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有基督的心意吗?
“愿那赐人忍耐和安慰的上帝使你们在彼此之间具有基督耶稣的思想态度。”——罗马书15:5,《新世》。
1.人若自称为基督徒,就需要回答一些什么问题?
今日环球各地据称有超过10亿人是基督徒。这暗示什么呢?这意味到,至少在名义上,他们相信耶稣基督而声称是他的跟从者或门徒。(马太福音10:24,25)但是人需要怎样行才能跟从基督的榜样或生活模式呢?显然,你必须认识他。你真正认识拿撒勒的耶稣吗?你对于他在地上时是个怎样的人怀有清楚的概念吗?你知道他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之下对人有什么反应吗?你具有“基督的心意”吗?——哥林多前书2:16,《新译》;以弗所书4:13。
2,3.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基督的心意?
2 我们怎能认识一个生活在差不多两千年前,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只有三年半的人呢?以耶稣而言,我们有四份可靠的传记帮助我们在心目中对他的为人有个清楚的概念。借着仔细阅读四福音的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耶稣的行动受到怎样的思想模式所推动。因此,我们若要作真正的基督徒而非仅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就必须怎样行呢?耶稣提出答案说:“他们吸收关于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的知识,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新世》;彼得后书3:18。
3 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应当对天父耶和华和他的爱子基督耶稣的生活和教训具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仅是自称为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是不够的。为了具有基督的心意,我们必须经常使头脑充满对耶稣的一生和榜样的了解。这意味到我们需要经常认真研读圣经,并且研读一些有助于澄清经文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圣经辅助读物。这也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心态,使我们能够了解和接受基督在上帝旨意中所担任的角色。——约翰福音5:39-47;马太福音24:45-47。
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4.耶稣是个怎样的人?
4 耶稣是个健康、活跃的男子,在他三十岁之后的几年从事传道工作。(路加福音3:23)但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人不苟言笑,冷漠无情吗?刚相反,既是中东的犹太人,他十分富于表情。他绝不拘谨内向。反之他公开表现多种属人的感情,从忧伤、怜悯至义愤和愤怒不等。——马可福音6:34;马太福音23:13-36。
5.耶稣听见拉撒路去世的消息时有什么反应?
5 例如,耶稣见到马大和马利亚为了她们兄弟拉撒路去世而哀哭时,他有什么反应呢?约翰的记载告诉我们:“[耶稣]心里非常悲伤,深深地激动,”接着他“哭了”。(约翰福音11:33-36,《现译》)他表明自己与密友有同感。他并不以与他们同哭为耻。他虽然是“上帝的儿子”,却表露深具人性的感情。(约翰福音1:34)这必然使马大和马利亚深受感动!——可参阅路加福音19:41-44。
6.为什么耶稣虽然曾经哭泣,却绝非缺乏男子气概?
6 可是,今日有些人可能以为耶稣是个弱者,因为他公开与那些女子同哭。事实上,天主教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将耶稣称为“脂粉气的男人”。这是真的吗?耶稣真的像基督教国的艺术品所时常描绘一般,是个柔弱的男子吗?绝不然,眼泪并不一定是软弱的迹象。正如一份医药报刊表示:“制止人适当地表达温柔的感情是不合理而有害的。……将温柔的感情表达出来,特别是哭泣,乃是一种唯独人才具有的特性。”——可参阅撒母耳记下13:36-38;约翰福音11:35。
7.耶稣所立的仁慈榜样可以在什么方面帮助我们?
7 耶稣对痛苦的反应的确合乎人性和人道。这可以帮助我们与他和他的心意认同。我们并非跟从某个冷漠无情的神话人物,反之我们所跟从的是上帝所差来的完美、属人的榜样,“永生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16:16;约翰福音3:16,17;6:68,69)他为今日所有的基督徒立下多么优良的模范!特别是基督徒长老,由于必须时常在别人遭遇损失和艰难的时候予人安慰及表现体恤之心,更需要跟从耶稣的完美榜样!不错,在这些场合,具有基督的心意的确可以造成很大的差别。——帖撒罗尼迦前书2:7,8。
一个敢作敢为的人
8.耶稣怎样表现勇气和敢作敢为?
8 耶稣也表明自己是个具有勇敢的信念而行动果断的人。例如他曾两次刚毅地把贩卖牲畜和找换银钱的人逐出圣殿。(马可福音11:15-17;约翰福音2:13-17)他也不怕公开揭发自以为义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伪善。他在有力的指责中提出警告说:“虚伪的经学家和法利赛人哪,你们有祸了!你们好像粉饰了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各样的污秽。”耶稣在这里无疑绝没有软弱的迹象!——马太福音23:27,28,《新译》;路加福音13:14-17。
9,10.(甲)为什么耶稣发怒却没有犯罪?(乙)基督的榜样应当对基督徒长老有什么影响?
9 耶稣的愤怒是否表示他缺乏自制呢?在耶稣从事传道工作期间随伴在侧的彼得说:“他并没有犯罪。”(彼得前书2:22)使徒保罗写道:“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4:15)受控制的义愤和不受控制的愤怒是大有差别的。——可参阅箴言14:17;以弗所书4:26。
10 因此,基督徒长老虽然不会“随便动怒”,却无疑应当具有道德的力量而能够‘责备反驳的人’,若有必要甚至‘严厉地’如此行。他必须具备资格去“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多书1:7-13,《新译》;提摩太后书4:1,2)某些情形也可能引起他的义愤,特别是他若见到有人明目张胆地威胁到小组的团结、灵性健康或道德上的洁净。正如保罗说,有时长老‘不得不堵住一些好讲空话和欺骗人者的嘴’,这些人“为了可耻的利益,教训一些不应该教导的事,败坏人的全家。”在这样的时候,具有基督的心意可以帮助长老行事果敢而保持平衡。——可参阅哥林多前书5:1-5;启示录2:20-23;3:19。
11.什么问题与我们应当怎样效法基督一事有关?
11 耶稣周游加利利、撒玛利亚和犹太各地之际曾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男女、儿童、有病的人和将他视为死敌的人。他怎样对待这些人呢?他不可一世、孤高自赏吗?抑或和蔼可亲?他能够体恤别人所遭遇的各种难题和试探吗?他不肯宽恕人抑或富于怜悯?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的行动和反应方面效法基督一事有直接的影响。——罗马书15:5;腓立比书2:5。
耶稣对儿童有什么反应?
12.有一次门徒和基督对儿童有什么反应?
12 我们在马可福音10:13-16读到一项美妙的记载,描述耶稣对儿童有什么反应。圣经的记载说:“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摸他们,门徒便责备那些人。”记载并没有说为什么门徒这样行。当时是公元33年,耶稣正从加利利穿过比利亚前往耶路撒冷及其附近的地区结束他最后的公开传道工作。也许门徒认为耶稣这样的要人没有时间接见孩子,或当时他太忙而无法这样行。可是,耶稣本人有表示他太忙吗?“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
13.人们对耶稣有什么反应?
13 关于基督的心意,我们从这项记载还获悉什么呢?记载表明他对犯错的门徒十分坚定,并且对卑微的人怀有仁慈的态度。他明白什么促使父母带孩子到他那里去。他们希望耶稣抚摸和祝福他们的孩子。关于耶稣,我们从这项记载获悉什么呢?我们看出人们并不害怕他或对他敬而远之。反之,他温良和气,不摆架子,人们都喜欢亲近他。甚至孩子在他面前也感觉自在——他在孩子面前亦感觉自在。人们,包括儿童在内,在你面前感觉自在吗?——马可福音1:40-42;马太福音20:29-34。
14.关于为人和蔼可亲,谁特别应当跟从耶稣的榜样?”
14 耶稣表现亲切的感情和仁慈。(马可福音9:36,37)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身为基督的跟从者,你在这方面具有基督的心意吗?在各区、环、小组和世界各地守望台分社办事处服务的基督徒监督们最好问问自己:我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吗?抑或我使别人,甚至儿童,在他面前感觉自在?我真的和蔼可亲吗?——箴言12:18;传道书7:8。
耶稣对待妇女的方式
15,16.耶稣对待妇女的方式怎样与其他的犹太人大异其趣?
15 身为基督徒小组里的长老、仆人和弟兄,我们在对待基督徒姊妹及一般妇女方面具有基督的心意吗?耶稣是个独身的人,他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之下与当日的妇女接触时有什么反应呢?
16 在男人至上的犹太社会中,耶稣是个异乎寻常的导师,因为他愿意对妇女,甚至非犹太籍的妇女,说话。(约翰福音4:7-30)例如,有一次耶稣探访推罗和西顿的外邦人地区的一个家庭,一个希腊妇人求他帮助她那被鬼附身的女儿。通常正统派的犹太人绝不会与这样的人来往。但是耶稣却听妇人说话,并且考验她的信心,说:“让[犹太]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外邦]狗吃。”耶稣的声调是否表示事情已无可挽回呢?他武断地制止对方作进一步的讨论吗?显然不是,因为妇人机巧地回答说:“主阿,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耶稣受到感动,于是医好了妇人的女儿。——马可福音7:24-30。
17.我们从耶稣对待一个有罪的女子的方式可以获悉什么?
17 耶稣对女子保持开明的态度,并不仅凭外貌判断她们。(马太福音22:16)另一次,他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吃饭时容许一个人所共知的罪人,可能是个妓女,为他洗脚,然后用油膏抹他的脚。这个女子的行动表示她对自己的罪过幡然悔改。(路加福音7:36-50)耶稣并没有因为她的不道德就断然不给她任何自新的机会。(可参看约翰福音4:7-30。)“因为她的爱多,”耶稣宽恕了她。关于基督的心意,这件事显示什么呢?耶稣对女子富于怜悯和了解。我们在小组里及在传道工作上岂不应当同样行吗?——路加福音19:1-10;罗马书14:10-13;哥林多前书6:9-11。
耶稣对待门徒的方式
18.(甲)有些人对下属有什么反应?(乙)耶稣怎样对待门徒和其他的人?(马可福音6:54-56)
18 有时掌权的人感觉受下属所威胁。他们设法制止他们潜意识地认为的竞争。自骄心于是作祟。他们敏于批评下属,但却不轻易加以称赞。他们所表示的轻蔑并没有对别人的尊严予以适当的尊重。但是耶稣又如何呢?他怎样对待手下的人——他的门徒?他使门徒感觉怯懦、无能或愚蠢吗?抑或他们与耶稣合作得十分愉快而感觉自在?——可参阅马太福音11:28-30;25:14-23。
19.关于耶稣,我们从约翰福音13:1-17学到什么?
19 关于这点,他们在约翰福音13章读到耶稣教导门徒的一个杰出教训。我们提议你读读1-17节。在古代的日子路上很多尘,因此人们习惯派仆人为客人洗脚。耶稣竟然屈尊做这件卑微的差事。他为门徒洗脚是要强调什么品德呢?他借此在谦卑方面给门徒一个切合实际的教训。关于基督的心意,我们在这里获悉什么呢?耶稣的话向他们提出答案:“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翰福音13:16,17。
20.我们可以作什么自我分析看看自己是否具有基督的心意?
20 在这方面我们具有基督的心意吗?我们愿意在家里及小组里做些卑微的差事吗?抑或我们只愿意做一些看来“相当重要”或使我们看来“高人一等”的事?我们愿意参与有时令我们受到屈辱的逐户传道工作吗?抑或我们只愿意在王国聚会所的讲台上担任演讲?的确,具有基督的心意会使我们像耶稣一样保持谦卑和蔼。——罗马书12:3。
21. 耶稣怎样对使徒们表现体恤之心?对群众又如何?
21 有一次,耶稣在结束一项特别传道运动之后对使徒们表现很大的体贴。耶稣自己虽然是个完美的人,却不期望别人达到完美的标准。在传道运动结束时,他并没有坚持使徒们立即再去传道,甚至更加努力。反之他体恤到他们需要休息,于是将他们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休息一下。但是群众却尾随不舍。耶稣有感觉恼怒不耐吗?没有,因为他“动了恻隐的心,”圣经的记载告诉我们。——马可福音6:30-34,《现译》。
22.什么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白基督的心意?
22 既然有这么好的榜样,大部分使徒都忠心地继续跟从基督又何足怪呢?彼得追随耶稣时学到很多事,他无疑深受这些事所感动。马可所写的福音记载很可能大部分资料都是彼得提供的。彼得逐渐但却稳定地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以求符合基督的心意。查考一下彼得所写的第一封信可以帮助我们更紧密地跟从基督的榜样。——马太福音16:15-17,21-23。
你记得吗?
◻ 我们怎样才能具有基督的心意?
◻ 耶稣是个怎样的人?
◻ 耶稣对儿童有什么反应?对妇女有什么反应?
◻ 我们从耶稣对待门徒的方式可以获悉什么?
[第10页的图片]
耶稣为人富于怜悯,从不掩饰自己的感觉
[第12页的图片]
耶稣是个敢作敢为的人
[第15页的图片]
耶稣在谦卑方面立下杰出的榜样
“行事不可出于好争或自大,反之要虚怀若谷;把别人看得比自己强;不要只留意自己的个人利益,也要留意别人的个人利益。你们要怀有基督耶稣所怀的思想态度。他虽然具有上帝的形像,却绝没有考虑以僭夺的手段使自己与上帝平等。不,他反而虚己。”——腓立比书2:3-7,《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