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显扬上帝的圣洁
“你们要圣洁,因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圣洁的。”造物主在旷野中曾多次向他的百姓以色列人发出这个命令;这将圣经中利未记一书的主题揭示出来。(利未记19:2)事实上,在这本书里“圣洁”一词出现过一百次以上,比在其他任何圣经的书中出现的次数更多。
“利未记”这个书名颇为适合,因为这本书大部份论及利未支派的祭司在主持耶和华上帝礼仪的崇拜以及在保持以色列人作一个圣洁民族方面所担任的职份。
利未记是谁写的呢?在某些文字中,例如德文,这本书称为“摩西的第三本书”。这个书名与事实相符,因为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引证利未记的经文时屡次提及这是摩西写的。a此外,它也是摩西五经的一部份。因此,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将摩西五经的其他部份称为摩西的写作的一切经文均表明摩西是利未记的执笔者。事实上利未记以一个连接词(英文and,见《新世》)开始而与前一本书出埃及记连接起来。
利未记在何时写成?鉴于以上所说,合理的结论是摩西在旷野中,当书中所载的各事发生时写成利未记。这由一项事实加以支持,就是其中若干命令只适用于旷野的情况。真的,这本书洋溢着旷野中帐营生活的气息。
这书所记载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情?前一本书出埃及记论及发生于第二年正月初一日的事件。(出埃及记40:17)后一本书民数记第一节的经文则论及同一年二月初一日所发生的事。因此依着次序利未记所载各事的时间不可能长过一个阴历月。它也不可能少过八天,因为这是用来设立书中所描述的祭司团的时间。——利未记9:1。
为什么要写利未记?它对古代的以色列人有何价值?理由之一是,这本书提供一套法则,包括一些业已成为纯真崇拜一部份的特色。其中一个例子便是,它规定献上各种牲畜为祭,在此之前亚伯、挪亚、亚伯拉罕和雅各已经用这种方式献祭给耶和华了。(创世记4:4;8:20,21;22:13;31:54)利未记也谈及将亚伦和他的众子(以及他们的男性后代)立为一个特别的祭司团以督导以色列人的礼仪崇拜和日常生活。在此之前,各家庭的族长担任祭司的工作从事献祭。——创世记46:1;约伯记1:5。
借着载于利未记的诫命,耶和华上帝使以色列人深深体会到他们必需成为一个圣洁的民族,以及他们可以怎样在宗教上和道德上均保持圣洁。通过其中的内容,上帝同时告知以色列人他的旨意,特别是关于他们每年的节日,每周及每年的安息,正当及不正当的性关系,饮食及其他事项。最重要的禁令之一是禁止他们吃血。上帝也将他们彼此相待的方式总括为一条诫命:“要爱人如己。”(利未记17:10-14;19:18)利未记的确向以色列人清楚阐明他们可以怎样对耶和华上帝成为一个圣洁的民族。
对今日的基督徒而言,利未记所载各事的价值特别由希伯来书阐明出来。由此我们获悉利未支派的祭司职分和祭物预表更伟大的事物——耶稣基督的祭司职分和他所献的祭物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美事。留意律法中与身体健康有关的各项规定所表现的神圣智慧对基督徒来说有增强信心的作用,因为这些律法显示一种基于事实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直至数千年后才为俗世的医学人士所获得的。留意利未记中某些预言的应验同样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例如若干关于以色列人变节不忠以及他们重获上帝悦纳的预言。——利未记26:29,41-44;耶利米哀歌4:10;尼希米记9:31。
献祭——自愿的和义务的
利未记的第一至第七章以及第十六章论及以色列人为了保持圣洁而可以献上或必须献上的各种祭物。燔祭和平安祭都是自愿的祭物。在献上燔祭时,整只牲畜或鸟,除了皮或羽毛之外,均在坛上烧去。在献平安祭时,祭物的一部份被献在坛上以代表上帝分享这祭物;祭司会吃其中一部份,献祭者本人也吃一部份。——利未记1:1-17;3:1-17;5:8;7:11-36。
赎罪祭和赎愆祭均是义务的献祭。前者是为了赎无意或一时软弱而犯的罪献上的,献上什么祭物则视乎要赎的是谁的罪而定,是大祭司或官长,整族人抑或普通百姓的罪。——利未记4:1-35;6:24-30。
要献上赎愆祭的罪是较严重的。这种祭物所赎的是因不忠,诡诈或偷盗所形成的个人罪愆;这显示若干程度的故意犯罪。偷窃者要做三件事:献上一只动物祭牲;归还所偷之物,而且在某些事例中要付出百分之二十的罚款。规定这些献祭的法则显示耶和华上帝具有优越的公平感。一个人的地位,经济情况和罪愆的轻重程度都受到考虑。(利未记5:1-6:7;7:1-7)在与这些献祭有关的规定中,上帝曾两次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吃血。——利未记3:17;7:26,27。
第16章记载律法中最重要的一项献祭,就是赎罪日所献的祭。在那天所献的包括为百姓献上的赎罪祭和燔祭。祭司会承认百姓的罪孽而将其归到一只活山羊的头上,然后把羊送到旷野去。这日的重要性由一件事实足以见之。在这日以色列人不可做任何工作,他们也要‘刻苦己心’,意思显然是要禁食。——诗篇35:13。
除了祭牲之外还可以献上某些素祭。这包括以烤了的谷粒或在铁鏊或煎盘上烧烤细面而献上的素祭。——利未记2:1-16。
关于祭司的法则
为了立亚伦作大祭司及他的四个儿子作副祭司,上帝吩咐摩西举行一个受职典礼。他们要献上若干牲畜,其中一部份由亚伦和他的儿子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整个典礼为期八天。为了表明所有这些事都是按上帝的吩咐而行,并且得到他的嘉许,“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利未记第8和9章。
耶和华上帝将祭司所担任的角色视为一件十分严肃的事。他多次提出警告,任何不遵从这一切规定的人都会招致死亡的惩罚。当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对会幕的崇拜过度随便时,“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这两人很可能在酒精的影响之下鲁莽行事,因为在事情过后,上帝立即禁止祭司在会幕服务时饮清酒和浓酒。在酒精的影响之下他们无法克尽厥职,今日上帝手下负有责任的仆人亦不能如此行。——利未记10:1-10。
亚伦后代的男丁若要成为祭司,就必须没有身体的缺陷而在这种意义上圣洁。他不能瘸腿、瞎眼、驼背或染上皮肤病。祭司在为死者哀哭和所娶的妻子方面亦有所限制。对大祭司来说规定甚至更严格。关于祭司家中的人谁可以吃在会幕中献上的圣物,律法亦有所规定。——利未记第21和22章。
律法规定什么是洁净和什么是不洁的
为了使以色列人成为一个圣洁的民族,耶和华上帝赐给他们一些律法表明他将什么视作洁净和什么视作不洁。被禁止的道德上不洁行为包括乱伦、淫乱和兽交,违反者会招致死亡的惩罚。正由于这些堕落的行为,耶和华才下令灭绝迦南的居民。变节不忠、从事谬误的崇拜,任何与邪术有关的恶行,任何亵渎耶和华上帝圣名的恶事都要受类似的惩罚。——第18和20章。
按照利未记,以色列人不能吃某些动物的肉,不论是饲养的或野生的。这些禁令达成两个目的。从一方面来说,他们所禁止的各类生物有些很可能受到有害的微生物所传染。在另一方面来说,这些禁令有助于加强以色列人与四邻民族之间的界线。借着与邻族分离而成为一个专属于耶和华上帝的圣洁民族,他们会较少可能与其他民族交往而习染他们的恶行。(可参阅哥林多前书15:33)此外,触摸死尸,无论是人是兽,也会使人,甚至使一个煮食的器具,成为不洁。直至数千年后,当人获悉有关细菌的事实时,这些规定的智慧才为医药世界所赏识。关于麻风所造成的不洁的律法,包括检疫在内,对处理这种病有相当详尽的规定。还有些律法则与因为性器官的排泄和婴孩出生而造成的不洁有关。——第11-15章。
关于这些律法,上帝不但吩咐以色列人要‘爱人如己’,而且告诉他们如此行包括些什么事。他们有责任要责备犯罪的人,并且向瞎眼、瘸腿、耳聋和贫穷的人表现体贴而不应向这些人索取利息。他们不应诽谤或在尺秤升斗上欺骗别人。任何人若故意伤害同胞,便要受到公平的报应。——利未记19:9-18,26,32-37。
各种安息和节日
基本来说,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守三种安息。首先是每周的安息,但不是星期日或每周的第一天而是第七天。其次是每月的第一天要守安息。第三是安息年,当其时以色列人整年均不会从事耕种或收割,地土亦得以安息。为了使以色列人守这长达一年的安息,耶和华应许他们在第六年的收成会足够他们维持到第八年之用,那时他们会开始享受该年耕种的收成。七个安息年之后便是第五十年的大禧年。在这一年每个人都可以复得他在以往四十九年期间因为疾病、环境或甚至管理不善而失去的任何产业。因此在以色列国中不会有任何家庭不断愈来愈富有,而其他的家庭则变得愈来愈贫穷。——第23和25章。
利未记也载及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每年守三个节日的规定。这些都是‘在耶和华面前欢乐’的节日,人民齐心一意地崇拜他会有助于强化以色列人和上帝的关系。(利未记23:40)首先是初春的逾越节和为期一周的无酵节。跟着是春末为期一日的五旬节。第三个节日在收割完成之后的秋天来到。它称为收藏节或住棚节,因为在这节期中以色列人要在棚里住一整周,目的是提醒他们在旷野期间他们住在棚里的时候。
利未记可说是在第26章达到高潮。这章谈及服从的奖赏以及忤逆的后果。耶和华告诉以色列人,“你们若遵行我的律例,”便会怎样呢?他们会得享繁荣、丰收和平安,他们会击退仇敌,并且人丁旺盛。可是,‘他们若厌弃上帝的律例,’他们便会遭遇饥荒、瘟疫、吃败仗,甚至被敌人掳到异地去。但这章书以复兴的希望作为结束而向人提出盼望。这件事的确在公元前537年当以色列人从巴比伦返回故土的时候发生。最后,第27章论及某些许愿的事而作结束。
利未记的确对上帝今日的仆人有莫大的价值,正如它对上帝古代的仆人深具价值一般。它强调罪过的严重及需要献上赎罪祭,血的神圣以及公平、爱心的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伟大的赐律法者耶和华的至高统治权何等重要,并且有力地强调他的圣名和他的圣洁。
[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