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看宗教
第11部分:公元前2年-公元100年——信心、希望与爱之道
“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人亦然。”——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朱利叶斯·黑尔和奥古斯塔斯·黑尔(Julius and Augustus Hare)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死后320年左右,一位远较伟大的世界征服者诞生了。他在两个主要方面与亚历山大不同,正如路加福音1:32,33预告说:‘他要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他的国必没有穷尽。’这位统治者便是耶稣基督。他注定要永垂不朽而非仅活在尘封的历史书里而已。
耶稣是个简单的人,过的是简单的生活。他并不拥有王宫巨宅。他没有与财雄势大的人交好同游,也不拥有巨量的属地财物。耶稣大约在公元前2年10月出生于一个并不显赫的犹太家庭,出生地点是名叫伯利恒的小村落,出生的环境也十分简单。他的早年生活平平无奇。他受教学会木匠的手艺,“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路加福音3:23;马可福音6:3。
甚至对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项主张加以嘲笑的人也无法否认耶稣的出生引进了一个新纪元。谁也不能成功地驳倒《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所作的这项声称:“基督教已成为历史上最广泛和最普及的宗教。”
并非新事,但却与别不同
基督教并非是个完全新的宗教。它的深厚根源出于以色列人的宗教,受到耶和华上帝赐下的书面律法所培养。甚至在以色列立国之前,以色列人的祖先挪亚、亚伯拉罕和摩西已奉行对耶和华的崇拜。这其实继承世上最古老的宗教——最初人类在伊甸园里对创造者所作的纯真崇拜。但以色列的国家领袖和宗教领袖却容许带有巴比伦色彩的伪宗教渗入他们的崇拜之中,以致将纯真的崇拜染污了。正如《世界圣经》指出:“在耶稣出生的时代,犹太教的会众已被许多虚假的道理所染污,混杂着许多繁文缛节而蒙蔽了伟大的希伯来先知们所倡导的基本属灵真理。”
与带有许多繁文缛节的犹太教相较,耶稣的教训显得十分简单易明。保罗,第一世纪基督教最热心的海外传道员之一,清楚指出这点。他论及基督教的几项主要特质,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其他许多宗教也谈及‘信、望、爱’,但基督教却与之不同。怎样不同呢?
对谁和对什么怀具信心?
耶稣强调人必须“信上帝”,就是信他称之为创造者的那一位。(约翰福音14:1;马太福音19:4;马可福音13:19)因此基督教异于耆那教和佛教,这两种宗教都反对有创造者存在的主张,它们声称宇宙是一向都存在的。再者,既然基督谈及“独一的真神”,他显然不信有许多男、女真神存在,像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的古代宗教所信奉,或者印度教现在仍然信奉的一般。——约翰福音17:3。
耶稣解释,上帝的旨意是要他“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拯救失丧的人”,借此“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马可福音10:45;路加福音19:10;约翰福音3:16;可参看罗马书5:17-19。)基督牺牲生命为人赎罪的信仰有别于神道教,因为神道教根本不承认有原罪或与生俱来的罪存在。
耶稣主张只有一个纯真的宗教。他劝谕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罗马帝国》一书说:“[早期]基督徒坚称只有他们拥有真理,所有其他宗教……都是虚假的。”这个观点显然与印度教-佛教的态度迥异,因为后者认为所有宗教都有自己的优点。
怎样的希望?
基督徒的希望集中于创造者的应许之上,坚信他的政府会解决世界的种种难题。因此,耶稣在公元29年,一开始执行他的服事职务,就鼓励人“要相信好消息”,因为“上帝的王国近了。”(马可福音1:15,《新世》)与东方的各宗教——例如天道教——不同,耶稣的教训绝不强调以国家主义作为实现基督徒希望的方法。事实上,耶稣拒绝一切邀请他登上政坛的建议。(马太福音4:8-10;约翰福音6:15)显然,他不像某些犹太领袖所为一般,认为“人类必须积极帮助上帝把弥赛亚带来。”
基督徒的希望包括在正义的情况之下在地上享永生的前景。(可参看马太福音5:5;启示录21:1-4。)这样的希望岂不是简单易明吗?但是思想被佛教的涅槃观念所蒙蔽的人却觉得这个希望不易明白。《人类的信仰》一书把涅槃称为“休止”,但却“不是灭绝”。该书声称,其实涅槃的境界是“无法形容”的。
爱——对谁表现和属于哪一类?
耶稣说最大的诫命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耶和华]——你的上帝。”(马可福音12:30)许多宗教把人的得救置于首位,对上帝的事务则漠不关心。但耶稣的教训与这些宗教多么不同!耶稣指出,其次是要对邻人表现积极的爱心。他劝告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22:37-39)可是请留意,这与孔子的消极主张多么大异其趣,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认为哪一种爱更加高超——是阻止人加害你的一种抑或是激励人造益你的一种?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John Ruskin)评论说:“真正伟大人物的首要考验便是他的谦卑。”耶稣首先为了他天父的圣名和美誉的权益,其次为了人的权益,而谦卑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借此将他对上帝和人类的爱表现无遗。这和亚历山大大帝那种以自我为中心而自视为神的态度多么不同!《柯里尔百科全书》论及这位君王说:“亚历山大终其一生不断冒险犯难,但没有证据表明他曾想过自己死后,人民会有什么遭遇的问题。”
耶稣对上帝和人怀具爱心的另一项表现是,不像同时代在印度的印度教徒一样,他绝不赞同一种厚此薄彼的阶级制度。他也不像许多犹太宗教团体一样容许成员以武力抵抗不受欢迎的统治者。相反,耶稣警告门徒说,“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马太福音26:52。
以行动证明信心
早期基督教专注于信、望、爱,并在行动上将之表现出来。基督徒受命要脱去有罪人类所常见的“旧品格”,并要“穿上新的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正义和忠贞里创造的。”(以弗所书4:22-24,《新世》)他们的确有这样行。令人感兴趣的是,已故英国政治学家拉斯基(Harold J. Laski)说:“一个宗教信仰的考验并不是接受的人是否有能力宣布自己的信仰;它的考验是在乎它是否有能力去改变信徒日常生活的行为。”——(楷书自排。)参阅哥林多前书6:11。
早期的基督徒怀具无可动摇的信心和根基稳固的希望,并且受到真正爱心所激励,于是采取行动,服从耶稣在升天之前对他们所颁布的最后命令:“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
在公元33年五旬节,上帝的灵倾浇在120个基督门徒身上,当时他们正在耶路撒冷城中一个楼上的房间里聚集。基督徒的会众于是诞生了!a会众的成员在那日获得神奇的圣灵恩赐,突然有能力讲说外国语言,因此他们能够与前来耶路撒冷守节的犹太人和其他国家的归信者交谈。(使徒行传2:5,6,41)结果如何?只在一天之内,基督徒的数目就从120人激增至3000人以上!
耶稣大部分时间只对犹太人传道。但在五旬节之后不久,基督任用他的使徒彼得,把“这道”向只遵奉圣经头五本书的撒马利亚人打开,后来在公元36年,又进一步向所有非犹太人打开。保罗成了“外邦人的使徒”,他曾作过三次海外传道旅行。(罗马书11:13)有许多会众在各处纷纷建立,而且大大兴旺。《从基督到君士坦丁》一书说:“他们传播信仰的热心是无限的。”该书补充说:“基督徒的见证工作既广泛又有效。”对基督徒的迫害只收到相反的效果,有如风助火势一般把信息传播得更广远。圣经的使徒行传一书叙述基督教早期的感人历史,表明基督徒的活动是无可遏止的。
‘这不是我所知的基督教!’
你在听到对早期基督教所作的描述时会有这样的反应吗?你发现今日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非但没有坚强的信心,反而对自己的信仰充满怀疑、毫无把握吗?你发现其中不少人非但不怀有希望,反而对前途充满恐惧和惶惑吗?情形正如十八世纪英国讽刺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所描述一般,“我们有足够的宗教使我们彼此相恨,但没有足够的宗教使我们彼此相爱”吗?
保罗曾预言到这种不幸的发展。“凶暴的豺狼”——徒有其表的基督教领袖——“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使徒行传20:29,30)这样的发展会广远到什么程度?我们会在下期加以解释。
[脚注]
[第28页的图片]
基督徒对一位活的上帝怀具信心
[第29页的图片]
基督徒的希望期待乐园在地上恢复
[第29页的图片]
基督徒的爱心促使他们无偏地帮助别人事奉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