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仅是分发圣经并不够
    守望台1964年 | 9月15日
    • 仅是分发圣经并不够

      每一年圣经均数以百万计地印刷和发行出去,而且所印行的文字亦逐年增加。迄今它已被全部或部分地印成一千二百多种文字,确实的数字是1202种。

      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地,基督新教信徒每年均举行一个圣经周,通常是始于降临节的第二个星期日。(附带说明“降临节”就是指一段在圣诞节之前四个礼拜的准备时期。)在某些地方,甚至罗马天主教也有一个圣经周,例如在美国,这一周通常是在每年二月份举行以便与天主教的出版月份一起庆祝。

      这一切的圣经印刷和分发均是值得赞许的——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其中并非均出自纯粹的宗教或博爱的动机——但是并不就此足够了。即使每家人都有一本圣经而且还偶尔翻阅它一下也不够。他们必须明白他们所读的和怎样遵守其中的教训。诚然,圣经有些部分,例如历史和道德律则等部分对于那些客观地去研读它的人是颇显而易明的。但是其中亦有很多部分是没有指导无法明白的;由于无法了解它的意思,许多人便不再研读圣经,而其他的人则攻击圣经是自相矛盾的。我们特别需要帮助才能明白圣经里预言的应验,尤其是那些关于我们今日的预言。

      事实上,若不是到了上帝所定的时间,便没有任何人能够明白圣经的预言。因此曾受上帝任用来写下许多预言的但以理论到其中一些预言时,说,“我听见这话却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呢?因为当时还未到上帝所定的时候,为了这缘故上帝对他说:“但以理,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到那时“智慧人能明白。”为什么呢?因为到那时圣经的那些预言才得到应验。同样,唯有在耶稣基督应验了某些预言之后,他的使徒马太才能向人指出某些事件并说明它们怎样得着应验。——但以理书12:8-10;马太福音2:22,23;3:3;8:17;21:4,5;27:9,10。

      上帝的圣灵在令人了解圣经方面亦同样的重要。使徒彼得和他的同工唯有在五旬节受圣灵的感动之后才能够了解并向人传扬和说明预言的应验而从该时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正如使徒保罗指出,“上帝借着圣灵向我们鲜明[万事]。”——哥林多前书2:9,10;使徒行传2:2-36。

      想明白圣经还需要有一个正当的心灵状况,一种诚恳求知的愿望,一种“察觉个人在属灵上需要”的感觉。因此耶稣总是以比喻来传道,以将真心诚恳求问的人和偶然好奇听道的人分别出来。诚恳求问的人会听从耶稣的话:“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而留下来继续聆听更多的真理。——马太福音5:3;13:9-16。

      我们特别需要从献身上帝的仆人得着帮助才能明白圣经。使徒行传8:26-39记载了一件事显明地证实了这点。一个诚恳好学的埃提阿伯的官员正在阅读以赛亚的预言,但却不明了其中的意思,直至传福音者腓力向他释明后,他才了解。如果每个人仅凭自己研读便可以了解圣经和被推动去实行其中的教训,那么基督徒小组里的每一分子都可以自立好像一个完整的人身一样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使徒保罗将整个基督徒小组比作一个身子,将小组内每个分子比作身体的各部分,如手,足和头等。各部分彼此间均十分需要,因此曾有人很恰当地说:“身体的各器官时刻都对其他的器官负有义务。”不错,正如保罗指出:“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着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如果人所需要的只是一本圣经而已,那么,保罗所用的比喻便变成毫无意义了。——哥林多前书12:21。

      耶稣基督赐给他的教会“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人]和教师”这件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仅是有圣经并不够。正如这位受感示的执笔者继续指出。上帝赐下这些人“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4:11-13。

      正如在早期的基督教的时候,需要一些献身遵行耶和华上帝的旨意并蒙他赐下圣灵的人作为工具,今日亦有这种需要。耶稣以比喻性的话预言今日亦有这些人为的工具。这包括在耶稣所讲的关于这事物制度末期的伟大预言中,也就是我们今日所处的时期中,他说:“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任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灵]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事实表明这“仆人”可以在基督徒见证人的新世界社会里找到。——马太福音24:45-47。

      不错,仅是印刷和分发圣经是不够的。圣经,特别是圣经的预言必须等到上帝所定的时间才能为人所了解。然后虔诚的求问者借着上帝圣灵和他在地上献了身的工具才能明了它们。这就是本刊发行的宗旨,也是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随时准备好亲自去帮助每一个诚心寻求真理的人。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免费“不用银钱,不用价值的。”他们既然“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以赛亚书55:1;马太福音10:8。

  • 不屈不挠的勇气
    守望台1964年 | 9月15日
    • 不屈不挠的勇气

      马菲逊在其所着《上帝是一位百万富翁》一书中论及耶和华见证人时,说:“在韩战中,从松弛的基督新教信仰,我们的军事学校,及优良大学所产生的青年均一打一打地在战争的压力下崩溃。……在五角大厦对这问题所作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一个令人面红耳热的结论:那少数的几个被囚为战俘的耶和华见证人……每一个都成功地抵挡了一切敌人为了想使他们归信共产主义而用的科学和心理学的努力——比那些爱国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更忠耿不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