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录——一位接获预言信息的书记
在公元前第七世纪的最后25年间,巴录担任耶利米先知的书记。他当日的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道毫不尊重而坚要自行其是。因此巴录为耶利米笔录下来的预言大部分均宣告祸患将临。既然这些预言极不受人欢迎,巴录有时也像耶利米先知一样有些不愉快的经历。有一次,他周围的环境和预言信息的内容甚至使巴录失去平衡,结果上帝特别对他发出一个预言性的信息。
约雅敬在位第四年,耶利米吩咐巴录写下一个预言性的信息,宣告耶路撒冷行将在迦勒底人手中遭受毁灭。在次年晚秋的一个特别禁食日,巴录带着他所写的书卷前往圣殿的院子。为什么上帝派巴录而非耶利米去执行这件工作呢?耶利米无法前往,很可能受到圣殿官员所禁止。因此耶利米派巴录将耶和华的话向聚集起来的以色列人宣读出来。有一个名叫米该亚的人也听到这项公众的宣布。于是他立即向约雅敬王的文士和首领报告这件事。——耶利米书36:1-13。
众首领于是差犹底去见巴录,要他带着预言的书卷到他们那里去。巴录受到仁慈的待遇,被邀坐下来将书卷读给他们听。众首领听到信息所含的猛烈指责之后大感恐慌,他们的面色和举止无疑将他们的恐惧显示出来,他们觉得有义务要将书卷的内容告诉约雅敬王。为了决定巴录在写成该项预言书卷方面担任什么角色,首领们问他说:“请你告诉我们,你怎样从他口中写这一切话呢?”巴录的回答清楚表明他只是将耶利米的话忠实地笔录下来而已。他说:“他用口向我说这一切话,我就用笔墨写在书上。”众首领意识到这项预言性的信息会引起国王的愤怒,遂劝巴录与耶利米躲藏起来。正如众首领所预料,约雅敬下令将这两人逮捕。可是,由于耶和华的保护,他们未能找着耶利米和巴录的藏身之处。——耶利米书36:14-26。
这项经验必然使巴录得到很大的鼓励,因为在较早时候耶和华曾向他发出一项个人的信息。这个信息将他的思想纠正过来。在约雅敬作王的第四年,巴录叹息说:“哀哉,耶和华将忧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耶利米书45:3)巴录所经历的痛苦是由于他生活在那些无法无天的同胞当中之故。他们腐败顽梗,怙恶不悛。巴录的感觉很可能与罗得在所多玛时的感觉一般,圣经论到后者说:“这义人住在他们中间,天天看见和听见他们不法的事,他正直的心便感到伤痛。”(彼得后书2:8,《新译》)除了内心的痛苦之外,巴录更感觉忧愁。为什么他感觉耶和华将忧愁加在他的痛苦之上呢?
耶和华的信息表示,在巴录的一生中情形绝没有改善的希望。反之信息只是指向毁灭而已。这使巴录大感忧愁。从个人的观点看来,他并没有任何晋升的希望。因此他自怜自艾。他忧心如焚,“不得安歇”。
巴录所怀的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态度。他需要受到矫正。耶和华于是对他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那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耶利米书45:4,5。
既然耶和华通过耶利米先知之口所宣布的毁灭是必然会临到的,当时无疑绝不是应当“为自己图谋大事”的时候。这绝不是想及物质安全、繁荣或名誉地位的时候。上帝劝巴录要知足,仅求在将临的毁灭中能够死里逃生便满足了。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呢?(马太福音16:26)虽然可以劫后余生,巴录却会受到普通一般人所经历的艰辛。当耶和华保护他和耶利米,使他们不致落入约雅敬王的手中时,他得以预先尝到耶和华会给予他的庇护。
甚至在耶路撒冷遭受毁灭之后,巴录发觉他仍然需要保持坚忍和倚赖耶和华的保护。当耶利米奉耶和华之命劝人民不要逃往埃及时,他们毫不理会。他们不但拒绝听从耶和华通过耶利米先知所说的话,并且毁谤巴录以图为自己辩护,说:“这是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挑唆你害我们,要将我们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们有被杀的,有被掳到巴比伦去的。”(耶利米书43:3)他们声称现已年老的耶利米受到书记所影响,他所说的已不再是耶和华的话语,反之他只是将书记的信息当作全能者的信息向人发出而已。既然面对这样的态度,巴录无疑需要对耶和华的应许保持坚强的信心,继续相信耶和华会保全他的性命。
今日我们可以从巴录的经验得益不浅。他以耶利米的书记的身份忠心地事奉耶和华,这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特别的物质报酬。同样地,今日当有患难和艰辛临到一般人身上时,我们不应当期望受到特别的待遇。我们也应当甘愿在将临的“大灾难”中忍受艰辛。我们应以耶和华的这项保证为足:“或者[你们]在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可以隐藏起来。”(马太福音24:21,22;西番雅书2:3)当我们见到上帝对恶人执行判决时,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期望获得“自己的命为掠物”,渡过“大灾难”而进入耶和华那公义和平的新规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