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看看在耶稣死前三年半发生的事。当时,在拿撒勒这个小镇里,人人都在谈论施浸者约翰和他劝人悔改的信息。马利亚从她的大儿子耶稣的反应看出,有些事快要发生了。耶稣知道,自己是时候要离开家人,开始执行传道职务。(马太福音3:1,13)可是,耶稣的离开会为马利亚一家带来很大的改变。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时,马利亚的丈夫约瑟看来已经去世。这就是说,马利亚早已经历过丧亲之痛。耶稣除了被称为“木匠的儿子”,也被称为“木匠”,显然那时他已经继承父业,而且负起了养家的责任,要负担至少六个弟妹的生活。(马太福音13:55,56;马可福音6:3)虽然耶稣可能也训练了二弟雅各做木匠,但耶稣是长子,家里没有了他,对整家人始终会有很大的影响。马利亚的担子本来就不轻,现在还要面对这种转变,她会不会很忧虑呢?也许会。不过一个更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当耶稣从一个普通的拿撒勒人成为基督,也就是圣经应许的弥赛亚时,马利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看看圣经的一个记载,就可以知道了。(约翰福音2:1-12)
耶稣到约翰那里受浸后,就受到上帝膏立,成为弥赛亚。(路加福音3:21,22)之后,他开始拣选门徒。虽然耶稣的工作很紧迫,但他仍然拨出时间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参加喜庆活动。有一次,他跟母亲、门徒和弟弟一起到迦拿参加婚宴。迦拿是个小镇,位于距离拿撒勒大约13公里(8英里)的一个山上。在婚宴中,马利亚察觉到有些问题发生了。也许她看见新郎新娘的家人紧张地互相交换眼色,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原来是他们的酒喝光了。犹太人以好客见称,如果在婚宴上宾客不够酒喝,不但令大家扫兴,主人家也会觉得很丢脸。马利亚很同情他们的处境,于是去找耶稣帮忙。
她告诉耶稣:“他们没有酒了。”她想要耶稣做什么呢?圣经没有说。不过,既然她知道这个儿子会成就许多伟大的事,也许她希望儿子现在就施展他的能力。她对耶稣说的话可以理解为:“儿子,请你为他们做点事吧。”耶稣的回答必定令马利亚很诧异。他说:“妇人,你为什么要我这样做呢?”有些人觉得耶稣这样说很不敬,其实他只是温和地纠正他的母亲。他提醒母亲不该试图左右他执行弥赛亚职务的方式,只有他的天父耶和华才有权指示他怎么做。
马利亚向来善解人意,为人谦卑,她马上就接受了儿子的纠正。她对那里的仆人说:“他吩咐你们什么,你们都要照着做。”马利亚明白,自己再也没有权吩咐耶稣做事,相反,她和其他人都该听从耶稣的指示。至于耶稣,他接下来做的事显示他跟母亲一样,很同情这对新婚夫妇的窘境。他施行了自己的第一个神迹,把水变成了上等的酒。于是,“他的门徒就信从了他”。马利亚也信从了耶稣。在她的眼中,耶稣不再只是她的儿子,而是她的主和救主了。
父母们可以从马利亚表现的信心得到不少教益。虽然没有人养育过像耶稣那样的完美孩子,但不完美的孩子也会长大成人,这个转变会为父母带来考验。儿女长大后,有些父母可能仍然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这是不恰当的。(哥林多前书13:11)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看待成年的儿女呢?如果儿女是基督徒的话,要让儿女知道你真心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会继续听从圣经的教导和得到耶和华的赐福。父母表现谦卑,信任成年的儿女,会为儿女带来很大的益处。在接着那段忙碌的岁月,耶稣无疑会很感激母亲马利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