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派及他们对真理的探求
“要认真研读[圣经],不要倚赖我的话。”这是公元第八世纪一位卡拉派领袖所说的话。卡拉派究竟是谁?我们可以从这些人学到什么教训?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顾历史上一个持续多年的争论;这项争论最后导致卡拉派运动的兴起。
争论怎样开始?
在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一种新的主张在犹太教中出现,认为上帝在西奈山上颁布了两套律法——书面律法和口传律法。a到公元第一世纪,拥护和反对这个新主张的人发生了激烈冲突。法利赛人支持新主张,撒都该人和艾赛尼派信徒则持相反的意见。
在争论剧烈进行之际,拿撒勒人耶稣——应许的弥赛亚——出现了。(但以理书9:24,25;马太福音2:1-6,22,23)耶稣需要面对所有这些互相冲突的犹太团体。耶稣与他们推理,谴责人借着传统废掉上帝的律法。(马太福音15:3-9)耶稣也以弥赛亚所独有的方式教导人认识属灵的真理。(约翰福音7:45,46)此外,只有耶稣的真正跟从者才有证据显示自己是受上帝支持的。后来他们以基督徒这个名字为人所知。——使徒行传11:26。
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公元70年被人摧毁,当时只有法利赛教派得以保存下来。既然已没有祭司、祭物和圣殿的安排,犹太教的法利赛派便可以自创一些东西作为代替品,容许传统及人为解释取代了书面律法。这样就打开了撰写新“圣书”的大门。首先写成的是《密西拿经》;这本书补充及解释口传的律法。后来,其他写作也被人辑集起来,合并成为《塔木德经》。在同一时期,变节背教的基督徒开始擅自更改耶稣的教训。这两个圈子各自产生了强大的宗教制度——一边是拉比权威,另一边则是教会权威。
犹太人起先与信奉异教的罗马发生冲突,后来则与改信“基督教”的罗马互不相容,结果犹太教的中心最后转移到巴比伦去。他们在当地把《塔木德经》编纂得更为充实完备。尽管拉比声称《塔木德经》更彻底地把上帝的旨意显示出来,许多犹太人却感到拉比的权势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他们渴望能够读到上帝通过摩西及其他先知传给他们的话语。
公元第八世纪的下半叶,在巴比伦一些反对拉比权威及口传律法的犹太人开始跟从一位名叫安南·本·大卫的学者而视之为领袖。他宣称希伯来文圣经是纯真宗教的惟一根据,因此所有犹太人都有权研读圣经,而不应受拉比的解释或《塔木德经》所囿限。安南教训人说:“要认真研读《托拉》[上帝的书面律法],不要倚赖我的话。”由于他强调研读圣经的重要,他的跟从者被人称为卡喇伊姆;这个希伯来文名字的意思是“研读者”。
卡拉派与拉比的冲突
卡拉派的哪些主张令拉比圈子的人大感惊愕呢?拉比禁止人把肉和奶一起吃。他们根据出埃及记23:19定下这项口传律法,该节经文说:“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在另一方面,卡拉派则认为这节经文的意思只限于它所提及的事——此外并无其他含意。他们声称拉比所定出的限制只是人的主张而已。
拉比根据自己对申命记6:8,9的解释,规定犹太男子在祷告时要戴上经匣,每所房屋的门框上都要挂有门柱圣卷。b卡拉派人认为这些经文只有比喻和象征性的意思,因此他们反对拉比的规条。
在其他事上,卡拉派却较拉比严格得多。例如,请考虑他们对出埃及记35:3的看法,这节经文说:“当安息日,不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生火。”即使灯或火是在安息日前点着的,卡拉派人也不许人继续燃点。
特别在安南去世之后,卡拉派的领袖们时常对若干规条的程度及性质意见分歧,但他们的主张却并非总是明确具体。由于卡拉派没有共同的领袖,这引致他们彼此之间缺乏共识。他们强调个人对圣经的研读和诠释,这跟拉比式的权威大异其趣。虽然这样,卡拉派运动却渐渐流行起来,其影响范围远超越巴比伦的犹太社区,最后遍及中东一带。后来甚至有一个主要的卡拉派中心在耶路撒冷建立起来。
在公元第九、十世纪期间,卡拉派学者对希伯来语作了一项重新研究而在这方面有卓越成就;这可说是他们的黄金时期。他们认为写下来的希伯来文圣经文本——而非口传律法——才是神圣的。有些卡拉派的学者成为小心谨慎的希伯来文圣经抄写员。事实上,由于受到卡拉派的激励,犹太人开始热心研究马所拉文本,从而使圣经文本得以更加准确地保存到今日。
在这段迅速增长的时期,卡拉派的犹太教在其他犹太人当中进行公开传教工作。这显然对拉比派的犹太教形成了一项威胁。
拉比们怎样回应?
拉比们猛烈反击,并巧妙地调整及修改自己的主张。在安南发动攻势之后的世纪,拉比派的犹太教采用了卡拉派的若干治学方法。拉比比以前更擅于引用圣经,而且在辩论中采纳了卡拉派的风格和方式。
在这段争议时期中,带头反驳卡拉派的无疑是萨阿迪亚·本·约瑟;他在公元第十世纪上半叶成为巴比伦犹太社区的领袖。塞缪尔·罗森布拉特把萨阿迪亚的主要作品《信仰和见解汇篇》翻译成英文,他在序言中说:“虽然……在[萨阿迪亚]的日子,他是《塔木德经》的权威,他却比较少引用犹太传统的这个来源,看来这是因为他知道卡拉派只承认书面律法,于是他想利用卡拉派本身的武器去击败他们。”
由于拉比派的犹太教跟随萨阿迪亚所用的方法,他们最后得占上风。拉比派之得以成功有赖于他们适应书面律法到恰好令卡拉派的论据失去效力的程度。最后对卡拉派作出沉重打击的是迈蒙尼德;他是12世纪研究《塔木德经》的著名学者。借着对与他同住在埃及的卡拉派人士采取宽容的态度,加上他那受人敬仰的学者风范,他赢得了卡拉派人士的赞赏,从而削弱了卡拉派领袖的地位。
卡拉派运动逐渐式微
由于卡拉派内部松散,也没有周详的对策,结果卡拉派运动逐渐式微,一蹶不振。随着时间过去,卡拉派修改了自己的观点和原则。研究卡拉派运动的作家利昂·尼莫伊写道:“虽然《塔木德经》在理论上仍然受到排斥,《塔木德经》的许多内容却悄悄渗进了卡拉派的律法和习俗之中。”在实质上,卡拉派已失去了最初的宗旨,转而采纳了拉比犹太教的许多教义和习俗。
现今在以色列国仍有大约2万5000个卡拉派人士。另外还有数千人分布在其他社区,大部分在俄罗斯和美国。他们有自己的口头传统,可是他们和最初的卡拉派已大为不同了。
我们可以从卡拉派的历史学到什么教训呢?教训就是,‘因为传统而废弃上帝的话’乃是严重的错误。(马太福音15:6,《新译》)人若要从奴役人的传统获得释放,就需要对圣经具有确切的知识。(约翰福音8:31,32;提摩太后书3:16,17)不错,如果人渴望认识及遵行上帝的旨意,就不可倚赖人为的传统。相反,他们会勤于查阅圣经,并把上帝话语的有益教训切实应用出来。
[脚注]
a 如要知道所谓“口传律法”的解释,可参看由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册子,《会有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吗?》(英文)第8-11页。
b 经匣是由两个四方形的小皮匣组成,内有写着经文的羊皮纸条。按照传统,犹太人在周日晨祷时佩戴这些匣子在左臂及额头上。门柱圣卷是一小幅羊皮纸卷,上面写着申命记6:4-9和11:13-21的经文,纸卷放入匣子后便挂在门框上。
[第30页的图片]
一群卡拉派人
[鸣谢]
From the book The Jewish Encyclopedia,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