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末期”与王国
1.(甲)现在有些什么重要问题发生?(乙)关于(i)地球,(ii)败坏地球的人,的末期,圣经怎样说?
我们现今正生活在“末期”中吗?“末期”是什么意思呢?值得庆幸地,地球本身并不会有一个“末期”,因为圣经向我们提出保证说:“地永不动摇。”与耶和华原本的旨意一致地,人和动物会永远在地上生活。(诗篇104:5-24;119:89,90;创世记1:27,28;8:21,22)可是,肆意破坏上帝的地球的邪恶列国和世人却有一个“末期”。王国的‘来临’会败坏这一切败坏地球的人。——彼得后书3:3-7;雅各书5:1-4;启示录11:15-18。
2.保罗预言在现今这段“艰难的时期”会有些什么情形出现?
2 现在我们正生活在“末期”中吗?你可以拿圣经的任何一部译本,读读上帝感示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3章1至5节论及“末期”的预言。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今日人类世界的情形正是这样吗?使徒预言会有“艰难的时期”来到,并且补充说:
“那时,人会专爱自己、贪爱钱财、自夸、高傲、亵渎、背逆父母、忘恩负义、不圣洁、没有亲情、不肯和解、恶言中伤、不能自律、横蛮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容易冲动、傲慢自大、爱享乐过于爱上帝;有敬虔的形式,却否定敬虔的能力;这些人你应当躲开。”——《新译》。
3.为什么保罗所说的“末期”必然是指比犹太制度的末期远较重大的一段时期?
3 使徒所写的以上一段话并非指犹太事物制度的“末期”而言。保罗所指的不可能是犹太制度的末期,因为他的这段话是在公元65年左右写的,当时犹太制度的“末期”已延续了一段时期,而且还有五年耶路撒冷便会遭受毁灭了。当时变节背教的情形尚未在一般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当中形成。犹太制度的“末期”情形相当恶劣,但是当耶稣复临建立他的王国,而撒但的整个世界事物制度均进入“末期”时,情形却会恶劣得多。
双重的应验
4.什么促使门徒提出马太福音24:3所载的问题?
4 耶稣在比喻中曾谈及“事物制度的终结”。(马太福音13:39,40,49,《新世》)这自然引起了门徒的兴趣,特别是鉴于当时一般平民从罗马和犹太宗教领袖的暴虐统治受到很大的痛苦。他们渴望上帝的王国会为他们带来舒解。因此,在耶稣被人杀死之前三天,有四个门徒当他坐在俯视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时到他那里问他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些事?你临在和事物制度的终结会有什么征象呢?”——马太福音24:3,《新世》;马可福音13:3,4。
5.耶稣回答时所说的话会怎样获得应验?
5 虽然耶稣的门徒所想到的仅是不久的将来,当时耶稣所作的回答却具有双重的应验:首先应验在犹太制度的“末期”中,然后在此之后很久进一步应验在撒但整个世界制度的“末期”中。
6,7.(甲)耶稣在马太福音24:7-22所说的话怎样在第一世纪获得一项小规模的应验?(乙)有什么提醒我们这件事的悲惨证据留存到今日?
6 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载于马太福音24章7至22节,详细描述一连串的事件;有些门徒会在接着的37年中,直至公元70年为止,目击这些事发生。对耶稣日子的犹太人来说,这会是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各地会有战争、粮荒、地震等事发生,而且基督徒会受人仇视,并有假弥赛亚出现;可是“这王国的好消息”却会传遍各地,作为一个见证。最后,‘可憎之物’,异教的罗马军队,侵入耶路撒冷圣殿的“圣地”。然后罗马军队暂时撤退,使耶稣的门徒得以听从他那含有预言性的命令,逃到山上获得庇护;不久之后,罗马人在提多将军率领下卷土重来。他们将耶路撒冷及其儿女和其中的圣殿摧毁,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也可参看路加福音19:43,44;歌罗西书1:23。
7 正如耶稣所说的“征象”指出,犹太人经历重重祸患的打击,最后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遭受如火的毁灭而达到灾难的高潮。有超过一百万个犹太人与他们的城市一同遭受毁灭,生还者则被掳到外地去。记念这场胜利的提多拱门直至今日仍然在罗马矗立,提醒人耶稣的预言的确获得了应验。可是,耶稣所预言的“征象”被记录和保存下来是否仅作为对生活在第一世纪的人的警告呢?今日这仅是‘死去的历史’吗?答案必定是:绝不然!
在全球获得应验
8.(甲)耶稣的话在第一世纪的小规模应验应当对我们今日的人有什么影响?(乙)这形成预表什么更大的事的预言性先模?
8 耶稣所预言的“征象”在犹太事物制度的“末期”中获得了精确的应验。这应当使我们对上帝的预言更坚信不疑。可是,第一世纪的事件也形成一项预言性的先模,预示会有什么事以远较庞大的规模发生于撒但的世界事物制度之上。这是必然的,因为上帝在公元70年对耶路撒冷执行的判决并非直至那时的最大灾难,也不是最后的一场灾难。耶稣在马太福音24:21,22的话仍然等待大规模的全面应验: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这是从世界的开始到现在未曾有过的,以后也必不会再有。如果那些日子不减少,没有一个人可以存活;但是为了选民,那些日子必会减少的。”(《新译》)
9.我们怎么知道耶稣的话指向一个普世的报应日子?
9 耶稣在马太福音24:23至25:46接着所说的预言也显示“事物制度的终结”具有全球的规模。在这段灾难时期的最高潮,“人子”会以上帝所立的君王的身分来到对撒但的世界执行判决,于是“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这会将所有不愿接受耶稣为王的人类包括在内。这场判决并非仅牵涉到一个国家及其城市而已,反之这乃是影响到全球的报应日子。——马太福音24:30。
10.(甲)正如耶稣的预言指出,‘自行其是’的人的遭遇会怎样与‘先求上帝的国’的人的遭遇截然不同?(乙)为什么这件事必定会以全球的规模成就?
10 耶稣的预言接着将“事物制度的终结”比作挪亚日子的洪水未来临之前的时期,由此再次表明上帝所执行的判决是普世性的;他说:
“正如人在洪水之前的那些日子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入方舟的日子;他们毫不理会,直至洪水来到将他们全部冲去,人子的临在也会这样。”(《新世》)
正如当时的洪水将整个邪恶的人类世界冲去,同样地,在弥赛亚“临在”的高潮来到的如火毁灭会将地上一切蔑视王国而坚要‘自行其是’的人从地上铲除。可庆幸地,许多‘先求上帝的王国和他的公义’的人会渡过这场毁灭而在一个地上乐园里承受永生。你会厕身于这些人之列吗?——马太福音6:33;24:37-39;25:31-46。
11.其他什么预言表明事情牵涉到世上所有的国家?这场灾劫会有生还者吗?
11 圣经有许多预言表明将临的“大灾难”会影响到地上的“万国”。(诗篇2:2-9;以赛亚书34:1,2;耶利米书25:31-33;以西结书38:23;约珥书3:12-16;弥迦书5:15;哈巴谷书3:1,12,13)但是届时必定会有生还者!——以赛亚书26:20,21;但以理书12:1;约珥书2:31,32。
君王在属天的荣耀中临在
12.(甲)为什么耶稣的临在必须有一个“征象”?(乙)为什么耶稣无需再次以肉身显现?
12 耶稣论及他临在的“征象”的伟大预言告诉我们,“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马太福音25:31)既然他的灿烂荣光会对人的视力有损,君王必需对人类保持隐形。(可参阅出埃及记33:17-20;希伯来书12:2。)由于这缘故,我们需要一个将他的“临在”显示出来的“征象”。当弥赛亚复临时,他无需舍弃属天的灵体生命而在地上以肉身显现作为“赎罪祭”。他既已“一次而永远的”献上了属人的生命作祭物,他再来时便“不是为担当罪”了;反之他要以隐形、属天的君王的身分复临。——希伯来书7:26,27;9:27,28;10:8-10,《新译》;彼得前书3:18。
13.关于耶稣复临的时间和他是否受列国所接纳,路加福音19:11-27表示什么?
13 耶稣最后一晚与他的亲密门徒共聚时告诉他们:“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翰福音14:2,3)与此一致地,耶稣在路加福音19:11-27的比喻里将自己形容为“一个贵族往远方去要接受王位,然后回来。”这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他本国的人却恨他,就派使者跟着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王统治我们。’”(《新译》)类似地,今日有许多人以基督徒自居,但却宁愿支持他们自己那不完美的人为统治而不愿接受“万王之王”。(启示录19:16)像耶稣在比喻里所谈及的“本国的人”一样,这些人会受到严厉的处分。
“灾难的起头”
14.虽然有人提出异议,什么却表明1914年是基督复临的年代?
14 这位不受到列国欢迎的伟大君王在什么时候开始作王统治地球呢?一切证据均指向1914年。但是也许有人提出异议说,‘1914年非但没有带来基督的和平统治,反而标明了人类一段苦难时期的开始!’这正是理由!因为按照圣经的预言,当“世上的国成了我们的主和他所立的基督的国”时,地上的列国会大为“忿怒”。(启示录11:15,18,《新译》)这也是耶和华派出他的助理君王‘在仇敌中进行征服’的时候。(诗篇110:1,2,《新世》)但是上帝并没有立即将仇敌消灭。
15.启示录第12章怎样很适当地描述王国的诞生?
15 启示录12章描述一个令人振奋的异象,使徒约翰以象征的方式见到上帝的弥赛亚王国诞生。这个王国像一个男孩子一般由上帝的“妇人”——他那由天使构成的属天组织——所产生。“孩子被提到上帝宝座那里去,”因为王国必须倚赖耶和华和他的至高统治权才能发挥作用。——启示录12:1-5。
16,17.(甲)1914年以来在地上发生的许多灾难是由什么促成的?(乙)耶稣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所说的话怎样描述这些苦难的起头?
16 接着,天上发生了战争!业已登基的君王和他手下的天使与撒但及他手下的鬼魔争战,并且将后者从耶和华的天界摔到地球的附近。因此,“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的下到你们那里去了。”(启示录12:7-12)在这段“不多”的日子中,君王将秉性公义的人召集起来承受救恩,同时发出警告促请人留意上帝行将对撒但的世界事物制度执行判决了。——马太福音24:31-41;25:31-33。
17 今日我们见到耶稣所说的末世“征象”正在获得应验。这个“征象”由马太福音24章、25章,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将其详细描述出来。请留意耶稣描述“痛苦的开始”说:
“一个民族要起来攻打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起来攻打另一个国家。到处必有大地震,饥荒和瘟疫,天上必有又恐怖又巨大的预兆。”(马太福音24:3,7,8;路加福音21:10,11,《新译》)
这样的“痛苦”有从1914年开始临到人类身上吗?
18.从1914年开始,战争怎样变成极为可怖?
18 大战[后来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瘟疫和饥荒接踵而来。作家们发觉很难形容战场上的恐怖。在1914至1918的大屠杀期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在战壕里。《人间地狱》一书引用保罗·纳殊(Paul Nash)的话描述欧洲的战场说:“没有任何笔墨或图画能够充分描述这个国家——通常战争昼夜不断、月复一月地进行。唯独恶毒的鬼魔化身才能促成这场战争。我们无法在任何地方见到上帝的作为……炮火永不停止……杀害人,伤残人,使人疯狂;它们使这块土地沦为一个巨大的坟墓,将可怜的死者抛进其中。这场惨剧是难以言喻的,完全没有上帝,也没有希望。”
19.关于自1914年以来地震的激增,统计数字显示什么?
19 末期的“征象”也包括“地震”在内。自从1914年以来,地震有剧增吗?这也许听来令人惊奇。但是统计所揭露的事实甚至更令人惊奇。正如纪奥·马拉高里(Geo Malagoli)在一份报纸(Il Piccolo)中评论说:“在1,059年(从公元856至1914年)的一段时期中,可靠的方面只列出24场大地震。”他的数字表明,在这段时期中平均每年有1,800人死于地震,但是自1915年以来却发生了43场大地震,平均每年地震的丧生者达25,300人之多。
‘天上巨大的预兆’
20,21.(甲)自1914年以来有什么‘可怕的预兆’出现?为什么?(乙)今日我们见到路加福音21:25,26获得什么应验?(丙)‘来自天上的巨大预兆’怎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20 耶稣也预言说:“天上必有又恐怖又巨大的预兆。”(路加福音21: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绵不绝的炮火轰击标明了一件新事——总体战。飞船和后来更具重要性的飞机首次打开了空战的时代。诚然,1914-1918年的大战仅是个开始,但是这却导致耶稣在他的预言中接着描述的情况:
“日月星辰将有异兆;在地上,各国也要因着海洋波涛的咆哮而困苦不安。天上的万象震动,人因为等待即将临到世界的事,都吓昏了。”——路加福音21:25,26,《新译》。
21 所谓的‘征服太空’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日月星辰”之上,而且据报有些强国正打算利用人造卫星在太空建立军事跳板。但是他们已经拥有所需的技术,能够使越洲飞弹从外太空降至他们所选择的任何目标之上。目前世上敌对的列国所储备的核子武器足以将人类毁灭许多次;据估计到这个世纪末,可能有35个国家拥有这种杀伤力十分巨大的武器。
22.(甲)自1914年以来,实际的“海洋”怎样呈现新的面目?(乙)关于地球所受的威胁,有学识的人提出什么警告?
22 将美国也卷入其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潜水艇的战争;由于这缘故,“海洋”呈现一个新的面目,在今日看来更充满了不祥的凶兆。准备妥当的核子潜艇在各大海洋中巡游。地上没有任何城市是核子火箭所达不到的。1980年8月30日的纽约《时报》引用美国国务院的专家马绍尔·苏尔曼(Marshall D. Shulman)的谈话说,核子战争的可能性“看来会增加而非减少”。由超过六百名专业人士赞助,1980年3月2日在纽约《时报》刊出的一幅全页广告说:“甚至一场‘有限的’核子战争也会造成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巨量死亡、损伤和疾病。”他们补充说,“一场全面的核子大战可以在一小时内结束,并且可以将北半球的大部分生物完全消灭。”但是列国用来制造和购置各种大量杀人武器的军费却不断激增。
23.正如耶稣所预言,看来人类正达到历史上的什么地步?
23 人类看来正达到若干年前诺贝尔奖金的得奖人哈罗德·乌雷(Harold C. Urey)所预言的地步,他说:“我们在恐惧中进食,睡眠,生活和死亡。”不错,“各国……困苦不安,[不知所措]……人因为等待即将临到世界的事,都吓昏了。”
24.谁知道‘解决的方法’?为什么我们应当热切祈求王国‘来临’?
24 可庆幸地,为了美善的旨意而创造地球的宇宙主宰耶和华却‘知道’解决的方法,而且他会借着他爱子的王国向人打开一条逃生的道路。但在我们仔细查考这个逃生方法之前,让我们进一步留意耶稣的预言,看看他在论及末期的“征象”时所提及的世界大战、饥荒、瘟疫与启示录一个杰出的预言多么吻合。要记得,上帝的弥赛亚王国才是解救的方法!这便是我们所热切祈求和渴望看见其‘来临’的王国!
[第115页的附栏]
作家们对1914年的评论
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人仍然将1914年视为现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捩点:
“我们这时代的转捩点其实是1914年而非广岛被炸的一年。”——亚尔·伯莱特-卡利(Rene Albrecht-Carrie),《科学月刊》,1951年7月刊
“自从1914年以来,留意世界趋势的人都因为世界看来注定走向更大的灾祸而深感不安。许多严肃的人感觉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制止人类走向灭亡。他们见到人类像希腊悲剧中的主角一般被愤怒的诸神所驱策而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罗素(Bertrand Russell),纽约《时报》周刊,1953年9月27日
“现代……开始于1914年,没有人知道这会在何时或如何结束。……收场可能是集体的毁灭。”——《西雅图时报》社论,1959年1月1日
“在1914年,当时人们所知和为人所接纳的世界结束了。”——詹姆士·甘马伦(James Cameron),《1914年》,1959年出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的巨变之一。”——巴巴拉·德克曼(Barbara Tuchman), 《八月的枪声》,1962年
“一些念头和情景在我脑海中浮现,……来自1914年之前的念头,当其时地上有真正的和平、宁静与安全——当时我们尚未尝到恐惧的滋味。……自从1914年以来,安全和宁谧已从人们的生活上消失了。”——德国政治家阿登诺(Konrad Adenauer), 1965年
“整个世界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爆炸起来,我们仍然未明其究竟。……当时乌托邦已经在望。世上有和平与繁荣。然后一切都被炸毁了,自那时以来我们一直陷于昏迷状态。”——华尔克·柏西(Walker Percy)医生,《美国医药新闻》,1977年11月21日
“世界在1914年失去了一种连贯性,自那时以来从未得以复原。……世界进入了一段空前混乱和强暴的时期,不论在国际间和国内均是如此。”——《经济学家》周刊,伦敦,1979年8月4日
“文明在1914年染上了一种痛苦和也许是致命的疾病。”——法兰克·彼德斯(Frank Peters), 圣路易《邮报》,1980年1月27日
“看来百事都一帆风顺。我便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出乎意料地,在1914年的一个早上,整个情势都突然改变了。”——英国政治家麦美伦(Harold Macmillan), 纽约《时报》,198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