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存弟兄之爱!
“你们应该常存弟兄之爱。”——希伯来书13:1。
1.在寒冷的晚上,为了取暖,你会怎样做以求使火继续燃烧?我们人人都负有什么类似的责任?
屋外天气奇寒,温度正在剧降。你屋内惟一的热力来源,是壁炉里烧得熊熊的烈火。你要活下去,就得设法使火继续燃烧。如果这样,你会只是坐着,眼巴巴地看着火焰逐渐消失,烧红的炭变成无光无热的灰烬吗?当然不会。相反,你会不住加添燃料,使火继续燃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重要得多的“火”要继续点燃;这种火是在我们心里燃烧的——就是我们的爱。
2.(甲)为什么我们可以说,在现今这最后的日子,爱心已冷却下来了?(乙)对真基督徒来说,爱心有多重要?
2 正如耶稣在很久以前预告,在我们的日子,环球各地许多以基督徒自居的人的爱心正逐渐冷却下来。(马太福音24:12)耶稣所指的是最重要的一种爱——对耶和华上帝和对他的话语圣经的爱。但其他种类的爱也在迅速消退。圣经预告,在“最后的日子”,许多人会“毫无亲情”。(提摩太后书3:1-5)这个预言多么真确!家庭本应是个充满亲情的安乐窝才对,但是甚至在这里,暴力和虐待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有时更残暴到令人震惊的地步。可是,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圣经却吩咐基督徒不但要彼此相爱,而且还要有自我牺牲 的爱心,甘愿把别人置于自己之先。我们要把这种爱心显明出来,让所有人看见,从而成为真基督徒会众的标志。——约翰福音13:34,35。
3.弟兄之爱是什么?常存弟兄之爱是什么意思?
3 在上帝灵示之下,使徒保罗吩咐说:“你们应该常存弟兄之爱。”(希伯来书13:1)据一份学术著作说,这里译作“弟兄之爱”(菲拉德菲阿)的希腊词语“所指的是温情的爱,表现仁慈、同情,主动提出帮助”。保罗说我们应该长存这样的爱,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同一份著作说,“这种爱是永不会冷却下来的。”所以,仅是对弟兄怀有感情还不够,我们必须把感情表露出来。再者,我们必须使这种爱持续下去,发扬光大,永不冷淡下来。相当困难吗?不错,但是耶和华的灵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弟兄之爱,并且加以保持。我们可以考虑三个方法,使这种爱在我们心里长燃。
体恤别人
4.体恤之心是什么?
4 如果你想对基督徒弟兄姊妹怀有更大爱心,也许你首先需要对他们养成同情心,体恤他们在生活上面对的种种试炼和艰辛。这正是使徒彼得的提议,他写道:“你们所有人都要思想相若,体恤别人,存弟兄之情,有温柔怜恤之心,思想谦卑。”(彼得前书3:8)这里译作“体恤别人”的希腊词语含有“一起受苦”的意思。一位研究圣经希腊语的权威论到这个词语说:“这个词语所描述的,是我们对别人的感觉感同身受 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养成体恤之心。耶和华手下一位年老的忠仆有一次说:“体恤就是我心里感受到你的痛苦。”
5.我们怎么知道耶和华有体恤之心?
5 耶和华有这种体恤之心吗?绝对有。例如,论到上帝子民以色列人所经历的苦难,圣经说:“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以赛亚书63:9)耶和华不是只看见他子民的祸患,而是对他们深感同情。耶和华在撒迦利亚书2:8对自己子民所说的话,充分表明他的感受有多深:“摸你们的就是摸[我]眼中的瞳人。”a一个注释家评论这节经文说:“眼睛是人体最精巧、复杂的器官之一。天上的光通过瞳人进入眼内,使眼能够看见东西;所以瞳人是眼睛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什么比喻能够更精确地表达耶和华对他疼爱的人所怀的无微不至的体恤。”
6.耶稣基督怎样表现体恤之心?
6 耶稣也一向对人表现深切的体恤。圣经屡次报道,他目睹同胞饱受疾病或其他难题折磨,就“动了怜悯的心”。(马可福音1:41;6:34)他清楚表示,人如果没有善待他的受膏门徒,他就感觉自己受到恶待一样。(马太福音25:41-46)今日他在天上作我们的“大祭司”,‘对我们的软弱深表同情’。——希伯来书4:15。
7.每逢有弟兄姊妹令我们不高兴,体恤之心可以怎样对我们有帮助?
7 耶稣“同情我们的软弱”。想到这件事,岂不是令我们很欣慰吗?既然这样,我们自然应该以这种方式彼此相待。当然,找出别人的弱点容易得多。(马太福音7:3-5)下一次如果有弟兄姊妹令你不高兴,何不试用这个方法去应付:试想象你自己处于那人的环境,有那人的经历和性格,也有他的种种缺点。你能够肯定自己不会犯同一的错误——或甚至更大的错误吗?与其对别人要求过高,我们应当体恤别人;这样我们就能够像耶和华一样通情达理。他能够体恤人的弱点,因为他“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篇103:14;雅各书3:17)他深知我们的能力限度。他要求我们所做的事,都是我们按理能够做得到的。(可参阅列王纪上19:5-7。)所以,我们也应当对别人表现同样的体恤。
8.弟兄姊妹遭遇困难,我们应当有什么反应?
8 保罗在信里指出,会众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不同的部分,所有部分都必须通力合作。他说:“如果一个肢体受苦,别的肢体就都一同受苦。”(哥林多前书12:12-26)别人经历艰辛,我们就应当体恤他们的苦楚,好像跟他们一同受苦一样。长老要在这方面带头。保罗也写道:“谁软弱,我不软弱呢?谁绊倒,我不怒火中烧呢?”(哥林多后书11:29)在这件事上,长老和周游监督都效法保罗的榜样。他们在演讲里,在牧养工作上,甚至在处理司法事件的时候,都努力表现体恤之心。保罗吩咐说:“[要]跟哭泣的人一同哭泣。”(罗马书12:15)羊群若意识到牧人真正同情他们,明白他们的能力限度,体恤他们所面对的艰辛,他们通常都会较愿意接受劝告、指引和管教。他们会乐于参加聚会,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会“寻得安舒”。——马太福音11:29。
表示赏识
9.耶和华怎样表明他赏识我们的长处?
9 加强弟兄之爱的第二个方法是借着表示赏识。我们要赏识别人,就必须把注意集中在他们的优点之上,看出他们所做的事的确有价值。我们这样做,就是效法耶和华了。(以弗所书5:1)他天天宽恕我们的许多微小过失。只要我们衷诚悔改,他甚至愿意宽恕我们严重的罪。他一旦宽恕我们的罪,就不会再记在心里了。(以西结书33:14-16)诗篇执笔者问道:“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篇130:3)耶和华所注意的,是我们为了事奉他而做的善事。——希伯来书6:10。
10.(甲)夫妻不再彼此赏识,为什么是很危险的?(乙)人如果逐渐失去对配偶的赏识,就应该怎样做?
10 在家庭里,效法耶和华的榜样尤其重要。父母互相赏识,就可以为家庭形成一种适当的气氛。今天一般人对婚姻的态度是:合则来,不合则去。人很容易对配偶毫不尊重,一味夸大对方的弱点,长处则视而不见。这种消极的想法可以腐蚀夫妻的关系,最后使婚姻沦为毫无喜乐的重担。如果你对配偶的赏识正逐渐消退,要问问自己,“我的配偶真的一无是处吗?”回想一下当初你们为什么恋爱结婚。你一度深爱这个独特的人,当时令你爱他(她)的理由,难道都已消失了吗?肯定没有;因此要努力赏识配偶的优点,并且把你的赏识用言词表达出来。——箴言31:28。
11.夫妻间的爱若要不流于虚伪,就必须避免怎样做?
11 配偶彼此赏识,也有助于防止他们的爱流于虚伪。(可参阅哥林多后书6:6;彼得前书1:22。)夫妻真诚相爱、彼此赏识,就绝不会私下在家里虐待配偶,不会说话伤害屈辱对方,不会故意冷落配偶,一连多天不跟对方说句仁慈或有礼貌的话,更不会对配偶动粗。(以弗所书5:28,29)夫妻真正彼此赏识,就会彼此尊重。他们不是仅在大庭广众才这样做;相反,只要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换句话说,随时随地——他们就会相敬如宾,彼此尊重。——箴言5:21。
12.为什么父母应当对儿女的优点表示赏识?
12 孩子也需要觉得受人赏识。这不是说父母应当用许多没有意思的恭维话讨儿女喜欢,而是要敏于称赞孩子可嘉的优点,以及他们真正做得好的地方。要记住,耶和华曾亲自表示他嘉许耶稣。(马可福音1:11)也要记住耶稣在关于“主人”的喻例里所立的榜样。虽然两个奴隶所得的钱数量不同,所赚的数量也有别,耶稣却同时称赞两者,把两人都称为“又良善又忠信的奴隶”。(马太福音25:20-23;可参阅马太福音13:23。)同样,明智的父母会设法表示他们赏识每个孩子独有的特质、才干和成就。与此同时,他们也不会过度强调成就,以免儿女觉得自己不断被迫要胜过别人。他们绝不想儿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苦恼不堪或灰心丧气。——以弗所书6:4;歌罗西书3:21。
13.谁应当带头对会众的每个成员表示赏识?
13 在基督徒会众里,长老和周游监督带头对上帝羊群的每个分子表示赏识。他们的处境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也负有沉重的责任要按正义施行管教,以温和的态度矫正犯过者,并对需要责备的人提出严厉的劝告。他们怎样在这些不同的职责之间保持平衡呢?——加拉太书6:1;提摩太后书3:16。
14,15.(甲)每逢保罗提出严厉的劝告,他怎样表现平衡的态度?(乙)基督徒监督可以怎样在纠正过失和予人称赞之间保持平衡?请用喻例说明。
14 保罗所立的榜样对他们很有帮助。他是个杰出的教师、长老和牧人。当时有些会众遭遇严重难题,保罗不得不加以处理;如果会众需要严厉的劝告,他就绝没有畏缩不敢发言。(哥林多后书7:8-11)我们查考一下保罗的服事职务,留意到他只偶尔提出斥责——惟独情形十分严重,他认为真有必要,才偶一为之。他在这件事上表现敬神的智慧。
15 如果我们把长老对会众执行的服事职务比作一首乐曲,斥责和责备就好像整首乐曲里的一个音符。这个音符在适当的位置听起来很悦耳。(路加福音17:3;提摩太后书4:2)但是,试想象整首乐曲只有一个音符,而且不断重复又重复,这首乐曲很快就会变成十分刺耳了。同样,基督徒长老要设法使自己所施行的教导完整匀称,有适当的变化。他们不是只限于纠正难题。总的来说,他们的调子要积极。像耶稣基督一样,仁爱的长老首先留意弟兄有些什么优点值得称赞,而不是有些什么弱点要批评。他们很赏识基督徒同工辛勤从事的善工。他们深信,以一般而言,人人都在事奉耶和华方面作出最大努力。长老要乐于把这种感觉化作言词表达出来。——可参阅帖撒罗尼迦后书3:4。
16.保罗敏于向人表现赏识和体恤,他的态度对基督徒同工有什么影响?
16 保罗所协助的基督徒,无疑绝大多数都明白他是赏识他们的,也体恤他们的处境。我们怎么知道?只要看看他们对保罗的感觉就知道了。虽然保罗持有很大的权柄,他们并不害怕他。相反,他为人和蔼可亲,深受弟兄所爱。有一次,保罗离开一个地区的时候,当地的长老“伏在[他]的颈项上,温柔地吻他”。(使徒行传20:17,37)长老们——以及我们所有人——多么庆幸有保罗的榜样给我们效法!不错,我们应该彼此表示赏识。
慈爱之举
17.会众里的仁慈之举,可以产生一些什么好影响?
17 为了促进弟兄之爱,最有力的方法之一是表现简单的仁慈之举。正如耶稣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不论我们的施与是在属灵方面、物质方面,还是献出自己的精神和时间,我们不但使别人快乐,也使自己快乐。在会众里,仁慈是有感染力的。一项仁慈之举可以引发类似的善行。不用很久,会众就弥漫着弟兄之爱了!——路加福音6:38。
18.弥迦书6:8所说的“怜悯”是什么意思?
18 耶和华吩咐他的子民以色列人要表现仁慈。弥迦书6:8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好怜悯”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译作“怜悯”的希伯来词语(赫塞德)有时也译作“慈悲”。据《松奇诺圣经书集》说,这个词语“所指的不仅限于英语慈悲 这个抽象名词所含的意思。这个词语意指‘化作行动的慈悲’;对人施行的慈爱之举,对象不仅是贫穷的人,而是所有人类同胞”。类似地,另一位学者也表示,赫塞德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化作行动的爱心”。
19.(甲)我们可以怎样采取主动,在会众里对别人表现仁慈?(乙)请举个例,说明别人曾怎样对你表现弟兄之爱。
19 我们的弟兄之爱绝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实体。因此,要留意找机会对弟兄姊妹做些仁慈的事。要像耶稣一样;他不是总要别人向他求助才予人援手,相反,他时常主动帮助别人。(路加福音7:12-16)要特别想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有年长或残障的人需要有人探访或帮忙吗?有“孤儿”需要有人花点时间照顾他们吗?有人抑郁沮丧,需要有人听他们倾诉或予以安慰吗?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付出时间做些仁慈的善举。(约伯记29:12;帖撒罗尼迦前书5:14;雅各书1:27)千万不要忘记,既然会众里的人都是不完美的,最重要的仁慈善举之一就是宽恕——即使真的有理由感觉不满,也乐于不咎既往。(歌罗西书3:13)大家都敏于宽恕,会众里就不致有纷争不和;否则,就会把弟兄之爱的火熄灭了。
20.我们人人都应该根据什么继续检讨自己?
20 我们所有人都当下定决心,不让爱的火花在我们心里熄灭。我们要不断检讨自己:我们对别人表现体恤之心吗?我们对别人表示赏识吗?我们有没有对别人做些仁慈的善举呢?只要我们继续这样做,不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冷酷不仁,我们的弟兄团体仍然会弥漫着爱心而充满温馨。所以,务要“常存弟兄之爱”,从现今直到永远!——希伯来书13:1。
[脚注]
a 有些译本在这节经文暗示,人侵害上帝的子民,就有如触摸以色列的瞳人,甚或这人自己 的瞳人,而不是上帝的瞳人。这个错误所以发生,是由于中世纪有些抄经士,擅自把一些他们认为对上帝不敬的经文加以更改的缘故。但这种译法显然没有把耶和华本身所怀的深切体恤表达出来。
你认为怎样?
◻ 弟兄之爱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常存这种爱心?
◻ 我们怀有体恤之心,可以怎样帮助我们保持弟兄之爱?
◻ 赏识别人,可以怎样强化弟兄之爱?
◻ 仁慈的善举可以怎样使基督徒会众充满弟兄之爱?
[第16页的附栏]
身体力行表爱心
几年前,一个曾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的男子对弟兄之爱还有点怀疑。他知道耶稣曾说:“你们要是有彼此相爱的心,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但他仍然觉得很难相信。后来有一天,他终于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体会到基督徒怎样实践爱心。
这个研读圣经的男子虽然身患残疾,靠轮椅代步,却到很远的外地旅游。在以色列的伯利恒,他参加了当地会众的一个聚会。那天,一个阿拉伯裔的见证人恳切地邀请一个到当地旅游的外国见证人同工和这个男子到他家过夜。上床休息前,这个研读圣经的男子问家主,第二天早上,他可不可以到阳台上观赏日出。家主劝他千万不要这样做。第二天,阿拉伯家主通过传译员向这个男子解释原因。家主说,邻居要是知道他家里接待犹太人(这个研读圣经的男子是个犹太人),就会放火把他的家烧掉,把他一家人烧死。这个研读圣经的男子感到大惑不解,于是问家主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要冒那么大的危险,邀请我在你家里留宿呢?”这时,阿拉伯见证人不用传译,凝视着他说:“约翰福音13:35。”
这个研读圣经的男子体验过弟兄之爱后深受感动,没多久就受了浸。
[第18页的图片]
使徒保罗性情外向,敏于赏识别人,所以别人都喜欢亲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