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
(Army)
为作战而训练出来的武装组织。一般译作“军队”的希伯来语(tsa·vaʼʹ察巴)通常用来指由人组成的军队(民1:3),但也可以指天上的灵体(王上22:19)和实际的天体(申4:19)。希伯来语chaʹyil哈伊,显然来自一个指“长久”的词根。(伯20:21)“哈伊”可指“军队”和“军兵”(撒下8:9;代上20:1),但也可表示“能干;能力;贤能;财物;财富”(代上9:13;申33:11;箴31:29;赛8:4;结28:4)。希伯来语gedhudhʹ格杜德,指“敌军”或“部队”。(撒下22:30;代下25:9)在圣经里指军队的四个希腊语,有三个(stra·ti·aʹ斯特拉蒂阿,straʹteu·ma斯特拉秋马,stra·toʹpe·don斯特拉托佩东)来自希腊语词根stra·tosʹ斯特拉托斯,基本意思是安营的军队,有别于列阵的军队。“斯特拉托佩东”一词包含peʹdon佩东(土地;地)这个词素,恰当地译作“安营的军队”。(路21:20)希腊语pa·rem·bo·leʹ帕伦博莱(源自pa·raʹ帕拉[旁边]和balʹlo巴洛[扔])字面意思是分配或编排军兵列阵,可以表示“部队”“军营”或“营”。(来11:34;徒21:34;启20:9)
基督教创立以前,耶和华的仆人从亚伯拉罕的日子起就已经投入战斗。埃兰人基度劳玛和同盟的王掳走了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家人,于是亚伯拉罕召集他的军队,就是“训练有素的奴隶三百一十八人”,以及邻近的盟友前往追赶,直追到东北偏北大约200公里(120英里)外的但。接着采用圣经时代常用的战略:兵分多路,乘夜突袭。(创14:13-16)
以色列人 超过四百年后,以色列人急忙而有秩序地“列队”离开埃及,队伍可能分成五部分,包括主队、先锋、后防和两翼。(出6:26;13:18)埃及的追兵有“六百辆精选的战车和埃及其他的战车”。每辆战车通常载三人,一人驭马,二人作战,大多是弓箭手,因为弓箭是埃及人主要的武器。随同战车的还有骑兵。(出14:7,9,17)根据约瑟夫斯的记载(《犹太古史》第2卷324节[15章3段]),希伯来人“被六百辆战车和五万骑兵,以及为数达二十万人的庞大步兵团追赶”。(见副官)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重获自由以后不久,就投入第一场战斗。在西奈山区的利非订,亚玛力人袭击他们。约书亚照摩西的吩咐赶快召集人马迎战。战事延续了大半天,虽然以色列人缺乏作战的经验,耶和华却帮助他们打败了亚玛力人。(出17:8-14)
离开埃及约莫一年后,以色列人统计满了二十岁、能上阵作战的男丁数目,合共有60万3550人。(民1:1-3,45,46)在结束流浪之前,以色列人在旷野再做了类似的统计,结果是军力稍微下降到60万1730人。(民26:2,51)由于利未人不用当兵,因而没有统计在内,另行计算。(民1:47-49;3:14-39;26:57,62)
免役 除了利未部族,下列的人也可以免役:(1)“盖了新房子还没有启用”的人;(2)“栽种了葡萄园还没有享用”的人;(3)“订了婚还没有迎娶未婚妻”的人;(4)新近娶妻的人,他“不可上阵作战……可以免役一年,留在家里”;(5)“惧怕胆怯”的人。(申20:5-8;24:5)
攻占迦南地后的军队编制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大致安居下来以后,就无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在边境发生的小冲突通常由当地部族处理。假若要由几个部族组成一支兵力较雄厚的联军,耶和华就会兴起士师统领。召集人马有以下不同的方法:吹响号筒,差派使者,或送上一些物件激发将士出战。(民10:9;士3:27;6:35;19:29;撒上11:7)
士兵看来要自备武器:剑、矛、枪、镖、弓、箭或投石带。他们通常也要自备粮食;因此,耶西要给扫罗营中的儿子们送食物。(撒上17:17,18)不过,有一次,以色列各部族挑出了十分之一的人,义务为军兵运送粮食。(士20:10)
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的营里往来,因此士兵必须留意卫生,保持礼仪上的洁净。(申23:9-14)按照摩西律法,男子跟女子交合,就不洁净到第二天,所以大卫和乌利亚都着意不在执勤时有性行为。(利15:16-18;撒上21:1-6;撒下11:6-11)异教民族的军队占领了一座城以后,往往会强奸城中的妇女;以色列的士兵却不可这样做,还没过一个月,也不可娶被掳的女子为妻。(申21:10-13)
以色列最终的胜利在乎耶和华,但善于用兵也是必需的条件。责任落在受委任的军官、千夫长和百夫长身上。祭司也会奉派去鼓舞士气,给予指示,激励斗志。(民31:6,14;申20:2-4,9)在士师的日子,军队由耶和华兴起的士师亲自统领作战。士师也拟定战术,筹划战略,调兵遣将,例如安排军兵分成小队(通常三队),突袭,埋伏,正面进攻,占据河边的渡口等。(书8:9-22;10:9;11:7;士3:28;4:13,14;7:16;9:43;12:5)
在君王统治下 以色列人不满足于上帝的士师安排,要求“像列国一样”有王领导他们,为他们打仗。(撒上8:20)撒母耳警告他们,做王的不会独力战斗,必征召他们的儿子,“派他们赶战车,做骑兵,在他的战车前奔跑”。(撒上8:11,12;见跑差)王是最高统帅,下一级是元帅。(撒上14:50)
扫罗军队的大小和兵力是按需要调整的。有一次,他挑选了3000人,他儿子约拿单率领其中1000人。(撒上13:2)另一次,他召集了33万人。(撒上11:8)可是,跟非利士人高度机械化的部队相比,以色列人的装备就显得简陋不堪。根据马所拉文本记载,在密抹安营的非利士军队,有战车3万辆,骑兵6000人,“步兵多如海边的沙”。“在打仗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剑或有矛”,惟独扫罗和约拿单才有。(撒上13:5,22)
到了大卫在位的日子,以色列军队在规模和效能方面都有很大改善。有超过30万武装人员来到希伯仑,拥立大卫接替扫罗作王。(代上12:23-38)大卫的军队也有非以色列人。(撒下15:18;20:7)
大卫保留了以往军队的不少编制,例如自己依旧任最高统帅,又委任一些人如约押、押尼珥和亚玛撒做战地元帅,在他们下头立千夫长和百夫长。(撒下18:1;王上2:32;代上13:1;18:15)大卫也创立了一些编制,就是把军队分成12个分队,每个分队有2万4000人(总共28万8000人),每月替换值班,这样每个士兵一般每年只须当值一个月。(代上27:1-15)当月值班的那2万4000人不一定来自同一个部族,总之,全年每个部族每月都差派一定数目的人当值。
骑兵和战车 战车速度快,灵活性高,巴比伦人、亚述人和埃及人都非常重视。因此,战车适当地成了世界霸权军事力量的象征。大卫是以色列国的最高统帅,辖下的军队全由步兵构成,配备剑、矛、弓或投石带。大卫想必紧记耶和华的吩咐,不可倚赖马匹取胜(申17:16;20:1),想必也紧记法老的战马战车都被耶和华“扔进海中”(出15:1,4),又紧记耶和华曾打开天上的水闸,降下洪水打击西西拉的“九百辆铁刀战车”,使“基顺的急流”冲走敌人。(士4:3;5:21)
因此,像约书亚砍断敌人战马的腿筋,放火烧掉他们的战车那样,大卫也砍断从琐巴王哈达德谢缴获的所有战马的腿筋,只留下一百匹。(书11:6-9;撒下8:4)大卫在一首歌中指出,敌人高谈战车和马匹,“我们却要谈论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靠马得救是自欺欺人”。(诗20:7;33:17)一句箴言说:“人为打仗之日预备马匹,但得救惟独在乎耶和华。”(箴21:31)
所罗门作王以后,以色列的军队展开了崭新的一页。以色列国在他治下比大卫的日子更太平,他却增添马匹和战车。(见战车,马车)这些马匹大多从埃及购入,所罗门在全国各地建造了一些城专门安放这些新的军事物资。(王上4:26;9:19;10:26,29;代下1:14-17)可是,所罗门的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得到耶和华悦纳和赐福。他去世后,他的王国就分裂,军队也随之衰落。后来以赛亚写道:“那些到埃及求援的人有祸了!他们倚赖马匹,信靠众多的战车、强壮的战马,却没有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没有寻求耶和华。”(赛31:1)
王国分裂以后 随着王国一分为二,犹大国和以色列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斗。(王上12:19,21)罗波安的继承人亚比雅手下的军队只有40万人,而耶罗波安则率领80万大军攻打他。尽管一对二,南方犹大国却打胜了这场仗,“因为犹大人依靠耶和华”。以色列国有50万个士兵阵亡。(代下13:3-18)
除了部族之间的战斗,也有邻近外族的侵扰。由于跟北面的叙利亚关系紧张,以色列国必须有一支常备军保卫国土。(王下13:4-7)犹大国也要抵御外族的入侵。有一次,埃及人攻打犹大国,抢走了许多财物。(王上14:25-27)另一次,埃塞俄比亚差派100万大军、300辆战车来攻打犹大国。亚撒王的军队只有58万人,他“呼求耶和华他的上帝”,于是“耶和华……击败埃塞俄比亚人”,一个不留。(代下14:8-13)
后来,摩押人、亚扪人和亚扪尼人一同来攻打约沙法,虽然约沙法有一支大军,人数达116万,但是他“立意要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向他承诺:“这场战争不是你们的,而是上帝的。”(代下17:12-19;20:1-3,15)结果,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队歌手“走在军队前面”,歌唱“赞美耶和华”,敌人就乱作一团,互相击杀。(代下20:21-23)
罗马 奥古斯都在位的日子,罗马军队估计有30万人,编制跟以往的帝国大不相同。军队的主要部分是军团,是完全独立的大型战斗单位,而不是某个附属的部分。有时几个军团会一起作战,由一个指挥官集合各军团的资源和兵力,例如公元70年,提图斯率领四个军团去围攻耶路撒冷。不过,军团一般都各自行动,各有任务。从帝国四境来支援军团的非罗马公民构成“辅助部队”,他们大多是本地的志愿兵。辅助部队以军团做后盾,在边陲站岗守卫。如果有出色的表现,辅助部队的军兵会获发罗马公民权。
在不同时期,军团的数目也不同,由25个左右至33个不等。同样,军团里的士兵数目也不时变动,由约莫4000人至6000人不等,到了1世纪则通常是6000人。因此,在圣经里,“军团”一词看来指数目众多,但又不能确定多少。(太26:53;可5:9;路8:30)每个军团都有一个军团长,只须向皇帝负责,在军团长辖下有6个保民官,又叫千夫长(新世翻作“将军”)。(可6:21;约18:12;徒21:32-23:22;25:23;见将军)
军团可分为10个部队,圣经曾提到“意大利部队”和“奥古斯都部队”。(徒10:1;27:1;见奥古斯都部队)公元44年,希律·亚基帕死时,凯撒里亚有5个部队。军团还可再细分为60个百人队,由百夫长(新世翻作“军官”)率领。这些军官肩负重任,负责训练士兵。(太8:5-13;27:54;徒10:1;21:32;22:25,26;23:17,23;24:23;27:1,6,11,31,43;见军官)每个军团都有10个特别军官,充当护卫和信使,有时还负责行刑。(可6:27)
每个军团都有不同的军旗,有的有鹰像,有的有其他动物的像,后来还出现小型的罗马皇帝像。这些军旗都具有宗教意味,给奉为神圣而受人崇拜,士兵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军旗。因此,犹太人极力反对罗马军旗在耶路撒冷出现。
早期基督徒的立场 早期基督徒拒绝在罗马军队里服役,不论是军团还是辅助部队,他们认为当兵完全违反了基督教的教义。2世纪的殉道者查斯丁在他所写的《与犹太人特里风谈话录》(110章)中这样说:“我们以往好战,互相残杀,无恶不作,如今在全地通通都改变了作战的武器——把刀剑打成犁头,把枪矛打成耕具。”(《尼西亚前教父》,第1卷,254页)德尔图良(约公元200)在他的论文《花冠》(11章)论及“基督徒该不该参战”。他本着圣经辩证当兵是不法的行为,并且总结说,“我不准许我们当中的人当兵”。(《尼西亚前教父》,1957,第3卷,99-100页)
“经过仔细的研究,现存的所有资料都显示,在罗马皇帝马可·奥勒利乌斯[公元121-180]的日子之前,没有任何基督徒当兵,也没有任何士兵成为基督徒之后还留在军队里服役。”(《基督教的兴起》,E.W.巴恩斯著,1947,333页)“时至今日,没有证据显示有个别基督徒曾在公元60至大约公元165年期间当兵。……至少直到马可·奥勒利乌斯在位的日子,没有任何基督徒在受浸后当兵。”(《早期教会与世界》,C.J.卡杜著,1955,275-276页)“公元2世纪,基督教……已经确立服兵役违反了基督教的教义。”(《罗马简史》,G.费雷罗与C.巴尔巴加洛合著,1919,382页)“基督徒的行为跟罗马人大不相同。……基督传讲和平,因此基督徒拒绝当兵。”(《历代世界》,N.普拉特与M.J.德拉蒙德合著,1961,125页)“早期基督徒认为战争是不对的,也不会参军,即使罗马皇帝要求人民服兵役。”(《在旧世界建立的新世界根基》,R.与W.M.韦斯特合著,1929,131页)“基督徒……不会接受公职,也不会当兵。”(《著名历史家记述的重大事件》中的《公元177年高卢基督徒遭受迫害》一文的编者前言,R.约翰逊编,1905,第3卷,246页)“基督徒一方面以消极的服从为座右铭,另一方面不论在民政事务上,还是帝国的国防活动上,他们都不肯积极参与。……除非基督徒舍弃一个更神圣的任务,否则不可能当兵,当民政官,或当领袖。”(《罗马帝国衰亡史》,爱德华·吉本著,第1卷,416页)
天上的军队 “天上的军队”含有众多而有秩序的意思,不仅指天上的星体,还更常指耶和华上帝手下众多大能的天使。(创2:1;尼9:6)“万军之主耶和华”在希伯来原文以不同形态出现了283次,头一次在撒母耳记上1:3,在《希腊语经卷》则出现过两次。(罗9:29;雅5:4;见万军之主耶和华)当提到作战的天使时,圣经用了一些军事用语,例如“军团”“战车”“骑兵”等。(王下2:11,12;6:17;太26:53)耶和华隐形的天军数目庞大,有“千千万万”的战车,作战能力无可匹敌。(诗68:17)“耶和华手下大军的元帅”手里拿着出鞘的剑,向约书亚显现,指示他攻取耶利哥城的战略。(书5:13-15)这支天军的一员一夜之间就杀了18万5000个亚述士兵。(王下19:35)后来天上爆发战争,米迦勒和他的天使把撒但和他的天使摔到地球附近。(启12:7-9,12)将来“天上的军队”会随同“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去跟“野兽、地上的列王和他们的军队”作战,把他们一举消灭。(启19:14,16,19,21)耶和华手下这支大能的天军也会同时保护他在地上的忠仆。(王下6:17;诗34:7;91:11;但6:22;太18:10;徒12:7-10;来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