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有什么目的?
“我心里察究,……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传道书2:3。
1,2.对自己怀有适当程度的关注,为什么并不是不对的?
你很关心自己,对吗?这是很自然的。我们每天进食,疲倦了就睡觉,也喜欢跟亲友共叙。有时我们玩玩游戏,游泳,或做些我们喜欢做的事,由此可见我们对自己怀有适当的关注。
2 人对自己的这种关注,正好跟上帝感动所罗门所写的以下一段话一致:“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然后所罗门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说:“我看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手。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传道书2:24,25。
3.大部分人发觉,他们无法解答什么令人困惑的问题?
3 可是你深知,人生不只是吃喝、睡眠、做点好事而已。我们也有痛苦、失望、忧虑的时候。我们看来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想人生的意义。这正是你的情形吗?《华尔街日报》的前任编辑佛蒙特·莱斯特指出,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突飞猛进,但是他写道:“有一件事实在很奇怪。在沉思人本身,人所面对的种种难题,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问题方面,我们比起初的时候并没有很大进步。我们对于我们是谁,为什么我们活在世上和何去何从的问题,仍然未能寻得解答。”
4.为什么我们人人都希望能够解答一些跟我们有切身关系的问题?
4 “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活在世上?我们究竟到哪里去?”你会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莱斯特先生去年七月去世了。你认为当时他已经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对你更重要的是:你有办法找到答案吗?找到答案可以怎样帮助你生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洞察力的首要来源
5.为了明白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应当向上帝寻求指引?
5 如果我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才智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得着什么肯定的答案。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曾这样做,却徒劳无功;即使其中有些人学识广博、经验丰富,也一样失败。但是我们其实无须独自摸索,因为造物主已给了我们所需的帮助。请想想,既然他是“从亘古到永远”的,对宇宙和历史了如指掌,他岂不是洞察力和智慧的最高来源吗?(诗篇90:1,2)他创造了人,之后一直观察世人的经历。所以我们理应向造物主寻求洞察力,而不是仰赖不完美的世人去指点我们,因为人的知识和辨识力毕竟十分有限。——诗篇14:1-3;罗马书3:10-12。
6.(甲)造物主怎样赐予人所需的洞察力?(乙)所罗门怎样跟这件事有关?
6 虽然我们不能期望造物主向我们低声耳语,把人生的意义告诉我们,他却赐给了我们洞察力的一个宝藏——他所灵示的话语。(诗篇32:8;111:10)在这方面,传道书特别有价值。这本书的执笔者受到上帝灵示,因此“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的一切智慧”。(列王纪上3:6-12;4:30-34)一位来访的女王对“所罗门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公言她所听闻的尚不及她所见的一半;她也宣布,人有幸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实在有福了。a(列王纪上10:4-8)我们也能够吸收造物主赐给所罗门的智慧,借此寻得洞察力和快乐。
7.(甲)关于天下大部分活动,所罗门作出什么结论?(乙)什么实例可以说明所罗门所作的现实评估?
7 传道书反映出上帝所赐的智慧;这种智慧对所罗门的心灵和头脑深具影响。所罗门既然拥有所需的时间、资源和洞察力,于是着手“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他发觉大部分“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既然所罗门在上帝灵示之下作出这个评估,每逢我们想到人生的目的,自应把他的话紧记在心。(传道书1:13,14,16)所罗门十分坦率、现实。比方说,请想想他在传道书1:15,18所说的话。你深知从古至今世人设立过各种各色的政府,有时政府真的设法解决国内的难题,改善人民的生活。可是,有任何政府能够把这个不完美制度里种种“弯曲”的事变直吗?你也许留意到,人知识越多,就越看得清楚在人短短的一生里,把万事都纠正过来根本是不可能的。许多人意识到这件事,不禁心灰意冷。但是我们却无须有这样的感觉。
8.什么循环久已存在?
8 值得考虑的另一点是影响到我们的各种循环,例如日出日落,风吹水流。在摩西、所罗门、拿破仑和我们曾祖父的日子,这些事已经存在了。千秋万岁,它们继续下去。同样,“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传道书1:4-7)从人的观点看来,各事并没有多大改变。无论古今,人都有类似的活动、野心和成就。即使有些人曾一度声誉卓著,或才貌过人,今天他们在哪里呢?他们已不在世上,很可能已被人遗忘了。这样的想法并不是病态。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曾祖父母的名字,也说不出这些祖先在什么地方出生,在什么地方埋葬。你不难明白,为什么所罗门很现实地指出,人的种种作为和活动都是徒然的。——传道书1:9-11。
9.我们可以怎样获得帮助,以现实的眼光洞察人类的处境?
9 对人类处境的这种深入了解,不该令我们心灰意冷;相反,这可以对我们有积极影响,使我们不致过度重视一些没有真正价值、不久就会消逝而被人遗忘的目标或活动。这样的洞察力可以帮助我们对于自己想从一生获得的东西,以及我们想要成就的事,作出正确的评估。举个例说明,我们无须苦行禁欲,相反,我们可以从适度的饮食寻得乐趣。(传道书2:24)我们稍后会见到,所罗门在这件事上作出十分正面、乐观的结论。简单来说,结论就是,我们应当非常珍惜自己跟造物主的关系;他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永远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所罗门强调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12:13。
生活各种循环显示目的
10.所罗门怎样将人和兽作一比较?
10 传道书充分反映出上帝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考虑人生的目的。怎会这样呢?因为所罗门现实地把注意集中在一些很少人想及的真理之上。其中一项真理牵涉到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耶稣曾把自己的门徒比作绵羊,可是一般人并不喜欢被人比作动物。(约翰福音10:11-16)即使这样,所罗门提出一些无可否认的事实:“上帝要试验[世人],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道书3:18-20。
11.(甲)我们可以怎样描述一只动物的典型生活周期?(乙)你同意这样的分析吗?
11 试想想一只你喜欢观看的动物,也许蹄兔或兔子。(申命记14:7;诗篇104:18;箴言30:26)或者你可以想象一只松鼠;世界各地有300多个不同的品种。这些动物的生活周期是怎样的?动物出生之后,母亲乳养它几个星期。不久它就长出毛来,可以爬出巢外了。你也许见到它跑来跑去,寻找食物。但是它时常看来只是玩耍,享受青春的乐趣。生长了一年多之后,它找着一个配偶,于是造个巢或穴,开始生育后代。如果它找着足够的浆果、坚果和种子,它一家就会长得肥壮,有时间扩大自己的巢穴。但是只过了几年,动物就衰老了,于是更容易发生意外,也更容易生病。它到十岁左右就死了。不同品种的松鼠只有微小的差异。这就是松鼠的生活周期。
12.(甲)用现实的眼光来看,为什么许多人的生活周期跟普通动物的生活周期没有很大差别?(乙)下次我们见到这里所提及的动物,我们可以想想什么事?
12 动物有这样的生活周期,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然,他们并不期望松鼠的一生有什么经过深思熟虑的目的。可是,许多人的一生其实跟松鼠的一生没有很大差别,对吗?他们出生,在婴孩时期受人照顾。他们进食,成长,玩耍,不久就长大成人了。于是他们成家立室,找房子住,想办法维持生活。如果事业成功,他们可能身体发胖,找间大一点的房子(巢),开始生儿育女。但是几十年匆匆过去,不久他们已年华老去。他们可能活到七八十岁,也许更早一点,就结束了充满“劳苦愁烦”的一生。(诗篇90:9,10,12)你下次见到一只松鼠(或者你想见到的其他动物),可以想想这些发人深省的事实。
13.人和兽都有怎样的结局?
13 你不难明白何以所罗门把人的一生比作动物的一生。他写道:“凡事都有定期,……生有时,死有时。”死的时候,人和兽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然后他补充说:“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道书3:1,2,19,20。
14.有些人怎样试图改变通常的生活模式?但是效果如何?
14 我们无须把这个现实的评估视为思想消极。诚然,有些人试图改善自己的处境,例如格外努力工作,希望获得过于父母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他们也许多受几年教育,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增广对生活的了解。或者他们十分留意运动或饮食,以求改善健康,延年益寿。这些努力可能带来一点裨益。但是谁能够保证所作的努力一定成功呢?即使成功,又能延续多久呢?
15.对大部分人的生活来说,什么坦率的评估是正确的?
15 所罗门问道:“加增虚浮的事既多,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传道书6:11,12)既然人生苦短,像影儿一样转眼就过去,许多人觉得如果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就没有时间转而追求另一个目标了。人也无法知道,自己“身后”有什么事发生在儿女身上。
建立名声的大好时机
16.(甲)动物所不能做的什么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乙)其他什么真理也应当对我们的想法有所影响?
16 人不像动物;人有思想能力。“我一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人生是否仅像一个固定的循环,生有时,死有时,于是就完了?”在这方面,请回想一下所罗门论及人和兽的话:“[他们]都归于尘土。”这是不是说,人一死就一了百了呢?圣经清楚表明,人并没有一个不死的魂,在身体死后继续生存。相反,人本身就是魂,魂犯罪就会死。(以西结书18:4,20)所罗门进一步解释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9:5,10。
17.传道书7:1,2应当促使我们想想什么事?
17 鉴于这个无可避免的事实,请考虑一下这句话:“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道书7:1,2)我们不得不同意,“死是众人的结局”。没有人能够服食某种灵丹妙药,采用某种健康食谱,或经常作某种运动,就能长生不死。通常来说,人死后不久,‘他们的名就无人记念了’。既然这样,为什么名字“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呢?
18.为什么我们能够肯定所罗门相信人会复活?
18 正如我们说过,所罗门对各事有现实的看法。他知道他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在造物主面前建立了好名声。耶和华上帝深知亚伯拉罕的为人,所以应许要祝福他和他的后裔。(创世记18:18,19;22:17)不错,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赢得了好名声,得以成为上帝的朋友。(历代志下20:7;以赛亚书41:8;雅各书2:23)亚伯拉罕知道他和他儿子的生命并不是永无穷尽的生死循环。他们无疑享有好得多的前途。他们怀有稳确的希望能够再次活过来,但不是由于他们有个不死的灵魂,而是因为他们会复活。亚伯拉罕“认定上帝甚至能叫以撒从死人中兴起来”。——希伯来书11:17-19。
19.约伯记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明白传道书7:1的意思?
19 要明白“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这句话,相信复活是一个关键。所罗门像他以前的约伯一样,坚信造物主既能够创造人的生命,自然能够把这生命恢复过来。他能够令死去的人复生。(约伯记14:7-14)忠心的约伯说:“你[耶和华]一呼叫,我就回答你,你必渴慕你手所做的。”(约伯记14:15,《新译》)请想想,造物主竟然“渴慕”(“你想再次见到你手所做的工。”——《耶路撒冷圣经》。)手下忠心至死的仆人。造物主只要应用耶稣基督的赎价牺牲,就能够把人复活过来。(约翰福音3:16;使徒行传24:15)显然人可以跟死去的牲畜有很大差别。
20.(甲)在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说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乙)拉撒路的复活必然对许多人有什么影响?
20 所以,如果人死的时候,已在能把手下忠仆复活过来的耶和华面前建立了好名声,他死的日子就可以胜过他出生的日子。比所罗门更伟大的耶稣基督证明这的确是实情。例如他把忠信的男子拉撒路复活过来。(路加福音11:31;约翰福音11:1-44)你不难想象,许多目击拉撒路复生的人,都深受影响而相信了上帝的儿子。(约翰福音11:45)你认为这些人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人何去何从吗?刚相反,他们清楚看出自己无须像牲畜一样,出生之后仅是活一段时期就永远死去。他们一生的目的,跟认识耶稣的天父以及遵行他的旨意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你自己又怎样?以上的讨论有没有帮助你看出,或看得更清楚,你的一生可以有真正的目的,而且也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呢?
21.在寻找人生意义方面,我们打算查考一下什么问题?
21 可是,生活要真正有意义、有目的,不是仅仅想及死亡和再生就够了。事情牵涉到我们每天怎样运用自己的生命。正如我们会在下篇文章见到,所罗门也在传道书清楚表明这点。
[脚注]
a “关于示巴女王的记载强调所罗门的智慧,这件事常被人视为传说。(王上10:1-13)但上下文显示,女王造访所罗门其实跟贸易有关;有鉴于此,这个记载是可以了解的,我们无须怀疑这件事是否真实的历史。”——《国际标准圣经百科全书》(1988年),第4卷,567页。
你记得吗?
◻ 动物和人在什么方面颇相似?
◻ 为什么死亡有力地表明,人的种种作为和活动,有很多都是徒然的?
◻ 人死的日子可以怎样胜过人生的日子?
◻ 人的一生要有意义和目的,全有赖于什么关系?
[第10页的图片]
你的一生跟动物的一生有什么重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