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上帝仍可寻见之际寻求他
“[上帝]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使徒行传17:26,27。
1.保罗是怎会来到一个陌生城市的?这导致什么结果?
那人是城里的人所不认识的;当他抵达时,他对那城也十分陌生。他在城中各处参观时留意到有一个祭坛是“献给未识之神”的。你会喜欢崇拜一位被你视为未识之神的上帝吗?这是一种十分令人不满的情况,当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行期间于公元50年左右抵达雅典时,他无疑有这样的感觉。当时保罗的基督徒弟兄按照他的吩咐将他从庇哩亚带到雅典,留下他在那里。在此之前不久,保罗获得属天的指示前往探访雅典之北的马其顿。显然他以前从未到过雅典。很可能他知道这城是学问和宗教的一个中心。后者使他深感不安;他“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保罗对这种情形有什么反应呢?假若你是个犹太籍的基督徒,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使徒行传16:9,10;17:15,16,23。
2.“未知”的东西怎样可能对人有害?保罗怎样设法克服这个障碍?
2 “未知”的东西自然没有明确的范围或“疆界”。这件事实可以造成很大损害而导致悲剧。因此,若是可能的话,我们应该设法克服这种环境。保罗便克服了这个障碍。他开始向人介绍自己和他的使命,同时也留意观察雅典人和他们的思想。“于是[他]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使徒行传17:17)很可能雅典城里的犹太人对他的反应跟其他城市的犹太人差不多。但在市场上他却遇到许多人以自己对学问和哲学的兴趣而自豪。既然“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在闲暇的时间]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我们可以说他们正在已知的宗教范围内寻求上帝吗?不能。让我们看看市场上所挤满的是怎样的人。——使徒行传17:21。
3.彼古罗人和斯多亚人以什么闻名?今日我们怎样可以见到类似的态度?
3 圣经提及彼古罗人。他们相信人生的主要目标便是获得最大的乐趣而同时不致遭受狂饮滥食所造成的坏影响。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而他们却主张“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两者的见解自然大相径庭。(使徒行传17:18;哥林多前书15:32)彼古罗人力图避免越过的界限之一是任何足以妨碍他们追求和获致乐趣的东西。他们并没有在上帝所订的界限之内寻求他。圣经也提及斯多亚人。他们不相信有一位有个性的上帝,反之他们相信有一位没有个性的神,人的灵魂便自其而生。在他们看来,过道德的生活意思便是“顺乎天性”,因为他们相信物质和能是宇宙的基本元素。他们相信人类的事务受命运所支配。他们也不是真正寻求真理的人;他们并不愿接受上帝派保罗所传的信息。可顺带一提的是,我们不难看出上述两批人的主张和今日许多人的见解颇为相似;他们都将物质资财和爱好享乐之心置于生活上的首位。对他们来说,无论他们承认与否,“上帝已死了。”至少以他们衷诚地寻求他或探索他的兴趣而言,上帝有如死去了一般。
4.为什么保罗被带到亚略巴古?他将这件事视为什么?
4 雅典的一般居民对保罗的态度均不甚友好。他们“与他争论”,并且将他称为一个“胡言乱语”和“传说外邦鬼神”的人。他们把他带到亚略巴古,可能是要审问他。保罗很高兴趁此机会作一个良好的见证,我们也深感庆幸圣经为了我们的益处将他当时所说的话记录下来。我们想看看他怎样处理关于“未知”的事和疆界的难题。请想象我们当时在场聆听他演说。——使徒行传17:18-22。
神治的疆界
5.(甲)保罗的开场白有什么值得留意之处?(乙)他怎样处理关于“他们所不认识的东西”的难题?
5 “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给]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使徒行传17:22,23)这段开场白多么机巧婉转!保罗没有说任何会引起听众反感或使他们感觉与他见解不同的话。反之他拣选他们“所敬拜的”一个对象而看来只是与他们一起讨论献给这位神的祭坛。保罗并没有首先问明崇拜者心目中所想到的究竟是怎样的神,反之他开始提出合乎逻辑的有力论据,将其建于确凿不移的真理和事实之上。首先他将注意力从“他们所不认识的东西”引到另一个题目之上。他并没有坦率地指出这种崇拜是不对的,反之他只是说他想把唯一值得人敬拜的对象向他们陈明。请留意他怎样着手。
6.关于上帝对人和人的居所所订的旨意,保罗确立了什么真理?
6 他解释创造万物及“将生命气息赐给万人”的上帝并“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里,也不用人手服事”。这句话若使听众觉得上帝是高不可攀的,保罗接着所说的话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看法。“他[上帝]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24-27)科学与圣经均一致表明整族人类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始祖,而这个始祖则从造物主上帝获得生命和气息。保罗接着提出一个饶有趣味的论点,表明人类的生活范围将“全地”均包括在内。当然,这句话与世人“上穷碧落”的野心大相径庭。人可以在空中飞行,甚至远达月球,但是人却无法永远在空中或月球上居住。人其实应该满足于居住在上帝所订的疆界之内。
7.每逢上帝颁布一项法令,这必然暗示什么?
7 保罗接着指出上帝“预先定准[或颁令]他们的年限[指定的时期,《新世》]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他的话是指什么而言呢?请留意“定准”或“颁令”这个字。每逢宇宙的主宰上帝颁布一项法令或任何类似的规定,例如敕令、律法或命令等,一项神治的疆界、界限或分界线随即被建立起来。这是必然的,因为借着颁布这些规则,上帝为人订下了若干必须遵守的条件和义务。你若服从这些条件就必须留在界限之内。不服从便意味到你越出界限之外而不受约束,或甚至侵犯别人的权利。凭着圣经的启迪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查考可以帮助我们寻求上帝,但是首先我们想看看“指定的时期”和世人“所住的疆界”是什么。
8.上帝对亚伯拉罕所作的应许怎样透露若干规限或疆界?
8 在上帝的道和灵指引之下,保罗回顾上帝创造人类之后的事件以说明独一的真神怎样在时间和地域方面均定下了若干规限或界限。这些规限是什么呢?虽然上帝在伊甸园里作了第一个应许和预言,我们所要寻找的第一个环链或踏脚石却是上帝凭着誓言与亚伯拉罕所订立的约。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立约说:“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世记22:18)这无疑表明亚伯拉罕并非“敬拜他所不认识的未知之神”。绝不然!这同时表明列国若不认识上帝,他们绝不能按照自己的见解而获致幸福。人必须按照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才能寻得上帝。正如以赛亚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你也必须在可以找着他的地方,在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以赛亚书55:6)你是否像亚伯拉罕一样乐于听从上帝的声音呢?
9.这个应许怎样按照上帝在时间和地点方面所定的规限而实现?
9 现在请看清上帝的应许怎样按照他在时间和地点方面所定的规限而实现。关于亚伯拉罕的后裔,上帝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四百年。……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耶和华接着应许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四百年期满之后,上帝准时地实现了他的应许。当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获律法时,耶和华明确地应许说:“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在另一方面,当以色列人行经旷野之际,上帝警告他们不可侵犯其他民族,例如摩押人和亚扪人,的疆界。这使我们体会到摩西在申命记32:8所说的话多么适当:“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邦,……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创世记15:13-21;出埃及记23:31;申命记2:4,5,18,19。
10.(甲)上帝为了什么目的立下“指定的时期”和“疆界”?(乙)根据这件事实,保罗进一步提出什么论据和警告?
10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明白保罗论及“指定的时期”和“所住的疆界”的话是指什么而言了。上帝颁布这些规定是为了什么目的呢?人们时常树立界限,例如建一道高墙,以防止他们所不认识或不欢迎的人入内。但是在此我们却见到一项可喜的对照。保罗说上帝所定的界限是要作为有益的路标或指南以帮助人“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为了支持这个论点,保罗指出“人的生活动作都在乎上帝”,“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然后保罗提出警告劝人不用被愚昧无知的偶像崇拜所骗倒:“我们既是上帝所生的,就不当以为上帝……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听到这话之后我们无疑想知道上帝期望我们怎样行。保罗随即告诉我们:“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17:27-30。
11.保罗的论据的最高潮是什么?这牵涉到什么神治疆界?
11 使徒迅速地进至论据的最高潮,或至少达到他被允准的程度。他言简意赅地追溯到上帝创造的开始,接着说明上帝现正吩咐人类采取的行动。然后瞻望未来而提出如此行的理由。为什么上帝要吩咐人悔改呢?“因为他[上帝]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使徒行传17:31)你留意到上帝所定的神治疆界吗?他定下了“日子”和任命了一位必然会“按公义审判天下”的法官以造福一切诚心寻求他的人。这些指定的时限关系到比使徒行传17:26所提及的世人“所住的疆界”更为重大的事物。既然我们渴望从上帝获得有利的判决,我们无疑需要对服从与不服从上帝,对是非善恶之间的分别有清楚认识。不要擅自划订这条界线。正如我们在以后会看出,这件事牵涉到人的内心和头脑,所需的审慎亦超过一般人所意识的程度。
12,13.(甲)保罗提及复活一事对一般听众有什么影响?但有什么例外?(乙)我们怎样可以借着回顾往事而得益?
12 保罗提及复活一事使大部分听众均觉得无法接受。“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可是,保罗所作的良好见证并非完全徒劳无功。“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我们很高兴知道有些人乐于聆听和服从真理。——使徒行传17:32-34。
13 当时保罗不得不将话说得很简略。可是今日我们既非如此急迫,我们会发现回顾一下往事颇为值得。我们可以看看在保罗的日子之前人们如何和为何需要寻求上帝,他们的这种需要怎样获得满足,以及我们负有什么义务。
寻求如何及为何开始
14.(甲)耶和华寻找人暗示有什么事发生?(乙)亚当怎样表示良心不安?但他有任何悔改的表示吗?
14 出人意料地,我们发现圣经首次提及寻找一事并不是人类寻找上帝而是上帝寻找人。我们在创世记3:9读到:“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再三地]对他说:‘你在哪里?’”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异的情况!有什么不妥吗?不错,有一项错误的行动发生了。由于这缘故,亚当和他的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上帝的面。”我们若躲起来不愿见某个人的面,这时常是由于我们良心不安而感觉恐惧惭愧之故。你无疑知道这种感觉。亚当回答上帝时便怀着这种感觉:“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感觉害怕而想躲起来是一回事,感觉后悔而想与上帝恢复和好关系却是另一回事。亚当和他的妻子均从未有过任何悔改的表示。当然,他们深为行差踏错所导致的结果而懊悔,但是他们从没有为这项行动本身表示悔恨或惭愧。他们做了什么错事呢?——创世记3:8,10。
15.上帝在创世记2:16,17所下的命令怎样在实际上和是非方面订下一道疆界?
15 亚当和他的妻子越过了若干神治疆界;他们在实际上,比喻地说来及在是非方面均越出规限之外。他们也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上帝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里时并不是邀请亚当随意吃园中的果子,除了一棵树的果子之外。反之我们读到:“耶和华上帝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在此之后上帝曾两次提及他对亚当所说的这段话而称之为吩咐或命令。(创世记2:16,17;3:11,17)颇有趣地,当撒但通过蛇向夏娃问及这个命令时,两者均没有将其称为命令;反之他们只是将其当作上帝所说的一段话而已。(创世记3:1,3)可是,正如我们在以上指出,命令必然会订下一项或多项疆界。在这件事上,对亚当和夏娃说来,“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实际在界限之外。他们不可吃这树的果子,甚至摸也不可。但是这棵树并不是在他们无法达得到的地方;因此上帝的命令在是非方面订下了一道极重要的疆界。上帝的命令使他们的顺服受到考验。
16.什么使夏娃违反是非方面的疆界?这导致什么进一步的错误?
16 听信蛇的花言巧语诱使人违反了上帝在是非方面所订的疆界。“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喜好和欲望是由心里产生的。虽然夏娃刚覆述过上帝的命令,她却容许错误的知识通过她的头脑进入她的心内。她被蛇骗倒,以为她可以自订分界线而为自己决定是非善恶。大部分的人岂不是都想在一生中这样行吗?他们岂不是订出自己的是非标准或接受别人的标准吗?你是否也受到别人怂恿而这样行,相信仅是诚恳便足以作为人生的指南呢?——创世记3:5,6。
17.夏娃怎样接着越过实际的疆界,同时也侵犯了别人的权利?
17 夏娃既然渴望和决定吃禁果以致越出上帝所订的是非界限,她随即也越过上帝所订的实际界限。她于是“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世记3:6)越出界限时常意味到侵犯别人的权利。在这件事上,夏娃由于自作主张而首先侵犯了他丈夫所持有的首领权。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都侵犯了耶和华上帝的权利,因为他们怀着忤逆的精神独断独行。他们故意跨出界限之外。他们蓄意不理会上帝在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之间所订的分界线。他们擅自订立自己的标准。这导致什么结果呢?
18.(甲)上帝怎样保障自己的权利?(乙)人类受亚当的叛逆所影响到什么程度?这引起了什么问题?
18 上帝对亚当夏娃宣判惩罚之后将其逐出他们的乐园之家。他们无法潜返园中,因为耶和华“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世记3:24)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界限标记,是他们所无法越过的。更糟的是,他们被逐离开耶和华面前。既然我们都是亚当的后代,是“从一人造出的”,我们都受到重大的影响。由于遗传的罪性和不完美,同时生于“蒙味无知的时候”,我们离开了上帝。(使徒行传17:26,30)诚然,远离上帝的人也有很多虔信宗教。世上有许多种宗教,而且许多人对自己所信的宗教颇感满足。在宗教问题上,或当有是非争论发生时,他们会自行决定善恶。你是否这样行呢?这是不是说没有希望可言呢?寻求真正的上帝和纯真的宗教是徒劳无功的吗?这项寻求有成功的可能吗?请看看人从伊甸被逐之后有什么事发生以及我们由此可以获得什么鼓励。
寻求可以有什么结果
19.亚当的头两个儿子彼此如何不同?该隐的行径导致什么结局?
19 亚当的头两个儿子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这对于我们所作的寻求颇有帮助。他们各自献上一个供物给耶和华,但是正如接着发生的事件表明,他们所怀的动机并不同。该隐所献的是“地里的出产”,也许他只是敷衍了事而不想被弟弟亚伯胜过而已。亚伯则献上一份上好的供物,“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耶和华以圣经所没有透露的某种方式表示他悦纳亚伯和亚伯所献的供物,但是他却“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耶和华仁慈地警告该隐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岂不应]制伏它[么]?”这显示该隐已经开始行恶了;他显然怀着一种自私、刚愎的精神企图“出人头地”。他已很危险地接近越过自制的界限的地步。他终于越过界限而成为地上的第一个杀人犯。“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挪得[逃亡]之地”,意即逃犯所居之处。——创世记4:3-16。
20.亚伯怎样养成坚强的信心以及其他什么美好的品质?
20 我们在亚伯身上却见到一个多么可喜的对照!上帝以某种方式向亚伯表示他的悦纳。亚伯清楚知道这件事实。保罗强调这点说:“亚伯因着信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上帝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希伯来书11:4)亚伯的信心具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他无疑曾听过父母详细描述耶和华在伊甸园里为人预备的丰盛供应。他也知道耶和华怎样对亚当说话,好像慈父与儿子交谈一般。他很熟悉耶和华上帝在伊甸园里所作关于击伤蛇头的应许和预言。他知道这个预言是必定会实现的,虽然他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应验。除了信心和希望之外,亚伯还具有其他杰出的品质。他对耶和华养成真挚的爱心,同时怀有强烈的忠贞感和深刻的体会,因此他能够克服来自他父母和长兄的不良影响。——创世记3:15;哥林多前书13:13。
21.考虑亚伯的事迹给予我们什么鼓励?
21 对亚伯来说,既然证据表明他赢得了耶和华的祝福,他对上帝所作的寻求已经大功告成了。他无需再继续寻找上帝了,除了在一种意义上——时刻怀着衷心顺服的精神以良好的行为保持上帝的悦纳。亚伯做得到的事你也做得到。我们可以怀着信心查考上帝的道以求获得进一步的指引和鼓励。要记得耶和华怎样帮助亚伯,而且甚至对该隐也伸出援助之手。
[第44页的图片]
保罗在亚略巴古对雅典人说话,鼓励他们寻求真正的上帝。
[第46页的图片]
上帝创造亚当夏娃之后将“全地”赐给人类居住。
[第49页的图片]
夏娃吃了禁果而越出上帝所定的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