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仁慈吗?
你对自己仁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像它在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美联社的作家波珥(H. Boyle)有一次写道:“人具有一种使他异于其他动物的才能——那就是使自己烦恼的才能。他是唯一会故意舍弃欢乐而使自己苦恼的动物。他是唯一能为自己发明烦恼和制造无谓的哀伤,并且使自悲自叹变成一种专长的动物。他是唯一拥有太多东西而仍然永不满足的动物……他所最渴望的东西之一——繁荣——似乎便是他最不能适应的东西。”——宾夕凡尼亚州伊斯顿城《快报》(Express)1959年三月三日刊。
当然,世上有些人由于宗教上的迷信而根本不相信人应该对自己仁慈。这些人包括东方的圣人和基督教国的苦修士。可是他们的这种行径其实既不合乎圣经也不合乎情理,因为他们这样行既不会得着上帝的嘉许也不能真正为人群服务。上帝的道表示我们应该仁慈地对待自己,因为它吩咐我们要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再者圣经曾谴责一般“苦待己身”的人。——马可福音12:29-31;歌罗西书2:20-23。
另外有些人则由于无知而未能对自己仁慈。近几十年来有许多染上了烟瘾,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香烟与身体的许多疾病之间的关系。不过现在这种关系已经被证实了,因此一些著名的医学专家,例如杜连大学医学院(Tulane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奥斯那博士(Dr. Ochsner)和著名的勒希诊所(Lahey Clinic)的莎拉·约但博士(Dr. Sara Jordan),都不愿为一些患肠胃病但却不肯放弃吸烟的病人治疗,而美国医学联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则拒绝在其出版物的医学刊物中登载任何香烟广告。但直至目前制烟业仍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由此可见许多人仍然由于顽固或自私而不愿仁慈地对待自己。
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由于在大事上或小事上对自私的欲望低头以致在行动上表明他们并没有仁慈地对待自己。一个以犯罪为职业的人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若不是害怕被捕便是忧虑被警察或同党所杀;他无疑并没有以仁慈待自己。一些以不道德的勾当为职业的妇女亦是如此。她们是最可怜的一群人,因为她们终日生活在深恐被人发觉的忧惧中,毫无希望而时常怀着自杀的念头。由于选择卖淫为赚钱的容易方法,他们对自己一点也不仁慈。
可是我们的自私欲望并不一定要促使我们犯下大罪才算是使我们对自己不仁慈。如果我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贪图肉体的其他愉快而使自己变成肥胖臃肿,或患上许多肉体的病痛的任何一种,我们都可说是在虐待自己。假若我们在该上床的时候仍不忍关上电视,假若我们仅为了多享受一两钟头的愉快时光而在宴会中流连忘返,以致睡眠不足而次日疲倦不堪,我们也可算是对自己不仁慈。经常坐在办公室里的人若让自己变成疏懒而完全忽略了适当的运动,他们也是对自己不仁慈,因为他们的怠惰不但会促成心脏病,同时也会削弱他们对一般疾病的抵抗力。
我们若对自己仁慈,就必须能够在我们的邻人向我们提议作一些不明智的事时对他们说不。时常他们会由于错误的仁慈而劝我们放纵自己。也许他们为了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试看他们是否能够影响我们采取一条愚蠢的途径。他们甚至可能在甘言劝诱中怀着秘密而不光明的动机,正如箴言23:6,7警告我们提防的一般。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想赢得好先生的名声便对自己不仁慈。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论别人怎样行或怎么说,要坚守你确知是正确和最好的事。
甚至我们最好的朋友也可能犯错误。例如圣经告诉我们有一次耶稣警告他的门徒说他将受逼迫而被人处死,然后从死里复活。“彼得就拉着他[苦苦地]劝他说:‘主阿,[对你自己仁慈一点吧],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到]我后边去罢,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耶人的意思’。”彼得所怀的是好意,但耶稣知道什么才是对的。——马太福音16:22,23。
对我们自己仁慈的意思不但只是能够对自己和别人说不,同时也包括在责任需要你时说是。为什么要让一个歉疚的良心煎熬自己而不毅然负起责任呢?其实我们以较少的力量便能够得到心灵的和平,或甚至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所以上帝的道明智地劝告我们要“存着无亏的良心。”——彼得前书3:16。
对自己仁慈也牵涉到知足的问题。一个人若为了满足自私的野心而无情地鞭策自己和别人,这可说是对自己仁慈吗?圣经回答说:“但那些[一心]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很显然地,一个“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的人并没有以仁慈待自己!——提摩太前书6:9,10。
我们若要对自己仁慈便必须培养“敬虔加上知足的心,”因为这些的确是“大利”。使徒又继续忠告我们说,我们既没有带什么东西到世上来,我们也不能带什么去,因此只要有衣有食有住便应当知足了。——提摩太前书6:6-8。
造物主上帝期望我们对自己仁慈,因为他要我们快乐。对一切事具有远大的眼光能够帮助我们实行节制和知道满足。要记得,“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言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