赛亚书43:10-12)既知道自己像以赛亚一样是由“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所差遣的,他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执行他们的任务,因为他们曾由最高的权威授权给他们如此行。
19.耶和华授予以赛亚的任务说些什么?
19 以赛亚的自告奋勇立即获得了万军之耶和华的接纳。但是他要做什么或说什么,以及被派到谁那里去呢?以赛亚将他从耶和华所接获的任务写了下来;他告诉我们说:“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以赛亚书6:9,10。
20.以赛亚会怎样吩咐“这百姓”看见却不晓得,听见却不明白?
20 以赛亚不是要到外邦的国家去,反之乃是要到“这百姓,”到他本国的同胞那里去。他是否要实际吩咐“这百姓”不要了解和不要获得任何知识呢?绝不是!但是借着再三地到“这百姓”那里去,让他们“听了又听,”他会让人们表明他们毫不了解或不想了解。他会同样地让他们再三地用他们的观察和理解之眼看见,从而让他们表明自己毫无知识。这并不是因为以赛亚是个拙劣的教师和说明者,反之,这乃是由于“这百姓”太以自我为中心和太自私,以致甚至无法从一个良好的教师获得了解和吸收知识。
21.(甲)以赛亚会怎样使人民的心冥顽不灵?(乙)为什么以赛亚必须继续勇敢地发言?
21 因此使他们“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的其实并不是以赛亚。反之,借着忍耐地在“这百姓”当中从事教育性的先知工作,他会向他们证明其实他们使自己的心冥顽不灵,使自己的耳朵不听忠言,并用自私的见解将自己的眼睛蒙闭起来以免看出以赛亚凭耶和华的使者和代言人身份所做的事的意义。以赛亚遵嘱勇敢地发言;他让人们都听见他的声音。他需要这样行以便向他们证明一件事。证明什么呢?证明他们之所以不能听见而得益乃是因为他们不感兴趣,不愿受教地将自己的耳朵掩起来;他们将他的话一笑置之。
22.为什么以赛亚所作的努力未能使人民回心转意而获得医治?
22 耶和华预先警告以赛亚,虽然他努力向人说预言,传道和教人,他却不会打动“这百姓”的心。他坚忍不拔地对他们所作的努力只会使他们实际控诉自己,表明使他们的心冥顽不灵的乃是他们自己。由于这缘故,他们的心并不会感到任何强烈的感情,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以赛亚的言论和行动的严重意义。诚然,他试图促使他们重返上帝的手下,但以赛亚的失败乃是由于他们蓄意拒绝如此行的缘故。以赛亚试图帮助他们弥补他们缺乏灵性以及和上帝缺乏良好关系的弊病,但他们却并不认为自己在灵性上有病以及与上帝的关系欠佳。因此他们骄傲地拒绝接受“医治”以求和他们统治者“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恢复良好的关系。
“主阿,这到几时为止呢?”
23.当耶和华将任务授予以赛亚时,以赛亚怎样中途打断他的话?为什么?
23 当时的情形真会变成如此严重吗?以赛亚不禁大吃一惊。他无法想象这个国家会陷于如此恶劣、危险的状况!“这百姓”若不获得医治,他们便会死亡了,这对他们是多么不幸!至此以赛亚不禁反对让情形发展到这个地步,因此他打断耶和华的话,正如他告诉我们:“我就说:‘主阿,这到几时为止呢?’”——以赛亚书6:11。
24.以赛亚的意思是问他会被派出多久和必须去多久吗?抑或是什么意思?
24 当以赛亚提出这个带有抗议意味的问题时,他的意思并不是问道,‘耶和华阿,你打算派我到这百姓当中多久呢?我必须继续到他们那里去多久呢?’不,以赛亚并没有想及自己;反之,他所关心的乃是他的同胞。“主阿,这到几时为止呢?”这句话其实是问耶和华会让“这百姓”在灵性上的恶劣情况延续多久。直至情形无法挽救吗?直到百姓的病况达到无法以温和的方法治好的程度吗?直至最坏的情形发生吗?不,绝不!千万不要让百姓留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中,直到需要采取猛烈措施的地步!
25.以赛亚所问的“到几时为止?”怎样和亚撒在诗篇74:9-11所提出的问题相似?
25 以赛亚所说的“到几时为止呢?”这句话和亚撒先知在诗篇74:9-11所说的话相若:“我们不见我们的标帜,不再有先知,我们内中也没有人知道这灾祸要到几时呢。上帝阿,敌人辱骂要到几时呢?仇敌亵渎你名要到永远么?你为什么缩回你的右手?求你从怀中伸出来毁灭他们。”
26.耶利米在耶利米书4:4所提出的“要到几时呢?”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而提出的?
26 耶利米先知在对犹大国发言时也曾用过“要到几时呢?”这句话提出抗议:“耶路撒冷阿,你当洗去心中的恶,使你可以得救。恶念存在你心里要到几时呢?”——耶利米书4:4。
27.(甲)为什么耶和华的任命所暗示的含意对以赛亚说来是不愉快的?(乙)以赛亚所传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息会由什么决定?
27 同样地,对以赛亚说来,他自己的百姓竟会在灵性上沦落到如低下的地步以致最后上帝不得不采取极端的行动处置他们,以一种极不寻常和严厉的方式去惩罚他们,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念头。以色列人继续使他们的心冥顽不灵,使他们的耳朵听而不明,使他们的眼睛闭而不见,拒绝回过头来从上帝接受属灵的医治,究竟还会有多久呢?无疑不会达到无法挽救而招致毁灭的地步!以赛亚对这个念头觉得无法忍受而不禁提出询问说:“主[耶和华]阿,这到几时为止呢?”耶和华上帝能够预知这点,而他对以赛亚透露的先见之明确定了以赛亚先知必须对他自己的同胞所传的信息。那末,他们会继续如此到几时为止呢?
28.在回答以赛亚的问题时耶和华怎样说?
28 以赛亚所发出的惊呼引起了耶和华上帝接着所说的一段话。正如以赛亚告诉我们,他说出以下一段话以回答以赛亚的问题:“他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以赛亚书6:11,12。
29.(甲)由此看来,百姓在灵性上的衰落会继续发展到什么地步?(乙)因此以赛亚不得不宣布什么信息?为什么他证明是个忠心的见证人?
29 很不幸地,以赛亚的百姓在灵性上的衰落必定会继续到他们的恶行所招致的可怕后果临到他们身上为止。这正是耶和华上帝在他与以色列人订立的约中预言过顽梗的背约者所必定招致的惩罚。(利未记26:22-41;申命记28:49-68)因此以赛亚不得不对自己的百姓宣布一项关于将临的毁灭、荒凉和放逐的信息。他亦确曾如此行。这是他无法避免的,因为这乃是对未来的一个准确预测。这是耶和华对“这百姓”所发出的信息,而以赛亚先知已自告奋勇为上帝效力了,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并没有中途反悔临阵退缩。他绝不愿意食言,无论耶和华对他的百姓所发出的信息是多么猛烈,因此他证明自己是耶和华手下一个忠心的见证人。
30.(甲)以赛亚有继续宣扬耶和华的预言性信息直至房屋无人吗?(乙)他遵嘱而行是否徒劳无功?
30 以赛亚一直从事说预言的工作,直至乌西雅王的曾孙希西家的公义统治期间,或大约从公元前775年到公元前732年,共计四十三年左右。因此他自己所从事的传道工作并没有延续到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圣殿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伦的大军摧毁的时候。当时整个犹大地区都沦为荒凉,房屋空寂无人,剩下的犹太人则被放逐到遥远的巴比伦而老死异乡。有一小群地位低微的犹太人留下来,但不久他们也因为害怕巴比伦人报复而逃往埃及,结果死于异地。这样,虽然以赛亚在这个国家惨剧发生之前大约125年已结束他作预言的工作,耶和华派他对他自己的百姓所传的猛烈信息却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证明了它的真确。上帝并没有将他徒然派出。他服从上帝的差遣也没有成为徒劳无功。——历代志下36:15-21;列王纪下25:1-26。
像“树桩”一样的“圣洁后裔”
31.耶和华所加插的什么话使他授予以赛亚的信息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31 可是,在耶和华的圣殿托付给以赛亚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因为耶和华在最后加上以下的一段话,说:“它仍然会留下十分之一,它必须再次变成像一件被焚毁的东西,像一棵大树和一棵巨树,在被砍下之后剩下一个树桩;一个圣洁的后裔会是它的树桩。”(以赛亚书6:13,《新世》)这段话给以赛亚很大的安慰,因为它保证在“这百姓”当中会有一群圣洁的余民。虽然以色列国会像一棵被砍下来作燃料的大树一般再三被焚烧,以色列这棵象征性的树却会有一个重要的树桩遗留下来。在获得水分滋润之后,这个树桩便会发出芽来而再次长成为一棵树。这仍然留在地里的余民或“树桩”会是一个在耶和华眼中看来圣洁的后裔或后代。
32.(甲)以赛亚的信息中这个予人安慰的部分怎样证明是真实的?(乙)关于在圣殿发出的同一预言,这使什么成为可能?它怎样也影响到我们今日?
32 耶和华派以赛亚去传的信息中这个令人欣慰的部分也证明了是真实的。在犹太的国土完全荒凉了70年之后,有一群敬畏上帝、改过自新的犹太余民在公元前537年从巴比伦返回故土。他们将耶和华的圣殿重建起来,同时也复修他们的耶路撒冷城。这样这个“圣洁的后裔”遂被用来在犹大国内恢复对耶和华上帝所作的纯真崇拜。(历代志下36:20-23;以斯拉记1:1至6:22)由于犹太人重返上帝赐给他们的家乡,耶和华在圣殿中赐给以赛亚的预言才得以获得第二次的应验,而这次应验是和一位更大的以赛亚有关的。在血统的以色列人身上发生的这两次应验形成了一个预言性的先模,表明以赛亚在圣殿里获得的预言会怎样在我们这个现代获得第三次的应验。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件事。
[脚注]
a 关于在这里出现的耶和华一字,《希伯来文圣经新世界译本》的第四卷(英文, 1958年版)在以赛亚书6:1的脚注b说:“‘耶和华’,叙利亚文和大约100本希伯来文手抄本;‘耶和华的威严’,亚拉美文译本;‘主’,《七十人译本》;主,拉丁文《通俗译本》;‘亚当尼,’马所利及死海以赛亚书抄本。这是犹太的苏佛令将希伯来原文的耶和华一字改为阿当尼(主)的134处经文之一。”
也可参看克拉克博士所著的评论第四卷以赛亚书6:1的脚注。
b 见第361页第7段。
[第364页的图片]
“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第365页的图片]
“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