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的旨意中君王的婚宴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马太福音22:2,3。
1.在过去六十年来,有什么信息传遍世界各地?什么历史先例表明一般人的反应是否会对他们有益?
今日整个世界均在动乱之中。无可置疑地,目前这个事物制度正处于圣经所预言的“末期”中。在过去六十年来,关于“天国”或“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传遍了全球各地,向人指出上帝的王国乃是苦难的人类的“唯一希望”。可是大部分人类都不相信上帝所提出的这个救药。一般人并不想接受这个希望。他们与古代一个国家的人如出一辄,这些人在“天国”希望向他们提出时悍然拒绝。他们拒绝这项合法的建议并没有为他们的国家带来好处。从这个国家的经历看来,今日那些拒绝接受苦难世界的“唯一希望”,反而信赖各种人为策略和计谋的人绝不会从这样行获得任何益处。——但以理书12:4;马太福音3:1,2;4:17;马可福音1:14,15;路加福音6:20。
2.在何时、何地有人开始宣扬“天国”?向什么人宣扬?这个国会被赐给什么百姓?
2 很久以前,在罗马帝国统治中东的第一世纪,有人开始在这个地区宣扬“属天的王国”,“上帝的王国”。直到公元33年,宣扬这王国的工作已进入第四年了。在犹太的耶路撒冷城中,这个王国引起了人们激烈的议论。这种讨论甚至伸展到城中世界驰名的圣殿里。在一项讨论中,王国好消息最伟大的宣扬者对他的许多听众(包括祭司长和若干法利赛人)说:“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马太福音21:43-46)这段话显示上帝的王国不久便会从他们手中夺去而转赐给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这个国家或“百姓”会结出果子来,表明它的确受上帝的王国所统治。讲者的话果然实现,因为直至今日,那一度蒙上帝宠悦的国家并未能获得上帝的王国。
3.讲者以什么话开始说一个与他的预言有关的比喻?
3 为什么有这件事发生呢?说出以上预言的人接着用一个充满意义的比喻去说明这件事的理由。有一个听见他说话的人为我们将他的话记录下来,他在这项记载的起头说:“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马太福音22:1-3。
4.什么表明在耶稣的比喻里,“一个王”预表谁?
4 比喻里的主要角色是“一个王”。这位王影射谁呢?他影射上帝自己。因为比喻一开始便说,“天国好比一个王”采取某项行动而遭遇某种反应。“天国”一词的意思与“上帝的国”一样,因为上帝在隐形属灵的天界以至高者的身份施行统治。例如古代巴比伦的统治者曾遭受一项屈辱的经历,目的是:“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予谁就赐予谁。……等你知道诸天掌权。”(但以理书4:25,26)耶稣有一次论及耶路撒冷说:“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他所说的“大君”便是指上帝而言。耶稣教导门徒对这位属天的君王祷告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5:34,35;6:9,10。
5.属天的君王为其摆设婚宴的“儿子”是谁?有什么证据证明这点?
5 在耶稣所说的比喻里,国王有一个儿子。可是属天的君王耶和华上帝却有亿万灵体的儿子,圣经称之为“上帝的众子”。(约伯记38:7;但以理书7:9,10)耶稣在比喻里所说的儿子是指这许多儿子中的哪一个而言呢?他所指的是上帝的家庭里首要的儿子。属天的君王为这位首要的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圣经表明这位儿子便是说比喻的人,耶稣基督自己。为耶稣施浸的施洗约翰论及受了浸的耶稣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面前的。……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约翰福音3:28,29)在另一个比喻里,耶稣论及自己说:“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马太福音25:1;9:15。
6,7.(甲)谁是属天君王的儿子所娶的“新妇”?(乙)以弗所书5:23-32将耶稣基督与教会之间的关系比作什么?
6 像任何行将娶亲的新郎一般,耶稣念及和谈及他天父(比喻中的“王”)赐给他的“新妇”时必然深感愉快。当然,“新妇”并不是一个人或耶稣基督的一个门徒。反之这是个集体的人,即他手下忠心的受膏门徒的整个教会。我们不应对此感觉惊奇。圣经的预言将古代的以色列国比作耶和华上帝的妻子,因为这个国家在阿拉伯的西奈山以摩西先知为中保与上帝立了律法的约,因此仿佛与上帝结为夫妻一般。(以赛亚书54:5;耶利米书3:14;31:31,32)因此圣经也将上帝的儿子与他那受了膏的教会之间的关系比作夫妻的关系,正如我们读到:
7 “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以弗所书5:23,25,32。
8.属天君王的儿子和“新妇”的婚礼会在何处及如何完成?
8 耶稣基督会和他的忠心教会在“天国”的属灵天界中结合起来,这样王的儿子和他那比喻性的“新妇”的婚礼便完成了。这个受膏的教会的成员必须像一个许配给人的处女一般对耶稣基督保持忠贞,直至死而后已。为了奖赏他们保持忠贞直至结束地上的任务为止,耶稣会将他们从死里复活过来,使他们得以成为他属天的“新妇”,他的新妇教会,而永远居于他的天父和属天君王的家中。——哥林多后书11:2,3。
“被召赴席的人”
9.在耶稣的比喻里,被召赴婚宴的人与君王有什么关系?他们若对邀请有良好响应这会表明什么?
9 王发出邀请召人参加他儿子的婚宴;这是他一向很大的恩惠。他所邀请的是他作王统治的人。他们是他治下的臣民。他知道他们的姓名,也知道他们的住址。他们既已接获邀请,当婚宴准备妥当时,王可以派奴仆到这些人家里通知他们前来赴宴。在接获赴宴的通知时,这些人若应邀前来便表示对君王怀有适当的尊重。那么,在耶稣的比喻里,“被召赴席”的人预表谁呢?
10.在耶稣说比喻时,耶和华上帝是什么人的君王?凭着什么安排?
10 请想想,既然王预表耶和华上帝,当时以他为王受他统治的人是谁呢?耶稣对什么人说,“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呢?犹太人。公元前1513年,耶和华上帝在西奈山以摩西为中保与犹太人立了一个约。他们自愿与上帝立约,并同意紧守这约所规定的律法。著名的十诫便是这套律法的基础。(出埃及记19:1至24:8)特别凭着这个约的安排,耶和华成为犹太人的属天君王;这意味到他们已成为受他统治的一个“国家”或“百姓”。(申命记33:5)当他在红海将以色列人救出虎口之后,他们齐声颂赞他为君王;当时他们唱道:“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出埃及记15:18。
11,12.(甲)以色列人怎样成为上帝名下的百姓?(乙)上帝怎样可以指着他们国家的名向他们发出邀请?
11 这位属天的君王有一个名字——耶和华。由于耶和华与以色列人订立律法之约,规定以他为上帝,以色列人遂成为他名下的百姓。他们持有他的名。中保摩西对与上帝立约的以色列人说:“你若谨守耶和华你上帝的诫命,遵行他的道,他必照着向你所起的誓立你作为自己的圣民。天下万民见你归在耶和华的名下,就要惧怕你。”(申命记28:9,10)耶和华通过阿摩司先知之口对这个蒙他拣选的国家说:“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阿摩司书3:2)这个国家不但以他的名为人所知,他亦熟知其名。
12 他通过以赛亚先知的口对这个国家说:“雅各啊,创造你的耶和华,以色列啊,造成你的那位,现在如此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属我的。’”(以赛亚书43:1)因此,上帝若想向他们发出邀请或给他们一项长期的邀请。他可以指着他们国家的名如此行。
13.属天的君王怎样知道“被召赴宴的人”的住址?谁的诞生足以表明这件事实?
13 在耶稣的比喻里,国王知道婚宴宾客的住址。同样地,耶和华知道他的选民,他所邀请的人,的“住址”。他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住址”便是上帝应许赐给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然后信实地将他们带进其中的土地。甚至在他们被放逐到巴比伦之后,耶和华仍然将他们带回故土。准确无误地,比喻中的王耶和华将他的儿子耶稣差到这个地方去。亚伯拉罕和大卫王的后代耶稣在公元前二年于伯利恒城诞生。这绝不是一个错误或巧合。在此之前好几个世纪,耶和华已通过弥迦先知预言到这项神奇的诞生的发生地点。——弥迦书5:2。
14.“被召赴席的人的人”是在使者发出初次通知时首次接获邀请吗?通知与邀请有什么关系?
14 当耶稣的比喻获得应验时,君王耶和华知道“被召赴席”的人住在什么地方。既是如此,他自然知道将使者派到什么地方对那些业已接获邀请的人发出通知,告诉他们婚宴已经准备就绪,因此他们应该前来赴席了。赴宴的邀请并不是当国王的使者到他们家里通知他们婚宴已准备妥当及促请他们立即赴席时才首次向他们发出的。这项呼召只是补充的通知而非原本的邀请。那么他们在何时及以什么方式初次“被邀”或接获最初的召请呢?
15.(甲)婚宴的邀请在哪一年发出?向谁发出?(乙)当时邀请包含在什么之中?这带有什么条件?
15 这件事发生于公元前1513年,国王(上帝)发出邀请的方式是借着以摩西为中保与以色列人订立律法之约。最初的呼召或“邀请”是向以色列这个国家而非向个别的以色列人发出的,因为这个国家而非其中个别的成员会存留到国王的婚宴准备就绪而召人赴席之时。上帝最初向以色列人发出的呼召或邀请包含在立约的条件中;耶和华上帝向以色列人指出,他们与他立约及谨守这约会为他们带来什么裨益。当上帝在西乃山建议与以色列人立约时,他吩咐摩西对他们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19:1-6。
16.(甲)上帝根据什么与色列人订立律法的约?经过如何?(乙)这约所含的义务和邀请对谁有效?直至何时?
16 在此上帝向以色列人提出承受王国的希望和机会;他其实邀请他们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以色列人接受了这项来自他们属天的君王的邀请;他们一致接纳他的建议,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因此他们的君王上帝遂借着中保摩西所献的祭物与以色列人订立了律法的约。(出埃及记19:7,8;24:1-12)摩西律法的约的义务以及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的邀请不仅对当时与上帝立约的以色列人生效,对他们的后代(直至公元第一世纪)也同样有效。(罗马书9:4,5;使徒行传3:25,26)因为第一世纪的以色列人是个“被邀”的国家,上帝按照他的约的规定兴起施洗约翰向以色列人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1,2。
17.(甲)为国王儿子所摆设的婚宴与一个王国有什么关系?(乙)构成“永在之父”的“新妇”的人会进一步持有什么职权?
17 可是,一个“祭司的王国”与国王为儿子摆设的婚宴有什么关系呢?耶稣基督自己表明两者之间大有关系,因为他介绍这个比喻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马太福音22:1,2)王的儿子所娶的“新妇”自然会成为公主和未来的皇后。与此相当地,君王上帝为他儿子耶稣基督所娶的“新妇”便是耶稣的忠心门徒所组成的受膏教会。这些忠心的受膏门徒在天上并非仅是作耶稣基督的“新妇”而已。耶稣会成为被赎的人类的“永在之妇”。他的受膏门徒也会与他们属天的新郎一同承受君王上帝赐给他的爱子耶稣基督的王国而统治全人类。
18.耶稣怎样在登山宝训及所守的最后一次逾越节中向门徒提出王国的希望?
18 耶稣基督不断将这个王国的希望置于他的真正门徒眼前。他在登山宝训中对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5:3,10;6:32,33)耶稣与忠心的使徒守完最后一次逾越节并设立了主的晚餐之后,他对他们说:“你们是在我的试炼中始终跟从我的人;我现在和你们立一个约,正如我父和我立了一个约,去承受一个王国,是你们能够在我的王国里我的桌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路加福音22:23-30。
19.王的儿子怎样不是一个没有得国掌权的王子?他的新妇教会怎样与他共事?
19 因此耶稣基督的新妇教会会与他共事;他们与他一同承受属天的王国,他则是他们的新郎和元首。耶稣也会成为一位与古代的麦基洗德相似的统治者。麦基洗德是三撒冷王和至高上帝的祭司,因此他是个君王祭司。(创世记14:18-20;诗篇110:1-4;希伯来书5:5,6;6:20至7:28)耶稣基督是耶和华的大祭司,基督的新妇教会则是他手下的副祭司。这样,真正的基督教会遂成为一个“祭司王国”。使徒彼得对这个教会写道:“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 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书2:9)因此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不是一个没有得国掌权的王子,反之君王上帝将一个管理全人类的特别王国赐给他的儿子,而基督的新妇阶级则与他一同承受这个弥赛亚王国。——罗马书8:16,17。
“被邀赴婚宴的人”的态度
20.(甲)关于接获赴席通知的世代,他们的什么引起了问题?(乙)关于多少人会有良好响应,有一个什么问题发生?
20 由于与上帝订立了摩西律法的约,以色列人享有一项宝贵的权利,上帝向他们发出“邀请”。以他们的上帝,君王耶和华,所摆设的“娶亲筵席”而言,他们是一个被邀的国家。但是他们之得以成为一个“祭司王国”是带有条件的。因此发生的问题是,当这个国家接获通知当时那个世代就有机会接受王的邀请参加婚宴的庆祝时,他们怀有什么态度呢?这个国家会有足够的人响应王的邀请。而坐满礼堂的席位吗?许多人都有机会参加婚宴,因为比喻表示王向许多人发出邀请,而且婚宴中有许多席位供宾客歇卧于其上。
21.属天的君王在什么时候打发“仆人”去通知“被召的人”筵席已准备就绪了?
21 在比喻的应验中,君王上帝在什么时候打发“仆人”去通知“被召的人”,告诉他们宴席已准备就绪,他们应当立即前往赴宴呢?在耶稣受了浸,并受上帝的圣灵所膏而成为弥赛亚君王(基督)之后。耶稣在犹太旷野逗留了四十天之后,他回到施洗约翰那里,后者指着他对听众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不但表明耶稣是比喻性的羔羊,他会牺牲生命将人类世界从罪的惩罚下拯救出来,同时也作证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在此之后不久,受了膏的耶稣开始他的教导工作,当时有些接纳他为弥赛亚的人亦开始跟从他。这批人当中有一个名叫安得烈,他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约翰福音1:26至2:2)于是耶稣开始召集一群门徒去跟从他。
22.发出第一次通知的时期延续了多久?谁接获通知?
22 耶稣基督不但自己努力教人及向人宣扬上帝的弥赛亚王国,他也派出他的犹太门徒与他一同向人宣布说:“天国近了。”(马太福音10:1-7;路加福音9:1-6;10:1-9)借此属天的君王耶和华上帝差他在律法的约之下的“仆人”出去向人发出初次的通知。这件事从公元29年秋季延续到公元33年春季,大约有三年半的时间。他只将“仆人”派到“被召的人”那里,意即处于律法的约之下的犹太人那里,因为律法的约向犹太人提出成为一个“祭司王国”的机会。由于知道“被召的人”是谁,耶稣打发门徒出去像人宣布赴席时间已到时对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论道他自己,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马太福音10:5,6;15:24。
23.耶稣怎样表明当时是发出初次通知的适当时机?他的比喻怎样将被召的人所怀的态度显示出来?
23 当时正是发动这项初步通知工作的适当时机。耶稣向“以色列家”指出,上帝所订的时间已来到了。他对犹太人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1:15)但是属天的王派出手下“仆人”在全国向人发出宣布有没有促使全国的人悔改归正,接纳王的儿子为弥赛亚君王呢?耶稣在第一次通知行将结束时,描述这项呼召所受到的接待。他在比喻中接着说:“他们却不肯来。”
24.“被召的人”玩梗到什么程度?君王发出的第一次通知随着什么事件而结束?
24 不错,犹太人并没有举国悔改归正,全国接受王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上帝为其摆设婚宴的弥赛亚。反之他们如此执迷不悟,以致在公元33年的逾越节迫使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将耶稣处死。这样耶稣随以带走世人罪孽的上帝羔羊的身份舍身成仁。(约翰福音1:29,36)他牺牲自己完美属人的生命作为祭物,这会为“被召”参加君王的真正“婚宴”的人带来永久的裨益。可是,耶稣基督的死亡却使他不再亲自直接参加通知的工作。至此君王对“被召的人”所发生的初次通知遂告结束了。
25.(甲)为什么上帝摆设婚筵的旨意并没有失败?(乙)为什么上帝仍然恩待按照律法的约最先“被召”的人?
25 然后怎样呢?君王“为儿子摆设的娶亲筵席”是否归于徒然呢? 这个婚宴是否已注定失败呢?绝不然。按照君王上帝的旨意,这件事必定会顺利完成。全能的上帝将他忠心的儿子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过来,并将他擢升到天上上帝右边的王座上。(使徒行传2:32-36;诗篇110:1,2;马太福音22:41-45)耶稣复活后以上帝的羔羊的身份到上帝面前将他的属人祭物的价值献给上帝;摩西律法的约和它所规定的各种低于人的祭物至此遂不再有效。虽然律法的约已被取消,以耶稣基督为中保的新约已经建立,君王耶和华上帝仍然慈悲地特别恩待按照律法的约“被召赴婚宴”的人。他之所以这样行是因为这些人在血统上是“以色列家”的成员和上帝的朋友,忠心的族长亚伯拉罕,的嫡亲后代。——但以理书9:24,27。
向“被召的人”发出第二次通知
26.耶稣复活后怎样表示会有二次通知向被召的人发出以促请他们做满筵席的座位?
26 君王耶和华上帝有理由对被召的国家大感愤怒,但是他再给这个国家一个机会,让他们坐满他“为儿子摆设的娶亲筵席”的所有席位。他向他们发出第二次通知,但这同时是最后一次。耶稣基督表示上帝会进一步恩待被召的人;他在临升天之前对门徒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先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然后]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做我的见证。”——使徒行传1:8。
27.耶稣怎样在比喻里表明被召的人对第二次通知有什么反应?
27 耶稣在比喻里预言到以色列国的一般人会对这第二次通知有什么反应,说:“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人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人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马太福音22:4-6。
28.第二次通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出?犹太最高法庭所作的什么指控表明被召者的国家正接获通知?
28 耶稣的比喻的这个部分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开始应验。当时上帝将圣灵倾浇在耶稣的门徒身上,他们遂开始在耶路撒冷向犹太人和受过割礼归信犹太教的人宣扬上帝的弥赛亚王国的好消息。上帝所感示的圣经纪录并没有透露当时有多少万人从世界各地齐集在耶路撒冷守节。有数以千计的守节者开始听到关于复活了的弥赛亚耶稣的好消息。不久之后犹太的最高法庭对耶稣基督的十二个使徒说:“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使徒行传5:27,28)无可置疑地,当时“被召的”国家正接获第二次通知。
29.被召的人对君王发出的第二次通知有什么反应?什么记录表明耶稣的比喻所言的确不虚?
29 以色列国的大部分人对属天的君王第二次促请他们赴业已准备就绪的“婚宴”有什么反应呢?他们侮辱君王和蔑视他那娶亲的儿子;他们对于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比参加君王为儿子摆设的婚宴更感兴趣!他们甚至下毒手将君王派出的“仆人”——宣扬上帝的弥赛亚王国好消息的基督徒——杀死,我们只需读读使徒行传第三至第九章的记载便可以看出耶稣这个含有预言性的比喻怎样在历史上获得正确的应验。
30,31.(甲)第二次通知在什么时候结束?(乙)在比喻里,被召的人悍然不理会第二次通知之后,王于是怎样行?
30 因此,按照的耶稣预言向“被召的人”发出的第二次通知必定会有结束的时候。这项通知果然在公元36年,亦即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以身殉道三年半之后,宣告结束。这件事怎样发生呢?耶稣的比喻告诉我们。耶稣透露由于“被召”的国家不忠地拒绝他们属天的君王所发出的邀请,最后会有什么惩罚临到他们身上。耶稣说:
31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宴席已经齐备,只是被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马太福音22:7-10。
32.耶稣在比喻里叙述各事的先后次序意味到君王等到他将“被召者”的城市毁灭之后才为婚宴作进一步的安排吗?
32 从耶稣在比喻里叙述各事的先后次序,我们不应当以为王在对婚宴作进一步安排之前先召集他的军队派他们前往进攻忘恩负义的“被召”者所居的城市以“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不然的话,这便意味到属天的君王,耶和华上帝,一直等到公元70年下半年才打发仆人出去召请各种人前来赴宴了,因为在那一年夏天,耶路撒冷被罗马皇帝维斯佩西安的儿子提多将军夷为平地。当时那些凶手的确死于非命。据约西弗斯报导,总共有1,100,000个犹太人死于耶路撒冷被围之际和城破以后,剩下的97,000人则被掳往外地沦为奴隶。——路加福音21:20-24;19:41-44。
[第273页的图片]
在关于一个摆设婚宴的国王的比喻里,耶稣表明有些以为自己会到天上去的人并不会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