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观点
朋友之间的借贷
“恶人借贷而不偿还;义人却恩待人,并且施舍。”——诗篇37:21。
“勿借贷,免财友尽失。”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这句话,真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在人际关系中,没有什么像借钱给人这么容易伤感情了。不论事前作了多么周详的计划,还是心中怀有多么纯正的动机,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传道书9:11,12。
环境是会改变的,欠了钱的人可能变得相当吃力才能还钱,或完全失去了还钱的能力;又或者把钱借出来的人,突然急需自己刚刚借出来的钱。如果是这样,事情就会变得像莎士比亚所说的一样,朋友关系就会受到伤害了。
当然,人借钱总是有原因的。例如遇上了严重意外而陷入经济困境或失业,那么借钱恐怕是惟一的出路了。圣经鼓励有能力的人,只要做得到,就应该帮助有需要的人。(箴言3:27)这包括了借钱给人。那么,如果基督徒遇到这类事情,该怎么看自己的责任呢?
该考虑的原则
圣经并不是财经指南,不会深入谈论借钱的细节。像该不该收利息、要收多少利息等问题,该由当事人自行决定。a可是,圣经却提供了一些清晰、仁爱的原则,帮助借贷双方表现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让我们想想一些适用于欠了钱的人的原则。使徒保罗劝戒基督徒“一点也不要亏欠人,只有彼此相爱才是你们要互相亏欠的”。(罗马书13:8)保罗这里谈到的虽是一个广义的原则,不过他的建议却可当成一种警告,叫人不要欠债。有时一无所有,总比欠钱还好。为什么呢?箴言22:7解释说:“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在欠款还清以前,欠了钱的人该知道,他还有未尽的责任。原则上,他的财产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他应该优先考虑还债一事,按照借钱时所签下的条款还钱,不然的话,就会产生许多难题了。
例如,借债人到期不还钱,债主就可能相当不快了。这时,欠了钱的人不论买衣服、上馆子、度假,债主都会对他投以怀疑的眼光,甚至会怨恨他。两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都可能会变得相当紧张,或甚至更糟。这都是欠钱不还而会发生的可悲后果。——马太福音5:37。
不过,如果欠钱的人的环境骤变,自己控制不了,结果无法依约还钱,那又怎样呢?他可以不用还钱吗?这倒不一定。诗篇执笔者曾说,义人“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诗篇15:4)倘若发生了这等事情,仁爱、明智的做法,就是马上跟债主清楚解释自己的环境,然后另外达成一些新的协议。这样做可以促进和睦,令耶和华上帝喜悦。——诗篇133:1;哥林多后书13:11。
其实,一个人怎样处理自己的债务,多少透露他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一个人觉得还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态度又漠不关心,那他大都对别人也不大关心。这种态度还显示了他相当自私,只把自己的欲望愿望放在首位。(腓立比书2:4)基督徒若故意不还钱,还会危害他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显示他的内心充满了贪婪、邪恶。——诗篇37:21。
债主
虽然欠钱的人要负起较大的责任,不过债主也有一些原则可以跟从。圣经指出,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就不该袖手旁观。(雅各书2:14-16)不过,就算来借钱的人是属灵的弟兄,我们也不一定非借不可。圣经说:“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2:3。
人若明智,当清楚知道借贷双方会遇到的问题后,就会仔细考虑来借钱的人的背景。他借钱的理由充分吗?他有把整件事仔细考量过吗?他做事有条理吗?他信誉良好吗?他愿意签下欠单,列明该遵守什么条款吗?(参阅耶利米书32:8-14。)他当真打算还钱吗?
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劝阻基督徒不该把钱借给那些可能还不了,却有需要的人。基督徒对别人的道义,远远超过商业上的考量。使徒约翰问道:“谁有这个世界上的资财,可以维持生活,明明看着弟兄有需要,却关上温柔怜恤之门,爱上帝的心又怎能留在他里面呢?”的确,基督徒的“爱,不要只在于话语和舌头,也要在于行为和真实”。——约翰一书3:17,18。
有时,有些基督徒虽然没有借钱给有需要的弟兄,却会送他一点礼物,或用其他方法给他帮忙。当欠钱的人有困难时,债主也可表现得仁慈一点。他也许考虑到欠钱的人环境有改变,而延长还款期,让他可用较长的时间还钱。他也许会减少欠债的人该还的钱,或完全免除他们的债务。这些都是每个人该自行作出的决定。
基督徒该牢牢记住,上帝是鉴察万事的,不论我们怎么为人,还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在上帝面前都是负有责任的。(希伯来书4:13)圣经劝勉我们“凡事都要怀着爱心去做”,显然在借钱给朋友,或向朋友借钱时,都同样适用。——哥林多前书16:14。
[脚注]
a 有关借钱收息的问题,请参阅《守望台》1991年11月15日刊,25-28页。
[第18页的图片]
《兑换钱币者与他妻子》(1514年),马西斯
[鸣谢]
Scala/Art Resource,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