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看宗教
第6部分:公元前1513年以降——宗教最畅销书
“我们的宗教是在一本书里。”——约翰生(Samuel Johnson), 十八世纪英国散文家兼诗人
各大宗教都有自己的一本或多本经书。《新大英百科全书》说:“虽然这些经书在形式、篇幅、年代和神圣程度方面有颇大差异,但共同之点是它们都被信徒视为神圣。”世上既有这么多圣书存在,这件事本身足以证明人类在基本上是带有宗教性的。
圣经(基督教),《可兰经》(伊斯兰教),犹太法典(犹太教),《吠陀经》(印度教),《三藏》(佛教)乃是各大宗教的正式圣典。a
还有些书籍虽然没有被任何有组织的宗教正式定为圣书,却其实含有宗教性质。例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在多个世纪以来对日本人的生活和神道教均有颇大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同样受到13本儒家古书所熏陶。这些经典以孔子的教训为基础,这位中国圣人在公元前539年——巴比伦为玛代波斯攻陷时——方年近弱冠。儒家的基本教科书——《论语》——含有496章,据称都是孔子所说的话。
有些较近代的宗教书籍也获得圣典的地位。有些被认为是已受人接纳的经典的必需补充物。例如,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的成员认为《摩门经》是由一个名为摩门的先知写在金版上的,后来被他的儿子摩伦尼埋藏起来;大约1400年之后,在十九世纪上半叶被一位天使找出来交给约瑟·史密斯(Joseph Smith), 由他将经译成英文。
埃迪(Mary Eddy)所著的《科学与健康及圣经要诀》一书在1875年出版,起初名为《科学与健康》。它也被视为圣典。曾有多年的时间她反对将这书译成其他文字,但终于软化下来。她提出的条件是:“新版应该用英文和德文对照印刷,一边是原本受神感示的英文版,另一边是翻译的德文版。”——楷书本杂志自排。
甚至有些非宗教书籍也被提升到经典的地位。在十九和二十世纪,例如达尔文、马克斯和毛泽东等人鼓吹进化论和共产主义的著作被千百万人当作宗教经典一般去尊崇。
正典的确立
大多数的圣书最初是由口头传下来的,有时达多个世纪之久。但以一般而言,过了若干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到哪一部分的积聚资料——不论是口头抑或书面上的——应当成为某个宗教的正式经典。“正典”一词的定义是“被接纳为权威性的经典丛书。”
确立一套首尾一贯的正典并不容易,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宗教百科全书》声称佛经在世界的宗教经典中是独树一帜的,因为它有多部正典。该百科全书说:“佛经的辑集来自各个不同的来源,很少经文是出现在所有传统里的。”这种混乱结果形成了许多宗派,历史称之为佛教思想的“十八宗派”。
另一方面,印度教则在受接纳的正典和其他被视为半神圣资料之间作出区分。印度教的一般神圣作品称为《天启》(Sruti), 意思是“从聆听而学习”,所指的是重要的启示,包括《吠陀经》和《优婆尼沙昙》(《奥义书》)在内。印度教的《遗传集》(Smrti, 意即“回想”)是《天启》的补充,对前者加以解释和详细说明。因此《遗传集》被认为是半正典的次要作品,虽然印度教徒的宗教知识大部分从它而来。
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在确立圣经正典方面也有其困难之处。罗马天主教会和多数东方教会、正教会都把13本附加作品部分或全部视为次要正典,意思是“第二(或较后)的正典”。基督新教将这些书称为伪经,原意是“仔细收藏”,因为起初它们是不许人公开阅读的,今日则暗示它们的真确性有可疑之处。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查尔斯沃思(James Charlesworth)说:“圣经正典首先由犹太人,然后由基督教的权威人士辑集完毕时,他们都没有把伪经包括在内,因此这些书很快就开始失去了影响力和重要性。”直至1546年,特伦特会议才宣布把这些书收纳为圣经正典的一部分。
“瓦特殊列夫特,伯列夫特”
这句押韵的低地德文谚语的意思是“写下来的会持久”。它指出口传的资料容易发生差错。重要的细节可能被人遗忘;微细的差异可能改变了原文的含意。因此,值得留意的是,圣经是最早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圣典之一。事实上,摩西在公元前1513年已执笔写成了圣经的第一部分。
在另一方面,据《宗教百科全书》所载,《吠陀经》的续集《优婆尼沙昙》早在公元前第八至第四世纪就以梵语编纂,但要到“公元1656年才初次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并非出于疏忽而是蓄意的。历史家杜兰特(Will Durant)解释:“《吠陀经》和史诗都是歌曲,是给人世世代代传诵的;它们不是让人用眼睛去读而是用耳朵去听的。”
有些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仍然声称,经文只用口头传诵才能表达最大的韵味和意义。因此他们对念经——据称具有拯救能力的词语——特别重视。《新大英百科全书》说,“据称以正确的方式和发音念经也许能劝使或甚至迫使诸神将魔术和属灵的力量赐给信徒,这种力量是不能以其他方法得到的。”
谁的话语?为多少人而作?
并非所有经典都声称是神的作品或要求人将之广为宣扬及供应万民阅读。例如,印度教的《优婆尼沙昙》(意思是“坐近”)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宗教导师们惯于只把秘密教理传给最优秀和最得意的门生,亦即“坐近”他们的人。《宗教百科全书》说:“优婆尼沙一词含有奥秘的色彩。事实上,《优婆尼沙昙》明确地表示,其中的教理并不打算传授给一般人……[而是]挑选出来的人才可以听到的。”
同样,穆罕默德认为阿拉伯文的《可兰经》是供阿拉伯人专读的书,即使它所载的据称差不多全是神本身的话,而这位神乃是万民的创造者。回教认为把《可兰经》译成别的文字是不适当的;因此在宗教仪式上,信徒只准诵念和使用阿拉伯语的经文。这件事令人联想到,在梵谛冈于1960年代召开第二次大公会议之前,罗马天主教只用拉丁语来举行礼拜仪式。
另一方面,圣经清楚表明它的信息绝不限于仅传给某一群人。这与它的声称完全一致,因为圣经自称不是“人的道,[而]……是上帝的道”。(帖撒罗尼迦前书2:13)圣经的提倡者努力把它广为宣扬,认为人人都有平等权利可以从创造者的智慧话语得益。因此,到1987年终,圣经的全部或至少有一部分已被译成1884种文字或方言。在1977年,《目录之书》估计圣经的销数共达24亿5800万本,但认为30亿本很可能较为正确。
各宗教——受它们的经书所审断
1933年,英国哲学家怀特黑德(Alfred Whitehead)写道:“批判宗教绝不能将它属下的信徒置诸不理。”是故,按照宗教所产生的是哪一种人,就可据以审断该宗教的真、伪或善、恶。当然,该宗教自称遵从的经典——视乎实践其中的教训到什么程度而定——对于模塑信徒成为哪一种人有极大关系。
经典应该提供正确的指导。它们应该——正如圣经所称——“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能够帮助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工]。”——提摩太后书3:16,17。
各宗教畅销书符合这个标准吗?例如,印度教和佛教的经典装备它们的读者去应付生活各种难题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寻得答案,我们必须看看印度。历史家杜兰特论及这个国家说:“没有其他任何国家的宗教操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或如此受人重视。”我们在以下两期会刊登两篇文章讨论这个引人入胜的题目,第一篇题名为“印度教——你的名字是宽容。”
[脚注]
a 本文只讨论经典本身;关于使用这些经典的各宗教,将在今后数期作较详细的讨论。
[第28页的附栏]
经典名称的含意
佛教:《三藏》,梵文的意思是“三个篮子”(即包藏一切法义)
基督教:圣经,希腊文的原意是“一套小丛书”
儒家:《论语》,意即“对话”
印度教:《吠陀经》,来自梵文的“知识”一词
伊斯兰教:《可兰经》,阿拉伯语的意思是“阅读、诵念”
犹太教:犹太法典,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研究、学习”
神道教:《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日文的意思是“古事记录”和“日本年代记”
道教:《道德经》,中文的原意是“道的最高力量”
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火教经》,用伊朗已不通行的语言写成,以“火教”为名
[第29页的附栏]
篇幅的比较
有些宗教畅销书极为冗长。一个重要的例外是《可兰经》,它的篇幅只及圣经的四分之一。印度教有一套经典丛书,估计含有诗句100万节以上。比较之下,《英皇詹姆斯译本》只有3万1173节,虽然《英皇詹姆斯译本》含有77万3746个字,但巴比伦的犹太法典却含有250万字。甚至规模更大的是中国的佛教经典,据说所占篇幅将近10万页。
[第27页的图片]
圣经和《可兰经》均居于最畅销的宗教经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