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得以认识耶和华的慈悲
公元前第九世纪,耶罗波安二世在以色列国作王统治。耶和华把一项任务交给先知约拿。约拿来自属于西布伦支派的迦特·希弗城。(约书亚记19:10,13;列王纪下14:25)耶和华打发约拿前往迦特·希弗东北800多公里以外的亚述首都尼尼微城。他的任务是要向尼尼微人发出警告:他们正面临来自上帝的毁灭。
约拿也许自忖:‘要我到那个国家那个城去?他们甚至不是信奉上帝的人。那些凶残嗜血的亚述人从来没有像以色列人一样跟耶和华立约。这个邪恶国家的人民可能把我的警告视为威胁,于是转而攻击以色列!我不去!我不要去!我可以逃到约帕去,然后坐船朝相反的方向航行——一直到大海另一端的他施。我就这样做好了!’——约拿书1:1-3。
海上遇险!
不久,约拿到了地中海沿岸的约帕城。他付了船费,登上一艘开往他施的船。他施位于尼尼微以西3500多公里,一般人认为就是西班牙一带的地方。船启航之后,这个精疲力竭的先知走到船舱里面,倒下就睡着了。不久,耶和华使海上刮起大风,水手惊惶失措,各人向自己的神求助。船在海上左摇右晃,抛来抛去。为了减轻船的负荷,水手把货物都抛进海里。可是,船看来快要沉了,约拿听到船长激动地喊叫:“你怎么啦!睡得那么熟?快起来,求告你的上帝吧!或者上帝会记念我们,使我们不至于丧命!”于是约拿起来,走到甲板上。——约拿书1:4-6,《新译》。
水手就彼此说:“来吧!让我们抽签,好知道这场灾祸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抽签,结果抽中了约拿。我们可以想象约拿多么焦虑不安。水手对约拿说:“请告诉我们,这场灾祸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是作什么的?你从那里来?你是那一国的人?那一族的人?”约拿说,他是希伯来人,向来敬畏“耶和华天上的上帝,就是那创造海洋和陆地的”。他们遇上风暴全怪他不好,因为他没有服从耶和华,把上帝的信息带给尼尼微人;刚相反,他蓄意躲避上帝,逃到别处去。——约拿书1:7-10,《新译》。
海上波涛越来越汹涌,水手就问约拿:“我们该怎样处置你,才能叫海浪平静呢?”约拿说:“把我抬起来,投在海里,海浪就会平静,因为我知道,这场大风暴临到你们,是为了我的缘故。”水手深知,如果把约拿抛下海里,他必死无疑;他们不愿这样做,于是设法把船驶近岸,却是不能。水手就呼求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叫我们丧命;不要把无辜人的血归在我们身上,因为你耶和华是照自己所喜悦的行事。”——约拿书1:11-14,《新译》。
抛进海里!
至此,水手只好把约拿抛进海里。约拿在翻腾的海里下沉,汹涌的波涛就平息了。船上的人目睹这件事,“便大大的敬畏耶和华,向他献祭和许愿”。——约拿书1:15,16,《新译》。
海水淹没约拿时,无疑他正在祷告。当时他感到自己沿着一条软绵绵的管道,滑进一个较大的空间里。令他大感意外的是,他竟然仍能够呼吸!约拿把头上的海草拨开,发现自己原来置身于一个的确很独特的地方。原来“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约拿书1:17。
约拿热切祷告
约拿在大鱼的腹中有充分时间祷告。他的话跟某几篇诗篇有点类似。后来约拿把他的祷告记录下来。这些祷告有些表示绝望,有些表示懊悔。例如,在他看来,鱼腹仿佛是希屋尔(坟墓)一样,因此他祷告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希屋尔]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约拿书2:1,2)诗篇里有两首上行诗表达类似的思想。看来这两首诗是以色列人每年上耶路撒冷守节时唱的。——诗篇120:1;130:1,2。
约拿回想到自己被丢进海里的情景,向上帝祷告说:“你[耶和华]把我投入深海,在海洋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洪涛,你的波浪,都漫过我。”——约拿书2:3,《新译》;请参阅诗篇42:7;69:2,并作一比较。
约拿担心由于自己不听话,就失去上帝的喜悦,以致永不能再看见上帝的殿。他祷告说:“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约拿书2:4;可参看诗篇31:22)约拿的处境看来糟透了,他说:“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约拿书2:5;可参看诗篇69:1)我们可以想象约拿的苦况,他补充说:“我下沉直到山麓[在鱼腹里],大地的门闩[像坟墓的门闩一样]把我永远关闭;耶和华我的上帝啊!你却[在第三天]把我的性命从坑中拉上来。”——约拿书2:6,《新译》;可参看诗篇30:3。
虽然置身鱼腹,约拿并没有认为:‘我心情坏透了,实在没法祷告。’刚相反,他祷告说:“当我心灵疲弱[接近死亡]时,我就思念耶和华[坚信他具有无比的能力和慈悲];我的祷告直达你面前,进入你的圣殿。”(约拿书2:7,《新译》)耶和华从天上的圣殿垂听约拿的祷告,救他脱离险境。
约拿在祷告的末了说:“那敬奉虚妄之偶像[信赖无生命的假神偶像]的人,实在是离弃了怜爱他们的上帝[离弃那表现这种特质的上帝]。至于我,我要带着感谢的声音向你[耶和华上帝]献祭;我所许的愿[在遭遇这件事期间及在其他情况下所许的],我必偿还。救恩是属于耶和华的。”(约拿书2:8,9,《新译》;可跟诗篇31:6;50:14作一比较。)这位幡然悔悟的先知(像他以前的大卫王和所罗门王一样)意识到,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脱离死亡,因此把救恩归于耶和华。——诗篇3:8;箴言21:31。
约拿终于听命
约拿仔细思量,再三恳切祷告之后,就感到有股力量把他从滑进来的管道迫出去。最后他被抛在旱地上。(约拿书2:10)约拿很感激耶和华拯救了他,于是服从上帝的命令:“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书3:1,2)约拿启程前往亚述的首都。约拿获悉那天是什么日子,才知道原来自己在鱼腹里有三天之久。先知在幼发拉底河西部宽阔弯曲的部分渡河,然后向东走,横过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地区,来到底格里斯河,最后抵达尼尼微大城。——约拿书3:3。
约拿走进尼尼微大城。他在街上走了一天,然后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上帝有施行奇迹,使约拿说起亚述语来吗?圣经没有说。但即使他说希伯来语,然后由另一个人翻译,他的宣告仍产生了良好的结果。尼尼微人信服上帝,并宣告禁食,从大到小,都穿上麻衣。消息传到尼尼微王那里,他就从宝座下来,脱去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约拿书3:4-6。
约拿感到多么意外!亚述王派使者通告全尼尼微城的居民,说: “人、 畜、 牛、 羊,都不准尝什么,不准吃,也不准喝。不论人畜,都要披上麻衣;各人要恳切呼求上帝,悔改,离开恶行,摒弃手中的强暴。或者上帝回心转意,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约拿书3:7-9,《新译》。
尼尼微人都遵从王的命令。上帝看见他们从恶道回转过来,就改变心意,不把较早时候宣布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约拿书3:10)由于尼尼微人衷诚悔改,表现谦卑和信心,耶和华虽然原先打算要降下灾祸,现在却决定不降了。
先知大感不悦
过了四十天,尼尼微并没有遭遇什么灾难。(约拿书3:4)约拿知道上帝不会毁灭尼尼微,就很不高兴;他满怀怒气地祷告说:“耶和华啊!我还在本国的时候,不是这样说过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且有丰盛的慈爱,转意不降灾祸,所以我才急忙逃往他施去。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取去我的性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耶和华反问他说:“你这样发怒对不对呢?”——约拿书4:1-4,《新译》。
在此之后,约拿愤然出城,在城的东边搭了一座棚。他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尼尼微究竟会怎样。耶和华怜悯他,‘使一棵蓖麻长起来高过约拿,成了荫影遮盖他的头,免他受苦’。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欢喜!但到了黎明,上帝却使一条虫子咬这棵蓖麻,蓖麻就枯死了。上帝又叫一阵炎热的东风吹来。现在烈日晒在约拿头上,使他热得发昏。他不断向上帝求死。他一次复一次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约拿书4:5-8,《新译》。
现在耶和华开口说话,他问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这样发怒,对不对呢?”约拿回答:“我发怒以至于死都是对的。”耶和华向先知指出:“这棵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使它长大的,一夜长成,一夜死去,你尚且爱惜它。”然后,上帝进一步跟他推理:“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晓得分辨左右手的有12万多人,并且有许多牲畜,我怎能不爱惜呢?”(约拿书4:9-11,《新译》)正确的答案自然很明显。
约拿悔改之后,写了一部以他为名的圣经书。他怎样知道水手对耶和华起了敬畏之心,于是献祭给上帝,并且向他许愿呢?可能是凭着上帝的灵示,也有可能是一个水手或船上搭客在殿里告诉他的。——约拿书1:16;2:4。
“约拿的标征”
有一次,抄经士和法利赛派要求耶稣显个标征给他们看,耶稣说:“一个邪恶通奸的世代不断寻求标征,可是除了预言者约拿的标征,再没有标征给这个世代了。”耶稣补充说:“正如约拿在巨鱼腹中三日三夜,人的儿子也会在地心里三日三夜。”(马太福音12:38-40)犹太人的日子是从黄昏开始的。基督在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星期五下午死去。在同一日的日落之前,门徒把他的遗体放进一个墓穴里。尼散月15日始于那天的黄昏,然后延续至星期六(该周的第七日,亦即最后一日)的日落结束。在此之后,尼散月16日开始,延续到我们称为星期日的那天的日落时分结束。因此,耶稣留在坟墓里的时间至少包括尼散月14日的一段时间,尼散月15日整日,以及尼散月16日晚上的时间。星期日早上,几个女子来到墓穴时,耶稣已经复活了。——马太福音27:57-61;28:1-7。
耶稣在坟墓里逗留了三天的部分时间。因此,他的仇敌看到了“约拿的标征”。可是耶稣基督说:“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会跟这个世代一同起来,定这个世代的罪;因为他们听了约拿所宣讲的事就悔改了,可是看啊!这里有比约拿更大的呢。”(马太福音12:41)这番话多么真实!耶稣基督是个比约拿大得多的先知,当时他就在犹太人中间。对尼尼微人来说,约拿是个适当的标征。跟约拿比较,耶稣持有的权威大得多,提出的证据也有力很多。可是,一般犹太人却不肯相信他。——约翰福音4:48。
以一个国家而论,犹太人并没有谦卑地接受这位比约拿更大的先知,也没有对他怀具信心。但他们的祖先又如何?他们同样缺乏信心,也缺乏谦卑的态度。事实上,耶和华派约拿到尼尼微去,看来是要把甘愿悔改的尼尼微人与顽梗不化的以色列人作个对照。——可跟申命记9:6,13比较一下。
约拿自己又怎样?他得以认识上帝的慈悲是何等深广。再者,约拿对耶和华怜悯尼尼微人表示不满,耶和华对这件事的反应应当提醒我们,切勿因为上帝对我们日子的人表现慈悲而发怨言。现在每年都有盈千累万谦卑的人归信耶和华,我们的确应当为这件事欢欣鼓舞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