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基督的死亡
1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就耶稣基督为人类所做的事。借着耶稣的一生及他最后死在苦刑柱上,我们受到指引行走当行的道路,最后得以领受人所能获得的最大恩赐——永生。可是,大多数人却对基督所做的事毫不体会。
2 请想想耶稣遇见十个麻风患者的经过。他们一见到耶稣就喊道:“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路17:13)耶稣的确对他们表现怜悯,吩咐他们按照律法所记去见祭司。在路上,十个麻风患者的病都好了。
3 然而,只有一个回来感谢耶稣。其他九个怎么了?他们继续上路,想也没有想过要感谢他们的恩人。(路17:15-17)我们像谁一样?我们都希望像那个回去感谢耶稣的人。他表现真正的体会。这也是我们对基督的牺牲所怀的感觉吗?
4 表现我们的体会:每年社方都建议我们在举行耶稣受难纪念之前的一周阅读若干指定的经文。我们可以在《1992年耶和华见证人月历》中找到这些经文,于4月12-17日期间阅读。借着阅读和沉思耶稣死前所发生的事,我们表明自己的确感激基督。
5 外勤服务的活动与体会耶稣受难纪念一事息息相关。长老会作出有组织的安排,以求令会众的先驱和传道员能够计划在四月增加外勤活动。
6 四月通常是成千上万传道员参与辅助先驱工作的月份。你能够在今年四月如此行吗?即使你无法作辅助先驱,也可计划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增加你的传道活动。
7 培养别人的体会:每年有很多感兴趣人士与我们一起出席耶稣受难纪念。例如去年三月,环球各地有1,065万158人出席耶稣受难纪念,其中637万多位是感兴趣人士。这表明组织还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8 我们应当运用社方印制的邀请信,并在有需要时为圣经学生和感兴趣人士安排交通工具。邀请人时要亲切、热诚。
9 要帮助他们看出耶稣何以创立受难纪念、谁会领食象征物,以及象征物代表什么。(林前11:23-26)此外,你也可以阐明领食的人和不领食的旁观者分别怀有什么希望。(约10:16;启14:3,4)这样行可以帮助感兴趣人士明白,人人都需要‘表现’信心,也意识到仅是一年一度出席耶稣受难纪念并不足够。——约3:16。
10 记念基督的死亡乃是一件十分特别的大事。我们若作出周详的准备,就可以证明自己的确感激耶和华及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加深圣经学生和感兴趣人士对这个场合的体会,这样行能够帮助他们对耶和华通过耶稣基督所作的赎价安排怀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