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行事为人不要再像列国的人一样守望台1979年 | 12月15日
-
-
他们若不小心,便可能被一个“腐败、罪恶”的世界的道德气氛所影响,以致在受试探时舍弃了基督徒的道德标准。事实上,有些人甚至完全恢复以前暗昧的行为。——马太福音5:14;腓立比书2:15,《现译》;腓立比书3:18,19。
3 同样地,在我们的日子我们也受到压力要迫使我们返回这个世界的黑暗中。很不幸地,有些基督徒对这些压力屈膝。虽然以一般而言,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以他们那种正直的道德生活著称,个别地说来,有些人却不再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以致小组不得不将其开除。他们的行为不再堪作模范。什么可以促成这种不幸的发展呢?——哥林多前书5:13;以弗所书5:8。
来自世界的压力
4.今日世界的道德变成怎样了?流行的娱乐怎样足以证实这件事?
4 显然普世的道德环境已一落千丈。世上有许多人“丧尽了羞耻之心”。(以弗所书4:19,《现译》)这从现今流行的娱乐足以见之。为什么我们特别提出娱乐来说呢?因为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在工余所做的事,当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时,看出他内心的倾向来。一个人在空闲时间,当他“下了班”时,所做的事可以将他的为人显露出来。从现今流行的各种伤风败俗的娱乐看来,今日世界的道德的确非常低落。但你有受到这种败坏的风气所影响吗?
5.为什么我们考虑一下以弗所书的劝告是合时之举?
5 要记得,我们并不是第一批生活在一个道德堕落的世界中的基督徒。“丧尽了羞耻之心”这句话最初被用来描述在基督教早期生活于中东以弗所城里的人。使徒保罗写给以弗所基督徒的信应当对我们具有最大的重要性,因为在这封信里他清楚阐明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是什么意思。在现今这危险的“末世”,有许多以基督徒自居的人都‘贪爱宴乐’;保罗的劝告的确对我们十分适切。——提摩太后书3:1-7,13。
列国的人怎样行事
6,7.(甲)以弗所书4:17吩咐基督徒不要再怎样行?(乙)在第一世纪,列国的人怎样“行事为人”?
6 保罗在以弗所书4:17劝诫他的基督徒同工“行事为人不要再像[列国的人],存着虚妄的意念。”(《新译》)当时列国的人怎样“行事”呢?第一世纪的一个目击见证人承认说:
“人们纵情作乐,无恶不作;……我们对于人们的寡廉鲜耻大感震惊。人……现在为了供人取乐而被屠杀……目击一个人死于非命成了一项令人满足的景象。”a
由于在生活上没有任何真正的目标,许多人过度强调娱乐而追求来自任何方面的逸乐。
7 古代的以弗所很适合于满足人在消遣方面的欲望。城中设有一个可容25,000人的庞大斗技场和运动场,足以提供任何口味的娱乐。这些建筑物是当时的世界霸权罗马的产品;论到这个帝国,一位历史家说:“帝国的道德情况在若干方面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令人震惊的。”
心里刚硬
8.(甲)以弗所书4:18论及怀有怎样的心的人?这个字的希腊原文含有什么意思?(乙)这种情形是突然形成的吗?
8 保罗将当时的人描述为“心思昏昧……心里刚硬。”(以弗所书4:18,《新译》)他们的心毫无感觉。“刚硬”一词的希腊文原本用来描述一种比大理石更刚硬的石头。这个字在医药中被用来指身体有些关节所逐渐形成的石质,以致最后病人的一切行动都瘫痪了。心地昏暗的人的心逐渐变成麻木不仁,像石头一般刚硬。这种情形并不是在一夕之间发生的,反之这乃是一项逐渐的过程。他们所拣选的娱乐可以直接加速这种过程。怎会如此呢?
9,10.在第一世纪,最流行的娱乐是什么?这对观众有什么影响?
9 你知道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是什么吗?格斗表演。在这种表演中,人与人或人与兽时常作殊死战。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斗技场挤满了盈千累万的观众,有些坐在颜色鲜艳的丝质遮日篷下。场中奏着悠扬的音乐,在坐位之间的通道上且有气味芬芳的水畅流;这形成一个令人愉快的背境以遮掩场中发出的死亡声响和气息。突然全体观众均跳起来疯狂地喊道:“杀死他!鞭挞他!刺伤他!为什么他招架得如此无力?为什么他的攻势这么软弱?”正如一位观看这些表演的人说,这种有组织的屠杀是要给人“一点娱乐、刺激和消遣。”
10 能够目不转睛地观看这么残酷的表演,对这么血腥的场面能够感觉幸灾乐祸的人发觉其他种类的娱乐均枯燥乏味。正如一位历史家评论说,这“把使人有别于兽的恻隐之心扼杀了。”
11.是或非?——既然格斗表演已不复存在,今日的娱乐不会产生一些“心里刚硬”的人。你为什么这样回答?
11 你可能说,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形。但今日岂不是有一种类似的情形存在吗?诚然,格斗表演早已消逝了,可是请留意一位记者的经验:
“杀死她!再给她一点苦头吃!凶手果然‘给她一点苦头吃。’凶手向她连续开枪……下令行刑的人——在戏院里三个坐在我后面的人,在其他每一方面说来,他们都是普通的电影观众。”
一个罕见的事例吗?绝不然。事实是,在许多国家中,最受欢迎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时常是对暴力绘影绘声的影片。这样的娱乐有助于产生一些冷酷无情的人;这些人已变成麻木不仁而不再感觉任何良心的不安了。——以弗所书4:19。
放纵情欲
12.(甲)以弗所书4:19怎样进一步描述列国的人如何行事为人?(乙)“放荡的行为”是什么意思?当时的娱乐反映出这件事吗?
12 使徒保罗补充说,列国的人不但“心里刚硬”,而且“放纵情欲[行为放荡,《新世》]贪行各样污秽的事。”(以弗所书4:19,《新译》)他也谈及当时的人行“淫乱”和一些“连题起来也是羞耻的”丑事。(以弗所书5:3,12,《新译》)在第一世纪,促使这些丑事大为流行的再次是娱乐,而这次是舞台或戏院的娱乐。当时的人可以看见一些怎样的表演呢?
“红杏出墙、拈花惹草一类的风流韵事是主要的剧情。德行大受讥嘲,……一切神圣可敬的事均受到嗤笑。在猥亵,……污秽的言辞和无耻的行为方面,这些表演可说是空前绝后。舞蹈者抛去他们的衣服,半裸或甚至全裸地在舞台上演出。一切均为了满足肉欲而全无艺术可言。”——《基督教与异教的冲突》,居尔克·乌尔罕着,120页。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这的确是典型的“放荡行为”,因为这个字的希腊原文含有耽于任何享乐的意思。这样行的人蔑视礼法,对舆论或别人的想法均毫不理会。
13.今日有些娱乐是否表现出类似的‘放荡行为’?
13 今日的情形是否不同呢?娱乐媒介所提供的节目充满了不道德。在有些国家中,色情电影甚至在电视的荧光幕上映出而深入到家庭里。观众有反应吗?在意大利,当一出色情影片在电视上放映时,“整个城市差不多陷于停顿。”
14,15.(甲)“贪得无餍”(以弗所书4:19,《当代福音》)是什么意思?今日的各种娱乐引起这样的贪心吗?(乙)献了身的基督徒观看描绘不道德的娱乐可以受其影响吗?
14 一位作家描述许多电影的内容和人们的态度说:
“大部分的新影片,露骨的性爱镜头——男女之间的、乱伦的、或同性之间的——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作出结论说,“总而言之,我们的社会已经达到百无禁忌,人欲横流的地步。”
15 正如使徒保罗描述,这样的人“贪得无餍地干出种种肮脏的勾当。”不错,他们“贪得无餍”;为了满足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和感情,他们不惜将道德弃若敝屣。(以弗所书4:19,《当代福音》)观看这样堕落的表演岂不会影响基督徒的思想吗?一个曾经看过几出属于这样性质的电影的人承认说:
“你永不会忘记那些[描述性不道德的镜头;]你愈想及它们,你便愈想做你所见到的事……电影使你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些东西。”另一个人补充说:“你开始纳罕干这样的事是什么滋味。”
也许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但这样的危险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的头脑可以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道德上的奇迹
16.据以弗所书1:6-8指出,基督徒获得什么丰盛的祝福?这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6 这与第一世纪真正跟从基督的人所采取的途径形成一个多么强烈的对照!这些人曾一度在行事为人方面深受这个事物制度及其“统治者”撒但的影响,当时他们所行的乃是“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但是他们却改变了。基督教的崇高真理使他们获得一种完全新的人生观。试想想,上帝甘愿牺牲他自己的儿子,他的“爱子”,使他们的沉重罪债得蒙赦免!这是个多么重大的代价!上帝表现多么大的慈悲和恩典!使徒保罗说:“这恩典是上帝用诸般智慧聪明[见识,《新世》]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因此他们不但认识了真理,同时上帝也使他们有“见识”而能够成功地应付每日生活上的难题。——以弗所书1:6-8;2:1-5。
17.(甲)有什么证据表明基督教是一种深具力量的宗教?(乙)什么足以表明基督教的道德力量?
17 他们所信奉的是一种有能力的宗教。上帝的灵将耶稣从死里复活,使他升到一个远超过俗世权威的地位。现在这同一的能力“向我们这信的人”显示出来。(以弗所书1:19-21)这在信徒的生活上产生多么显著的结果!借着考虑一下道德的问题,我们可以体会到第一世纪的基督教所具有的能力。古代的世界将性不道德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西赛罗,一个早期罗马作家,甚至为其辩护说:
“若有任何人认为青年男子绝对不能拈花惹草,他的确是极为严厉……曾有什么时候人们不做这件事呢?几时曾有人谴责过这件事?”
可是“光明的儿女”却能够摆脱和拒绝这样的败行。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事足与基督教所促成的道德奇迹媲美。
光明的儿女行事截然不同
18.早期基督徒以什么行径表明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圣徒”?
18 这些门徒需要符合一项崇高的标准。因此保罗劝勉说:“至于淫乱,并一切的污秽……在你们中间连题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以弗所书5:3)他们不但要避免做这些事,甚至不应当谈及这些事以求获得肉体的快感。今日有些人觉得,‘只要你不实际犯性不道德,观看和谈论这样的事作为娱乐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保罗的思想与这些人多么不同!
19.第二第三世纪的基督徒作家对于(甲)‘剧场的无耻和斗技场的血腥’,(乙)观看“一个人被杀死”,(丙)能够‘使人欲火攻心’的事,(丁)人可以怎样学会做坏事,怀有什么感觉?
19 早期基督徒对于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格斗表演和剧场,有什么感觉呢?请留意以下几个生活在第二第三世纪,自称为基督徒的作家所作的评论:
“我们[基督徒]在言谈和视听方面均与竞技场的疯狂,剧院的无耻,斗技场的血腥毫无关系……我们若宁愿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你们有什么理由觉得不高兴呢?”——透得连。
“我们认为观看一个人被杀死其实与杀人无异,因此我们已弃绝这样的娱乐[格斗表演]。”——雅典拿哥拉斯。
“剧场的腐化影响甚至更能够染污人。因为喜剧的题材通常是处女失贞或娼妓艳史一类的事;……青年男子或处女看见别人毫无羞耻地干这些事,而且人人都乐于观看,他们会怎样行呢?他们显然受到劝诱他们也可以这样行,并且变成欲火攻心;这种欲望特别受到观看所刺激。”——拉克坦西斯。[楷书本刊自排])
“既然忠心的基督徒甚至不可以想念罪恶的事,他在这些恶事当中会怎样行呢?他有什么理由要从肉欲的表演寻得快感呢……?他惯于观看之后便会学习去行……我们很快便会习惯于我们所听见和所看见的事。”——西普利安。
20.(甲)为什么早期的基督徒避免堕落的娱乐?(乙)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与众不同?
20 虽然这些人生活在第一世纪基督徒之后的日子,我们却可以见到他们对于基督徒在这些事上应有的立场怀有什么了解。他们避免这种堕落的娱乐。他们能够看出,人若已经脱离黑暗,将猥亵的言谈、暴力和不道德从他们的生活上除去,但却蓄意坐着观看这些事作为娱乐,这样行是首尾不一贯的。以大部分而言,这些基督徒均听从保罗的劝告:“那暗昧无益的事,不要与人同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他们在一个堕落的世界里每天过着纯洁的生活,这对列国的人成为一项经常的“责备”。难怪当时那不敬虔的世界将这些基督徒称为“人类的公敌”。这些门徒表明,他们比他们那些以肉体为念的邻人处于一种较佳的影响之下。他们表明自己已“借着那激励[他们]头脑的力量革新自己。”这是一种多么不同的“力量”!别人无法不留意到这件事。我们岂不想作这样的人吗?即使我们自称为基督徒,我们若不表现‘光明的果子’,就会行事为人像列国一样了。——以弗所书4:23,《新世》;5:9,11。
21.为了什么缘故,今日我们应当现实地检讨一下我们所拣选的娱乐?
21 那末,我们在今日所选择的娱乐又如何呢?当我们或我们的儿女扭开电视机或上电影院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呢?我们所选择观看的影片与‘罗马剧场的无耻和斗技场的血腥’有任何真正分别吗?实际的事例透露,有些基督徒在这方面疏忽大意,以致由于他们惯常观看的娱乐节目而陷于不道德之中。
22.(甲)第一世纪的基督徒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是一件易事吗?可是他们却能够怎样行?(乙)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答复?
22 与此截然不同地,早期的基督徒表现多么坚强的道德力量!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腐化的世界里,当时一般人的心已变成如此麻木,以致丧尽了廉耻之心而甚至不察觉自己正在犯罪,基督徒却能够将心意集中在‘真实的、可敬重的、公义的、纯洁的、可爱的、有好声誉的、善良的和值得嘉许的’事上。(腓立比书4:8)他们怎能够在一个不道德的环境中保持这样坚强的力量呢?要记得,他们也好像我们今日的人一样是血肉之躯。他们也对消遣具有基本的需要。他们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方式呢?我们怎样才能更进一步效法“光明的儿女”的这些好榜样呢?这些便是下一篇文章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
-
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儿女守望台1979年 | 12月15日
-
-
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儿女
“你们从前是黑暗的,现今在主里却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应当像光明的儿女。”——以弗所书5:8,《新译》。
1,2.(甲)比喻里的男子为什么必须逆风而行?(乙)为什么基督徒必须竭力奋斗以避免行事为人像列国一般?
一个男子很吃力地逆风而行。虽然他步履维艰,他却继续勇往向前。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为什么他没有仅是转过身来顺着风势而行呢?因为在他后面不远有一个漆黑无光的深谷。他若想活下去便没有其他选择。难怪他奋力挣扎,逆风而行。
2 今日,在撒但的指挥之下,“世界的精神”正像暴烈的风一样企图迫使全人类走向一条招致上帝的烈怒而最后必然会把他们导至毁灭的“深谷”中的途径。(哥林多前书2:12;以弗所书5:6)基督徒若要避免上帝的忿怒,就必须好像‘逆风而行’一般。他们若要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而非像列国所为一般,他们就必须竭力奋斗才行。——以弗所书4:17;5:8。
需要内在的力量
3.(甲)据以弗所书3:16说,我们必须在什么方面作出努力以求避免行事为人像列国的人一般?(乙)我们怎样强化我们“内在的人”?
3 我们若要在这场奋斗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在什么方面努力呢?保罗回答这个问题;他鼓励我们“借着[上帝]的灵,用大能使[我]们内在的人刚强起来。”这便是我们必须致力改良的地方,即“内在的人”,我们真正的为人,我们“内心隐藏着的人”。我们必须将这人加以强化。用什么方法呢?要诀见于以下的经文:“使基督借着你们的信,[以爱]住在你们心里。”——以弗所书3:16,17,《新译》;彼得前书3:4,《新修》。
4.(甲))让‘基督住在我们心里’牵涉到一些什么事?(乙)我们应当个别地考虑一些什么能够显露我们内心的问题?
4 若要使‘基督住在我们心里’,我们必须首先将世界的精神驱除出去。如果撒但,“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仍然在我们心里发挥作用或开始再次渗进我们的生活上,基督的灵又怎能充满我们“内在的人”呢?(以弗所书2:2)因此要问问你自己:“在我心里,我仍然喜欢这个事物制度的撒但精神吗?我是否仍然以一些像这个制度一样丧尽廉耻的事为乐?”我们可以很容易向人摆出一副面孔,但在内心却是个完全不同的人。基督住在我们心里是借着以他的榜样和教训影响我们的感情和行动。例如,耶稣说他的跟从者不应当怀着淫念注视异性。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听从耶稣的这个命令吗?我们留心避免一些能够引起这种感觉的事情吗?请想想:耶稣会染上我们所从事的娱乐的那种精神吗?我们怀有他的精神,不但‘喜爱公义,同时也恨恶不法’吗?若然,我们便让基督的精神充满我们内在的人,我们便与基督具有“同样的心志”了。——马太福音5:27,28;希伯来书1:9;彼得前书4:1,《新译》。
5,6.(甲)为了强化“内在的人”,为什么个人的研读和沉思是必需的?(乙)仅具有头脑的知识便已足够吗?若不然,我们还需要什么?
5 因此,我们若要‘扎根奠基,和众圣徒一同领悟’上帝的道的真理,特别是耶稣基督的一生和教训所提供的爱的榜样,“是多么的长阔高深”,我们就必须研读和沉思圣经。深深扎了根的树不能够很轻易地拔起;建立在稳固根基上的东西亦不能轻易地移开。因此我们必须让基督的知识深深流进‘我们内在的人’里,借此使我们属灵的‘根和基础’保持稳固。——以弗所书3:17,18,《新译》。
6 可是,永不要以为让基督住在你心里的意思仅是指勤于积聚若干圣经事实。使徒保罗深知一种基于头脑知识的信心是多么危险,因此他接着说:“[要]知道[基督]的爱是超过人所能理解的,使你们被充满,得着上帝一切的丰盛。”所需的并非仅是‘脑袋的知识’而已。诚然,你与一个人相处愈久,你便愈了解他的思想。可是你必须开始效法这个人的待人方式或效法他的生活途径,然后你才能够真正体会他的感觉。因此,我们不能仅是借着阅读书本便了解基督的爱,反之我们必须成为像基督一样,然后,借着亲身的经历,我们才能够认识‘超越知识’的事。——以弗所书3:19。
7.是或非?——因为基督是完美的,人不能期望我们与他相似。你所提出的答案有什么圣经理由?
7 这是个多么崇高的目标!我们有多么伟大的榜样供我们仿效!诚然,这看来是个很艰巨的计划。但是凭着上帝的帮助,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虽然我们的能力很有限,因为保罗说上帝能够“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问题是,我们有尽自己的一份力吗?——以弗所书3:20;也可参看彼得前书2:21及哥林多前书11:1。
要除去旧人及其迷惑人的私欲
8.(甲)据保罗指出,“旧人”可能继续怀有怎样的欲望?(乙)有些人怎样为他们选择堕落的娱乐一事辩护?这样的想法有圣经根据吗?
8 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4:22这样敦促我们。不,不要试图修补旧的品格,反之要将其‘脱去’抛掉。(歌罗西书3:9)为什么呢?因为它那“迷惑人的私欲”,留在我们“诡诈”的心里,便能够腐化旧的品格而使其每况愈下。(耶利米书17:9)有些基督徒从事显然堕落的娱乐,但却想为自己辩护;他们想道:‘这并没有使我的良心感觉不安,因此有什么不妥呢?’可能他们的良心有点不妥,而他们内心的私欲正将他们骗倒吗?即使我们的良心并没有感觉不安,这件事实本身并不足以保证我们的行径是对的。正如使徒保罗承认说:“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耶和华]。”(哥林多前书4:4)在早期的基督教会中,许多人的良心变成如此麻木,以致他们宽容不道德在他们当中存在,甚至为此自夸。这样的良心多么错误!——哥林多前书5:1,2,6;提多书1:15;提摩太前书4:2。
9.什么令人不安的报导表明良心可以逐渐改变?
9 我们很容易让自己的良心逐渐被“迷惑人的私欲”所染污。以下令人不安的报告来自欧洲一个国家的耶和华见证人分社办事处:
“无疑大约在10年前,我们的弟兄不会观看现在上映的大部份影片,因为他们的正当感已经改变了。无可置疑地,这个世界的各种趋势使我们有些弟兄受到若干程度的影响。”
10.(甲)在第一世纪,人们怎样设法使大众接受格斗表演?(乙)我们可以由此学得什么教训?
10 撒但以很逐渐的方式企图使他那堕落的标准为人接纳。据第一世纪的历史家利维说,当格斗表演初次被人介绍到巴勒斯坦时,许多“不习惯这种景象”的人对此大为震惊;但他补充说:
“后来借着时常的重覆,有时容许格斗者仅达到击伤对方的程度……他使这种景象为人所熟悉而甚至受人欢迎;他使许多青年男子变成好勇斗狠。”
他们的震惊逐渐冲淡了。过了相当时间之后,他们不再感觉震惊,反而兴高采烈地参与。撒但的方法很少改变;因此小心不要让你那基督徒的“正当感”逐渐被改变。要停下来想想:你的良心容许你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是否有太大的自由?在娱乐方面,你所采取的途径是否与一些“丧尽了羞耻之心“的人很少差别?
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
11,12.(甲)为什么以弗所书5:10和17所提出的劝告在现今如此重要?我们可以怎样将其应用出来?(乙)即使腐败的娱乐可能含有若干有益的部份,这件事实足以使其受基督徒所接纳吗?
11 今日有许多道德败坏的事被人当作完全正常一般公开展示。由于这缘故,我们必须不断“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耶和华]的旨意如何。”——以弗所书5:10,17。
12 因此,对于俗世所提供的娱乐,要诀是要慎为选择。且举个例说明这点,有一个人说:“电影的大部份均相当好,但是许多影片都含有若干色情镜头,因此你若想看电影的其余部份,就必须观看其中的色情镜头。”但是我们若为了观看大部份“相当好”的电影而不惜让电影的“色情镜头”使我们在道德上受到损害,这样行值得吗?这些镜头描绘人们在暗中秘密做的事,但现在却向观众公开演出。保罗说,“他们暗中所作的事,连题起来也是羞耻的,”我们对于把观看这样的事作为娱乐应当怀有什么态度呢?(以弗所书5:12,《新译》)基督徒无须参考‘犹太法典’的行为规条,反之他们运用自己的“鉴察力”,“不要作糊涂[希腊文:“没有见识,缺乏道德智力”]人。”(希伯来书5:14)这可能需要我们完全避免观看某些电影或电视,即使这些影片可能含有若干相当有趣的部份。第二世纪的一位基督徒作家在他的论文‘戏剧’中提出一个很精辟的见解:
“诚然,你们[在戏剧里]有些有趣的部份,有些资料本身是可取和正当的,有些甚至十分优良。没有人会以胆汁[极苦之物]冲淡毒药……反之这件可咒诅的东西会被放在甘甜可口的调味品中。”——透得连。
13.一个人若以“虚妄的话”削弱圣经的劝告,我们可以怎样帮助这样的人?
13 我们若个别地彼此鼓励跟从一条为“主所喜悦”的途径,这是多么可嘉!一个青年人所说的话的确值得称赞:“我认为一般灵性成熟的青少年作了极大的努力规避不道德的电影,并且也鼓励别人不要看这些电影。”可是,保罗向小组提出警告,有些人会故意冲淡圣经的率直劝告;他说:“不要让任何人用愚妄的话欺哄你们;因为这些事[淫乱、污秽、猥亵的言谈等],上帝的忿怒要临到那悖逆的人身上。”(以弗所书5:6,《现译》)‘说话愚妄的人’可以对别人有不良的影响。论到一些顽梗地行事不守规矩的人,使徒保罗吩咐说:
“如果有人不听从我们……的训勉,要把这个人记下来,不可和他来往,好叫他自己觉得惭愧。但不要把他看作仇敌,却要劝他好像劝弟兄一样。”——帖撒罗尼迦后书3:14,15,《新译》。
诚然,不要待他像“仇敌”,但也不要再与他作社交上的往来。也许他会体会到他需要调整自己的思想。
光明的儿女所选择的不同途径
14,15.(甲)在第一世纪,列国有许多人怎样行以求在生活上获得一点刺激?(乙)以弗所书5:18,19提及基督徒选择其他什么事作为消遣?列国的人对这些事怀有什么看法?
14 所有的人,不论老幼,都希望在精神上感觉振奋、舒畅,不时改变日常事务的步调而收心旷神怡之效。在第一世纪,俗世的人通常借着喝醉酒以找寻刺激或“振奋精神”。他们的社交集会时常变成仅是“斗酒”的场合。但是基督徒的情形多么不同!他们有一个使他们精神振奋的好方法。那是什么呢?使徒保罗告诉我们说:“不可醉酒,放荡不羁,却要被圣灵充满。”上帝的灵的影响为基督徒带来最大的喜乐。因此,他们的社交集会不会表现不信者的“放荡不羁”。既然上帝的圣灵充满他们的心,出自他们口中的话会和喝醉酒的人的胡言乱语大异其趣。当时列国的人喜欢唱猥亵下流的歌曲,时常更伴之以淫荡的舞蹈;但基督徒却绝不如此行,反之他们听从保罗的有益劝告:“[要]常用诗歌、颂词、灵歌等,互相激励,一同赞美主;不但用口唱,心里还要有共鸣。”这些人会在内心获得舒畅。——以弗所书5:18,19,《当代福音》;彼得前书4:3。
15 在列国的人看来,这一切多么沉闷乏味!但是早期的“光明的儿女”却深感喜乐,因为他们真正具有一种不同的精神。他们行事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一般;他们都是“上帝家里的人”,每个人均运用自己的“恩赐”去造就整个小组家庭。——以弗所书2:19;4:7。
16.(甲)温暖的“家庭”精神会对小组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应当记得雅各书1:27的劝告?(乙)在某些社交集会中,与会的人应当留意避免什么可能的危险?(丙)基督徒在社交集会中所从事的消遣活动应当有什么特色?
16 因此,今日在小组里若有一种温暖的“家庭”精神存在,小组的分子便自然渴望在聚会里以及在社交的场合聚集起来以求彼此造就。真挚的爱心会促使他们自发地关怀所有人,无论老幼,特别是“孤儿寡妇”。(雅各书1:27)可是,我们不应当容许社交集会变成狂欢作乐的场合,正如在下述事例中所发生的情形一般:
“我们参加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婚礼,作婚礼演讲的传道员提出一些优良的圣经劝告。然后新婚夫妇和几百个宾客前往附近的一个礼堂参加酒会。但是气氛多么截然不同!一队职业性的乐队演奏一些刺激肉欲的狂野音乐,声音如此震耳欲聋,以致有几个宾客不得不向主人告辞。许多人开怀痛饮。舞蹈反映出一种狂野.放纵的精神。许多宾客不禁问道,为什么要将俗世的精神加插在一个快乐的神治婚礼中,以致将其破坏无遗呢?”
当基督徒聚集起来松弛身心、从事消遣时,他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呢?有许多富于造就的事可做!下篇文章论及一些真正能够令人舒畅的娱乐。重要的是,我们所做的事应当表明我们是“光明的儿女”;我们受着上帝的灵而非“这世界的灵”所影响。——哥林多前书2:12,《新译》。
人人都发挥导人向善的影响
17.长老和其他“属灵的人”可以怎样帮助一些在娱乐方面“犯了过错”的人?
17 既然世界的压力日增,我们必须提高警觉以阻止世界的精神渗入小组中。长老们应当发挥作用,使上帝的灵在小组中畅行无阻。有时这需要长老“纠正”一些失去平衡的人的思想。一位对俗世精神渗入小组一事感觉不安的长老写道:“身为长老,我们必须分担一部份罪咎,因为我们当中有些人在需要提出劝告时不够坚强而未能紧守公义的标准。”可是,不仅是长老,所有“属灵的人”都应当愿意“用温和的方法纠正[犯了过错的人]。”这种“温和”的劝告也许可以阻止“偶然犯了过错”的人继续行差踏错而导致灾祸。——以弗所书4:11-14;加拉太书6:1,《现译》。
18.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我们需要保持平衡?
18 我们大家都应该意识到,在选择娱乐方面,人的喜好各有不同。因此不要吹毛求疵,也许达到“行义过分”的地步;反之,要鼓励人行可取的事。要运用圣经所订的标准。让上帝的道的力量感动“犯了过错”的人的心。——传道书7:16。
19.父母可以怎样运用他们的影响引导儿女向善?
19 父母特别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儿女。使徒吩咐作父亲的人说:“不要激怒你们的儿女,反之要继续以耶和华的管教和思想调整教养他们成人。”被译作“教养”的希腊字含有对孩子的亲切感情的意思,因为同一的字根可以用来指“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以弗所书6:4,《新世》;帖撒罗尼迦前书2:7。
20.(甲)为什么管教是必需的?(乙)从一个青年人所说的话看来,父母应当怎样行?他们的儿女在后来会感激他们这样行吗?
20 由于这种关怀,父母不会对孩子所拣选的娱乐漠不关心。对孩子所怀的深挚爱心会使父母有时表现严厉的态度,‘以管教养育儿女’。特别由于从同辈所受到的压力,孩子对父母加于他们身上的限制,特别在娱乐方面,可能表示异议。一个由敬虔的父母教养成人的21岁全时间传道员回顾他的青少年时期说:
“直至若干年后我才看出我所受的训练是对我有益的;当时我认为自己是吃亏者。父母可能以为,他们对儿女严厉便会失去他们的儿女。他们其实并没有失去儿女。他们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各事。有时父母听见孩子说,‘妈妈,苏珊可以这样做,而她仍然在真理里,因此你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会离开真理呢?’这一定使父母感觉提心吊胆。对孩子说‘不’必然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直至你年纪大得多,在许多年后,你回顾以往而能够说,‘谢谢你耶和华,我的父母有勇气保持坚定。’”
21.父母应当帮助儿女养成什么宝贵的关系?为什么?
21 但外在的力量或管教并不足以竟全功。使徒保罗谈及“耶和华的思想调整”。按照字面的意义,原文的意思是将耶和华的思想置入脑中作为一股控制或调整的力量。要努力帮助你的孩子与耶和华养成良好的关系,使他能够毅然拒绝各种堕落的娱乐以及一切错误的行为。正如一位养成这种关系的青年人说:“这主要是在我和耶和华之间的事而非在我和父母之间的事。”
22.我们若继续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就可以怀有什么希望?
22 对我们所有人说来,这是在我们与耶和华之间的事。因此耶和华的百姓千万不要忘记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光明的儿女”。要继续行事为人好像明光照耀一般,在现今便享受一种快乐和满足的生活,并且怀有光明的希望,在一个行将实现、光明正直的新规制里永享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