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第35本书——哈巴谷书
执笔者:哈巴谷
写作地方:犹大
成书时间:约公元前628年(?)
1.哈巴谷的预言强调什么重要的真理?
在希伯来文圣经里,哈巴谷是另一位“小”先知。可是,对上帝的子民来说,他所接获的异象和发出的判决信息的重要性却绝不“小”。他的预言能够扶持上帝的仆人抵受艰辛,对他们深具鼓励和强化作用。这本书强调两项重要真理:耶和华是全宇宙的至高统治主;义人必因信得生。这本书也是为了警告上帝仆人的反对者及那些自称事奉上帝的伪君子而写的。在帮助我们对配受歌颂赞美的耶和华培养坚强的信心方面,这本书给我们立下一个楷模。
2.书中将有关执笔者哈巴谷的什么资料透露出来?
2 哈巴谷书的头一句便说:“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哈1:1)这位名叫哈巴谷(希伯来语Chavaq·quqʹ,查瓦奎)——名字的意思是“热烈的拥抱”——的预言者是谁?书中并没有提供有关哈巴谷的出身、所属的支派、生活境况或死亡等资料。虽然预言者在书的结语里留下一点提示:“这歌交与伶长”,我们却不能够肯定他是否圣殿里的一位利未歌手。
3.什么影响到犹大的活动有助于显示哈巴谷写作的时期?
3 哈巴谷在何时发出他的预言信息?上文提及的结语及“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这句话表示当时耶路撒冷的圣殿仍然屹立。(2:20)这点连同预言的内容,显示这些信息是在耶路撒冷于公元前607年遭受毁灭之前不久发出的。但在此之前多少年呢?预言必定是在敬畏上帝的约西亚于公元前659-629年作王统治之后发出的。预言本身透露了若干线索,它把一项活动预告出来;即使这项活动与犹大的百姓有关,他们也不肯相信。这项活动是什么?就是上帝兴起迦勒底人(巴比伦人)去惩罚没有信心的犹大。(1:5,6)这件事跟崇拜偶像的约雅敬王统治早期的情形相当吻合,那时不信上帝和不公平的情况在犹大十分普遍。法老尼哥立约雅敬为王,于是犹大国开始受埃及所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百姓满以为自己绝无受巴比伦侵略之虞。但于公元前625年,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一役中大败法老尼哥,一举瓦解了埃及的势力。因此,哈巴谷的预言必然是在事情发生之前讲出来的。这样,说预言的时间便指向约雅敬在位(始于公元前628年)的早期,而哈巴谷则成为与耶利米同时代的预言者。
4.有什么证据证明哈巴谷书是受上帝感示的?
4 我们怎能肯定这本书是受上帝感示的呢?古代希伯来文圣经的书目证实了哈巴谷书的正典地位。虽然书目并没有直接提及哈巴谷书的名字,但它们既提及‘十二位小先知’,显然把哈巴谷包括在内;因为若不计哈巴谷,先知的数目就不足12位了。使徒保罗承认哈巴谷的预言是上帝所感示的圣经的一部分,并直接引用哈巴谷书1:5而将其称为:“先知书上所说的。”(徒13:40,41)他在自己执笔的书信里也屡次引用这本先知书的内容。无疑,哈巴谷在预言中攻击犹大及巴比伦的话获得了应验,从而证实他是个奉耶和华的名发言及致力于荣耀上帝的真先知。
5.请概述哈巴谷书的内容。
5 哈巴谷书分为三章。头两章哈巴谷书1,2章是执笔者与耶和华之间的对话,一方面论及迦勒底人的势力,同时指出巴比伦帝国增添不属自己的财物,为本家积聚不义之财,以人血建城及崇拜雕刻的偶像,因此必自招灭亡。第三章描述耶和华在大日子的争战时所显的威荣。这章的写作风格慷慨激昂,生动有力。它是一篇以挽歌为体裁的祷告,且被誉为“希伯来诗歌中最优美壮丽的作品之一”。a
哈巴谷书的内容
6.当时犹大的情况如何?因此耶和华必定会成就什么令人惊讶的活动?
6 预言者呼求耶和华(1:1-2:1)。犹大地充满不信的恶行,这一切事令哈巴谷满腹疑团。“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他问道:“你为何使……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1:2,3)法纪松弛,恶人围困义人,公理颠倒。有鉴于此,耶和华必施行奇事,以致“虽有人告诉[他]们,[他]们总是不信”。事实上,他要“兴起迦勒底人”!耶和华那描述这个残暴国家的异象确实骇人听闻。这一切事都必迅速发生。这个国家惯行强暴,将掳掠的人聚集,“多如尘沙”。(1:5,6,9)它讪笑君王,嘲笑首领。它无坚不摧,攻取堡垒。这一切都是为了执行“圣者”耶和华的审判和刑罚。(1:12)哈巴谷耐心等候上帝发言。
7.耶和华如何安慰哈巴谷?
7 五祸的异象(2:2-20)。耶和华回答说:“将这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虽然事情看来迟延,至终必然成就。耶和华以这句话安慰哈巴谷:“惟义人因信得生。”(2:2,4)狂妄自大的仇敌即使把万国万民都招聚到自己手下,他的恶谋也必不得逞。事实上,他所招聚的人必亲自提说攻击他的五祸:
8,9.五祸的异象是针对哪些人而发的?
8 “祸哉!迦勒底人,你增添不属自己的财物。”他自己必被掳掠。他会被抢夺,“因[他]……杀人流血,向……城中一切居民施行强暴。”(2:6,8)“为本家积蓄不义之财……的有祸了!”由于他剪除多国的民,以致墙里的石头,房内的栋梁也必呼叫。(2:9)耶和华宣告说:“以人血建城……的有祸了!”他百姓劳碌得来的必被火焚烧,化为乌有。“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2:12,14。
9 ‘在怒中使同伴喝醉,好看见他下体的有祸了!’耶和华必使他喝他右手的杯,使他满受羞辱,不得荣耀,“因[他]杀人流血,……向……城中一切居民施行强暴。”雕刻的偶像对造他的人有什么益处呢?这些无用的神岂不是哑口无言吗?(2:15,17)“对木偶说:醒起!对哑巴石像说:起来!那人有祸了!这个还能教训人吗?”耶和华却与这些没有生命的神截然不同,他在“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2:19,20。
10.耶和华在争战之日显现时,随即有什么大而可畏的事发生?
10 耶和华在争战之日(3:1-19)。哈巴谷在严肃的祷告里生动地忆述耶和华大而可畏的作为。耶和华显现时“荣光遮蔽诸天;颂赞充满大地。”(3:3)他的荣光如同白昼,他前面有瘟疫流行。他站立,使大地震动;赶散万民,使永久的山崩裂。耶和华如大能的战士策马扬鞭,坐在救恩的战车上,弓箭全然显露。大山深渊都震栗翻腾。日月都在本宫停住,在上帝大发烈怒,通行大地责打列国时,他的箭射出发光,他的枪闪出光芒。他出来要拯救自己的百姓和受膏者,要露出恶人的根基,“直到颈项”。——3:13。
11.异象对哈巴谷有什么影响?他决心怎样行?
11 预言者在异象中目睹耶和华在古时所显的大能,也见到他在未来震撼世界的活动,这令他感动不已。“我听见耶和华的声音,身体战兢,嘴唇发颤,骨中朽烂;我在所立之处战兢。我只可安静等候灾难之日临到,犯境之民上来。”(3:16)虽然如此,哈巴谷决心无论处境多么艰难——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圈中绝了羊——他仍会因耶和华而欢欣,因救他的上帝喜乐。最后他以这段话结束他的极乐之歌:“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3:19。
何以有益
12.保罗怎样以有益的方式应用哈巴谷书2:4的经文?
12 使徒保罗体会到哈巴谷书在教导方面十分有益,因此他曾在三个不同的场合引用其中的第2章第4节。他对罗马的基督徒强调好消息是上帝的大能,为要拯救一切有信心的人,说:“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中,保罗强调祝福是借着信心而获致的,说:“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保罗也在写给希伯来人的信中再度引用耶和华对哈巴谷所说的话,表明基督徒需要表现使人得救的活信心。可是他不仅引用哈巴谷书“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句话,同时从希腊文《七十人译本》引用了另一句话:“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他总括说:我们是“有信心而得救的人”。——罗1:17;加3:11;来10:38,39,《现译》。
13.关于上帝所作的判决,哈巴谷论及犹大国和巴比伦的预言的准确应验强调什么?
13 对今日需要力量的基督徒来说,哈巴谷书十分有益。这本书教导我们依赖上帝。在警告别人留意上帝的判决方面,这本书也大有益处。他提出有力的警告:千万不要以为上帝在执行判决方面会耽延;判决是“必然临到”的。(哈2:3)巴比伦毁灭犹大国的预言的确应验了。不但如此,巴比伦本身也在公元前539年被米底亚波斯人所征服。这多么有力地警告人务要相信上帝的话!为了警告当时的犹太人不要失去信心,使徒保罗决定引用哈巴谷书,说:“你们务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主说:你们这轻慢的人要观看,要惊奇,要灭亡;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徒13:40,41;哈1:5,《七十人译本》)没有信心的犹太人并没有留意保罗的话,正如他们不相信耶稣说耶路撒冷行将遭受毁灭的警告一般;公元70年罗马军队摧毁耶路撒冷时,他们就不得不面对缺乏信心的后果了。——路19:41-44。
14.(甲)哈巴谷的预言怎样鼓励今日的基督徒保持坚强的信心?(乙)正如预言所说一般,今日爱好公义的人能够怀有怎样的喜乐信心?
14 今日也一样,哈巴谷的预言鼓励基督徒在这个暴力充斥的世界里保持坚强的信心。这本书帮助他们教导别人和回答普世各地的人都一致提出的问题,上帝会对恶人施行报应吗?请再次留意预言提出保证说:“要[继续]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2:3)不论地上有什么动乱发生,王国继承者的受膏余民都将哈巴谷论及耶和华在以往采取报应行动的话紧记在心:“你出来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3:13)耶和华的确是他们的“圣者”,是“亘古而有”的。他是“磐石”;他必责备不义的人,赐生命给蒙他眷爱的人。一切爱好公义的人都可以为他的王国和至高统治权而欢欣鼓舞,说:“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1:12;3:18,19。
[脚注]
a 《十二位小先知的书》(英文),1868年,亨德森(E. Henderson)著,第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