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星期三
谁对寒微人的哀求充耳不闻,将来他的呼求也得不到回应。——箴21:13
所有基督徒都需要努力效法耶和华,对人显出怜悯之情,为什么呢?一个理由是,如果我们不怜悯别人,耶和华就不会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当然不希望耶和华这样对待我们,所以我们会努力避免对人苛刻或冷漠。如果受苦的弟兄姐妹向我们求助,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愿意听“寒微人的哀求”。我们也要谨记圣经的劝告:“不怜悯别人的,自己受审判时就不会得到怜悯。”(雅2:13)我们有谦卑的态度,记得自己多么需要怜悯,就会更容易对别人也显出怜悯之情。我们尤其想对那些衷心悔改、重返会众的人显出怜悯。圣经里的事例能帮助我们培养怜悯之心,避免冷酷无情的态度。《守》2021.10刊12页16-17段
11月30日星期四
你们坐在这里,我到那边去祷告。——太26:36
在传道职务快要结束之前,耶稣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要好好祷告和沉思。这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他来到了客西马尼园。那时候,他向门徒提出了跟祷告有关的重要劝告。他们到达客西马尼园时已经很晚了,可能已经过了午夜。耶稣请使徒们陪他“一起守望”,然后他就去一旁祷告了。(太26:37-39)但在他祷告的时候,使徒们睡着了。他看见他们在睡觉,就再次劝他们“要不断守望,不断祷告”。(太26:40,41)他知道使徒们压力很大,而且已经很累了。他非常体谅他们,说:“心灵固然是热切的,肉体却是软弱的。”之后,耶稣又去祷告了两次,但每次回来时都看见他们在睡觉,而不是在祷告。(太26:42-45)《守》2022.01刊28页10-11段
12月1日星期五
它们会听我的声音。——约10:16
耶稣把自己跟门徒的关系比作牧人跟绵羊的关系。(约10:14)这个比喻很恰当,因为绵羊认得牧人,也会听他的指令。有个人在旅行时见过这一幕,他说:“我们想给羊拍照,所以叫它们过来。但它们不认得我们的声音,根本不理我们。后来,一个放羊的小男孩来了,他只叫了一声,绵羊就跟着他走了。”这个经历让我们想起耶稣说过的一句话。关于他的绵羊,也就是他的门徒,他说:“它们会听我的声音。”但耶稣现在在天上,我们怎么听他的声音呢?就是要听从他的教导,并且在生活中实践出来。(太7:24,25)《守》2021.12刊16页1-2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