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
(Prophecy)
来自上帝的信息;跟上帝旨意有关的启示或宣布。预言可指来自上帝的教诲、命令、判决或预告。在原语中,“预言”的动词词根(希伯来语na·vaʼʹ纳巴;希腊语pro·phe·teuʹo普罗费秋奥)的基本意思都不是预告未来。不过,预告未来确实是圣经“预言”的一个显著特色。(见先知)
以下例子足以说明,译做“预言”的圣经原语字眼有什么含意。上帝在异象里吩咐以西结“向风说预言”,于是以西结向风传达了上帝的命令。(结37:9,10)耶稣受审时,有人蒙住他的头,打他耳光,说:“你这个基督,既然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啊?”这些人不是要耶稣预告未来,而是要他凭上帝的启示说出打他的是谁。(太26:67,68;路22:63,64)在井旁,一个撒马利亚妇人看出耶稣是个“先知”,因为他如果不是凭上帝的力量,是不可能说出她的经历的。(约4:17-19;另见路7:39)同样,耶稣发表的“登山宝训”以及他谴责抄经士和法利赛派的话(太23:1-36)都可以说是预言,因为耶稣凭着圣灵的启示,宣明了上帝对各事的看法,跟以赛亚、耶利米和其他早期先知所做的一样。(比较赛65:13-16和路6:20-25)
圣经记载的预言很多,一些比较早的预言载于创世记3:14-19;9:24-27;27:27-40;49:1-28;申命记18:15-19。
真确的预言全都来自耶和华上帝,有的是他用圣灵直接启示人写下来的,有的是通过受圣灵指引的天使传达的。(彼后1:20,21;来2:1,2)在《希伯来语经卷》,预言的起头常有这句话:“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赛1:10;耶2:4),“话”是指耶和华启示给人的信息或预言(赛44:26;耶21:1;结33:30-33;另见赛24:3)。
“圣灵启示人说预言,是要给耶稣作见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个天使在异象里告诉使徒约翰:“圣灵启示人说预言[字面意思是说预言‘的宗旨’],是要给耶稣作见证。”(启19:10)使徒保罗称基督为“上帝的神圣秘密”,说“智慧和知识的一切珍宝,都蕴藏在基督里面”。(西2:2,3)保罗这样说,是因为耶和华定意让耶稣发挥关键作用,使上帝的伟大旨意实现,包括使上帝的名彰显为圣,并设立一个“管理安排,把一切召集起来,使天上的和地上的都由于基督而重归一体”,让地球和人类重返正轨。(弗1:9,10;另见林前15:24,25)由于上帝伟大旨意的实现跟耶稣是分不开的(参看西1:19,20),难怪圣经的预言,就是上帝用圣灵启示他仆人去传达的一切信息,都指向上帝的这位儿子。正如启示录19:10指出,说预言的“宗旨”(用意与目的)全在于为耶稣作见证,耶和华已立他为“道路、真理、生命”。(约14:6)不论是在耶稣降世之前还是之后所说的预言,全都为耶稣作见证。(徒2:16-36)
人类在伊甸园反叛上帝后,耶和华随即说出了第一个预言“给耶稣作见证”,预告会有一个“苗裔”击碎蛇头,蛇指的是上帝的大仇敌。(创3:15)上帝跟亚伯拉罕立约以后,预告这个苗裔必使地上的万国得福,并消灭上帝的大仇敌及其“苗裔”。(创22:16-18;另见加3:16)后来圣经预告,称为“示罗”(意即“是他的;属于他的”)的这个苗裔会出自犹大部族。(创49:10)耶和华宣布,他定意通过以色列产生一个“祭司的王国,圣洁的国族”。(出19:6;另见彼前2:9,10)律法规定以色列人要献的祭物预表上帝的儿子牺牲生命所献的祭物,祭司的职务则预表基督在千年统治期间在天上的职务,就是(跟其他祭司一起)作王和作祭司。(来9:23,24;10:1;启5:9,10;20:6)在这个意义上,律法成了“监护老师,带领我们到基督那里”。(加3:23,24)
谈到古代以色列人的历史,使徒保罗说:“他们遭遇的这些事都成了鉴戒[或译‘都有象征意义’],并且记在经上,警戒我们这些到了这个制度终结的人[基督耶稣的门徒]。”(林前10:11)以色列国最杰出的君王大卫预表上帝的儿子,而上帝跟大卫立约、应许赐给他的那个永恒的王国,是由耶稣基督继承的。(赛9:6,7;结34:23,24;路1:32;徒13:32-37;启22:16)那些忠于上帝的君王(他们都受到上帝的先知指引和激励)所打的大小战争预示基督在未来要发动的一场大战,将歼灭一切跟上帝王国作对的恶势力。上帝在以往所赐的胜利则预示基督必彻底击败撒但和他的党羽,拯救上帝的子民。(诗110:1-5;弥5:2-6;徒4:24-28;启16:14,16;19:11-21)
上帝在这些君王统治期间启示人写下的许多圣经预言曾论述,上帝的受膏者(弥赛亚或基督)会施行什么德政,去造福治下的臣民。另一些跟弥赛亚有关的预言则预告上帝的这位忠仆会经历什么迫害和磨难。(参看赛11:1-10;53:1-12;徒8:29-35)正如使徒彼得指出,“圣灵在他们[古代的先知]心里指向基督,预先指明基督[弥赛亚]要受苦,随后要得荣耀。于是他们反复考究,这些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时期,在怎样的时期”。这些先知也得了启示,知道这些事都会在未来而非在他们有生之年应验。(彼前1:10-12;另见但9:24-27;12:1-10)
由于圣经的这一切预言在耶稣基督身上一一应验,证明可信可靠,因此真理的确可以说是“通过耶稣基督而来”的,而且“上帝的应许无论多少,借着他都成为‘是’了”。(约1:17;林后1:20;另见路18:31;24:25,26,44-46)谈到耶稣,彼得说得一点没错:“所有先知都为他作见证”。(徒3:20-24;10:43;另见28:23)
目的何在及何时应验 圣经的“预言”,不管是预告、指引还是责备,都对人大有益处,不但造福当初听见的人,也让后世一切信赖上帝的人受益。圣经的预言使当初听见的人坚信:纵然时过境迁,上帝也必谨守自己所立的约和所作的应许,他的旨意绝对不会落空。(参看诗77:5-9;赛44:21;49:14-16;耶50:5)例如,但以理的预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填补了从《希伯来语经卷》完成到弥赛亚来临之间的空白。这几百年间,犹太人先后受波斯、希腊和罗马统治,但以理书预告的世界大事(比如各霸权的崛起与衰亡)使他们(乃至后世的基督徒)坚信上帝对未来一清二楚,绝无“盲点”,坚信上帝早已预见他们所处的境况,坚信上帝的伟大旨意始终没有改变、必定实现。因为这些预言,忠于上帝的人才不致受骗,不致寄望于变幻无常、转瞬即逝的霸权或政府,并懂得按真智慧处世为人。(参看但8:20-26;11:1-20)
事实上,由于亲眼看见圣经的预言应验,心地正直的人更加确信上帝绝对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旨意,知道任何反对势力都阻止不了他。圣经的预言准确应验,证明惟独耶和华是真神,只有他才能预告未来,使预言实现。(赛41:21-26;46:9-11)圣经的预言让人更了解上帝的美德,更清楚他的旨意,更明白他的处事作风以及审判准则,更渴望按上帝的标准去生活。(赛1:18-20;55:8-11)
诚然,上帝的先知所说的许多预言都在当时那代人身上初次应验了,比如上帝对以色列人及四周列国的判决,以及关于以色列和犹大先覆亡后复兴的预告等。然而,对于后世的人,包括公元1世纪及现代的基督徒来说,这些预言仍然大有价值,绝对没有过时。使徒保罗说:“从前写下来的话,全是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好让我们借着忍耐,借着圣经所带来的安慰,可以怀有希望。”(罗15:4)上帝所定的道德标准和旨意从不改变(玛3:6;来6:17,18),只要看看他当时怎样对待以色列人,就知道他在其他时候会怎样处理类似的情况。因此,耶稣和他的门徒把一些早已应验的预言应用于他们当日的情况是有道理的。(太15:7,8;徒28:25-27)当然,有些先知所说的明显是预言,例如预告耶稣在地上的经历及后来的发展。(赛53章;但9:24-27)凭着这些预言,弥赛亚来到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就能清楚认出他来,知道他确实受上帝差遣,传讲上帝的信息。(见弥赛亚)
耶稣离世以后,他的门徒把《希伯来语经卷》及其中的预言跟耶稣的教诲结合起来,就看出后来的世事发展跟圣经所说的完全一致,明白了预言的含意和意义。他们所传讲所教导的也因此更有理据,更有说服力,这使他们无惧困难和反对,信心十足地执行使命。(徒2:14-36;3:12-26;4:7-12,24-30;7:48-50;13:40,41,47)此外,他们也从一些已经完成的经卷学到重要的道德原则,这一切“对于教导、责备、纠正、按正义施行管教,尽都有益”。(提后3:16,17;罗9:6-33;林前9:8-10;10:1-22)彼得看出,耶稣改变形貌的异象使圣经的预言更加可信可靠。他说:“由于这件事,我们所得的预言就更加可信了。你们现在留意预言是好的,因为预言好像明灯,能照亮暗处”。(彼后1:16-19;太16:28-17:9)毫无疑问,基督教时代以前写下的预言跟耶稣的教诲相辅相成,是上帝给基督徒会众的指引,让他们可以就各种问题(比如跟外邦信徒有关的问题)作出重大的决定。(徒15:12-21;罗15:7-12)
预言也起警告作用,让人看出情势紧急,必须马上行动。例如耶稣预告耶路撒冷被毁灭前会出现什么情势,吩咐门徒一看见预兆,就得赶快逃到安全的地方去。(路19:41-44;21:7-21)在关于基督临在的预言中,也有类似的警告。(参看太24:36-42)
公元33年五旬节,圣灵倾注在基督徒身上,使他们获得神奇的恩赐,能说预言和一些从未学过的外语。有时(但不是每一次),获得说预言恩赐的人(如亚迦布)能预告未来(徒11:27,28;21:8-11),让基督徒会众或个别基督徒可以做妥准备,应付危难。一些基督徒受圣灵启示写下的书信也预告未来,包括预告叛道的事以及叛道势力会如何扩张,还有上帝必执行什么判决等等。此外,这些书信还揭示一些从前不为人知的圣经真理,或者进一步澄清某些已知的教义。(徒20:29,30;林前15:22-28,51-57;帖前4:15-18;帖后2:3-12;提前4:1-3;提后3:1-13;4:3,4;另见犹17-21)启示录的内容则大都是预言,提醒人要辨明“时代的凭证”(太16:3),从速行动(启1:1-3;6:1-17;12:7-17;13:11-18;17:1-12;18:1-8)。
然而,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指出,神奇的恩赐终必消失,说预言的恩赐也不例外。(林前13:2,8-10)历史显示,由于神奇恩赐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随着使徒陆续去世,这些恩赐就再没有赐给会众的成员,最后更完全消失了。当然,到了那个时候,圣经正典已全部完成了。
耶稣说过的一些比喻在形式上跟古代先知所说的寓言有点类似。(参看结17:1-18;19:1-14;太7:24-27;21:33-44)在不同程度上,耶稣的这些话都在当日实现了。这些比喻有的是说明某些道德原则的(太18:21-35;路18:9-14),有的是谈未来才发生的事,要到耶稣的临在和“这个制度的末期”才会完全实现(太13:24-30,36-43;25:1-46)。
不止应验一次 从耶稣和他的门徒如何引用先知的预言可以看出,预言有时不止应验一次。例如,哈巴谷书的一个预言最初是在巴比伦人摧毁犹大国时应验的,但保罗指出这番话也会在他当日应验。(哈1:5,6;徒13:40,41)耶稣指出,他当时那一代人会看见但以理书中关于“使地荒凉的可憎之物”的预言应验;而值得注意的是,但以理书把“使地荒凉的可憎之物”跟“终结的时候”联系起来。(但9:27;11:31-35;太24:15,16)圣经显示,到时米迦勒必“起来”,意思是耶稣基督登基后必挺身维护耶和华的仆人(但12:1;见米迦勒1);耶稣也预告自己必在现行制度的末期,带着王权临在。但这件事显然没有在公元1世纪发生。(太24:29,30;路21:25-32)由此可见,这个预言会重复应验。关于这一点,麦克林托克与斯特朗合编的《百科全书》(1894,第8卷,635页)说:“要理解我们的主在山上所说的预言有什么含意,就必须看出这个预言不止应验一次,第一次是在耶路撒冷陷落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基督徒管理安排结束的时候。”
不同形式的预言 除了通过先知直接说出某个信息(或以寓言的形式,或加上有寓意的举动[王上11:29-31]),耶和华还用其他形式说预言。其中之一是用人物作为象征。例如圣经曾用某些人去预表弥赛亚耶稣,这些人包括大卫王、兼任君王和祭司的麦基洗德(来7:15-17)、先知摩西(徒3:20-22)等。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这些人物不一定在每个方面都预表耶稣。例如约拿曾在鱼腹中三天,预示耶稣也会在坟墓里三天;但约拿当初不愿接受上帝交托的任务及其他表现,却并非预示上帝的儿子会有类似的反应。另外,耶稣说自己“比所罗门更大”,是因为耶稣的智慧和他的王国带来的和平不但跟所罗门的相似,而且更胜一筹;可是,耶稣绝不会像所罗门那样踏上歧途。(太12:39-42)
上帝也用事件作为象征,就是用发生在某些人或国族身上的事来预示他旨意在未来的发展。保罗谈到一件“有象征意义”的事,涉及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撒拉生的,一个是女仆夏甲生的。保罗说,撒拉和夏甲“象征”两个约(但不是两个约本身),意思是说她们象征两个“妇人”,各自生了儿女,分别在两个约下。女仆夏甲象征地上的耶路撒冷,这个耶路撒冷弃绝了律法之约所指向的救主,并在这套律法被上帝废除后仍旧死抱不放。由于这个缘故,地上的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律法的奴隶。另一方面,自由的妇人撒拉象征“在上的耶路撒冷”,即上帝组织的天上部分,这个部分好比他的妻子;她的儿女都是凭应许生的,跟亚伯拉罕之约所预告的一致。(加4:21-31;另见约8:31-36)另外,挪亚日子的世道人心以及洪水,预示基督临在时的社会风气以及弃绝上帝标准的人的下场。(太24:36-39;另见林前10:1-11)
圣经也用地方作为象征,例如,位于锡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城曾多次用来代表天上的组织,即受膏基督徒的“母亲”。(加4:26)“新耶路撒冷”象征基督在天上的“新娘”,即得了荣耀的基督徒会众。(启21:2,9-14;另见弗5:23-27,32,33;启14:1-4)不过,由于耶路撒冷的居民再三悖逆上帝,圣经有时也用这个城来比喻负面的事物。(加4:25;结16:1-3,8-15;见耶路撒冷条下的“城的象征意义”)显然,所多玛、埃及、米吉多、巴比伦和欣嫩谷等地方也曾用作象征。(启11:8;16:16;18:2;太23:33)
圣经也用圣幕里的物件和安排,作为未来事物的象征。使徒保罗指出,跟圣幕有关的陈设、仪式和祭物都是仿照天上的实体,“是天上事物的象征和影子”。(来8:5;9:23,24)
分辨预言的真假 由于假先知日益猖獗,约翰警告人不可尽信“来自灵界的主张”(预言基本上就是来自灵界的信息或主张)。他劝基督徒“要试验这些来自灵界的主张,看看是不是源于上帝”。(约一4:1)约翰以“基督成了肉身来过”这个教义作为例子,说明该如何衡量某个信息是否源于上帝。当然,约翰只是挑了当日某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做例子而已,意思不是说承认这个教义与否就是惟一准绳。(约一4:2,3)说到底,任何预言及其解释如果真的来自上帝,就必定跟上帝所启示的话语和旨意完全一致(申13:1-5;18:20-22),而不是只有某些部分一致。(见先知条下的“辨别先知的真伪”)在公元1世纪,基督徒会众里有些人拥有特殊的恩赐,能“辨明圣灵启示的话”(林前12:10),能判断某个预言是真是假。尽管这种神奇的恩赐已经终止,但按理来说(特别在圣经预告的“终结的时期”)上帝仍会继续通过基督徒会众帮助人正确了解圣经的预言,只是不再用神奇的方式,而是让他们仔细查考,用心钻研,并把预言跟世事比照。(参看但12:4,9,10;太24:15,16;林前2:12-14;约一4:6;见翻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