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
(Arabia)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大陆西南端,东临波斯湾和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北界以色列、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肥沃新月”地带。这个半岛三面环海,有点像个巨型海岛,当地人多称为“阿拉伯人之岛”。
阿拉伯半岛的面积约为260万平方公里(100万平方英里),相当于美国大陆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西面海岸线长达2900公里(1800英里),东西最宽处约为1900公里(1200英里)。
阿拉伯半岛有一大片岩石嶙峋的台地,西面是跟海岸线平行的山脉,地势自西向东的波斯湾逐渐下降。西南角的一座山峰高达海拔3600米(1万2000英尺)。半岛南端由东到西是鲁卜哈利沙漠,是地球上最大的连片沙漠,又称“空域”。内志省以北的中央高地是面积小一点的内夫得沙漠,大片沙海一直延伸进叙利亚沙漠。
在半岛外围和中部内志高原的溪流不多,而且只在某些季节才有水流。古人约伯看来就住在现今的叙利亚沙漠一带,曾形容“冬天的溪流”如何随天气转变而干涸消失。(伯6:15-20)
虽然这片辽阔的台地普遍干燥少雨,不过在西部山脉、中部高原以及南部一带的雨量还是充沛的,足以应付当地众多人口的需要。在这些地区以及在比较大的绿洲城镇,农民可以种植各种不同的谷物如小米、小麦、大麦和玉米,枣椰树(出15:27)和无花果树在这里也很茂盛。对古阿拉伯人来说,产树胶(阿拉伯胶)的金合欢树以及其他芳香草木非常珍贵,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当然,阿拉伯半岛发现石油这种“黑色的黄金”后,树胶香木就不及以前那么重要了。(创2:12)
阿拉伯半岛普遍水源不足,动物和飞禽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跟圣经时代一样,今天那里依然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山羊、绵羊、骆驼、野驴、胡狼、隼鸟和鹰。(结27:21;代下17:11;士6:5;伯39:5-8,26,27;赛60:7;34:13)然而,狮子、野牛和鸵鸟等野生动物却已完全绝迹。(伯38:39,40;39:9-18)当地的阿拉伯马素以体型美、力气大见称,至今仍然闻名于世。(参看伯39:19-25)
阿拉伯的部落与民族 创世记第10章记载,大洪水后地上衍生了很多家族,不少都在阿拉伯半岛定居。闪的后代中,约坍生的十三个儿子后来成了十三个阿拉伯民族的祖先;阿拉米的三个儿子乌斯、基帖和玛施,看来分布于阿拉伯北部和叙利亚沙漠一带。(创10:23,26-29)以实玛利人住在帐幕里,过着游牧生活,足迹踏遍西奈半岛、阿拉伯北部以至亚述。(创25:13-18)米甸人主要聚居于亚喀巴湾以东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创25:4)以扫的后人住在死海东南面,即以东一带的山区。(创36:8,9,40-43)至于含的后代,古实的子孙比如哈腓拉、撒弗他、拉阿玛、撒弗提迦、拉阿玛的儿子示巴和底但,看来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地区。(创10:7)
在亚述和巴比伦的古代铭文中,也不时提到阿拉伯的不同部落。比如撒缦以色三世谈及“从阿拉伯来的金迪布”;提革拉比列色三世在铭文上提过阿拉伯女王莎比贝和桑茜;萨尔贡二世谈到“阿拉伯女王桑茜和示巴人伊泰迈尔”。其他楔形文字的铭文也列出不同民族的名称,比如瑟巴伊人、纳拜提人、吉德里人、伊迪拜利人、马赛人、泰迈人。(参看创25:3,13-15)
圣经的记载 据说,阿拉伯南部四大古国之一的哈德拉毛就是创世记10:26中的哈萨玛非。哈德拉毛王国建都于舍卜沃,中心为一道狭长的河谷,叫哈德拉毛干河,跟阿拉伯南面海岸平行。圣经提到的底但、提玛、度玛和布斯,据悉都是阿拉伯地名。(赛21:11-14;耶25:23,24)
亚伯拉罕绕着阿拉伯的边缘,从迦勒底的吾珥移居迦南地。后来,他被迫南下埃及时,可能也是取道西奈半岛北部、穿过阿拉伯去的(而不是沿地中海的海岸走),回程的路线也一样。(创12:10;13:1)约伯记所载的事都发生在阿拉伯北部的乌斯地。(伯1:1)圣经说约伯“在东方的人中……是最尊大的”,前来抢走他财产的示巴人就是阿拉伯某部落的人,也许是约坍的后代。(伯1:3,15;创10:26-28)另外,约伯的三个所谓“朋友”和以利户,看来都来自阿拉伯地区。(伯2:11;32:2)摩西在阿拉伯地区,即米甸人叶忒罗家里,住了四十年。(出2:15-3:1;徒7:29,30)接着在阿拉伯发生了一件大事。以色列人被救脱离奴役后,聚集在西奈半岛南部的西奈山前,与上帝订立律法之约(出19:1,2);使徒保罗在大约1500年后说,这件事发生在“阿拉伯的西奈山”(加4:25)。
鉴于阿拉伯地区现时的面貌,说三百万以色列人能在这片旷野活上四十年,也许有点像天方夜谭。(出12:37,38)当然,以色列人能衣食无缺,关键在于耶和华施行神迹,供给他们吃的喝的。(申8:2-4;民20:7,8)虽然圣经的记载表明(民20:4,5),古时这一带环境也不理想,水源严重不足,但证据同时显示,3500年前阿拉伯地区的水源要比现在的充足很多。事实上,只要看看曾是河床的一些干河(或河谷)有多深,就知道昔日的雨水必然相当充沛,才足以让这些山谷积水成河。后来,随着雨量减少,一些动物就开始绝迹了。但说到底,无论古今,阿拉伯从来都是树木不多的干草原。
在士师的日子,来自阿拉伯的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的人”骑着骆驼大举进侵,把以色列地都毁坏了。(士6:1-6)事实上,突袭素来都是阿拉伯人的主要作战模式。(代下22:1)据说,最早懂得驯养骆驼的就是阿拉伯人。甚至早于亚伯拉罕的日子,骆驼已被人用做交通工具。(创24:1-4,10,61,64)要长时间穿越沙漠行进,骆驼比驴无疑优胜多了。难怪有人说,骆驼的驯养对阿拉伯的贡献不下于一场经济改革,阿拉伯南部地区后来成为“香料王国”,骆驼着实功不可没。
骆驼商队从相对肥沃的南部出发,穿越跟红海平行的沙漠,从一个绿洲到下一个绿洲,从一口水井到下一口水井,直到进入西奈半岛。在那里,他们可以转往埃及,也可以继续前进,上巴勒斯坦或大马士革去。这些商队除了满载乳香没药等昂贵香料以外(赛60:6),很可能也带着俄斐出产的金子和檀香木(王上9:28;10:11)以至宝石,就像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王时带去的一样(王上10:1-10,15;代下9:1-9,14)。波斯湾水域盛产珍珠牡蛎。鉴于阿拉伯西南端跟非洲大陆只是一水之隔(中间的海峡宽度只有32公里[20英里]左右),因此商队的货物中说不定也有来自埃塞俄比亚(代下21:16)的货品,比如象牙和乌木。(结27:15)
阿拉伯中部高原以北有个绿洲城镇叫泰马(即提玛),巴比伦王拿波尼度在那里住了十年。巴比伦陷落时(公元前539),在巴比伦城执政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伯沙撒。(见提玛2)
到了公元前5世纪,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依然操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从尼希米记2:19和6:1-7提到“阿拉伯人基善”就足以见之。
公元前115年左右,希木叶尔王国攻占了阿拉伯南部,建都于宰费尔(有人说,宰费尔即创世记10:30中的西发)。从公元前4世纪起,北面的纳巴泰人(也许是创世记25:13说的尼拜约的后代)崛起,定都佩特拉城,这是以东境内从山谷峭壁开凿出来的一个石城。此后,纳巴泰人的势力不断扩张,远达南地南部、摩押以及约旦河东的地区。公元前1世纪以及公元1世纪,大马士革曾两度受纳巴泰人管辖。在关于保罗逃离大马士革的记载中(详见使徒行传9:23-25),哥林多后书11:32提到的亚里达四世(约公元前9-公元40),就是纳巴泰人的王。亚里达王的女儿本是希律·安提帕的妻子,后来希律为了娶希罗底为妻,索性把她休了。(可6:17;见亚里达)
保罗说他成为基督徒后曾往“阿拉伯去,然后又回到大马士革”。(加1:17)这里说的“阿拉伯”既可指附近的叙利亚沙漠一带,也可指阿拉伯半岛的任何地方。
公元前1世纪,大马士革东北面的巴尔米拉逐渐繁华起来,成为阿拉伯人的活动中心,后来还取代佩特拉成为贸易主区。到了公元270年,在芝诺比阿女王领导下,巴尔米拉人占领埃及,摇身一变成为罗马的劲敌,直到公元272年吃了败仗为止。
语言 阿拉伯人的语言属南部闪族语系,由于一直变化不大,比其他闪族语言更稳定,对于研究圣经中古希伯来语字眼与修辞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