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退休这回事!
“我们没有退休这回事”——每逢你探访日本东京一个与众不同的家庭,以上便是这家人给你的感觉。这个家庭有22位男女成员,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0岁。将这家人维系起来的,不是血缘关系,而是一项共同的志趣——海外传道工作。这家人在全时传道工作上孜孜不倦,服务的时间加起来共达1026年!家里三位最年长的成员都生于1910年。成员中有七位在青少年时期已开始参与全时服务;有九位曾亲眼目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王国传道工作如何从婴孩时期不断成长的过程。——以赛亚书60:22。
然而,这栋六层高的前守望台分社大楼却是个予人鼓励的地方,这主要跟住在这里的海外传道员所表现的精神态度有关。虽然以大部分而言,他们都因年老和健康不良而在体力方面受到限制,这批属灵战士却没有一个想告老还乡。日本的见证人将这座大楼完全翻新,并在地库设了一个王国聚会所和一部载客的升降机。
令他们快乐的因由
这些海外传道员在委派地区服务了这么多年,他们已把日本视为自己的家。这个家庭最年长的成员之一说:“去年夏天,我回澳大利亚参加区务大会,过了两个星期我已感到归心似箭!”这些海外传道员热爱他们服务地区里的人,并跟这些人养成了深厚的感情。所有海外传道员都十分珍爱别人的来信或来电,挑起不少昔日的美好回忆。
这些都是辛勤传道的成果。由于受到对耶和华的爱所推动,这些海外传道员怀着紧急之感在各种情况下向人传讲上帝的话语。(可参阅提摩太后书4:2。)在日本服务了37年的薇拉·麦凯说:“我们训练自己保持喜乐,仅是能够事奉耶和华就足以令我们感到高兴了。即使没有人来应门,我们站在别人门口已经为耶和华作了一个见证。”
这些海外传道员中有十二位一直保持独身。他们很高兴能够毫不分心地事奉主。(哥林多前书7:35)格拉迪丝·格雷戈里是其中一位,她以海外传道员身分服务了43年。她说:“为了有较大自由为耶和华服务,我成为先驱,继而参加基列学校,然后成为海外传道员。虽然我没有为这件事向耶和华起誓,我继续保持独身;像许多朋友一样,我绝没有为此感到后悔。”
甘愿作出调整
虽然有些人随着年事日高而变得更固执,这些海外传道员却乐意作出调整。洛伊丝·戴尔、莫莉·赫伦、莉娜和玛格丽特·温特勒起初住在东京一个面积较细小的海外传道员之家。她们在那里住了20多年,而且跟地区里的人已养成深厚感情。两位温特勒姊妹在自己的地区里有40个人经常从她们接受杂志,莫莉和洛伊丝则有74个。就在这时候,社方邀请他们搬到这座位于东京市中心、楼高六层的海外传道员之家。莉娜承认说:“起初我感到有点失望和不开心。”但一如往常,她们适应了这项新委派。现在他们有什么感觉呢?莉娜答道:“很开心,现在社方派了两名伯特利弟兄来替我们做饭和清洁房子。我们获得很好的照顾。”他们每个人都同意洛伊丝的话,她说:“耶和华的组织给我们的仁爱照顾,帮助我们紧守岗位。”
诺琳·汤普森也适应了这个新环境。她说:“我有特权跟丈夫[新西兰人]一起从事区务工作达15年之久,当时全日本每年只举行一个区务大会。”可是她丈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最后她要忍受一生最大的考验——丈夫在18年前去世。她说:“当时,我之所以能够继续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完全有赖于日本各地的弟兄所表现的爱心;此外我也多作祷告,并且在上帝的工作上保持忙碌。”
忍受健康方面的难题
艾伯特·帕斯特是这个海外传道员之家的监督,他说:“尽管大部分海外传道员都在健康方面有若干难题,他们还是欢欢喜喜的;渴望努力工作的确是他们的杰出特质。”为了照料这些海外传道员,社方委派了一位医生和他的妻子(她本身是护士)在这个家里服务。
三年前有一天,基列学校第11届毕业生埃尔茜·谷川突然失去左眼的视力。四个月后,她的右眼也受到影响。埃尔茜说:“有时我感到有点沮丧,因为我不能够像以往一样做那么多工作。但凭着社方提供的种种设施,加上同伴的仁爱协助,我得以继续从事奉耶和华寻得喜乐。”
桃源真一和妻子正子与埃尔茜是基列同一届的毕业生;过去几年,他们在健康方面也饱受考验。真一是个能干的讲者,但衰退的视力使他无法看见讲稿,这的确是个重大挑战。尽管近年来他经历过多次大小手术,每逢他提及自己那90岁的圣经学生,就总是禁不住喜上眉梢。
虽然仿佛‘肉体上有一根刺’,这些海外传道员却对自己的身体缺陷怀有跟保罗相若的看法,保罗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7-10)这些海外传道员的确很刚强!他们每天早上七时参加早晨崇拜。早餐之后,体力许可的人都会出去从事早上的外勤传道工作。
经常参加传道工作的人包括理查德和默特尔·城间。默特尔在1978年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致中风,但她仍继续跟丈夫一起从事周游工作,直至1987年11月。现年70岁的理查德照料默特尔的一切起居。他早上5时起来,帮妻子起床、洗澡、穿衣服、化装,然后用匙喂她进食。接着每天早上,他推着她的轮椅,带她出去从事外勤传道工作。他们做一个小时逐户传道,然后在巴士站向人作见证。现在默特尔已不能讲话,但她最后所说的几个字是“传道、传道”。
为了照顾他们,他们的女儿桑德拉·隅田也搬进这个海外传道员之家。不久之前桑德拉的丈夫因心脏病发去世。桑德拉曾跟丈夫在关岛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她很感激守望台社的仁慈安排,把她调回日本。她说:“我时常觉得自己身在关岛,对父母的帮助不大。我的妹妹乔安妮一向在这里照顾他们。因此后来我有机会搬到这里来,我感到很高兴。自从我丈夫去世以来,知道自己为人所需的确是治疗这个创伤的良药。”
老当益壮
这些海外传道员虽然年事已高,却没有失去海外传道的精神。(诗篇90:10;罗马书5:12)杰里·当间和妻子都是第一批派到日本的海外传道员,他们仍如常到东京市中心的涩谷商业区传道。他的妻子说:“1949年,这里是一幢两层高的建筑物,我们从一个防空洞到另一个防空洞向人传道。现在东京已变成一个大城市了。我们都老了,精力已大不如前。但每次传道回来,我们都感到十分舒畅。”
莉莲·萨姆森在日本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已有40年,她热爱自己的服事职务。她说:“我的同伴阿德琳·名幸不得不返回夏威夷去照顾患病的母亲,我跟她的圣经学生,一位80岁的妇人,讨论圣经。最近这个妇人终于克服了拜祖先的难题,成为王国传道员。她到神庙告诉那里的主持和他的妻子,‘我已经改信基督教了!’”莉莲的生活过得很快乐;她在19岁那年毅然放弃了世俗工作,开始先驱服务,她从没有为这件事感到后悔。
露思·乌尔里克和玛莎·赫斯结伴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已超过45年。他们住在这个海外传道员之家也有35年。他们很熟悉自己的地区。有一次环务监督问玛莎:“我可以借你的面孔去做逐户传道吗?”地区里的人都认得玛莎,所以主动向她索取杂志,但环务监督却连展开谈话的机会也很少。
一名女子经常从露思接受杂志;虽然她由于健康不良而无法阅读,她仍旧继续接受,甚至接受了《人类寻求真神》这部精装书。露思有点犹豫,不知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带杂志给这个女子,因为看来没有人会阅读这些书刊。后来有一天,女子的丈夫拿着《寻求》书来找露思,他说:“这本书真了不起!我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两遍。”于是露思跟他和妻子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
这个海外传道员之家本身也吸引了一些对它感兴趣的人。一个晚上,一名年轻男子来到海外之家说:“我知道来这里会有人教我学习圣经。”于是海外传道员跟他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他是一家中国餐馆的厨师,有一个被见证人开除多年的女子跟他一起工作。传道员探访这家餐馆时留下了一些杂志,有人无意中把杂志带进厨房去。这位年轻厨师很喜欢这些杂志,并开始向这位前见证人提出许多问题。她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于是告诉他可以去探访海外传道员之家。这个年轻男子现在正以服事仆人身分服务,并且成为先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被开除的女子也重返组织,后来她也成为经常先驱。
这个家里的每个海外传道员都非常感激耶和华为他们所做的事。他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夏威夷、瑞士和美国,其中有11位是基列海外传道学校第11届的毕业生。他们目睹王国工作在日本不断扩展,并且怀有跟大卫一样的感觉;大卫说:“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篇37:25)这些海外传道员深深感激上帝的仁爱照顾,他们决心继续事奉耶和华,永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