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第28章注释
安息日 希腊语原文是复数。在本节经文里,希腊语词sabʹba·ton(安息日)的复数形式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指的是一个安息日,也就是一周的第七天,在这里译作“安息日”。第二次指的则是一段为期七天的时间,在这里译作“接着那周”。经文中的“安息日”(尼散月十五日)在日落时分结束。尽管有些人认为,马太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安息日过后的黄昏时分,而不是天快亮的时候,但其他福音书清楚表明,那些妇女“来看坟墓”的时间是尼散月十六日的大清早,当时太阳已经出来了。(可16:1,2;路24:1;约20:1;另见词语解释以及附录B12)
接着那周的头一天 指尼散月十六日。对犹太人来说,安息日之后的那一天是一周的第一天。
另一个马利亚 见太27:61的注释。
耶和华的天使 见太1:20的注释;附录C1;附录C3的简介和太28:2。
告诉他的门徒,他死而复生了 这些妇女不仅是第一批得知耶稣复活的门徒,而且还奉派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门徒。(太28:2,5,7)根据犹太人一个不符合圣经的传统,妇女的证词不会被法庭采纳。耶和华的天使却把这个喜乐的任务交给这些妇女,以此表明对她们的重视。
现在 希腊语是i·douʹ。(另见太1:23的注释)
向他下拜 又译“向他表示敬意”。(另见太8:2;14:33;15:25的注释)
我的弟兄 耶稣在这里把门徒称为“弟兄”,是因为他们一同崇拜天父而情同手足。(太28:16;参看太25:40;约20:17;来2:10-12)
长老 见太16:21的注释。
这件事 指他们谎称自己睡觉一事。罗马士兵如果在执行任务时睡觉,就可能会被处死。
总督 这里指的是本丢·彼拉多。
见面 在加利利跟耶稣见面的,看来有五百多人。(林前15:6)
有些人仍然怀疑 根据哥林多前书15:6,看来“仍然怀疑”的人不是使徒们,而是在加利利的一些门徒,他们还没有见过耶稣显现。
使……做……门徒 又译“使……做……学生”。希腊语动词ma·the·teuʹo的基本意思是“教导”,这种教导以使人成为学生或门徒为目标。在马太福音13:52,这个词译作“受过教导”。使徒行传14:21说,保罗和巴拿巴在特庇“帮助许多人成为门徒”,原文用的就是这个词。这里的上下文用了“为……施浸”和“教导”这两个词,表明使人成为门徒的这个吩咐牵涉到什么。(关于相关的希腊语名词ma·the·tesʹ,另见太5:1的注释)
所有国族的人 原文的字面意思是“所有国族”,但上下文显示这里指的是“所有国族的人”。这是因为在希腊语原文里,“为他们施浸”这个词组中的代词“他们”是阳性词,指代的是人们,而不是“国族”(中性词)。向“所有国族的人”传道是一个新的命令。根据圣经,在耶稣来到地上执行传道职务之前,外族人如果想要敬奉耶和华,可以到以色列来。(王上8:41-43)但通过这个新的命令,耶稣吩咐门徒要向犹太人以外的人传道,使他们成为基督的门徒,而这项工作要扩展到世界各地。(太10:1,5-7;启7:9;另见太24:14的注释)
奉……的名为他们施浸 又译“让他们奉……的名受浸”。译作“名”的希腊语词是oʹno·ma,不仅限于指名字本身。在这里,“奉……的名”意味着承认天父和他儿子的权威和地位,也承认神圣力量的角色。受浸的人承认这几点,他跟上帝的关系就会翻开崭新的一页。(参看太10:41的注释)
天父、儿子、神圣力量 “天父”就是耶和华上帝。既然他创造了我们,赐给我们生命,承认他的权威和地位就是天经地义的。(诗36:7,9;启4:11)圣经也表明,人如果不承认上帝的“儿子”在他的旨意中扮演的角色,就不可能得救。(约14:6;徒4:12)此外,承认上帝的“神圣力量”担任的角色也很重要,因为上帝通过这股力量赐人生命(伯33:4),指引人传达他的信息(彼后1:21),给人力量去执行他的旨意(罗15:19),以及成就其他的事。虽然有人认为本节经文把这三个词排列在一起,就表明三位一体的教义是对的,但圣经从没有表示三者都永恒存在,或拥有相同的力量和同等的地位。三者在同一节经文中出现,并不能证明三者都具有神性,都永恒存在,或者是同等的。(可13:32;西1:15;提前5:21)
神圣力量 直译“神圣的普纽马”。希腊语词“普纽马”是个中性词,在这里指一股力量,而不是一个个体。这股不断发挥作用的力量,是由上帝发出的。(另见词语解释“神圣力量”“鲁阿;普纽马”)
教导他们 译作“教导”的希腊语词的意思包括指导、解释、用论据说明,以及提供证据。(另见太3:1;4:23的注释)教导人遵守耶稣吩咐的一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包括帮助他们实践耶稣的教导和跟从他的榜样,以及帮助他们教导别人学习耶稣的教诲。(约13:17;弗4:21;彼前2:21)
看哪! 见太1:23的注释。
这个制度 又译“这个时代”。(另见词语解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