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老年人
孩子们,我们的爱,不要空口说白话,要有真诚的行动。——约翰一书3:18
1,2.(甲)许多家庭面对什么困难?可能想到什么问题?(乙)面对年老所带来的挑战,父母和儿女可以怎么做?
父母从前身体强壮,行动自如,现在却不能自理,做儿女的看到一定很心酸。有些老人家摔断了骨头;有些辨不清方向,常常迷路;有些重病缠身。老人家看到自己健康恶化,做什么都要倚赖别人,心里也可能很难过,接受不了现实。(约伯记14:1)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怎样照顾年老的父母呢?
2 一篇关于老人护理的文章说:“一家人要商量怎样照顾老人并不容易。不过,整家人要是预先想想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对方法,并达成共识,就更容易应付难题。”年老所产生的难题迟早都会出现,因此整家人预先商量对策十分重要。我们现在就可以做些准备,并想想在什么情况下该怎样做。让我们看看,整家人可以怎样怀着爱心互相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准备好应付“灾祸的日子”
3.要是老人家开始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家人可能要怎样做?(见第25页图片)
3 到了晚年,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需要别人帮助。(请读传道书12:1-7)如果老人家不能独力照顾自己,成年的儿女就要跟他们一起决定怎样帮助他们最好,也要考虑是否负担得起。最好开个家庭会议,谈谈老人家的需要是什么,该怎样照顾他们,大家可以怎样互相合作。家里每个人,特别是老人家,应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现实情况。可以想想:如果做些安排,老人家可以继续自己住吗?这样安全吗?a儿女也可以看看该怎样各尽所能照顾父母。(箴言24:6)例如,有些儿女也许能每天来帮忙,有些也许能多出点钱。大家该分工合作,尽自己的责任。不过,随着情况改变,各人要负责的事也可能会改变。有时候,大家也许要轮流负起某些责任。
4.你可以从哪里得到帮助?
4 要照顾好年老的父母,就得尽量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父母的病会越来越重,你就要了解一下将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箴言1:5)要跟政府的老人福利机构联系,看看社区提供什么援助,能减轻你的担子,帮你更好地照顾父母。家庭情况的改变也许会令你情绪波动,感到震惊、失落或困惑。要找个信得过的朋友倾诉,也不要忘记把心中的所有感受都告诉耶和华。他能赐你平安,守护你的头脑,使你能够应付一切困难。(诗篇55:22;箴言24:10;腓立比书4:6,7)
5.在照顾老人方面,预先搜查资料,衡量不同的选择,为什么是明智的?
5 有些家庭很明智,做好准备应付日后的“烦恼痛苦”。(诗篇90:10)在难题出现之前,他们就预先搜查资料,衡量不同的选择:老人家可以跟儿女同住吗?还是住在养老院比较好呢?本地还有其他合适的服务吗?可是,许多家庭却没有未雨绸缪,结果难题出现时,只好仓促地作决定。一个专家说:“无可否认,等难题来了才做决定是最不理想的。”在紧急关头,大家都容易焦急紧张,容易发生争执。相比之下,提早做好计划,就更能适应改变带来的冲击。(箴言20:18)
6.关于老人家的生活安排,为什么老人家和儿女预先商量是好的?
6 你也许认为父母的住所要有些改动,或看出父母将来需要搬到别的地方住,但觉得现在很难开口跟父母谈这些事。不过,许多人都发觉,尽早跟父母商量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难题出现之前,大家交流时比较轻松,容易听取意见,有助于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大家怀着爱心,态度仁慈,尽力了解彼此的看法,日后难题来到就更容易作出正确的决定。老人家也许喜欢独立生活,能自己住多久就住多久。即使这样,他们也要预先告诉儿女,将来有需要的时候,自己想得到怎样的照顾。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7,8.一家人要商量些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7 讨论时,老人家应该把自己的意愿、选择告诉家人,也要让家人知道您的经济能力。这样,将来万一有什么事发生,您无法自己作决定,家人也能恰当地处理问题。他们想必会尊重您的意愿,尽可能照您的意思去做。(以弗所书6:2-4)您想搬到儿女的家去住吗?还是有其他想法呢?不过,也要现实一点,明白家人的看法不一定跟您一样。人很难一下子改变想法,您和儿女都需要点时间。
8 预先商量,计划周详,能避免一些难题。(箴言15:22)一家人可以谈谈医疗护理以及老人家在这方面的意愿。他们可以参考耶和华见证人用的《医疗预前指示》,根据上面的要点来讨论。每个人都有权了解医院提供的疗法是怎样的,也有权接受或拒绝某种疗法。老人家可以填写《医疗预前指示》表达自己的意愿。另外,只要本地法律认可,老人家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人做医疗代理人,在有需要时替老人家作适当的决定。最好给每个相关的人一份《医疗预前指示》副本,以备不时之需。有些老人家还把一份副本和其他重要的文件放在一起,例如遗嘱、保单、财产证明、政府来函等等。
应付改变
9,10.由于什么改变,儿女可能要多点帮助父母?
9 不少老人家能自己做饭,打扫卫生,按时吃药,表达能力也没问题。他们明确地告诉儿女,儿女不用事事为他们操心。因此,很多家庭都决定,只要老人家的能力和情况容许,就让他自己住。不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人家的手脚也许越来越不灵活,连出门购物也有困难,甚至记忆力严重衰退。这时,儿女就要作相应的调整。
10 人日渐衰老,可能会思想混乱、抑郁沮丧,听力、视力、记忆力也会越来越差,还可能有失禁的问题。这些情况一出现,就要马上就医,也许能改善过来。做儿女的可能要主动带父母去看病。要是某些事老人家自己已经做不来,儿女也许要主动帮忙。为了让老人家得到最好的照顾,儿女有时候要代他们说话,处理文件,接送他们等等。(箴言3:27)
11.儿女可以怎样做,让父母更容易适应改变?
11 如果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会好转,你就可能要调整照顾父母的安排,或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当然,调整越小,越容易适应。你如果住得比较远,可不可以请父母的邻居或附近的基督徒同工不时去看看父母,并让你知道父母的近况呢?老人家需要的是不是有人替他们做饭、打扫卫生呢?为了让父母走动或洗澡时更方便、更安全,要不要在他们家里做些小改动呢?也许老人家只需要一个家务助理员,就能继续享受独立的生活了。不过,要是父母自己住不安全,就要为他们安排长期的照顾。无论情况怎样,查看一下当地机构提供什么服务都是明智的。b(请读箴言21:5)
怎样成功应付挑战
12,13.如果儿女住得离父母家很远,可以怎样关怀并照顾父母?
12 孝顺的儿女都希望父母安享晚年。知道父母已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就放心了。由于要兼顾其他责任,很多人都不能住在父母家附近,却会在假期探望他们,帮忙照顾他们,做些他们做不了的家务。儿女经常打电话给父母,可行的话天天这么做,就能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爱。儿女也可以给父母写信或发电邮关心他们。(箴言23:24,25)
13 要不时根据父母的实际情况,想想他们需要怎样的照顾。如果父母是基督徒,而你不住在他们家附近,不妨跟父母所属会众的长老谈谈,请长老给些建议。不要忘记为照顾父母这件事向上帝祷告。(请读箴言11:14)就算父母不是耶和华见证人,你也要孝敬他们。(出埃及记20:12;箴言23:22)有些儿女决定请父母来家里住,或安排父母搬到附近住,方便照顾他们。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这么做。有些老人喜欢过独立的生活,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不愿意搬到儿女家住。有些老人喜欢聘请家务助理,也有能力这样做。(传道书7:12)
14.如果照顾父母的责任主要落在某个儿女身上,他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
14 常见的情况是,照顾父母的责任主要落在住得最近的儿女身上。不过,在照顾父母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是主力照顾父母的儿女面对生活上的改变,整家人就可能要重新考虑要不要做相应的调整。有些问题值得想想:家里某个人的担子过重吗?其他兄弟姐妹能不能多分担一点责任,例如轮流照顾父母?
15.主力照顾父母的儿女可以怎样做,免得精疲力竭?
15 要是年老的父母需要长期护理,主力照顾父母的儿女有可能精疲力竭。(传道书4:6)儿女固然想尽孝心,全力照顾父母,不过时间久了也可能会精力透支。如果处于这种情况,就要面对现实,也许要寻求帮助。如果儿女不时得到帮助,也许会发觉他们原来还能继续照顾父母,养老院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16,17.在照顾年老的父母方面,儿女面对什么挑战?可以怎样应付?(另见附栏“尽孝心照顾父母”。)
16 看到亲爱的父母要忍受衰老带来的痛苦,一点也不好受。不少照顾父母的人有时会感到悲伤、焦虑、困惑、愤怒、内疚,甚至怨愤难平。有时候,年老的父母会说些令人伤心的话,让儿女觉得吃力不讨好。要是这样,不要动不动就生气。一个精神科专家说,处理负面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承认自己有这种情绪,不用觉得自己有这种情绪是罪过。你可以把心中的感受告诉配偶、某个亲人或知心朋友。这可以帮你对自己的情绪有合理的看法,恢复平静。
17 也许会有一天,儿女再也没有能力在家里给年老的父母所需的照顾,不得不安排父母进养老院。有个姊妹差不多每天都去养老院探望母亲。她说:“妈妈需要二十四小时的护理,我们实在无能为力,于是决定送妈妈进养老院。要作这个决定真的很不容易,在感情上非常难接受。但对妈妈来说,在养老院里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最好的。妈妈也接受这个安排。”
18.照顾父母的人可以确信什么?
18 要照顾年老的父母,一点也不简单,还可能带来不少感情压力。关于怎样照顾老人家,没有一套特定的方式。尽管如此,你还是能尽儿女的本分孝敬父母,要诀是计划周详,跟家人密切合作、坦诚沟通,尤其要向耶和华倾诉求助。你这样做就能让父母得到所需的关怀和照顾,可以无愧于心。(请读哥林多前书13:4-8)最重要的是,你孝敬父母,就能蒙上帝赐福,得到内心安宁。(腓立比书4:7)
a 各地文化不同。在有些地方,人们习惯几代人住在一起或保持紧密联系,也许认为这样做比较好。
b 如果年迈的父母仍然自己住,就要给负责照看他们又值得信任的人一套钥匙。万一有意外发生,他们也能进门救助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