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第5章注释
5:1
犹太人的一个节期 虽然约翰没有具体说这是哪个节期,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他说的就是公元31年的逾越节。约翰的记载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从这里的上下文可以看出,耶稣说了“还有四个月才到收割的时候”(约4:35)这句话之后不久,这个节期就到了。既然“收割的时候”,也就是收割大麦的时候,大约是从逾越节(尼散月十四日)开始的,那么耶稣看来是在基斯流月(公历11~12月间)说出那句话的。在基斯流月到尼散月之间,其实还有两个节期,也就是献殿节和普珥节。不过,上帝给以色列人的法典并没有要求他们“上耶路撒冷去”守这两个节期。既然本节经文提到耶稣为了过节,特地去了耶路撒冷,这里说的“犹太人的一个节期”最有可能指逾越节。(申16:16;路22:1)在提及下一个逾越节之前(约6:4),约翰确实只记录了几件事,但只要分析一下附录A7就能看出,他只是简略地记录耶稣早期的传道活动,其余三卷福音书的执笔者已经提过的许多事,他都省略了。根据其他三卷福音书的记载,耶稣在那段时间其实做了很多事,这正好跟以下结论相吻合:在约翰福音2:13和6:4提及的两个逾越节之间,还有另一个逾越节。(另见附录A7以及约2:13的注释)
5:2
希伯来语 在《希腊语经卷》中,圣经执笔者用“希伯来语”一词指犹太人所说的语言(约19:13,17,20;徒21:40;22:2;启9:11;16:16),以及复活后得到荣耀的耶稣跟大数城的扫罗说话时所用的语言(徒26:14,15)。使徒行传6:1表明,“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和“说希腊语的犹太人”是两群不同的人。尽管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经文里译作“希伯来语”的词都应该译作“阿拉米语”,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个词指的就是希伯来语。在使徒行传21:40;22:2记载的事件里,保罗是“用希伯来语”对耶路撒冷的民众讲话的,而那些人常常都要学习用希伯来语写的摩西法典。此外,在通称为“死海古卷”的大量残片和抄本中,无论是圣经书卷还是其他书卷,都是用希伯来语写的,这表明希伯来语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死海古卷中也有少量阿拉米语残片,这说明这两种语言当时都有人使用。因此,如果圣经执笔者用的是“希伯来语”一词,他们应该不可能是指阿拉米语或叙利亚语。《希伯来语经卷》之前也把“阿拉米语”跟“犹太人说的语言”区别开来(王下18:26),而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在谈到这段记载时,同样把“阿拉米语”和“希伯来语”视为两种独立的语言。(《犹太古史》第10卷8节[1章2段])阿拉米语和希伯来语中的一些词语确实很相似,而且希伯来语中的有些词也源自阿拉米语。尽管如此,《希腊语经卷》的执笔者看来没有理由要用“希伯来语”一词来指阿拉米语。
毕士特 这个希伯来语名字的意思是“橄榄之家”。在有些抄本里,这个池子被称为“毕士大”,意思可能是“怜悯之家”。另外一些抄本写的是“伯赛大”,意思是“猎人(或渔夫)之家”。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池子的名字是毕士特。
5:3
躺着……患病的人 当时很多人相信,患病的人如果在水动的时候进入毕士特池就能痊愈。(约5:7)因此,有很多想要得到医治的人都聚集在那里。不过,圣经并没有说曾有天使在毕士特池施行过神迹(另见约5:4的注释),倒是记载了耶稣在那里施行的一个神迹。值得留意的是,当时那个患病的人根本没有进入池子,耶稣一瞬间就把他治好了。
5:4
有些抄本给第3节加了个结尾,有的还加了第4节的内容,即:“……等候水动。4 因为主[耶和华]的一个天使会按时下到池子里去搅动池水;水动之后,最先下去的人,无论患什么病都会痊愈。”不过,这些话并没有出现在最早期的权威抄本里,很可能不是约翰福音原文的一部分。(另见附录A3)《圣经希腊语经卷》的一些希伯来语译本(即附录C4里的J9, 22, 23)写的是“耶和华的一个天使”而不是“主的一个天使”。
5:8
垫子 又译“床”,希腊语是kraʹbat·tos。在圣经地区,床常常只是用麦秆或灯芯草制成的简单的垫子,也许会铺上被褥或某种软垫,好让人睡得舒服一点,不用时就卷起来收好。在本节经文,kraʹbat·tos显然是指穷人的床。在马可福音2:4-12,同一个希腊语词指的是用来抬那个瘫痪的人的某种“担架”。
5:10
犹太人 在约翰福音,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稍有不同。“犹太人”可以泛指属于犹太民族的人、住在犹地亚的人,以及在耶路撒冷城里或附近居住的人。这个词还可以用来指一群特定的犹太人,他们固守由人添加在摩西法典之上的传统,并且仇视耶稣。在本节经文,“犹太人”可能指犹太宗教领袖,但也可能泛指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热衷于传统的犹太人。
5:14
不要再犯罪 耶稣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人生病是因为他犯了什么罪。这个被耶稣治好的人病了38年,其实是因为遗传了亚当的罪。(约5:5-9;参看约9:1-3)现在这个人已经得到怜悯并被治好,耶稣接着勉励他要踏上通往拯救的道路,不要蓄意犯罪,免得遭遇比患病“更不好的事”,也就是永远的毁灭。(来10:26,27)
5:16
迫害 原文中希腊语动词的时态表示,“犹太人”(也许指犹太宗教领袖,或那些固守由人添加在摩西法典之上的传统的犹太人)开始迫害耶稣,并持续不断地这样做。
5:18
自命跟上帝平等 耶稣把上帝称为父亲是非常恰当的,但他从没有声称自己跟上帝平等。(约5:17)耶稣只是说上帝是自己的父亲,但那些犹太人因此就指控他自命跟上帝平等。正如那些犹太人曾错误地指控耶稣触犯了安息日的规定,他们这次的指控也是错的。耶稣在第19-24节说的话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他说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能自作主张。很明显,耶稣并没有自命跟上帝平等。(约14:28)
5:19
自作主张 直译“出于他自己”。身为上帝的首要代表,耶稣总是听从耶和华的吩咐,按照耶和华的指示说话。
父亲 指上帝。
5:20
父亲对儿子的感情很深 耶稣在这里描述的是,从创造万物的起头,天父和他之间就有的那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深厚温暖的情谊。(箴8:30)约翰在记录耶稣的这句话时,用了希腊语动词phi·leʹo(菲莱奥,意思是“对……感情很深”)的一个词形。这个动词常用来描述真朋友之间那种紧密的关系,例如耶稣和拉撒路之间的友谊。(约11:3,36)这个词也用来描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太10:37)同一个词还用来描述耶和华对每个跟从他儿子的人怀有的深情厚爱,以及门徒对上帝儿子怀有的温暖感情。(约16:27)
5:24
定罪 直译“审判”,希腊语是kriʹsis。这个希腊语词可以用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至于是哪一种意思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如,这个词可以指进行审判或评估,或指审判或评估的过程(约5:22,27,29及注释),也可以指公正这种特质(太23:23;路11:42),还可以指法庭(太5:21)。这个词还用来指判决,既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但在《希腊语经卷》里大都指定罪的判决。在本节经文,希腊语词kriʹsis跟“死亡”有关,跟“生命”和“永远的生命”形成对比,因此译作“定罪”,而被定罪的人将会失去生命。(彼后2:9;3:7)
已经脱离死亡,归入生命了 耶稣在这里说的看来是这样的人:他们曾经在上帝眼中仿佛已经死去,但听到耶稣的话后就信从他,不再顺应罪性行事为人。(弗2:1,2,4-6)他们已经“脱离死亡,归入生命”,意思是被免除了死亡的刑罚,并且因为信从上帝和耶稣而有希望得到永远的生命。耶稣在另一个场合也谈到比喻意义上的死人,当时他对一个想要回家埋葬父亲的犹太人说:“让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好了。”(路9:60;另见路9:60;约5:25的注释)
5:25
死人 既然耶稣说“现在”就是死人会听到上帝儿子声音的“时候”,他说的“死人”就只可能指那些虽然活着,却由于遗传了亚当的罪而难逃一死的人。(罗5:12)在上帝眼中,人类以整体而言都无权享有生命,因为罪给人的“报酬”就是死亡。(罗6:23)但个别来说,人如果听到耶稣的“话语”并照着去做,就可以在比喻的意义上“脱离死亡,归入生命”。(另见约5:24的注释)在圣经里,“听”常常有“照着去做”或“服从”的意思。
5:26
自己里面有生命 又译“自己里面有生命的恩赐”。耶稣“里面有生命”,是因为天父耶和华把原本只属于自己的力量赐给了他,这无疑包括让他有权力给人机会得到上帝的认可而享有生命,还让他有能力使死人复活而重获生命。耶稣说了这句话之后大约一年,也表明跟随他的人里面可以有生命。(耶稣曾跟门徒提到“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关于这句话的意思,请看约6:53的注释)
5:27
人子 见太8:20的注释。
5:28
坟墓 又译“纪念墓”,希腊语是mne·meiʹon。这个词译自希腊语动词mi·mneʹsko·mai,后者的意思是“记得”“提醒(自己)”。因此,mne·meiʹon隐含了保留跟死者有关的记忆这一层意思。在本节经文,这个词表示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留在上帝的记忆中。由于这个词有这层含意,路加福音23:42的用词就更有意义了。那节经文在记录跟耶稣一起被处死的罪犯提出的请求时,就用了动词mi·mneʹsko·mai的一个词形,译作“记得”。当时这个罪犯请求耶稣说:“你领受王权以后,求你记得我。”
5:29
复活 见太22:23的注释。
复活得到生命 将会“复活得到生命”的人,就是那些生前“行善”的人。尽管他们还没有复活,圣经却说他们在上帝眼中“都是活的”,因为上帝一定会使他们再次活过来。“从世界奠基以来”,这些人的名字就已经记在“生命册”上了。(另见路20:38的注释;启17:8;腓4:3的注释)看来,他们就是使徒行传24:15说的将会复活的“正义的人”。罗马书6:7说“人死了就获得释放,脱离罪了”,因此这些正义的人犯的罪在他们死去时就一笔勾销了,但他们忠贞的一生绝不会被遗忘。(来6:10)当然,这些正义的人复活后还是需要保持忠心,才能让自己的名字留在“生命册”上,并且最终得到“永远的生命”。(启20:12;约3:36)
复活接受审判 那些生前“作恶的”,将会“复活接受审判”。这里译作“审判”的希腊语词kriʹsis可以用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至于是哪一种意思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另见约5:24的注释)看来,本节经文中的“审判”一词是指评估和观察的过程,或者像一本希腊语词典说的,指的是“审视一个人的行为”。那些“复活接受审判”的人,看来就是使徒行传24:15说的“不正义的人”。基督和跟他一起做君王的人将会审判这些不正义的人,而审判的依据就是他们在王国统治下的行为。(路22:30;罗6:7)在那段被审视的时期,不正义的人都会“按自己的行为接受审判”。(启20:12,13)这些不正义的人必须弃绝以往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的名字记在生命册上并得到“永远的生命”。(启20:15;约3:36)
5:30
自作主张 直译“出于我自己”。身为上帝的首要代表,耶稣总是听从耶和华的吩咐,按照耶和华的指示说话。
我……听见 指耶稣从至高的审判官天父那里听见。
5:32
另一位 指的无疑是天父。(约5:34,37)
5:39
圣经 这个词常用来指整部《希伯来语经卷》。犹太人只要仔细“查看”圣经,把耶稣的经历、他做的事和他施行的教导跟圣经的预言相对照,就很容易看出耶稣是弥赛亚。圣经中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耶稣就是上帝承诺派来的弥赛亚,但这些犹太人却不肯用认真恳切的态度查考圣经。尽管他们认为“通过圣经就可以有永远的生命”,却拒绝接受耶稣,而圣经清楚表明人只有通过耶稣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申18:15;路11:52;约7:47,48)
5:44
独一的上帝 有些早期抄本没有“上帝”一词,因此这里也可以译作“独一的那位”。不过,其他早期的权威抄本都支持现在正文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