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2003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分部添置物业
随着会众和分区的数目迅速增加,分部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1980年,全国约有6万个传道员。不到十年,菲律宾已成为传道员数目超过10万大关的国家之一。伯特利家庭成员也由102人增至150人。其实,分部在80年代初已经面对缺乏住房的问题。
不久,中央长老团通知菲律宾分部添置物业。法哈多弟兄忆述:“我们在分部附近逐户敲门,看看有没有物业出售。业主有的是菲律宾人,有的是华人,他们都异口同声,表示不会出售自己的物业。其中一个业主更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华人只会买房子,从来都不会 卖的。”看来分部附近真的没有合适的物业。
于是弟兄到其他地方去找,甚至考虑分部也许要搬到马尼拉市郊去。后来,他们在附近省市看中了几个地方。中央长老团特别感兴趣的,是内湖省圣佩德罗附近的一大块地。地主是一个弟兄,他愿意把这块地廉价卖给分部。中央长老团批准买下这块地,分部于是开始筹划兴建办公楼、宿舍和工厂。可是,弟兄不久看出,把分部迁到内湖并不是耶和华的旨意。这个地方没有电话网络,交通落后,治安欠佳,不是兴建分部的理想地点。于是分部在这块地设农场,供应食物给伯特利家庭的成员。不过,分部急需较大地方的问题还没有获得解决。
后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看来是耶和华的指引。法哈多弟兄说:“真是出乎意料,分部的一个邻居告诉弟兄:‘我们想把一块1000平方米的地卖给你们。’于是,中央长老团吩咐我们买下这块地,我们以为这块地已经足够。但我们呈交建筑计划书给总部后,接到的指示是:‘你们需要多些地方,继续找吧。’”
“不久,有两兄弟,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律师,来对我们说:‘我们想把物业卖给你们。’他们的地有1000平方米。接着隔壁一个妇人也说要把名下的一公顷土地卖给我们,而且价钱很公道。我们以为这下够了,但总部却说:‘还要多一点。’”
接着,分部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先前把地卖给分部的医生和律师竟然去游说邻居,劝他们把物业卖给耶和华见证人。结果他们一个接一个把地卖给分部。分部差不多买下了附近所有物业,并向总部呈交另一份建筑计划书。可是总部却说:“地还不够。”分部的弟兄心想:“既然我们已跟附近所有可能出售物业的业主谈过,现在还可以找谁呢?”
就在这时候,分部接到一个电话。之前声言“华人只会买房子,从来都不会卖的”那个商人,现在竟然要出售房产了。法哈多说:“利奇弟兄和我发觉,这块地无人问津,于是我们用很便宜的价钱就把它买下来了。看来耶和华的确指引事态,帮助我们顺利买下所需的土地。”现在分部又多买了一公顷土地。终于,总部表示:“现在你们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策划建筑工程了。”
时过境迁,圣佩德罗的农场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伯特利家庭所需的大部分食物都可以以低价买到,比自己生产便宜得多。于是,弟兄决定把农场卖掉。买卖于1991年成交,卖得的款项用来支付分部新设施的建筑费用。
扩建分部设施
1947年,分部占地仅一公顷,现在的面积是当时的三倍多。日本分部的区域工程部协助菲律宾分部拟定建筑蓝图,1988年中正式施工。他们要把部分旧的木建大楼拆掉,然后兴建一幢楼高11层的宿舍,一幢规模庞大、两层高的工厂和一个王国聚会所。
除了基列毕业生奉派协助工程之外,还有将近300个长期国际仆人和临时国际义务工作人员,从五个国家前来帮忙。附近的居民看见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参与建筑工程,都感到很意外。令他们更惊讶的是,这些外国工人大部分是自费来协助工程的。还有许多菲律宾弟兄姊妹加入工作,使工地洋溢着国际大家庭的融洽气氛。
耶和华不但指引弟兄买下所需的土地,也指引工程的进展。例如,全国只有一家公司制造分部大楼房顶所用的材料。但分部的订单在该公司的客户名册上排在第301个!于是弟兄约见该公司的副总裁,说明这项建筑工程是义务性质。公司董事会经过商议,批准了弟兄的请求:优先处理他们的订单。这家公司把材料送到工地不久,公司的工人就突然罢工了。
很多弟兄姊妹都表现甘心乐意的精神,积极参与分部的建筑工程。附近会众大约600个弟兄姊妹每星期都来工地帮忙。事实上,整个工程有三成是由他们完成的。
弟兄留意使工程完全符合建筑要求。由于菲律宾群岛位于活跃地震带,负责监督工程的弟兄要确保这座高11层的大楼抵得住强烈震荡。这些高素质建筑物跟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房子的确有天渊之别!早期建的房子都拆掉了,新楼使分部焕然一新。
1991年4月13日,分部举行呈献礼。中央长老团成员约翰·巴尔弟兄向1718位来宾发表呈献礼演讲。许多事奉耶和华已有40年以上的弟兄姊妹和来自10个国家的同工都应邀出席。第二天,弟兄用电话线连接菲律宾六个地方,让7万8501人从特别的演讲受到鼓励和强化。
-
-
菲律宾2003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第228页的图片]
左:1991年,约翰·巴尔弟兄在菲律宾分部呈献礼上发表演讲
[第228页的图片]
下:1991年,分部大楼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