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业的兴衰
第4部分:工业革命——究竟带来了什么?
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有史以来罕见的改变。科技进步、资金充裕、供应源源不绝的原料,以及用低廉代价运送原料和制成品的可能性——当时这一切令工业向前迈进的先决条件及其他因素,均集中于英格兰一地。从而开创了一段前所未见、在制造货物方面急剧增长的时期。
然而,为此权充开路先锋的却是较早前发生的事。例如,人利用在英格兰产量丰富的煤炭作为燃料。此外,正当宗教战争把欧洲大陆弄得天翻地覆之际,英格兰却享有相对的和平。这个国家也拥有一套超卓的银行体制。即使跟罗马天主教的分裂已呈定局,但由于新教徒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全国上下当时正致力尝试在人间建造一个天堂。
1740年代初期,英国人口急剧增长。工业界需要寻找一些新方法来应付求过于供的现象。必然趋势就是使用更多和更好的机器。既然银行体系乐于向新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大批工人遂蜂拥进入摆放了大批机器的工厂里工作。从前受禁制的劳工工会也得以合法化。英国的工人,不像欧洲大陆的工人一般受到行会规条限制,他们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无疑替他们打了一口强心针,刺激他们悉力寻找更快更好的生产方法。
英国当时拥有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才。谢泼德克拉夫教授说,“十八世纪末,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大学在科学探讨和实验方面均首屈一指。”因此,随着英国一马当先,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和美国,并且继续影响发展中的国家,直至今天。
黑暗的一面
基于以上各项发展,《哥伦比亚世界史》指出,“英国的市镇骤然富庶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市郡文化变成多姿多彩,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与日俱增。”英国甚至“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特别是海军,这赋予她强大的‘外交’力量”。由于掌握了若干生产程序的窍门,英国能够在经济上胜过竞争对手。政府将工业秘密视为珍宝,甚至不惜立法防止流入民间。
举例说,斯莱特在1789年离开英国时需要将身分隐瞒起来,因为纺织工人是不准移民外地的。借着将整间英国纺织厂的厂房设计牢记在心,斯莱特设法避免触犯了禁止输出纺织生产程序的法律。他的策略使他得以在日后创办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间棉纱纺织厂。
时至今日,保障商业秘密的政策依然存在。《时代杂志》评论说,“世上各公司和国家好像疯狂觅食的鲨鱼般探索别人的秘密。”盗取别人的知识成果可以省却多年的苦心研究以及天文数字般的费用。因此,“无论药物抑或薄饼,出产公司均废寝忘餐想尽办法去保护他们的商业秘密。”一位电子工业的招聘员承认说:“商业社会充满贪婪。假使你能够把握机会,一夜之间便可以成为千万巨富。”
单以纺织工业为例便足以证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黑暗层面。新的织布方法将棉布的生产变成机械化,原棉的需求量也随着上升。可是,以人手收集棉花实在费时失事,以致供不应求。到了1793年,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美国的棉花产量竟然能够在20年间增加57倍之多!但是,正如克拉夫教授指出,“对于农庄体制和贩卖黑奴的扩展,惠特尼的发明要负上很大的责任。”故此,虽然轧棉机很有效,克拉夫解释说,“这项发明使美国南北各州的关系大为紧张,终于爆发内战。”
工业革命为有钱的人创造了一个由庞大工厂构成的体制。惟独富有人家才有能力购买昂贵的机器,它们的体积和重量都很笨重,必须安装在永久和坚固的建筑物里。既然这些建筑物只宜于在能源充裕,原料价格低廉的地方建造,企业遂倾向于集中在庞大的工业中心里。
若要以符合经济的方式使用能源——起初是水力,后来改用蒸气——便需要安排多部机器同步操作。结果工厂变成愈来愈大,也愈来愈没有人情味。雇员再不是为人作工,只是为公司服务而已。
随着生意兴隆,财政周转的难题接踵而来。合伙经营的数目日增,始于17世纪的合股公司也陆续出现。(请参看下页附框。)然而,这些公司仅是将权力集中在一小撮人的手中,投资者或股东并无实际权力控制管理阶层。一些同时担当多间公司或银行董事职位的商人大权在握。克拉夫谈及这些拥有“交叉董事职衔”的“一小撮人便能够决定哪一间公司可以获得借贷,拒绝放款给竞争对手,甚至权力鼎盛到足以左右政府,推翻怀有敌意的政权。”——楷书自排。
故此,工业革命让商业世界攫取了额外的权力。问题是,它会以负责任的方式运用这些权力吗?
自由企业抑或受操纵的经济?
资本主义,也称为自由企业制度或自由市场经济,在英国开枝散叶。多年来,资本主义为人类产生了大批百万富翁以及历史上最高的生活水平。
可是,即使最顽固的支持者也同意资本主义其实有许多弱点。举例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是飘忽不定的。由于欠缺稳定性,经济不时会大起大落,企业也经历兴衰的时期。从前只会因为战争或天气等外来因素才引致的动荡,现在却可以由这个经济体系自行促成。
资本主义的另一个弱点是,在生产优良商品的同时却造成了许多有害的副作用——诸如黑烟,含有剧毒的废料,或者有损健康的工作环境等。工业革命把这一切害处变本加厉地显明出来,构成所谓温室效应,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恶果。a
资本主义的第三项缺点便是未能够均衡地分配财富和资源。以美国的家庭为例,在1986年,最低下的五分一只能赚取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可是顶尖儿的五分一却赚得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五。
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期间发展完备,然而它的弱点却未能逃过世人雪亮的眼睛。马克思等人大力谴责资本主义,呼吁人以受管制或中央策划的经济方案取而代之。他们坚称应该由政府定下生产目标,管制价格,而非让个别的人去管理企业。不过,时至今日,苏联和东欧的数十载经营已经证明了这个体制大势已去。中央策划只能够在重要的决策上发挥最佳效果,例如作战或发展太空计划。在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上,中央策划委实是无能为力。
可是,正如大力提倡奉行资本主义的亚当·史密夫一般,资本主义的支持者认为不可能完全拒绝让政府插手干预经济。他们觉得在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上,惟有在政府的层次上予以处理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因此,许多奉行自由企业体制的国家已经偏离了纯正的资本主义,进而采纳一种混合或修正的制度。
有关这种趋势,《1990年大英年鉴》预测:“看来……各种经济体系或许会失去一些在以往把它们清楚分辨出来的标志,转而提倡让市场和决策等因素在一个共同层面上以不同的比重并存。采纳这个共同层面的社会可以继续自称奉行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但是在处理经济难题方面,他们的手法将会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同时却又依旧呈现若干重大的分别。”
令难题恶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展开序幕。当其时,贪婪的商业已经作妥准备,向参战各国提供大量枪炮,坦克和飞机,工业革命在这件事上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哥伦比亚世界史》指出,正当“工业革命帮助人类解决许多实质的问题之际,它也参与制造非常复杂和严重的难题。”
1914年距今已经过了78年,我们现今比以往有更多理由赞同上述的声明。很适切地,这一系列文章的下一期将题名为“大企业加强控制”。
[脚注]
a 请参阅1990年3月8日《儆醒!》杂志。
[第18页的附栏]
股票市场——从开始到结束
到了17世纪,将几位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创办新企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投资者以预先拟定的价钱购入股票。这项共同持有股票的安排被誉为商业机构的最重大发明之一。英国人曾经在15世纪中叶数度使用这种方式集资,到了1600年,随着英资的东印度公司开业,这种筹集资金的方法遂变成十分普遍。
当共同持有股票的公司数目日增,对股票经纪的需求也日渐殷切。起初他们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会晤客户,有时在咖啡室里。后来,人们创办了交易所作为买卖股票的专用场所。伦敦股票交易所于1773年创立。可是,世上最古老的交易所却可能是传说在1642年创办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又或者是人们声称在1531年开办的安特卫普交易所。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拥有以下的优势:筹集足够的资金去经营庞大的企业;为公众人士提供投资的机会,即使持有小量资金也可以参与;容许持有者借着售卖所有或部分股票而随时兑现;以及让人可以选择将股票当作遗产留给后人。
股价波动的幅度可能出人意料而导致股灾。此外,正如近来华尔街的丑闻显示,有些人可以非法操纵股市,或许是借着内幕交易,而这种丑行正日益盛行。个别的人利用或卖出尚未公开的重要消息——也许是两间公司等待合并的消息——从这些公司的股价上落取利。一个被告在1989年犯了这项控罪,他的朋友把罪行归咎于贪婪。诚然,许多国家都倾向于禁止内幕交易,《时代杂志》却评论说:“仅是法律本身并不足以解决这个难题。”
耶和华那迅速临近的审判日子来到的时候,所有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金银会成为废物,股票和证券也会变成废纸一张。以西结书7:19如此说:“他们要将银子抛在街上,金子看如污秽之物。”西番雅书1:18进一步指出:“当耶和华发怒的日子,他们的金银不能救他们。”
[第17页的图片]
轧棉机的发明引致奴隶贩卖的扩展
[鸣谢]
The Old Print Shop/Kenneth M.New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