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别人不和,该怎样处理?
我们天天都跟性格各异的人相处。这往往为我们带来欢乐,扩阔我们的眼光。然而,彼此性格不同有时也会造成不和,其中有的比较严重,有的则只属轻微。无论如何,我们怎样处理不和,足以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感情和灵性。
我们尽力以愉快的方式消除与别人的不和,既能促进身心安宁,也能改善人际关系。一句古老的箴言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箴言14:30。
与此相反的是,正如一句至理名言说:“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箴言25:28)试问谁想受错误思想所影响,以致行事不当、害己害人呢?人不遏止怒气,就可以导致这样的后果。耶稣在登山宝训指出,我们应当检讨自己的态度,因为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到我们怎样处理跟别人的不和。(马太福音7:3-5)与其对别人诸多批评,不如想想我们能够怎样跟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背景迥异的人融洽相处。
我们的态度
要处理不和,无论是察觉到的还是实在的,我们首先必须意识到自己有时也会思想偏颇、态度不当。圣经指出,人人都有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此外,我们只要辨识问题的所在,也许会发觉难题的成因并不在于别人。关于这点,让我们想想约拿的经历。
约拿奉耶和华之命前往尼尼微城,警告当地居民上帝快要对他们执行判决了。可喜的是,尼尼微全城的居民都幡然悔悟,归向真神。(约拿书3:5-10)由于他们衷心悔改,耶和华乐于赦免他们,不加以处决。然而,“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约拿书4:1)耶和华恩待尼尼微人,约拿的反应实在令人费解。约拿为什么竟生耶和华的气呢?看来约拿过度关心自己的感觉,认为自己面目无光、名誉扫地。他并不体会耶和华的慈悲。尽管这样,耶和华却仁慈地用个实例使约拿学得教训,帮助他改变自己的态度,看出上帝的慈悲多么卓越不凡。(约拿书4:7-11)显然,要改变态度的是约拿而不是耶和华。
我们有时也必须改变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吗?使徒保罗劝戒说:“要带头互相尊重。”(罗马书12:10)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其中一点是,他劝我们要通情达理,深深尊重其他基督徒,顾及他们的尊严。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保罗也提醒我们:“各人都要负起自己的担子。”(加拉太书6:5)因此,要趁着彼此的关系由于不和而蒙受影响之前,我们应当检讨一下是否须要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样做的确是明智之举!我们必须努力反映出耶和华的思想,跟真正爱上帝的人保持和睦。——以赛亚书55:8,9。
调整自己的态度
请想象一下两个孩子正争夺同一个玩具。他们使劲拉扯玩具,边扯边骂,互不相让,直至其中一方松手,或有第三者前来调停为止。
创世记报道,亚伯拉罕听闻他的牧人跟侄儿罗得的牧人发生争执。亚伯拉罕主动去见罗得,对他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弟兄]。”(见夹注译文。)亚伯拉罕决心不让任何冲突破坏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他这样做要付出什么代价呢?他甘愿牺牲身为长者理应拥有的选择权;不错,他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而让步。亚伯拉罕让罗得先拣选他想要的地区,带着家眷和牲畜前往。罗得于是拣选了土地肥沃的所多玛和蛾摩拉。最后,亚伯拉罕和罗得在和平的气氛下分道扬镳。——创世记13:5-12。
我们愿意效法亚伯拉罕的精神,努力与别人保持和睦吗?在处理不和方面,上述的圣经记载向我们提供一个楷模。亚伯拉罕呼吁说:“你我不可相争。”亚伯拉罕衷诚渴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以这种方式劝人保持和睦,无疑有助消弭任何误会。然后亚伯拉罕总结说:“因为我们是[弟兄]。”何必为了个人喜好或自骄心,牺牲彼此之间的宝贵关系呢?亚伯拉罕清楚看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他以自尊自重的方式解决纷争,同时也顾及侄儿的尊严。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不和也许需要有局外人调停才能解决。可是,当事人如果能够私下解决,其实好得多!耶稣劝我们要主动与弟兄和解,如有必要就该向对方道歉。a(马太福音5:23,24)要做到这点,人就得谦卑自抑才行。彼得写道:“要以谦卑的思想束身,因为上帝反对高傲的人,赐分外恩慈给谦卑的人。”(彼得前书5:5)不错,我们对待信徒同工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我们与上帝的关系。——约翰一书4:20。
为了促进基督徒会众的和平,我们也许须要放弃若干权利。现今有很多跟耶和华见证人交往的人,都是在过去五年内才加入上帝手下真正敬拜者的大家庭的。这令我们多么鼓舞!我们的行事为人,无疑会影响到这些人和会众里的其他人。因此,我们应当小心拣选自己的娱乐、嗜好、社交活动或职业,在这些事上考虑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言行可能引起别人的误会,以致令他们不安吗?
使徒保罗提醒我们:“凡事都可以做;但不是样样都有益处。凡事都可以做;但不是样样都能建立人。各人该时刻求别人的益处,不要老是求自己的益处。”(哥林多前书10:23,24)身为基督徒,我们衷心渴望在基督徒弟兄团体中促进爱心和团结。——诗篇133:1;约翰福音13:34,35。
医人的良言
言词能够发挥很大效力,达成有益的结果。“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言16:24)圣经报道有一次基甸本来可能跟以法莲人发生冲突,却得以及时制止。这个记载充分表明上述箴言的确说得很对。
基甸跟米甸人激战,请以法莲人予以援手。战事结束后,以法莲人却怒责基甸没有在战事开始时就让他们加入。圣经报道说:“他们就与基甸大大地争吵。”基甸回答说:“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上帝已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士师记8:1-3)基甸说话得当,令以法莲人平服下来,结果避免了兄弟阋墙的悲剧。虽然以法莲人看来有点骄傲自大,但基甸却尽力与他们保持和睦。我们能够效法基甸吗?
别人要是怒气难息,对我们心存芥蒂,我们就应当顾及他们的感觉,设法了解他们的看法。我们或多或少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吗?要是这样,就当承认自己也要负上责任,并向对方表示歉意。我们可以仔细想出几句得体的话,也许有助于跟对方和好如初。(雅各书3:4)有时候,我们也许只需向对方表示真挚的善意,就足以止息他的怒气了。圣经说:“火缺了柴就必熄灭。”(箴言26:20)不错,我们只要怀着正当的精神,说几句经过深思的由衷之言,就能够“使怒消退”而发挥医人的功效。——箴言15:1。
使徒保罗劝勉说:“只要你们自己做得到,就要尽力同所有人和平共处。”(罗马书12:18)诚然,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感觉,可是我们却能够尽一份力促进和平。不要受自己或别人不完美的反应所控制,相反,现在就要采取行动把圣经的原则实践出来。我们只要按照耶和华的教训,以他的方法处理不和,就能够享有恒久的安宁和快乐。——以赛亚书48:17。
[脚注]
[第24页的图片]
我们老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吗?
[第25页的图片]
为了解决纷争,亚伯拉罕甘愿让步,从而为我们立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