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劝告令人难于接受吗?
“史占姆,你知道你有什么不妥吗?你太多嘴了。你从来不听别人说话。你的脾气固执。我劝你赶快改变你的态度。我以前对你说过,现在再对你说,要改变你的态度!要尊重长辈!你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话说个不停。你一定会招惹麻烦。你惹上麻烦之后,不要再来找我帮忙!”
1.为什么插图所引用的例子是提出劝告的错误方式?
以上是劝人少说多听的方式之一,但却是错误的方式。这样的劝告方式与攻击无异,结果只会徒令对方为自己辩护而已。劝告本身可能是好的,但却不会产生什么好结果。
2,3.(甲)商业机构怎样表明他们很关心以正确的方式提出劝告?(乙)关于劝告人,保罗对提摩太提出什么忠告?这样行怀有什么目的?
2 商业机构有时不惜花数千美元将属下的主管人员送到进修班中受训,以期学习怎样对人提出劝告和应付对抗的情势。可是,真正有效的基本技术其实早已由圣经列明出来,而且不用你花一个钱。
3 使徒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若把这些事提醒弟兄们[向弟兄们提出这些劝告,《新世》],就是基督耶稣的好仆役。”保罗不但吩咐提摩太要向人提出什么劝告,同时也告诉他以什么方式如此行:“不要严厉责备老年人,却要劝他好像劝父亲;劝青年人好像劝弟兄;劝年老的妇人好像劝母亲;存着纯洁的心,劝青年女子好像劝姊妹。”他说要劝勉而非严责,目的是要助人复原而非使人畏避。——提摩太前书4:6;5:1,2,《新译》;雅各书5:19,20。
4.为什么提出劝告的人必须有敏锐的感觉?
4 应别人之请而提出劝告是一件需要谨慎处理的事;没有受到请求而主动提出劝告则必须更小心才行。人们时常会将别人主动提出的劝告视作批评;当然,没有人喜欢受人批评。若要向人提出劝告而不得罪人,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教导能力才行。我们不应仅是对别人“说教”。因此保罗对提摩太写道:“与凭着耐心和教导的艺术,责备、警戒、劝勉人。”——提摩太后书4:2,《新世》。
劝告者的态度
5.为了在劝告人方面效法耶稣,我们会表现什么态度?
5 奇妙的劝告者基督耶稣为我们立下榜样。当使徒们为了他们当中谁最尊大而争辩时,耶稣向他们提出温和的劝告。他用比喻和对照向使徒指出,列国的君王辖制别人,作威作福,但“你们却不要这样。”耶稣是个完美的人,他所提出的劝告是上帝所感示的;可是他却“心里柔和谦卑”。我们最好效法他。“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路加福音22:24-27,《新译》;马太福音11:29;腓立比书2:5。
6.什么例证表明在劝告人时运用比喻相当有效?
6 与脾气暴烈的人推理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当时耶稣的使徒正在激烈争辩。耶稣用比喻指出,心高气傲的君王怎样对别人作威作福;当使徒们看出自己的行为与此相若时,他们便冷静下来了。拿单先知因为大卫窃占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而向大卫提出劝告,他也以十分机巧的方式如此行。他说一个财主有许多牛羊,一个穷人则只有一只小母羊。但财主却取了穷人的小母羊,准备杀了给客人吃。大卫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说:“行这事的人该死!”然后他获悉原来他自己便是行这事的人。(撒母耳记下12:1-9)今日我们也可以用比喻制胜感情以帮助人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各事。
7.为什么提出劝告的人所怀的感情十分重要?
7 感情是一件重要的事。劝告者应当留意自己的感情,也留意他对之说话的人的感情。他若受到优越感和自以为义之心所推动,他便会敏于因为别人的微小过失而苛责别人。(传道书3:7)他对之说话的人会察觉到这种感情而发生反感。对方若表现不良的态度,这可能是劝告者的过失而非劝告本身有什么不妥。箴言15:1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使徒保罗立下榜样
8.当保罗因为哥林多人犯了严重的过错而不得不加以纠正时,他怀着怎样的感情?这项纠正导致什么结果?
8 劝告者若怀有弟兄的爱心和怜悯,对方也会察觉到。有一次保罗不得不纠正哥林多小组所犯的一项严重过失。他用颇严厉的话加以责备,但却为此大感忧伤,因为他后来说:“我从前心里痛苦难过,流着眼泪写信给你们,并不是要使你们忧愁,而是要你们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你们。”保罗所怀的深切关注在几章之后再次流露出来,他说:“虽然我在那封信上使你们忧伤,但我现在并不后悔。……因为依照上帝的意思而有的忧伤,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以致得救。”——哥林多后书2:4;7:8-10,《新译》。
9.(甲)圣经的什么例证表明在提出劝告之前先予以称赞是适当的?(乙)为什么称赞从劝告得益的人颇有好处?
9 因此,要表现体贴的同情心和了解以减轻纠正所带来的痛苦。要让别人保持他们的尊严和自尊心。要敏于看出别人的长处,并且表示赏识。在可能范围内,提出劝告之前要先加以称赞。(启示录2:1-4,12-14,18-20)保罗称赞哥林多的基督徒热心行义,改过自新。(哥林多后书7:11)然后他提及自己如何向提多夸奖他们:“我若对他夸奖你们什么,也不觉得惭愧。我们对你们所说的是真话,照样,我们在提多面前夸奖你们的也是真的。”(哥林多后书7:14,《新译》)我们都会犯错而需要纠正,因此我们若将一件事做得好,一句适当的称赞无疑会对我们大有帮助。这会使我们精神为之一振!——马太福音25:21,23。
考验自己
10-12.为什么我们应当以仁慈温和的态度向人提出劝告?
10 圣经吩咐我们“要不断考验你们是否信仰正确。”我们也可以将这项训示应用在劝告人一事上。(哥林多后书13:5,《新世》)我们能够通过以下各节经文所提出的考验吗?
11 以弗所书4:32:“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我们向人提出劝告时有这样行吗?
12 加拉太书6: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因此以温和的态度向人提出劝告吗?
13,14.我们提出劝告之前应当先获悉什么?
13 歌罗西书4:6(《新英文圣经》):“要研究一下怎样以最好的方式回答你所遇见的每个人。”我们有花点时间认识对方,然后留意使我们所说的话适合对方的需要吗?
14 箴言18:13:“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我们提出劝告之前先获悉事情每一方面的因素吗?
15,16.我们劝告别人时应当将关于自己的什么事谨记在心?
15 腓立比书2:3(《新译》):“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贪图虚荣,只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当我们向别人提出劝告时,我们体会到在其他方面他们可能比我们强吗?
16 罗马书2:21:“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么?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么?”我们看来假冒为善,言不顾行吗?
17,18.我们应当对我们所劝告的人表现什么节制和体贴?
17 约翰福音16:12:“我[耶稣]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我们是否越过当时的需要,将对方所有的弱点都列举出来,以致令对方若非大起反感便是心灰意冷?
18 马太福音18: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我们体贴到弟兄的感情而首先在私下提出劝告吗?
19.关于劝告人,一条简单的律则是什么?这条律则有什么好处?
19 在提出劝告方面,一条十分简单,但却有时被人忘记的律则是:“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我们想受人了解,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别人。我们想有发言权,因此我们也让别人有发言权。我们若不喜欢受人苛责,我们有避免苛责别人吗?劝告牵涉到聆听。借着这样行,我们不但表现合理的态度,同时也能够洞察对方的难题和了解他的感觉。以这种方式提出的劝告有如谈话的一部份而非严厉的训诫。
你的劝告优良到什么程度?
20,21.我们的劝告若是怎样便不会有什么价值?我们可以怎样使我们的劝告成为完全可靠?
20 耶利米先知说:“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人若不能定自己的脚步,又怎有能力指引别人的脚步呢?耶利米接着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纠正]我。”我们也意识到我们所有人都有弱点。对我们来说,从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接受纠正都会是一件难事——除非我们所获得的纠正是来自上帝的!因此我们所提出的劝告的优良程度有赖于劝告以上帝的道为根据至什么程度。——耶利米书10:23,24。
21 一个良好的劝告是:“不可过于圣经所记。”(哥林多前书4:6)我们所脱离的制度受着人订的律则所管辖;这带来了可悲的结果。凡是并非上帝的道所要求的人为规定,我们不想再受其辖制了,因为我们表现顺服,‘作事不是只作给人看,像那些讨人欢心的一样,却要以真诚的心敬畏耶和华。’我们听从保罗的劝告:“无论你们作什么,都要从心里去作,像是为主[耶和华]作的,不是为人作的。”(歌罗西书3:22,23,《新译》)法利赛人所订的规条成为人民的重担,同时也废弃了上帝的道。——马太福音23:4;15:3。
22,23.法利赛人表现什么狂妄倨傲的态度?但保罗怎样表现相反的态度?
22 有一次法利赛人派差役去捉拿耶稣,但后者却空手而回,因为他们深受耶稣的教训所感动。法利赛人盛气凌人地问道:“连你们也受了欺骗么?官长或法利赛人中间有谁是信他的呢?至于这群不明白律法的人,他们是可咒诅的。”法利赛人蛮不讲理,声称只有愚昧的人才会听耶稣的话,有智慧的人都不会信他。——约翰福音7:45-49,《新译》。
23 我们对人提出劝告时应当运用理智和圣经,不要倚恃自己的地位强要别人听从。(腓立比书4:5)我们应当像保罗一样,他绝没有因为自己是使徒就恃势凌人。反之,他称赞别人查考圣经,看看他的教训是否以圣经为根据。“他们热切接受主的道,天天考查圣经,要知道所听的是否与圣经相符。结果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信了。”——使徒行传17:11,12,《新译》。
24,25.(甲)撒但运用圣经的方式怎样与耶稣的方式截然不同?(乙)什么例子表明应用圣经的方式必须受上下文所限制?
24 魔鬼在旷野试探耶稣时曾运用圣经,但耶稣用经文将他驳倒。两者都运用经文,但有一点差别:撒但以错误的方式应用经文,耶稣则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应用。(马太福音4:1-10)我们永不应当像撒但一样歪曲经文去支持自己的见解,反之我们应当肯定我们所表达的真正是上帝的原意。
25 举例说,罗马书第14章劝我们不要在饮食或任何其他事上使软弱的人跌倒。这是不是说在一个大家庭里,一个分子若声称喝咖啡会使他跌倒,这家人就不应当喝咖呢?或者一个人必须穿黑色的鞋,因为棕色的鞋会使另一个人“跌倒”?在应用这项训示方面,岂不应当有若干限制吗?训示的上下文与信心问题有关,所论及的是被有些人视为神圣的日子以及被有些人视为不洁的肉类。劝告与良心问题有关,在这方面我们应当作出对别人有所帮助的让步。但圣经的训示并非要我们对一切与信心无关的个人念头百依百顺。
你若需要劝告,你能接受吗?
26.我们若觉得管教难以接受,希伯来书12:11向我们提出什么劝勉?
26 别人若怀着爱心根据圣经向我们提出劝告,我们能够虚心接受吗?这样行并不容易,但却对我们有益。“一切的管教,在当时似乎不觉得快乐,反觉得痛苦;后来却为那些经过这种操练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来,就是义。”(希伯来书12:11,《新译》)上文曾促请我们将自己向人提出劝告时所怀的态度测验一下。现在则让我们测验一下自己是否乐于接受劝告。
27-31.什么经文和问题强调我们受到劝告时需要静静聆听?
27 箴言17:27:“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我们有留心聆听及保持温和冷静吗?
28 箴言12:15:“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唯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吗?抑或愿意虚心聆听?
29 箴言29:20:“你见言语急躁的人么?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我们立即试图反驳别人向我们提出的劝告吗?
30 传道书7:9:“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我们过度敏感,小气易怒吗?
31 雅各书1:19,20(《现译》):“每一个人都应该随时聆听别人的意见,不急急于发言,更不要轻易动怒。人的怒气并不能达成上帝公义的目的。”我们能够聆听别人的纠正而不动怒么?
32.有些寻求劝告的人怎样表明他们其实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32 有时人已决定跟从某条途径,但却向不同的人请教,直至他们找到一个同意他们的主张的人为止。在古代的以色列国中,罗波安王向较年长的人请教,但这些人的劝告却不合他的心意。他于是征求一班较年轻的人的意见,这些人则说些他喜欢听的话。结果导致了大祸:十个支派愤然反叛他而另自建立一个国家!(列王纪上12:1-20)使徒保罗预言有一个时候人会找寻一些曲意媚俗的劝告者,说他们所爱听的话:“他们为自己增添教师,好搔抓他们的耳朵。”——提摩太后书4:3,《新世》。
33.什么例子表明接受劝告的正当方式?
33 可是我们却应当敏于接受以上帝的道为根据的劝告。大卫曾受拿单先知所申斥,他回答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撒母耳记下12:13)哥林多的小组接受保罗的劝告,毅然将一切可能招致非难的因由除去。耶稣曾以比喻说明正确的途径。他说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父亲吩咐儿子到葡萄园里工作。一个儿子同意去,但却没有去。另一个起先不肯去,后来却去了;这个儿子虽然反应有点迟缓,后来仍旧赢得父亲的嘉许。(马太福音21:28-31)提出劝告的人应当表现忍耐,使受责备的人有时间体会劝告的价值。
34.鉴于诗篇16:7所说,我们可以向提出劝告的人问一个什么发人深省的问题?
34 “我必称颂那指教[给我劝告,《新世》]我的耶和华。”(诗篇16:7)我们向之提出劝告的人能够为此而称谢我们吗?
35.上页插图提出的劝告怎样与本文第一幅插图所提出的截然不同?
35 “占姆,多谢你来见我。你在小组里有很好的进步。不过我想再次提及,你有时说话不十分明智。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犯错;正如雅各说,我们若能够完全不误用舌头,我们就是完美的人了。保罗曾昼夜劝诫以弗所的长老达三年之久!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因为我再次向你提及这件事,就以为我故意找你的错处。你已有很好的进步,因此要继续努力。我提议你可以读一读雅各书第三章。若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