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守望台1978年 | 2月15日
-
-
一个无法破坏的“盐约”一般。——利未记2:13;民数记18:19;历代志下13:5。
20.为了保护自己不致“被火当盐来腌”,我们必须怎样除去犯罪的手、脚和眼?
20 为了防止自己“被火当盐来腌”,我们可以怎样砍下一只犯罪的手或脚或挖出一只犯罪的眼呢?实际这样行并不会纠正或除去通过手、脚或眼等肢体表达出来的错误欲望。我们必须以比喻性的方式执行这项割除的行动。使徒保罗表明我们可以怎样听从耶稣的劝告,说:“所以要治死[什么?]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上帝的愤怒必临到。”——歌罗西书3:5,6。
21.我们怎样执行这项“治死”的行动?
21 为了“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我们必须表现自制的能力以约束我们的实际肢体。举例说,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眼睛不看色情的书刊,也不看下流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我们必须约束自己的手不做偷窃或不道德的事,约束自己的脚不跳刺激性欲的舞蹈或跟一个“与世俗为友”的人同游以致受到引诱。我们必须在灵性上治死我们对“世上一切事物”的爱好,借此将“肉体的私欲,眼目的私欲和今生的骄傲”除去。——约翰一书2:15-17,《新译》;箴言6:16-19。
在我们自己里面的“盐”
22,23.(甲)最后,耶稣提及怎样的盐腌?(乙)耶稣吩咐使徒们要在自己里面有怎样的盐?为什么他们需要如此行?
22 耶稣并非仅以不利的方式提及盐而以此结束他的讨论。(马可福音9:33-49)他接着说:“盐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可以用什么使它再咸呢?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彼此和睦。”——马可福音9:50,《新译》。
23 作为调味品,实际的盐通常是好的。约伯问道:“物淡而无盐,岂可吃么?蛋青有什么滋味呢?”盐无疑可以使食物更可口。但是,在耶稣的日子人们常用的盐若失去了咸味,就无法将其中所含的杂质加以精炼了,因此这样的盐遂变成不宜于供烹饪和调味之用。它本身不能恢复味道供人食用。很适当地,耶稣以盐作比喻。他对十二门徒说:“你们自己里面应当有盐。”但是耶稣为什么要吩咐他们这样行呢?因为他们在返回迦百农的途中彼此争论,从而显示他们缺乏这种美好的比喻性的盐。
24.比喻性的“盐”是什么?
24 这种盐预表一个人的品格中使人以温文尔雅的方式对待别人的可喜品质。这种品质令人所说的话在别人听起来更悦耳动人,容易接纳,同时也更易受别人的思想所吸收。因此这使人更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箴言16:21,23。
25.甚至一起吃实际的盐怎样也对人有益?
25 像主人与客人一般一起吃盐可以在彼此之间促进感情而养成良好关系。盐甚至会被人用作薪金发给雇员。(以斯拉记4:14)我们的品格含有比喻性的盐是好的和可贵的,正如使徒保罗强调说:“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5,6)请也留意箴言15:1。
26.我们有比喻性的“盐”在自己里面可以帮助我们遵行耶稣对使徒们所下的什么最后训示?这可以为我们身为基督门徒的人带来什么结果?
26 在我们自己里面有“盐”及“用盐调和”我们的言谈可以帮助我们遵行耶稣在结束他与十二使徒的讨论时所下的训示:“[要]彼此和睦。”(马可福音9:50)我们在言行上保持机巧、体贴、健全、和气无疑可以帮助我们身为基督门徒的人在彼此之间保持和睦。这可以表明上帝的灵在我们心里运行,因为“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加拉太书5:22)再者,“从天上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其次是和平的。”(雅各书3:17,《新译》)因此我们若听从耶稣的训示彼此和睦共处,这便表现高度的智慧了。在一个明争暗斗、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世界里,这种和平的确是基督真正门徒的标志。这使我们能够在基督之下保持团结,继续作上帝组织起来的百姓。
-
-
年幼的孩童也可以学习体会基督徒的聚会守望台1978年 | 2月15日
-
-
年幼的孩童也可以学习体会基督徒的聚会
令人惊奇地,年幼的孩童也可以对基督徒的聚会怀有很大的体会。例如,小翠文只有四岁,她的母亲十分努力教导她,并经常带她参加聚会。不久之前,她那还未相信的父亲想在星期日下午聚会的时间带她去购物。于是母亲遂带着两岁大的妹妹去参加聚会。在下午稍后的时间,翠文问父亲,“爸爸我们买完东西没有?”他回答说:“买完了。”“我们到聚会所找妈妈吧。”父亲说他不知道聚会所在哪里,但翠文说她知道。于是翠文便沿着街带领她父亲。找到王国聚会所所在的大厦,当时大厦的铁闸已锁起,但翠文找到管理员,后者让他和父亲进去。母亲看到满面笑容的翠文牵着父亲的手进王国聚会所时感到多大的惊奇!见证人对这位不信的父亲所表示的友善欢迎使他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也对于他幼小的女儿竟能带他到王国聚会所去一事获得深刻的印象。他现在确实知道他的妻子女儿与怎样的人来往,并且对真理的观感大为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