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体,圣灵,生命力,精神
(Spirit)
希腊语词pneuʹma(普纽马)取自pneʹo(普内奥),意思是“呼吸或吹气”。有学者认为,希伯来语词ruʹach(鲁阿)所取自的词根有相同的意思。换言之,“鲁阿”和“普纽马”的基本意思都是“气息”,但也有其他引申义。(参看哈2:19;启13:15)在圣经里,这两个词还用来指风、活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动力、精神态度、灵体(包括上帝和天使),以及上帝发出的动力(即圣灵)。(参看凯勒与鲍姆加特纳合编的《旧约全书辞典》,莱顿,1958,877-879页;布朗、德赖弗、布里格斯合编的《旧约希伯来语英语词典》,1980,924-926页;《新约神学词典》,G.弗里德里希编,译自G.布罗米利的英译本,1971,第6卷,332-451页)上述词义有一个共通点,都指肉眼看不见但明显在发挥作用的力量或个体。换言之,这力量或个体是看不见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清晰可见。
另一个希伯来语词nesha·mahʹ(内沙马)也指“气息”(创2:7),不过词义比“鲁阿”窄。希腊语词pno·eʹ(普诺埃)看来也类似,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广(徒17:25),在《七十子译本》里用来翻译“内沙马”。
风 且从最容易明白的词义说起。根据上下文,很多经文中的“鲁阿”是指“风”,比如“东风”。(出10:13)假如上下文提到的是自然现象如风起云涌、强风大作、狂风吹走谷糠等,那么“鲁阿”显然就是指风了。(民11:31;王上18:45;19:11;伯21:18)由于四“风”有时用来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因此“鲁阿”也译做“方”或“边”。(代上9:24;耶49:36;结42:16-20;亚2:6)
约伯记41:15,16说鳄鱼的鳞甲紧紧相连,“连空气[weruʹach韦鲁阿]也透不过去”。在这节经文里,“鲁阿”指流动 而非静止的空气,换言之是某种隐形的动力,这也就是希伯来语词“鲁阿”的基本含义。
至于《希腊语经卷》,则看来只有约翰福音3:8曾用“普纽马”来指“风”。
风是人无法驾驭、不能操控的,阻不了,抓不住。因此,“风[鲁阿]”往往用来代表人无法控制或得到的东西,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空洞无益的事物。(参看伯6:26;7:7;8:2;16:3;箴11:29;27:15,16;30:4;传1:14,17;2:11;赛26:18;41:29)详见风。
灵体 上帝是肉眼看不见的(出33:20;约1:18;提前1:17),是永活的,能在全宇宙行使无比的力量。(林后3:3;赛40:25-31)耶稣基督指出:“上帝是个灵[普纽马]”;使徒保罗也说:“耶和华是灵。”(约4:24;林后3:17,18)以基督为房角石所建成的圣殿,则是“上帝借着圣灵居住的地方”。(弗2:22)
然而,这不是说上帝是一股像风一样的力量,没有个性,无形无体。圣经清楚显示上帝是有个性的,而且实际身处某个地方,这从耶稣说他要“到父亲那里去”“为我们显在上帝面前”足以见之。(约16:28;来9:24;另见王上8:43;诗11:4;113:5,6;见耶和华条下的“这个名字所标明的那位”)
创世记6:3记载,耶和华曾说“我的灵”(ru·chiʹ鲁希);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我这个灵体”,正如他说“我的尼发希”(naph·shiʹ纳弗希),指的是“我这个个体”或“我自己”。(赛1:14;见尼发希,普绪克条下的“上帝的‘尼发希’”)上帝借此作为对比,表明他是天上的灵体,跟地上的血肉之躯大不相同。
上帝的儿子 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又称“话语”,本来跟上帝一样是个灵体,“以上帝的形态存在”(腓2:5-8),后来“成了肉身”,住在世人当中。(约1:1,14)他完成地上的任务后,“被处死的时候是血肉之躯,活过来的时候是灵体”。(彼前3:18)耶稣的天父使他复活,并应他所求,把他降世前在天父身旁享有的荣耀赐给他(约17:4,5),并使他“成了赐人生命的灵体”。(林前15:45)这样,上帝这位儿子就再次成为肉眼看不见的灵体,“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人没有见过他,也不能看见他”。(提前6:14-16)
其他受造的灵体 另外,圣经也称天使为“鲁阿”和“普纽马”。(王上22:21,22;结3:12,14;8:3;11:1,24;43:5;徒23:8,9;彼前3:19,20)在《希腊语经卷》,译做“灵体”的“普纽马”一词则大多指邪灵,即邪恶的天使。(太8:16;10:1;12:43-45;可1:23-27;3:11,12,30)
诗篇104:4的一种译法是:“上帝叫他的天使成为大能的灵体,使他的仆役成为毁灭之火。”有些译本却把经文译做“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和类似的译法。(和合,新译,现译,吕译)虽然后一个译法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参看诗148:8);但使徒保罗所作的引述(来1:7)显然跟希腊语《七十子译本》的译法更一致,也跟上述前一个译法更吻合。(在希腊原文里,希伯来书1:7中的定冠词[tous图斯]是放在“天使”而非“灵体[pneuʹma·ta普纽马塔]”前面的,可见“天使”才是句子中的主语。)《巴恩斯新约评注》(1974)说:“精通希伯来语的[保罗]理应比我们更清楚这节经文[即诗篇104:4]的句子结构如何;而且在引用经文作为立论的根据 时,他理应会按照读者如何理解相关内容作为依据,他的读者都很熟悉希伯来语和希伯来文学作品。”(参看来1:14)
上帝的天使虽然能化身为人,在人面前显现,但他们本来的形体却是肉眼看不见的,并非血肉之躯。天使是充满生气的灵体,力量十分强大,因此用“鲁阿”和“普纽马”来形容他们非常恰当。
以弗所书6:12说,基督徒有一场角斗,“不是对抗血肉之躯,而是对抗那些执政的、当权的、统治这个黑暗世界的,对抗天上的邪灵”;最后这句话在希腊语的字面意思是:“对抗天上邪恶的属灵[事物](希腊语pneu·ma·ti·kaʹ普纽马蒂卡)”。现代的不同圣经译本都显示,经文指的不是抽象的东西如“属灵的恶事”(《英王钦定本》),而是指灵体 所做的恶事。因此,一些译本有以下译法:“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和合),“天上的邪灵”(新译),“天界中诸恶灵”(吕译),“宇宙间邪恶的势力”(现译)。
上帝发出的动力(即圣灵) 在圣经里,“鲁阿”和“普纽马”绝大多数都是指上帝的灵或他发出的动力,即圣灵。
不是一位个体 现在一般的教会都认为圣灵是一位个体,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但他们把这种观念定为官方教条其实是公元4世纪的事,早期教会的“教父”都没有提倡过这样的道理。公元2世纪的殉道者查斯丁认为,圣灵是“神所发挥的影响力或运作模式”;希坡律图的想法也类似,认为圣灵是没有思想感情的。圣经由始至终都显示,圣灵是上帝为了达成和执行他旨意而发出的动力,根本不是什么个体。
在比较古老的译本中,约翰一书5:7有这么一句话:“在天上,有父亲,话语和圣灵,这三位是合一的”(《英王钦定本》),但这其实是杜撰的,是后来加插的。天主教《耶路撒冷圣经》的脚注说,这句话“没有在任何早期的希腊语抄本、译本、或优质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中出现过”。布鲁斯·梅茨格尔的《希腊语新约圣经经文评注》(1975,716-718页)曾仔细追查这段伪经的来历。结果显示,这段话最早见于公元4世纪一本称为《护教学》的论著,后来出现于圣经“拉丁语古译本”和《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抄本(公元6世纪初)。以整体而言,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现代出版的圣经译本都没有收录这句话,因为都知道是杜撰的。(吕译,现译,新译)
人格化不表示是个体 耶稣确曾说过,圣灵是“帮助者”,能“教导人”“作见证”“提出证据”“引导人”,并能“说话”“听见”和“领受”。根据希腊语原文,耶稣有时还用阳性代词“他”来形容这位“帮助者”。(参看约14:16,17,26;15:26;16:7-15)然而,圣经用拟人法来描绘不具人格的事物,其实绝不罕见。箴言就曾把智慧人格化(箴1:20-33;8:1-36);在希伯来语原文以及许多英语圣经译本(KJ,RS,JP,AT)更用阴性代词“她”来加以描述。另外,《吕振中译本》的马太福音11:19和路加福音7:35也用拟人法来形容智慧,比如谈到智慧的“行为”,智慧的“儿女”等。使徒保罗则把分外恩典、罪和死说成是“王”。(罗5:14,17,21;6:12)他还说罪“有机可乘”,在人心里“引发各样的贪欲”,能“诱惑”人和“杀”人。(罗7:8-11)但保罗显然不是说,罪是一位个体。
同样,约翰记载耶稣所说关于圣灵的话,也必须按语境去理解。既然耶稣采用拟人法,把圣灵称为“帮助者”(pa·raʹkle·tos“帕拉克莱托斯”在希腊语是个阳性名词),约翰记述耶稣这番话时,用阳性代词“他”去代表“帮助者”是很恰当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约翰福音14章和16章,当约翰用希腊语“普纽马”这个中性词来指圣灵时,他用的同样是中性代词“它”。由此可见,约翰谈到“帕拉克莱托斯”(帮助者)时之所以用阳性代词,纯粹是顾及语法规范,而不是要说明什么教义。(约14:16,17;16:7,8)
不具个体的特性 上帝是个灵体,是圣洁的,他在天上的忠心天使也一样,可见圣洁的灵体不止一个。因此,假如“圣灵”是圣洁的灵体之一,那么圣经理应会用某种方式表明“圣灵”是个身份特殊的灵体,是有别于其他“圣洁的灵体”或天使的。例如,当经文所说的圣灵不是称为“上帝的圣灵”时,前面也起码应该用定语去修饰,或者加上定冠词去区分,让人看出圣灵是专指“某位灵体”,而不是泛指一般“圣洁的灵体”;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在希腊语原文,提到“圣灵”的经文大都没有加上定冠词。由此可见,圣灵并不具有个体的特性,根本不是一位个体。(参看徒6:3,5;7:55;8:15,17,19;9:17;11:24;13:9,52;19:2;罗9:1;14:17;15:13,16,19;林前12:3;来2:4;6:4;彼后1:21;犹20,Int,及别的行间对照译本)
奉圣灵的“名”施浸是什么意思 马太福音28:19说,基督徒要“奉父亲、儿子、圣灵的名”给人施浸。除了指名字,“名”还有别的含义。例如我们说“奉法律之名”,意思当然不是说法律是个有名有姓的个体;在这里“名”包含“名义”的意思,指法律“所代表的权威”。同样,译做“名”的希腊语词oʹno·ma(奥诺马)也包含这个意思。因此,虽然有些译本把马太福音10:41按字面意思译做:“人因为先知的名 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 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和合),但一些较近代的译本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译做“因为 先知是 先知而接待他”和“因为 义人是 义人而接待他”(新世)。关于马太福音28:19,罗伯逊的《新约词语选释》(1930,第1卷,245页)评论:“这节经文是用‘名’(奥诺马)来代表权力或权威,这个做法在《七十子译本》和纸莎草纸抄本里十分常见。”因此,一个人奉“圣灵的名”受浸,意思是他要承认圣灵是上帝为了达成自己的旨意而发出的动力。
圣灵不是个体的其他证据 圣经中还有其他证据显示圣灵不是一位个体。圣经把圣灵跟不具人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如水和火(太3:11;可1:8),还说基督徒要在“圣灵里”受浸。(徒1:5;11:16)圣经劝人不要用酒灌满自己,倒要“让圣灵充满”。(弗5:18)圣经说有些人“充满”圣灵,就像充满智慧、信心(徒6:3,5;11:24)或喜乐(徒13:52)等美德一样;在哥林多后书6:6,圣灵更被插在各种特质中间。假如圣灵真的是一个灵体或一位神,圣经就肯定不会用这些方式来形容圣灵了。圣经说圣灵能“作证”(徒5:32;20:23),约翰一书5:6-8也有类似的讲法,说水和血能“作见证”。虽然有些经文说圣灵向人“作证”和“说话”,但其他经文却表明,其实不是圣灵本身发言,而是上帝通过圣灵启示人说话而已。(参看来3:7;10:15-17;诗95:7;耶31:33,34;徒19:2-6;21:4;28:25)圣灵的作用好比无线电波。一个人对着麦克风说话,声音通过电波传送,让一段距离以外的人能清楚听到,效果就好像他直接向别人“说话”一样。同样道理,上帝通过圣灵作用于他地上仆人的心灵和头脑,让他们收到来自他的信息和旨意,然后再传给其他人。
有别于“力量” 圣经用“鲁阿”和“普纽马”来指上帝的圣灵时,是指上帝为了实现自己的旨意而发出的隐形动力。圣灵源于上帝而不是源于人,所以是“圣洁的灵”,是毫无玷污的。(罗1:4)圣灵不只是耶和华的“力量”;汉语“力量”一词用来译圣经原语中的其他词语(希伯来语koʹach科阿;希腊语dyʹna·mis迪纳米斯)会更加准确。当然,“鲁阿”和“普纽马”也常跟一些指“力量”的词语放在一起或并列使用,可见这些词语既密切相关,又明显有别。(弥3:8;亚4:6;路1:17,35;徒10:38)“力量”的基本意思是做事或活动的能力,可以深藏不露,即潜藏于个体或物体之内。“动力”却不一样,专指已经发挥出来 并作用在 人或物之上的力量,可定义为“已经或将要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的影响力”。如果要打比方,“力量”就好比储存在电池里的能量,“动力”则好比从电池发出来的电流。因此,根据上述就不同经文所作的分析,用“动力”来形容上帝的圣灵显然更准确,更能表达相关的希伯来语词和希腊语词所包含的意思。
万物靠圣灵被造 耶和华上帝凭着他发出的动力,即圣灵,创造了宇宙万物。圣经说,当大地一片混沌苍茫时,“上帝发出的动力[或‘灵’(鲁阿)]运行在水面上”。(创1:2)诗篇33:6说:“天因耶和华的话语而造,天上的万象靠他口中的气而成。”上帝的圣灵像一股强劲的风或气,无需实际接触任何物体,也能发挥强大的作用。(参看出15:8,10)人间的工匠是用双手和指头的力量去制造东西,上帝是用他的圣灵。因此,这股灵也被说成是上帝的“手”或“指头”。(参看诗8:3;19:1;比较太12:28和路11:20)
现代的科学家都知道,物质就是能量,即“有序能”或排列整齐、有规律的能量,也知道“物质可以转换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换为物质”。(《世界图书百科全书》,1987,第13卷,246页)宇宙浩瀚无边,人用望远镜只能窥见一小部分,但已经足以显示一切能量的源头耶和华上帝拥有多么惊人的力量。以赛亚先知说得一点没错:“谁能测量耶和华的动力”。(赛40:12,13,25,26)
生命与生育能力之源 除了无生命的物质之外,一切活物都凭耶和华的灵发挥作用才能存在,才有生命,因为起初的活物都是凭圣灵被造的,结果今天的活物才能存在。(参看伯33:4;见次标题“气息;生命的气息;生命力”)由于耶和华运用圣灵使亚伯拉罕和撒拉恢复生育能力,因此以撒可说是“靠着圣灵生下来的”。(加4:28,29)另外,上帝也通过圣灵,使他儿子的生命从天上转移到地上的犹太处女马利亚腹中,使她怀孕生子。(太1:18,20;路1:35)
圣灵作用在上帝的仆人身上 上帝的灵所发挥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传达、阐明和显示来自上帝的信息。因此大卫祷告说:“求你教我遵行你的旨意,因为你是我的上帝。你的灵实在良善,愿你的灵引导我到正直之地。”(诗143:10)凭着上帝之助,约瑟为法老解梦,解明他的梦有什么象征意义;连法老也因此看出约瑟有上帝的灵。(创41:16,25-39)在解释预言方面,圣灵发挥的作用特别明显。使徒保罗表明,圣经的预言绝不是某人对世事的个人见解,也不是某先知凭一己天赋,对世事所作的诠释或是对未来发展所作的预告。相反,他们是“受圣灵感动”,意即受上帝通过圣灵传达的信息所感动和引导,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后1:20,21;撒下23:2;亚7:12;路1:67;2:25-35;徒1:16;28:25;见预言;先知)圣经全都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上帝用圣灵启示”这个词组译自希腊语the·oʹpneu·stos(泰奥普纽斯托斯),字面意思是“上帝呼出”。(提后3:16)圣灵以各种方式向圣经执笔者传达信息,引导他们,例如让他们在日间或梦里看见异象(结37:1;珥2:28,29;启4:1,2;17:3;21:10),但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圣灵都作用在这些人身上,按上帝的旨意去感动和引导他们的内心和头脑。(但7:1;徒16:9,10;启1:10,11;见圣灵启示)
上帝的灵不但显明上帝的旨意,让他的仆人能清楚明白,也赐他们力量去完成跟上帝旨意一致的工作。圣灵是一股强大的动力,能起激励和催促作用。马可报道,耶稣受浸后受圣灵“催促”到旷野去。(可1:12;另见路4:1)圣灵可以像“火”一样在人的心中燃烧,使人“满腔热诚”(帖前5:19;徒18:25;罗12:11),或者“催逼”人做某件事。(参看伯32:8,18-20;提后1:6,7)上帝的仆人“靠着他的灵,内心刚强有力”,并“凭着耶和华的灵充满力量”。(路2:27;弗3:16;另见弥3:8)然而,这绝不是一种没有意识、盲目的冲动,他们是因为内心和头脑受到感动,所以有意识地选择顺应上帝赐下的动力。因此,谈到基督徒会众里那些有说预言恩赐的人,使徒保罗说:“先知发言的属灵恩赐,应该由先知自己控制”,好能维持良好的秩序。(林前14:31-33)
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正如电力能广泛用于各方面,上帝的灵能差遣和帮助人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赛48:16;61:1-3)谈到当日圣灵的神奇恩赐,保罗说:“恩赐各有不同,圣灵却是相同的。职务各有不同,主却是相同的。能力各有不同,把各样能力赐给众人的上帝却是相同的。可是圣灵在各人身上显露出来,无非是要人得益。”(林前12:4-7)
上帝的灵能装备人,使人胜任某件工作或任务。尽管比撒列和奥何利亚伯受委派去造会幕的器具和祭司礼服前,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上帝的灵使他们进一步充满“智慧、悟性、知识”,因此能按照指示去完成任务。换言之,上帝的灵大大提升了他们本来已有的天赋才干和专业知识,也让他们懂得如何教导别人。(出31:1-11;35:30-35)至于后来兴建的圣殿,同样是上帝通过圣灵把图样指示大卫的,让他着手为工程展开大规模的筹备工作。(代上28:12)
上帝的灵降在摩西身上,通过他说预言,行奇迹,带领以色列人,为他们听讼断案,借此预示耶稣基督未来担任的角色。(赛63:11-13;徒3:20-23)但摩西毕竟是个不完美的凡人,深感治国的担子沉重,于是上帝“把降在摩西身上的圣灵分给七十个长老,降在他们每个人身上”,让他们分担管理人民的责任。(民11:11-17,24-30)另外,从撒母耳膏立大卫那天起,上帝的灵就一直作用在大卫身上,指引他,装备他,使他日后能担起君王的重任。(撒上16:13)
约书亚接替摩西的工作后,同样“充满智慧的灵”。圣灵使他能说预言,行神迹,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摩西。(申34:9-12)尽管这样,靠着圣灵的帮助,约书亚一直带领以色列人作战,征服迦南地。类似地,耶和华的灵也“降在”其他人身上,使他们为上帝的子民奋勇争战,其中包括俄陀聂、基甸、耶弗他和参孙。(士3:9,10;6:34;11:29;13:24,25;14:5,6,19;15:14)
另外,一些人凭上帝的灵充满力量,不惜冒生命危险,在反对他们的人面前放胆发言,宣讲上帝真理的信息。(弥3:8)
圣灵倾注在上帝的子民身上,显示他们蒙上帝悦纳,并让他们得福,事事亨通。(结39:29;赛44:3,4)
施行审判和报应 上帝通过他的灵审判世人和列国,并以他的灵去执行判决,包括施行惩罚或毁灭。(赛30:27,28;59:18,19)在这些情况下,把“鲁阿”译做“狂风”十分恰当;例如耶和华说他要在烈怒中“刮起暴风”,经文所用的就是希伯来语词“鲁阿”。(结13:11,13;参看赛25:4;27:8)无论何时何地,上帝的灵都能发挥作用,让上帝鉴察的人得到所需的扶持或应得的惩罚。(诗139:7-12)
启示录1:4指出,上帝的“七股灵”在他宝座前。随后发出的七个信息结束时都有这句话:“有耳朵的,都当听圣灵对各地的会众所说的话”。(启2:7,11,17,29;3:6,13,22)这些信息包含了发人深省的判决,以及给忠贞的人的保证,表明他们必得奖赏。经文说,持有这“七股灵”的是上帝的儿子(启3:1);“七股灵”还被描述为“七盏火灯”(启4:5)和被宰杀过的羔羊的七只眼睛,“这些眼睛象征上帝发到全地去的七股灵”(启5:6)。在圣经的预言里,七代表完整或全部(见数目,数字),因此七股灵看来象征得了荣耀的耶稣(即上帝的羔羊)所拥有的完美辨识力。耶稣目光如炬,明察秋毫,能遍察全地。
上帝的话语是圣灵的“剑”(弗6:17),能显露一个人的内心如何,能揭示一些深藏不露的性格或心态。圣灵既能让人的心软化,顺从上帝通过他的话语所显示的旨意;也能任凭人硬起心来,敌挡上帝。(参看来4:11-13;赛6:9,10;66:2,5)上帝的话语向恶人预告判决的信息,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上帝的话语或信息必不落空,因此应验时产生的结果十分震撼,就好比干草被火烧尽,岩石被铁锤打碎一样。(耶23:28,29)耶稣基督是“上帝的话语”,是上帝的首要代言人,不但有权颁布上帝的审判信息,还有权向罪有应得的恶人执行判决。圣经说他“要用口中的气[灵或动力]”消灭上帝的仇敌,显然就是这个意思。(参看帖后2:8;赛11:3,4;启19:13-16,21)
上帝的灵是会众的“帮助者” 一如耶稣向门徒承诺,他返回天上后求父亲赐他圣灵,并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当天把上帝所赐的圣灵倾注在忠心的门徒身上。从那时起,耶稣就一直把圣灵赐给所有通过他而归向上帝的人。(约14:16,17,26;15:26;16:7;徒1:4,5;2:1-4,14-18,32,33,38)跟耶稣的门徒在水里受浸的情形差不多,他们仿佛被浸在圣灵里,凭着圣灵“全都受浸归于一个身体”,就好比铁块被放进磁场后充满磁力一样。(林前12:12,13;另见可1:8;徒1:5)在此之前,上帝的灵也曾作用在基督徒身上,使他们能驱逐邪灵(参看太12:28;可3:14,15),但现在圣灵在他们身上所发挥的作用,不论程度、规模还是方式,都是前所未见的。(参看约7:39)
圣经说,弥赛亚君王耶稣基督“有智慧和悟性的灵,劝导和大能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赛11:1,2;42:1-4;太12:18-21)耶稣被上帝立为会众的元首和主;从他如何运用上帝的灵去督导地上的基督徒会众,就可清楚看出他的确有使人归义的力量。(西1:18;犹4)从那时起,圣灵帮助基督徒更明白上帝的旨意,更了解圣经预言的含意,名副其实是会众的“帮助者”。(林前2:10-16;西1:9,10;来9:8-10)靠着圣灵,基督的门徒得着力量向人作见证,直到地极(路24:49;徒1:8;弗3:5,6);他们获赐圣灵的神奇力量,能说外语和预言,能治病和行异能,这一切不但促进了王国好消息的传播,也证明他们确实受上帝差遣和支持。(罗15:18,19;林前12:4-11;14:1,2,12-16;另见赛59:21;见上帝的恩赐条下的“圣灵的恩赐”)
身为会众的监督,耶稣也是通过圣灵来督导会众的,包括挑选人担当特别的任务,以及在会众里从事监督、教导和“纠正”的工作。(徒13:2-4;20:28;弗4:11,12)圣灵也就传道地区发出指引,让会众知道该到哪里或者不该到哪里传道(徒16:6-10;20:22)。圣灵也装备基督徒做富于成效的传道员,能写“基督的信”,这些信“用永活上帝的灵”写在肉版上、写在人的心上。(林后3:2,3;帖前1:5)正如耶稣应许,圣灵唤起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思考力,赐给他们勇气,使他们在统治者面前也能放胆作见证。(参看太10:18-20;约14:26;徒4:5-8,13,31;6:8-10)
基督徒是“活石”,被建造成一座以基督为房角石的属灵圣殿,在里面献上“属灵祭牲”(彼前2:4-6;罗15:15,16),唱“属灵的歌曲”(弗5:18,19),有上帝的灵住在他们当中。(林前3:16;6:19,20;弗2:20-22;另见该2:5)上帝的灵具有使人团结的强大力量,只要基督徒让圣灵在会众里畅行无阻,他们就必能用和平维系团结,相亲相爱,继续忠于和爱戴上帝以及他的儿子。(弗4:3-6;约一3:23,24;4:12,13;另见代上12:18)圣灵没有像昔日赐给比撒列等人建房子造器具的能力那样,赐给基督徒做手艺的能力。不过,圣灵却使他们获得装备,能胜任属灵的工作,从事教导、引领、牧养和劝勉的重任。他们所构成的属灵圣殿要用圣灵的果实去装饰,他们有“爱心、喜乐、和平、坚忍、仁慈、良善、信心”等美德,足以证明上帝的灵在他们中间,在他们身上运行。(加5:22,23;另见路10:21;罗14:17)会众要有条不紊地运作并受到适当的督导,这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因素。(加5:24-26;6:1;徒6:1-7;另见结36:26,27)他们顺从“圣灵的律法”这股使人归义的力量,摈弃一切顺应肉体的堕落行为。(罗8:2;加5:16-21;犹19-21)他们信靠的不是自己的出身或天赋才干,而是在他们身上运行的圣灵。(林前2:1-5;弗3:14-17;腓3:1-8)
圣灵也“帮助”基督徒在遇到疑难时作出明智的决定,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构成的长老团在割礼问题上如何达成共识,就是一个好例子。首先,彼得讲述上帝把圣灵赐给未受割礼的外邦人的经过,保罗和巴拿巴则报告他们向外邦人传道期间,亲眼看见圣灵作用在他们身上。接着,雅各显然得到圣灵的帮助,想起并指出阿摩司受上帝启示,早已预告万国中必有呼求上帝之名的人。圣灵的引导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当日的中央长老团显然看出这是圣灵的指引,所以他们在传达相关决定的信中说:“圣灵和我们都认为,不该给你们加添别的重担,惟有几件事必不可少”。(徒15:1-29)
受圣灵膏立,从圣灵而生,获得属灵的生命 正如上帝在耶稣受浸时用圣灵膏立他(可1:10;路3:22;4:18;徒10:38),现在也以同样的方式膏立耶稣的门徒。人受圣灵膏立,就是得了“信物”,显示他被召承受天上的产业(林后1:21,22;5:1,5;弗1:13,14),并且作证他从圣灵而“生”,成为上帝的儿子,有希望成为灵体到天上去。(约3:5-8;罗8:14-17,23;多3:5;来6:4,5)这些人“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凭我们上帝的灵”得蒙洁净,成圣称义;耶稣同样借着圣灵把自己献作赎价,成为上帝委任的大祭司。(林前6:11;帖后2:13;来9:14;彼前1:1,2)
由灵而生的基督徒在地上时虽是不完美的血肉之躯,却因为被召到天上承受产业而领受了属灵的生命。使徒保罗把肉身的父亲和耶和华上帝作比较时,称上帝为“属灵生命的父亲”,显然就是这个意思。(来12:9;另见来12:23)所有跟基督一同承受产业的人必从死里复活,得着灵的身体,跟基督在天上的形像相似。既然这样,他们在地上时理应跟他们的元首基督联合,与他“同归一灵”,决不让自己受肉体的欲望或不道德的倾向支配,不让自己被诱跟娼妓“合为一体”。(林前6:15-18;15:44-49;罗8:5-17)
领受并珍视上帝的灵 圣灵是上帝“白白”给人的“恩赐”;谁诚心诚意地恳求,上帝都乐意赐给他。(徒2:38;路11:9-13)除了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徒15:8),吸收知识并行事跟上帝的要求一致也必不可少(参看徒5:32;19:2-6)。基督徒一旦领受了圣灵,就不该罔顾圣灵,令圣灵“忧愁”。(弗4:30;另见赛63:10)他们不该一意孤行,追求一些违背圣灵指引的目标,不肯实践圣经的劝告,就是上帝用圣灵启示人写下的。(徒7:51-53;帖前4:8;另见赛30:1,2)谁弄虚作假,就等于企图“瞒骗”基督用来指挥会众的圣灵;谁以这种方式“试探”圣灵,都必自取灭亡。(徒5:1-11;对照罗9:1)一个人明明看见上帝的灵所发挥的作用,却偏要反其道而行,蓄意违抗圣灵的引导,就有可能亵渎圣灵,犯下不会得到宽恕的大罪。(太12:31,32;可3:29,30;另见来10:26-31)
气息;生命的气息;生命力 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然后“把生命的气息[nesha·mahʹ‘内沙马’的一个词形]吹进[na·phachʹ‘纳法’的一个词形]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一个活人[neʹphesh尼发希]”。(创2:7;见尼发希,普绪克)“尼发希”按字面意思可以译做“会呼吸之物”,包括人和动物。事实上,“内沙马”有时也用来指“会呼吸之物[或活物]”,在这个意义上跟“尼发希”是同义词。(参看申20:16;书10:39,40;11:11;王上15:29)创世记2:7就是用“内沙马”去描述上帝使亚当的身体有了生命,使他成为“一个活人”。可是,其他经文却显示,这不单单涉及呼吸(即把空气吸进和呼出肺部)。因此,创世记7:22记述大洪水降下,灭尽方舟以外的人和兽时,说:“凡鼻孔有气息[‘内沙马’的一个词形]、有生命动力[‘鲁阿’]的活物,就是在陆地上生活的,全都死了。”由此可见,“内沙马”(气息)跟“鲁阿”密切相关,在这节经文里“鲁阿”是指所有活物(人和动物)体内的生命力。
《新约神学词典》(第6卷,336页)说:“活物有没有气息,可从某些器官是否在运作[比如胸部或鼻孔的扩张]看出来;气息是生命的表征,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和关键,跟呼吸是分不开的。”因此,“内沙马”(气息)既是“鲁阿”(生命力)的产物,也是维持活物生命力的要素。科学研究显示,生命存在于人体100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尽管每分钟有成千上万的细胞死去,但却同时不断繁殖出新的细胞。身体每个细胞的生命力得以维持,是因为活物把氧气吸进体内,再经血管带到全身的细胞去。身体一旦缺氧,某些细胞几分钟内就会死去,另一些细胞的耐力则长一点。一个人几分钟没有呼吸不一定会死去,但他的细胞一旦没有了生命力,就谁也救不了他。《希伯来语经卷》是设计和创造人类的上帝启示人写的,其中显然是用“鲁阿”去指生命力或生命本身,用“内沙马”去指维持生命力所需的气息。
由于气息跟生命密切不可分,所以在很多经文里往往都并列使用。约伯坚定地说:“只要我一息[‘内沙马’的一个词形]尚存,上帝所赐的气[weruʹach韦鲁阿]还在我的鼻孔”,都决不做不义的事。(伯27:3-5)以利户说:“如果他[上帝]用心察看人,收回人的生命力[‘鲁阿’的一个词形]和气息[‘内沙马’的一个词形],凡有血肉的都必气绝[把空气呼出]身亡,世人都必归回尘土。”(伯34:14,15)类似地,诗篇104:29谈到地上的人和动物,说:“[上帝]取去他们生命的动力,他们就气绝,归回尘土。”以赛亚书42:5说:“耶和华上帝创造高天,展开天空,铺开大地和大地的出产,又赐气息给地上的人,赐生命给地上走动的。”气息(内沙马)使活物能生存下去;生命力(鲁阿)则使活物有活力,能够活动和行走。(参看徒17:28)上帝所造的活物跟人手所造没有生命气息的偶像相比,实在有天渊之别。(诗135:15,17;耶10:14;51:17;哈2:19)
虽然“内沙马”(气息)和“鲁阿”(生命力;生命的动力)有时也并列使用,但两者词义却不尽相同。诚然,生命力(鲁阿)有时会被说成是呼吸(内沙马),但原因看来是:呼吸是最明显的生命表征,足以显示活物体内有没有生命的动力。(伯9:18;19:17;27:3)
在以西结书37:1-10记述的关于平原上一些枯骨的异象里,即使骨头和骨头已互相连结,生了筋,长了肉,甚至包了皮,但“里面还没有气息[韦鲁阿]”。以西结接获指示要向“风[ha·ruʹach哈鲁阿]”说预言:“风[‘鲁阿’的一个词形]啊,要从四方吹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过来。”既然经文说“鲁阿”从四方吹来,在这里译做“风”就十分贴切。可是,一旦“风”(流动的空气)进入异象中死者的鼻孔,就马上成为“气息”(同样是流动的空气)了。因此,把第10节的“鲁阿”译做“气息”比译做“生命力”显然更恰当。这时,尽管以西结看不见这些死者体内有没有生命力,却能看见他们开始呼吸。正如11-14节表明,这个有属灵意义的异象预示,被掳到巴比伦而在灵性上“死去”的以色列人必再次在灵性上(不是实际上)活过来。既然14节描述的以色列人已经是能呼吸的活人,那么把这节经文中的“鲁阿”译做“灵”就很合逻辑了,因为上帝说他必把他的“灵”放在他子民里面,使他们在属灵的意义上再次活过来。
启示录第11章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异象,同样有象征意义。经文说有“两个见证人”被杀,尸首倒在街上三天半,后来“有生命的动力[或译气息,‘普纽马’]从上帝那里进入他们里面,他们就站起来”。(启11:1-11)这个异象也是以生命的复苏来象征属灵复苏的。这段经文也显示,希腊语词“普纽马”跟希伯来语词“鲁阿”一样,可指来自上帝的生命力或生命的动力。正如雅各书2:26说:“身体没有生命[pneuʹma·tos普纽马托斯]是死的”。(Int)
因此,上帝在伊甸园造了亚当后,“把生命的气息[‘内沙马’的一个词形]”吹进他的鼻孔里,不单单指上帝让亚当的肺部充满空气,而且指他让这股生命力(鲁阿)充满亚当体内的每个细胞。(创2:7;另见诗104:30;徒17:25)
通过生育,生命的动力从父母传给孩子,一代传一代。耶和华是生命力的源头,也是生育过程的创始者。因此,尽管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却追根溯源来自上帝。(参看伯10:9-12;诗139:13-16;传11:5)
生命力不具人格 正如上述,圣经表明除了人类之外,动物也有“鲁阿”或生命力。(创6:17;7:15,22)传道书3:18-22说,人怎样死,兽也怎样死,“生命力[韦鲁阿]全都一样,人并不比兽优越”。经文的意思是:就生命力而言,人和兽是没有分别的。由此可见,用于这个意义上的“鲁阿”(即生命力)是不具人格的。生命力可以比作电力这股隐形的动力。因为有电力,各种电器才能运作,比如电炉能发热,电风扇能生风,电脑能处理信息,电视能产生影像和声音等等。虽然电力使这些电器能启动能运作,但电力本身却不具备这些电器的任何一种功能。
因此,诗篇146:3,4说,“人一断气[‘鲁阿’的一个词形,意即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就归回地土;他的思想,当天就消灭 ”。生命力虽然维持人体细胞的活力,但并不具有细胞的任何特性,包括不具有脑细胞的特性,所以不能思考。假如“鲁阿”和“普纽马”(即生命力)是具人格的,那么以利亚和以利沙先知复活的两个孩子在死后就必定仍有知觉,在某个地方继续生存了;死后四天才复活的拉撒路也一样。(王上17:17-23;王下4:32-37;约11:38-44)要是这样,他们肯定会记得死后的经历,复活后也理应会告诉别人。可是,圣经的记载却没有提到他们当中有人曾这样做。由此可见,人一死,生命力就离开人体细胞,生命力并不具有死者的任何个性或特征。
传道书12:7说,人死后身体归回尘土,“生命力归回赐生命力的上帝”。既然这个人根本不会到天上跟上帝在一起,可见“归回”上帝的只是曾经让这个人活着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人(和动物)体内的生命力是不具人格的。因此,大卫在诗篇31:5说(路23:46记载耶稣死时曾加以引述)“我把我的生命托付在你手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求上帝守护或保管他的生命力。(参看徒7:59)当然,生命力无须实际穿越太空,从地球传送到上帝那里。例如圣经说,上帝在天上“闻到”祭牲的香气(创8:20,21),但其实这股香气只弥漫于地球大气以内的范围。同样,人的生命力无须实际离开地球,上帝也可以在象征意义上“收回”或接管。(伯34:14;路23:46)人把生命托付在上帝手里,意思是他全心仰望上帝使他复活,再次把生命力赐给他。(参看民16:22;27:16;伯12:10;诗104:29,30)
具有推动力的思想倾向 “鲁阿”和“普纽马”也指推使人显示某种态度、性格和情感,或推使人采取某个行动的力量。这股力量是肉眼看不见的,但能产生可见的效果。换言之,这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或精神,在背后推使人以某种方式说话和行事。
圣经记载,以撒和利百加因儿子以扫娶了赫人女子而“心[鲁阿]里苦恼”(创26:34,35),亚哈则因为心[鲁阿]里愁烦而不想吃饭(王上21:5)。男人要是“心[鲁阿]生嫉妒”,也许会对妻子诸多猜疑,甚至控告妻子通奸。(民5:14,30)
从圣经的描述,可以看出“鲁阿”和“普纽马”基本上是指“推动”或“驱使”人说话行事的力量或精神。例如,圣经说约书亚“有可嘉的精神”(民27:18);说迦勒跟另外十个探子很不同,“有不一样的精神”;那些探子因为报恶信,令以色列人无不恐惧沮丧(民14:24)。以利亚热心事奉上帝,充满魄力;以利沙接替他做先知时曾求上帝让临到以利亚的灵双倍临到他。(王下2:9,15)施浸者约翰显出跟以利亚一样的魄力和热心,令他的听众深受打动;圣经说他“有以利亚的气魄和能力”,说得一点没错。(路1:17)另一方面,示巴女王亲眼看到所罗门的智慧和财富,就惊讶得心神不定,“心力尽失”。(王上10:4,5)按照这个基本的意思,圣经说人的心或“灵”可以受到“激动”(代上5:26;拉1:1,5;该1:14;另见传10:4),“烦乱不安”(创41:8;但2:1,3),怒气“平息”(士8:3),心灵“忧伤”或“发昏”(伯7:11;诗142:2,3;另见约11:33;13:21)、“苏醒”或“安舒”(创45:27,28;赛57:15,16;林前16:17,18;林后7:13;另见林后2:13)。
内心和精神 圣经常常同时提到人的内心和精神,显示两者关系密切。人的心懂得思量,能推动人做某些事,跟人的情绪和情感息息相关(见心),因此足以影响一个人所养成的精神态度(显著的思想倾向)。出埃及记35:21指出内心和精神的相互关系,说“凡心受激励、心灵[即精神]受感动的”,都把奉献给会幕的礼物送来了。另一方面,迦南人听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施行的奇事,“就胆战心惊,谁也没有勇气[即精神]抵挡”他们,意思就是说,迦南人精神颓丧,没劲儿去攻打以色列人。(书2:11;5:1;另见结21:7)圣经里也有“心里苦痛”“心灵[即精神]破碎”(赛65:14)以及类似的说法。(参看诗34:18;143:4,7;箴15:13)由于这股推动思想的力量十分强大,因此保罗劝基督徒说:“要更新你们思想背后的动力[‘普纽马’的一个词形],并且穿上新品格。这新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创造的,体现真实的正义和忠贞。”(弗4:23,24)
正因为内心和精神息息相关,希伯来语“鲁阿”也常常译做“心”“心灵”或“气”。圣经一再指出,约束自己的“心灵”或精神态度十分重要。“人不能约束自己的心,就好像城破无墙一样。”(箴25:28)人受挑激时若把“怒气”全都发泄出来,就是愚昧人,有智慧的人却“平心静气到底”。(箴29:11;另见14:29,30)有一次,摩西因以色列人而“苦恼气愤”,结果“冒失发言”,因而受到管教。(诗106:32,33)圣经说得对:“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控制自己的心,强似夺城”。(箴16:32)要做到这一点,谦卑十分重要(箴16:18,19;传7:8,9),人“心里谦卑,终得荣耀”(箴29:23)。人有知识,明辨事理,会“心里冷静”,约束言语。(箴17:27;15:4)耶和华“衡量人的心灵”,必审判那些没有“保护自己的心”的人。(箴16:2;玛2:14-16)
一个群体所反映的精神 一个人能反映某种精神,一个群体同样能反映某种精神和某种显著的思想倾向。(加6:18;帖前5:23)基督徒会众必须精神合一,反映元首耶稣基督的精神。(林后11:4;腓1:27;另见林后12:18;腓2:19-21)
保罗把世界的“灵”(“精神”)和上帝的灵加以对比。(林前2:12)这个世界受上帝的大仇敌操控(约一5:19),反映出顺应肉体欲望的自私精神,这种精神推使人跟上帝为敌(弗2:1-3;雅4:5)。像古代不忠的以色列人一样,这个世界的精神是不洁的,怂恿人行淫(包括实际的和属灵的淫乱)及拜偶像。(何4:12,13;5:4;亚13:2;另见林后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