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珍视你的私生活吗?
他是个珍视私生活的青年。这不是说他是隐士,或是修道院中的遁世者。不,他总是同群众在一块的;他几乎天天都要和人群接触。他是个教师。我们手上关于他的记载纷纷表明,他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他时时自我牺牲,也为此而活。不过,他同时留心拨出一点时间独处。
他知道,假如一个人的思想要有深度,并且自备充足和不假外求的话,他需要有独处的时刻——有思索、反省、沉思、默想的时刻。这还不止,他是个非常虔诚的人,他知道和感觉需要祷告。与其他人隔离一会儿,就是他在他的上帝面前自我反省而检讨自己心坎肺腑的机会,也是他亲近天父的时刻。
他深厚无穷的内在资源,包括他对圣经那完美的认识在内,使他能够在个人品质上保持平衡,自给自足,就是被人长期单独拘禁也无妨。有关他的记录的若干译本告诉我们,他“退到旷野”,“到僻静的地方去祷告”。别的记载说,“天还没有亮,”他就“独自出去”,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去,“在那里祷告”。——路加福音5:16;马可福音1:35。
这个青年就是耶稣基督。虽然他素常受到群众的压力,又要兼顾与他的亲密同工的厚谊,然而他总有办法享有点私生活。
你是个“珍视私生活的人”吗?
你又怎样?你有体会独处的时刻吗?你心绪烦乱的时候,有设法独处一会吗?你有“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吗?(诗篇4:4)一个年青的妻子兼母亲在经历过一场惨痛的家变之后,暂且和她的几个朋友疏远一段时间,朋友都为她的态度感到不安,但她丈夫解释说:“玛莉是很爱惜自己私生活的。给她一点时间罢,她定会镇静下来,把事情想通了的。”
玛莉需要点独处的时间‘把事情想通了’,她“爱惜自己的私生活”有什么不妥吗?没有,除非她把独处的时间用来培养和孕育出对别人的愤恨,或是长期孤立自己到了形成变态而根深蒂固的个性的程度。“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但假如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思想和感情都受到健全的原则所指引的话,这就会是个造益身心的过程,清晰的思考及平衡的感情也就会由此而产生。
你珍视自己的私生活到什么程度呢?你有时候很喜欢做自己的同伴吗?你的良心若有不安,你能够单独一人坦然面对难题,然后设法使事情改正过来吗?你有沉思所学到的新事物而从中得益吗?你有一心一意的,努力扩大你对各事的了解吗?你喜欢深深思考一下有建设性的问题和难题吗?
抑或你好像那些不能够替自己想通事情,甚至没有自己的感觉那种人呢?这种人不会或者不能享受自我作伴的乐趣。他们好像不得不尽量缠住别人似的。似乎他们若不能跟人谈谈,他们就不能够替自己思想了。他们不加考虑就将脑袋里内心中的一切东西向人倾吐,不管是什么。如果把这样一个人单独拘禁起来,他会怎样?你又会怎样?
内在的成长
当你半夜醒来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你有进入深思的境界吗?诗篇执笔者大卫学会了从不能成眠的时光得益,他说:“我的心肠在夜间也警戒我。”——诗篇16:7。
许多人觉得,只要他们作悠久而深刻的自我反省,他们就会发掘出一个真理和意念的深渊。诚然,深入而持续的“深思熟虑”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较为了解自己的观点、倾向、态度、感觉、野心、欲望和类似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倚赖圣经作为指引的话,圣经就会教我们知道,我们在内心所发现到的东西多半需要纠正,甚至需要弃绝,不错,还要代之以一个新的我。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好像一具容器——可以容纳东西,但很大一部分却是空洞的,愚笨的。我们能够接受知识,吸取智慧,将其消化及付诸实行,而在洞察力方面成长起来。不过,这一切思考能力的建造材料必须来自一个自身以外的来源。“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思维能力]必护卫你,[洞察力]必保守你,”受上帝感示的一句箴言这样说。另外一句箴言则指出那唯一可靠而安全的外在知识来源是什么:“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2:10,11;3:5,6。
锻炼思考能力
个人的私生活可以是一段用来思想,用来研究,用来沉思,用来锻炼思考能力的时间。不错,我们可能有弹奏乐器的天才,或者在体育方面有超卓的表现,可是,我们若从来没有锻炼过这些本领,那又怎样呢?倒不如没有还好。思考能力也是这样。我们吸取知识、经验和训练到什么程度,我们在思考能力也就只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锻炼思考能力决非易事。要大绞脑汁,下一番真功夫才成。且说我们想锻炼某种特别的思考能力,比如要可靠地辨别不同种类的人。首先,要拿一个我们认识的人来想。我们可以用感官看见、听见、触摸、辨认这人。这样的判别有牵涉到思考吗?没有。
此外,当我们开始想及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岂不是受到我们对这个人的感情反应所左右?在我们真正思考之前,我们岂不是已经对这个人产生了某种感觉——产生了爱好、恨恶、尊敬、藐视、信靠、猜疑的感觉——而在开始作理智的品评之前却已产生感情吗?
可是,且说我们勉强自己对那个人只作思考的功夫。要想及那人的观点、态度、行为、才干、成就和诸如此类的事。我们对任何人的这些品质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合理地预测那人在指定的情况里会怎样做吗?若要判断一个人在思想上、感情上及灵性上的品质,则须要有思考能力才行。我们须要辨别一些单靠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所察不出来的事物。我们同时也得肯定感情不会混进脑子来,以致思想出了轨道。
解决内心与头脑的冲突
人心,即感情的发源处,易于支配头脑,即智慧的发源处。比如说,性的吸引力能够扭转健全的判断,甚至左右良心。人心可以使头脑决定做超时工作,为了满足肉体欲望而预作安排、筹划、计谋。所以圣经提出忠告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人心必须受到约束,受到训练去跟从圣经的指引,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人心必须受到教导去体会各种属灵的品质。这些品质都是从上帝自己的内心发出来的。人心应该趋向这些品质,因为人是照着造物主的形像造的。(创世记1:26)“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些都被列为上帝圣灵的果子,载于圣经的加拉太书5:22,23。
请拿起一本经文汇编,然后在圣经中找出这些字来——“仁爱”,“喜乐”,“和平”。这样,你就会渐渐了解你可以作多少的研究和个人的沉思,去搜求洞察力。你正在设法了解你造物主的私有品质,为的是要采纳这些品质作为你自己的品格。你需要他帮助你仿效他。由于这缘故,除了研究之外,祷告乃是持定属灵洞察力的过程中不可少的部分。这一切都须要一点私生活才行。
对私生活的需要
当耶和华命令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上帝敦促约书亚要紧紧依从“律法书”上的话,这书是上帝通过摩西所赐下的。“你要昼夜低声诵读这书”。(约书亚记1:8,《新世》)约书亚须要花时间作个人研读和祷告。根据若干译本说,“总要昼夜思想”,“要昼夜研读”。
诗篇执笔者亚萨下定决心说:“我的心切切怀念,我的灵也仔细寻找”。“我在心里沉思”,“夜间……扪心自问”,“我的心灵必仔细找索”,“我沉思,又在脑中仔细省察”,“我的内心因搜寻而默想”。——诗篇77:6,根据不同的译本。
“这些事你要[沉思],并要[全神贯注其中]”,使徒保罗在劝告年青的提摩太时这样强调说。(提摩太前书4:15)在另一个时候他写道:“我所说的话你要[不住的]思想。”——提摩太后书2:7。
为了要做这些必需的事,我们要好像耶稣一样,在生活上合理地拨出一部分来过点个人的私生活;把私生活用来思考、研读及附带着祷告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