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话是什么意思?
拥有财物,却毫无享受
在观察世人的事务之际,睿智的所罗门王并没有忽视一些时常使人无法享受所拥有的财物的环境。
论到其中一种情况,所罗门写道:“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就是人蒙上帝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上帝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传道书6:1,2。
全能者容许任何人运用天赋的才干积聚财富或在同时代的人当中赢得声名或尊荣,在这种意义上说来,所罗门可以声称上帝赐人资财、丰富和尊荣。可是很不幸地,即使一个人一无所缺,环境却可能使他无法享有自己所拥有的财物。
他也许有山珍海错可吃,却因为肠胃有病而无法享受。尼布甲尼撒的经历是个有趣的例证。身为巴比伦的国君,他赢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后来耶和华上帝却因为他自高自大而惩罚他,使他失去神智。琼楼玉宇、珍肴美酒均变成对尼布甲尼撒毫无吸引力。他以为自己是牲畜,于是撇下豪华的宫殿,像牛一般吃草为生。当尼布甲尼撒自己不再过着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之际,“外人”遂得以享用他的财富。尼布甲尼撒染上重病,遭遇“祸害”达七年之久。——但以理书4:28-37。
接着所罗门指出长寿和儿女众多未必能够使人一生满足。他继续说:“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意思也许是,他巴不得早日死去被埋,像约伯在苦难中所为一般(约伯记3:11-22)],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为[早产的胎儿]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么?”——传道书6:3-6。
的确,人若不能从生活获得任何乐趣,即使长命百岁,儿女绕膝又有什么好处呢?不论贫富老幼,人死时都归于一处——坟墓。对得不着生活乐趣的人来说,长命仅带来更多难题和苦恼而已。早产的胎儿反比这人更好,因为夭折的婴儿无需经历一个生活空虚、饱受挫折的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许多艰辛。
所罗门进一步写道:“人的劳碌都为口腹,心里却不知足。这样看来,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6:7-9。
人们劳碌工作以求获得养生所需;他们“为口奔驰”。可是这样行很少能够满足他们的许多欲望。聪明但却不满足的人可能试图压抑一些令人困扰的欲望,愚昧的人则对欲望屈膝而丝毫不加以控制。看来这促使所罗门问道:“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意思便是,智慧人和愚昧人都不断受恼人的欲望所困扰,智慧人并不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类似地,穷人也许知道怎样将恼人的欲望在别人面前隐蔽起来,但这并不能将其除去。欲望既得不着满足,遂继续困扰着他。他也不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因此真正明智的途径是保持知足,以自己所有和眼所能见的为乐而非羡慕其他东西以致失去内心的安宁。
能够使人失去知足的另一个因素是不体会到有许多事物是无法改变的,所罗门说:“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传道书6:10)一个人可能获得功名富贵,但他仍然是个人,正如上帝将第一个男子称为人(希伯来文’a·dhamʹ,字根的意思是“赤色”或“红润”)。不错,他仍然是个凡人。他无法使自己永远活下去。诗篇的执笔者表达这个思想说:“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上帝,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诗篇49:7-9。
在这个制度里,人生是十分无常的。人人均受时机和环境所影响,以致生活更不稳定。所罗门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加增虚浮的事既多,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传道书6:11,12。
既然死亡使人的一切营谋都完全终止,人即使获得功名富贵又有什么好处呢?谁能够说世人所追求的目标——财富、地位、权势——那一个真正值得追求呢?人们时常羡慕某件东西,但得到之后却大失所望或甚至感觉苦恼,这种情形多么常见!人生如此短暂,“就如影儿经过”;这件事实令人更感苦恼。人无法买回时间,将已花去的精力用来追求另一个目标。再者,既然人无法决定自己身后会有什么事发生,为子孙积财而忽视属灵的事也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
智者的话多么有力地表明我们需要保持知足及从生活获得正当的乐趣!真正明智的人会避免让追求物质的欲望在心里形成,反之他会留意与上帝保持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