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传道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继续用比喻揭穿那些抄经士和祭司长的真面目。因此,这些人想要杀害他。(路加福音20:19)但耶稣并没有就此停止揭发他们,而是说了另一个比喻。
他说:“天上的王国好比一个王为儿子举行婚宴。他派奴隶出去,召集那些被邀请的人来参加婚宴,他们却不愿意来。”(马太福音22:2,3)耶稣在比喻的开头提到了“天上的王国”。这样看来,比喻中的王就是耶和华上帝。那么,王的儿子和那些被邀请来参加婚宴的人是谁呢?显然,王的儿子就是耶和华的儿子,也就是当时正在说比喻的耶稣,而受到邀请的就是那些将会跟上帝的儿子一起在天上王国里的人。
哪些人最先受到邀请呢?请想想,耶稣和使徒们一直向谁传讲天上的王国呢?就是犹太人。(马太福音10:6,7;15:24)这个国族在公元前1513年跟上帝订立了法典之约,因此他们有机会最先成为“祭司的王国”。(出埃及记19:5-8)但实际上,他们是什么时候被召集去参加“婚宴”的呢?这个邀请看来是在公元29年发出的,耶稣从那时开始传讲天上的王国。
大多数以色列人对这个邀请有什么反应呢?耶稣说:“他们却不愿意来。”绝大多数的宗教领袖和民众都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是上帝指定的君王。
虽然如此,耶稣指出犹太人还会有另一次机会。他说:“[王]又派别的奴隶出去,吩咐他们说:‘告诉被邀请的人:“我的宴会准备好了,公牛和肥畜已经宰了,万事俱备。来参加婚宴吧。”’那些人却满不在乎,各忙各的,一个去自己的田里,一个去做生意。其他人则抓住王的奴隶,虐待他们,杀死他们。”(马太福音22:4-6)耶稣的这番话跟基督徒会众成立后发生的事有关。在那个时候,犹太人仍然有机会去天上的王国。但他们大多数人对这个邀请都不屑一顾,甚至恶待“王的奴隶”。(使徒行传4:13-18;7:54,58)
这个国族会有什么下场呢?耶稣说:“王就勃然大怒,派军队杀掉那些杀人凶手,烧掉他们的城。”(马太福音22:7)犹太人在公元70年经历了这样的事,那时罗马人摧毁了“他们的城”,也就是耶路撒冷。
他们拒绝了王的邀请,王就不会再邀请别人了吗?根据耶稣的比喻,情况并不是这样。耶稣继续说:“然后王对奴隶说:‘婚宴准备好了,但是被邀请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到出城的大路上去,遇见谁,就邀请谁来参加婚宴。’于是那些奴隶就出去,把在大路上遇见的人全都召集起来,有邪恶的,也有良善的。举行婚礼的大厅就坐满了赴宴的人。”(马太福音22:8-10)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使徒彼得确实开始帮助没有归信上帝的外族人成为真基督徒。公元36年,罗马军官哥尼流和他的家人得到了上帝的神圣力量,有机会进入耶稣提到的天上王国。(使徒行传10:1,34-48)
耶稣指出,不是所有参加婚宴的人最终都能得到王的认可。他说:“王进来视察客人,见有一个人没有穿婚宴的礼服。王就对他说:‘朋友,你怎么没有穿婚宴的礼服就进来了?’他无言以对。于是王对仆人说:‘绑住他的手脚,把他扔到外面的黑暗里去。在那里,他就会痛哭流泪,咬牙切齿了。’被邀请的人多,选上的人少。”(马太福音22:11-14)
宗教领袖听了耶稣的话,可能没有完全明白比喻的含意。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非常愤怒,更加决心要除掉这个让他们颜面扫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