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预定
(Foreknowledge,Foreordination)
“预知”指预先知道未来会发生或出现的事。在圣经里,谈到“预知”的经文主要跟造物主耶和华上帝和他的旨意有关,只有少数例外。“预定”则指预先决定、规定或限定。
原文字眼 译做“预知”及“预定”的词语主要见于《希腊语经卷》,但相关的概念也可以在《希伯来语经卷》找到。
译做“预知”的希腊语proʹgno·sis(普罗格诺西斯),由pro普罗(之前)和gnoʹsis格诺西斯(知识)两个词素组成。(徒2:23;彼前1:2)相关动词pro·gi·noʹsko(普罗吉诺斯科)曾两次用于人身上,比如保罗说某些犹太人“起初认识”他,以及彼得说他的弟兄“预先知道”某些事。(徒26:4,5;彼后3:17)且以彼得的话为例。他说他的弟兄预先“知道”其实是指有限地知道,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预知彼得所谈的未来事物的所有 细节,诸如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不过,由于他们能读到圣灵启示彼得和其他圣经执笔者写下的话,因此大致上 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译做“预定”的希腊语pro·o·riʹzo(普罗奥里佐)是由pro普罗(之前)和ho·riʹzo霍里佐(划定界限)两个词素组成的。(英语horizon是希腊语ho·riʹzo的音译,意即“划界”或“限定”。)从耶稣说“人子”(即他自己)“要照预定[ho·ri·smeʹnon霍里斯梅农]的安排离去”,可以看到希腊语动词“霍里佐”包含什么意思。保罗说,上帝“定下[划定,ho·riʹsas霍里萨斯]他们的时期和居住的疆界”。(路22:22;徒17:26)这个动词也用来指决定做某件事,例如门徒“决定[hoʹri·san霍里桑]”救济贫困的弟兄,把物资送给他们。(徒11:29)可是,在《希腊语经卷》,“预定”如果指预先决定某件事,则是专指上帝预定未来。
关键的因素 要明白上帝预知和预定未来这个课题,先得知道几个关键的因素。
首先,圣经毫不含糊地指出,上帝能预知和预定未来。事实上,耶和华表明,他有能力预知和预定将来的事(包括如何施行拯救,如何执行判决),并使预告的事一一实现,就是证明他是真神的铁证。他的子民都可以为他所施行的伟举作证。(赛44:6-9;48:3-8)上帝能预知和预定未来,这也是一切真确预言的基础。(赛42:9;耶50:45;摩3:7,8)上帝向反对他子民的列国提出挑战,要他们证明自己所拜的神和偶像是真神,能预告拯救与判决,并加以实现。他们却拿不出半点证据来,这显示他们所拜的偶像“飘渺如风,都是虚象”。(赛41:1-10,21-29;43:9-15;45:20,21)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天使和人类都具有自由意志。圣经表明,上帝赋予天使和人类自由选择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运用自由意志去做决定(申30:19,20;书24:15),也因此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创2:16,17;3:11-19;罗14:10-12;来4:13)。换言之,他们绝不是没有自主能力的机器人。人如果没有自由意志,根本也称不上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创1:26,27;见自由)按理来说,上帝能预知(和预定)未来跟受造物有自由意志是没有冲突的。
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十分重要,却往往受人忽视,就是上帝的道德标准和品格,比如公正、信实、不偏心、充满爱心、慈悲和仁慈等。对于上帝如何运用预知和预定能力,任何解释都必须跟上述所有因素(不只是部分因素)完全一致。毫无疑问,上帝预知和预告的一切事都必成为事实;圣经说得对,上帝“能使未有的像已有一样”。(罗4:17)
上帝预先知道人打算做的每一件事吗?
问题是:上帝是不是毫无节制、不加选择地运用预知能力的呢?他预先知道天使和人类打算做的每一件事吗?他是不是早已预定了一切,甚至在人出生前就注定了每个人的结局呢?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上帝是不是有选择性地运用预知能力,想预知什么就运用,不想就不运用呢?上帝是不是根据人的行为和受考验时显露的态度,决定他们该得救还是该灭亡,而不是在他们出生前就注定他们的结局呢?显然,这些问题都理应让圣经本身去解答,而且所有答案都理应符合上帝如何对待众生的圣经记载,并符合上帝通过他儿子基督耶稣所显示的真理。(林前2:16)
预定论 相信预定论的人认为,上帝预先知道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也预定了每个人的际遇和结局。他们认为上帝既然是神,是完美的,自然无所不知,对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了如指掌。根据这个理论,上帝若非巨细无遗地预知天下事,就算不上完美了。他们用以撒的孪生子以扫和雅各的例子来说明,人的命运在出生前就已注定(罗9:10-13);或者用以弗所书1:4,5来证明,上帝创造天地以前就预知和预定了每一个人的未来。
上文说过,要知道任何见解是否正确,就得看看这个见解是否符合上面提到的所有因素,也就是说,是否跟上帝的品格、标准、旨意,以及他对待众生的正义原则一致。(启15:3,4)现在且来看看,预定论到底暗示什么。
预定论等于暗示,上帝创造天使和人类以前,早就预知和预见到他们将来的一切事,包括有一个天使带头反叛,人类始祖在伊甸园堕落犯罪(创3:1-6;约8:44),祸延后世,人间从此充满疾苦。换言之,由于预知未来的一切,上帝还没着手创造天地,就已在脑中清楚看见了会在人间上演的一幕幕悲剧(包括罪行与腐败、压迫与苦难、欺诈与伪善、拜假神偶像)。
假如造物主真的运用了预知能力,预先就知道人类受造以来发生的每件事,这就等于说,上帝着手“造人”是蓄意启动罪恶的巨轮,亲自编写人间的丑恶历史。(创1:26)鉴于以上分析,预定论是否合乎情理并符合上述的关键因素,实在值得一问。更何况,门徒雅各指出,一切混乱和卑劣的事都是源于“地上的,像牲畜的,像邪灵的”行为,绝不是源于天上的上帝。(雅3:14-18)
上帝运用预知能力是否不加选择、毫无节制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上帝若非巨细无遗地预知天下事,就算不上完美。但是,这样界定完美其实是不对的。按照完美的正确定义,完美不是指绝对没有任何限制;毕竟,任何事物是否完美,主要视乎这事物是否完全符合要求,就是有权制定标准的那位的要求。(见完美)归根结底,是否完美,得按上帝的旨意和喜好去评定,不是按人的观点去衡量的。(申32:4;撒下22:31;赛46:10)
举个例,上帝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是完美的。(代上29:11,12;伯36:22;37:23)但上帝有无穷的力量,并不表示他每次都必须把自己的力量全用出来。事实上,上帝并没有这样做;要不然,上帝在古代执行判决(比如在挪亚时代降洪水以及在其他场合降祸)以示不悦和义愤时,被毁灭的何止那些古城古国,恐怕地球本身以及其上的一切早就灰飞烟灭了。(创6:5-8;19:23-25,29;另见出9:13-16;耶30:23,24)由此可见,上帝绝没有任由自己无穷的力量不受控制地爆发出来,相反,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旨意去运用大能大力,而且只要可行,就尽量向人发慈悲。(尼9:31;诗78:38,39;耶30:11;哀3:22;结20:17)
同样道理,上帝固然拥有无限的预知能力,但他会在什么事上运用这种能力以及用到什么程度,却是有所选择的。对于上帝的决定,任何人或天使都无权过问,说:“你做什么?”(伯9:12;赛45:9;但4:35)因此,问题不在于上帝能不能 预见、预知和预定未来,因为“在上帝,凡事都可能”(太19:26);问题在于上帝选择或决定 去预见、预知和预定什么;圣经说:“凡他喜欢的事,他都能做”(诗115:3)。
有所选择地运用预知能力 现在且来看看一个有别于预定论的说法,即上帝是有所选择地运用预知能力的;看看这个说法是否跟上帝制定的正义标准以及他的话语所显示的真理一致。跟预定论的主张刚刚相反,圣经不少记载显示,上帝在作出决定之前往往会先查明实情。
例如创世记11:5-8透露,上帝先下来看过巴别的情况后,才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破坏恶人的计谋。鉴于所多玛和蛾摩拉城歪风日盛,耶和华告诉亚伯拉罕他决定(派天使)去打听一下,要“看看他们所做的,是不是跟我所听到的控诉一样;如果不是,我也可以知道 ”。(创18:20-22;19:1)另外,上帝说他渐渐熟悉亚伯拉罕;在亚伯拉罕拿起屠刀打算把以撒献做祭物时,耶和华说:“现在我知道 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连独生的儿子也甘愿为我牺牲。”(创18:19;22:11,12;另见尼9:7,8;加4:9)
既然是有所选择,就意味着上帝可以选择不用 这种能力去预知众生打算做的每件事。换言之,历史上一幕幕的人间悲剧,绝不是在重播上帝早已预定和预先看见的一台戏。上帝当初告诉人类的始祖,他们可以在没有罪恶的地球上享永生,说的是真心话。他吩咐这两个完美无罪的儿女要繁衍增多,遍满地面,开拓大地成为乐园,好好管理动物时,他不是把一个注定失败的任务交给他们,而是真心赐福给他们,希望他们成功。再说,上帝如果预知人类始祖必然犯罪,不会有资格吃“生命树”上的果子,那么他在伊甸园设立“辨识善恶树”考验人和设立“生命树”就毫无意义,是玩弄他们了。(创1:28;2:7-9,15-17;3:22-24)
明知别人不能得到某件好东西,却用这件东西去引诱人,不但虚伪,而且冷酷无情。上帝的话语鼓励所有人要追求永生,说永生是人人都有机会得到的。有一次,耶稣敦促听众要“不断恳求”上帝赐他们好东西,说人有儿子求鱼求饼,绝不会给儿子蛇或石头。耶稣借此表明,人的愿望如果是正当合理的,天父绝不会让他们失望。耶稣说:“你们虽然邪恶,尚且懂得送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亲,不是更要把好东西赐给再三恳求他的人吗?”(太7:7-11)
上帝是真心真意向所有人打开机会之门,让他们可以蒙福得永生的。(太21:22;雅1:5,6)他是诚心诚意劝人(就像他劝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样)要离弃罪过,好“活下去”的。(结18:23,30-32;另见耶29:11,12)假如上帝早已预知他们注定因作恶而灭亡,就不用多费唇舌劝他们回头了。(参看徒17:30,31;提前2:3,4)耶和华告诉以色列人:“[我]没有对雅各的苗裔说:‘就算徒劳,你们也要寻求我。’我是耶和华,我讲的是正义的事,我说的是正直的话。……住在地极的人啊,你们归向我就能得救”。(赛45:19-22)
使徒彼得也说过类似的话:“耶和华实现他[施行报应]的应许并不迟缓,不像有些人认为他迟缓一样。他是对你们有耐心,不愿有一个人被毁灭,只愿人人最终都悔改。”(彼后3:9)假如上帝早就预知和预定谁得救谁灭亡,试问他对人有“耐心”的意义何在,他希望“人人最终都悔改”又诚意何在呢?使徒约翰受圣灵启示,指出“上帝就是爱”;使徒保罗则说爱“凡事希望”。(约一4:8;林前13:4,7)既然爱是耶和华最显著的特质,他必然真心关爱每一个人,真心希望他们得救。除非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显示他已无药可救,否则上帝是不会弃绝他的。(参看彼后3:9;来6:4-12)使徒保罗说得对,“上帝的仁慈是要领你悔改”。(罗2:4-6)
试想想,假如上帝在某些人(也许千百万人)出生前,就预知和预定他们不会受惠于基督耶稣的赎价,不可能得救,那么圣经说赎价是为了救赎所有人,就是说谎骗人了。(林后5:14,15;提前2:5,6;来2:9)圣经说上帝不偏心,不是说说而已。“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敬畏[上帝],行正义,都蒙他悦纳。”(徒10:34,35;申10:17;罗2:11)机会之门确确实实是为所有人打开的,“好叫他们寻求真神,只要探究就能找着,其实他离我们各人都不远”。(徒17:26,27)在启示录的结尾,上帝所说的绝非不能兑现的承诺,也绝非无法实现的希望。经文说:“谁听见都要说:‘来吧!’谁渴了都要来。谁愿意,都要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22:17)
预知和预定什么 圣经由始至终显示,上帝运用预知和预定能力,总是跟他的旨意有关的。“定下旨意”是指把一件要做的事摆在前头作为目标。(译做“旨意”的希腊语proʹthe·sis[普罗泰西斯]的字面意思是“[把某事某物]放在前头”)由于上帝的旨意必定实现,上帝可以预知他的旨意实现时会达成什么结果,也可以预定自己要采取什么步骤去达成这些结果(赛14:24-27),因此圣经说,耶和华对未来的旨意是由他自己“制定”或“塑造”的(源于希伯来语ya·tsarʹ亚察,跟“陶匠”[耶18:4]有关)。(王下19:25;赛46:11;另见赛45:9-13,18)上帝是伟大的陶匠,他“随自己所定的旨意……使万物发挥作用”(弗1:11),“使他所做的一切互相配合”,好造福爱他的人(罗8:28)。因此,圣经说上帝“从起初就指明末后的事,在古时就说出未来的事”,主要跟上帝所预定的旨意有关。(赛46:9-13)
耶和华赋予亚当和夏娃完美的身心,他看着自己所造的一切,觉得都“非常好”。(创1:26,31;申32:4)圣经记载,上帝在此之后就“安歇了”,并没有为亚当和夏娃可能做的事而疑虑不安。(创2:2)上帝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他力量无穷,智慧无限;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情势,也绝对难不倒他,不能阻碍他至高至善的旨意实现。(代下20:6;赛14:27;但4:35)由此可见,相信预定论的人的以下说法是毫无圣经根据的。他们认为上帝若不预先知道未来的发展,他的旨意就会“因缺乏先见之明而不断受阻、无法实现,必须不断因应聪慧受造物造成的变数和乱局而作出补救和修正”。另外,上帝有所选择地运用预知能力,也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等于让受造众生可以“随意违犯[上帝]的规定,结果迫使他不断改变主意,不胜其烦,不知所措”。(麦克林托克与斯特朗合编的《百科全书》,1894,第8卷,556页)上帝在地上的仆人尚且无需“为明天忧虑”,更何况创造天地的造物主呢?在他看来,万国都不过是“桶中的一滴水”罢了!(太6:34;赛40:15)
跟某些群体有关的事 有人也许会举出一些例子,以说明上帝确曾运用他的预知能力,预知某些群体、国家 或世上大部分人 会走怎样的路,预告他们未来的取向,并预定他自己会采取什么相应的行动。问题是,上帝能预知和预定这些事,并没有剥夺任何人的选择自由,这些群体内的每一个人都有自由决定走怎样的路。以下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挪亚日子的大洪水以前,上帝早已宣布他定意要降灾,把人和动物都消灭。根据圣经的记载,当时遍地充满了强暴和种种恶事,令上帝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洞悉人心”的上帝是经过查看,发现世人“终日心里所想的,都是恶事”,然后才采取行动的。(代下6:30;创6:5)但是,有些个别分子(比如挪亚和他家人)蒙上帝悦纳,得以逃过灾劫。(创6:7,8;7:1)
以色列人的情况也类似。上帝保证,只要他们谨守跟上帝所立的约,就可以成为“祭司的王国,圣洁的国族”。然而,大约四十年后,当以色列人来到应许之地的边缘时,耶和华却预告他们以整体而言会因背弃誓约而被舍弃。上帝能预见这个结局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以色列人曾再三背叛他,顽梗悖逆。难怪上帝说:“尽管我还没有领他们进我发誓所应许的地,可是从今天他们所怀的意念,我就清楚知道日后会有的事。”(出19:6;申31:16-18,21;诗81:10-13)按照以色列人所显露的心态和取向,上帝不难预见他们日后会变本加厉地作恶,但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上帝。这就好比一个人能预见某座建材和工程都差劣的建筑物早晚会出问题一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个人造成的。上帝所定的一个规律是不变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9;另见何10:12,13)上帝的先知也曾在不同时代发出警告,预告上帝定意要执行的判决,这些预告都是根据当日的世道人心而作的。(诗7:8,9;箴11:19;耶11:20)再说,这些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事实上有些人就是因为选择听从上帝的劝告、责备和警诫,结果蒙上帝恩待。(耶21:8,9;结33:1-20)
上帝的儿子耶稣同样能洞悉人心(太9:4;可2:8;约2:24,25),并获赐预知能力,能预告未来出现的情势、事件以及上帝的判决。耶稣预告,抄经士和法利赛派以整体而言必被扔进欣嫩谷去(太23:15,33),但这不是说他们当中每个人都注定灭亡,从使徒保罗的事例就足以见之(徒26:4,5)。耶稣预告,耶路撒冷和一些城必因不肯悔改而大祸临头,但没有说上帝预定城中每一个人都要遭殃。(太11:20-23;路19:41-44;21:20,21)耶稣也预知人类的想法和心态会导致什么结果,预告在“这个制度的末期”世道人心会如何,以及上帝的旨意会如何逐步实现。(太24:3,7-14,21,22)同样,耶稣的使徒所作的预告显示,上帝预知某些群体如“基督的敌人”(约一2:18,19;约二7)会出现,并预定他们的结局(帖后2:3-12;彼后2:1-3;犹4)。
跟个人有关的事 上帝预知和预告的事,有的关乎群体,有的关乎个人。上文提过的以扫和雅各都是例子,另外有出埃及记提到的法老,还有参孙、所罗门、约西亚、耶利米、居鲁士、施浸者约翰、加略人犹大和上帝的儿子耶稣。
在参孙、耶利米和施浸者约翰出生之前,耶和华确实预知他们的一些事。尽管这样,上帝却没有预定他们最终会有什么结局。耶和华根据他所预知的事,预定参孙做离俗人、要他带领和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预定耶利米做先知;以及预定施浸者约翰在弥赛亚前面为他预备道路。(士13:3-5;耶1:5;路1:13-17)以这三个人来说,他们都对上帝忠贞到底;可是,一个人一出生就蒙大恩、受重用,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最终必得救,甚至不保证他必至死忠心。同样,耶和华预告大卫众子中会有一个叫所罗门的,并预定让他来兴建圣殿。(撒下7:12,13;王上6:12;代上22:6-19)所罗门尽管得蒙厚恩,甚至有幸执笔写圣经,却在晚年崇拜假神,离弃上帝。(王上11:4,9-11)
以扫和雅各的例子也类似。虽然上帝预知他们的一些事,却没有预定他们最终的结局。上帝只是预知从他们而出的两个国家民族,哪个会占优势而已。(创25:23-26)这个优势也意味着雅各会得长子权,亚伯拉罕的“苗裔”也会出于他的家系。(创27:29;28:13,14)耶和华上帝借此表明,他为了特定的目的拣选人,既不受传统和习俗限制,也不受人的预料或想法左右。再说,上帝所赐的福分也并非纯粹取决于人的行为,这样,谁都没有理由认为某些福分是自己“赚回来的”,是“应得的”。使徒保罗再三强调这一点,指出上帝把起初给以色列人的福分赐给外邦人,是分外恩典。(罗9:1-6,10-13,30-32)
保罗引述玛拉基书1:2,3说,耶和华“爱雅各[以色列],恨以扫[以东]”,而玛拉基书这句话是在雅各和以扫死后很久才写下来的。换言之,这段经文不一定表示,耶和华在这对孪生兄弟出生前就决定爱哪个恨哪个。科学发现证实,一个人的基本性情和气质在父母的基因结合成胚胎时已大致形成。上帝显然能看到这些遗传特征,正如大卫说:“我还是胚胎的时候,你的眼睛就看见我了。”(诗139:14-16;另见传11:5)当然,我们不知道耶和华所预定的事至多大程度取决于他看到的遗传特征;但无论如何,上帝拣选雅各而非以扫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令以扫或他的后代(以东人)注定灭亡。事实上,尽管迦南人是受咒诅的,但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因为选择跟上帝的子民缔结关系而得福。(创9:25-27;书9:27;见迦南,迦南人2)以扫之所以痛哭哀求父亲,只是希望父亲“回心转意”,不要让雅各独享长子的福分而已。因此,以扫最关心的始终是物质利益,并没有在上帝面前真心悔改。(创27:32-34;来12:16,17)
至于约西亚,耶和华预告大卫家要生一个儿子叫约西亚,预告他会扫除伯特利城内错误的崇拜。(王上13:1,2)三百多年后,犹大国果然出了一个叫约西亚的王,应验了这个预言。(王下22:1;23:15,16)然而,约西亚后来不听“上帝借尼哥所说的话”,结果战死沙场。(代下35:20-24)由此可见,尽管上帝预知约西亚的出生,预定他会做某些事,但约西亚仍然有选择自由,可以自行决定听不听上帝的忠告。
类似地,耶和华在事前大约两百年预告,他要任用一个叫居鲁士的征服者去释放犹太人,使他们摆脱巴比伦人的枷锁。(赛44:26-28;45:1-6)但圣经没有说,这个应验圣经预言的波斯人最终归附真神耶和华。世俗历史显示,居鲁士后来并没有改变信仰,继续崇拜假神。
上述例子清楚表明,尽管上帝在一些人出生前曾预知和预告他们的某些事,但这样做跟上帝的美好特质和正义标准毫无冲突;况且上帝也没有强迫他们做违心的事。至于法老、加略人犹大和上帝的独生子,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耶和华在他们出生前就预知他们决定怎样做。关于上帝预知和预定未来,这几个人的事例足以说明一些道理。
其中之一是:上帝有时会容许某些情况或事情发生,或者让人听见他的话语,好考验人,令当事人不得不运用选择的自由来作出决定,从而显露心中的意念,受到耶和华鉴察。(箴15:11;彼前1:6,7;来4:12,13)上帝会根据当事人的反应,让他们随心所欲,继续走自己选择的路。(代上28:9;诗33:13-15;139:1-4,23,24)换言之,耶和华是看到“世人的心筹谋”或选择要走的路以后,才“指引他的脚步”的。(箴16:9;诗51:10)人受考验时往往会立定心意:或执意作恶、弃绝耶和华上帝;或立志紧守忠义、遵从上帝的旨意。(伯2:3-10;耶18:11,12;罗2:4-11;来3:7-10,12-15)当事人一旦心意已决,上帝这时预告他最终有什么结局,就既没有什么不公正,也没有侵犯他的选择自由了。(参看伯34:10-12)
这些道理不难从上文提到的忠心的亚伯拉罕的事例看出来,而出埃及记中那个冥顽不灵的法老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例子。耶和华预知自己如果“不用强壮的手施展大能”,法老决不会让以色列人离去(出3:19,20),因此他预定要降灾,把埃及头生的人畜杀死(出4:22,23)。关于上帝如何对付法老,使徒保罗所说的一番话常常被人误解。有些人以为,上帝为求达成自己预定的旨意,罔顾当事人的意向,使他硬起心来。(罗9:14-18)基于这种误解,许多译本把出埃及记的经文译成:上帝对摩西说,他要“使[法老]的心刚硬”。(出4:21,和合;另见出9:12;10:1,27)但有些译本的译法却不同,比如:耶和华“任凭[法老]的心顽梗不化”(新世);“容许[法老]硬着心”(Ro)。为了说明这个译法才是对的,罗瑟拉姆译本(Ro)的附录指出,希伯来语常把容许 某件事发生说成是促使 某件事发生,又或者“明明是容许 某件事发生,却说成是吩咐或命令 人做某件事”。例如,根据希伯来语原文,出埃及记1:17说接生妇“使 男孩活下去”,但其实接生妇只是没有杀死男孩,容许 他们活下去而已。罗瑟拉姆还引述了希伯来语学者M.M.卡利施,H.F.W.格泽纽斯和B.戴维斯的话作为佐证,指出在希伯来语里,这节经文有什么含意:“上帝任凭法老硬起心来,是指没有马上把他处死,容许他有机会把心中的恶念逐步显露。经文的意思就是这么简单。”(《强调本圣经》附录,919页;另见赛10:5-7)
圣经的记载也证实上述的看法,表明令法老“硬着心”的是他自己。(出8:15,32)换言之,法老运用了选择的自由,决定顺应自己顽固的心,这一切导致什么结果,耶和华都准确地预见和预告了。耶和华再三让法老有机会作决定,法老的心也一次比一次硬。(参看传8:11,12)使徒保罗引述出埃及记9:16的话,指出耶和华之所以容许事态继续发展下去,直到他降下十场灾殃为止,目的是要显示他的力量,让他的名传遍全地。(罗9:17,18)
上帝是否注定犹大要出卖耶稣,好应验圣经预言呢?
加略人犹大出卖耶稣,不但应验了圣经的预言,也表明耶和华和他的爱子能预知未来。(诗41:9;55:12,13;109:8;徒1:16-20)可是,上帝绝对没有预定或注定犹大要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圣经只预告耶稣会被密友出卖,但没有指明是哪个密友。事实上,根据圣经的原则,上帝绝不可能预定犹大要犯罪。使徒保罗申明上帝所定的一个准则,说:“按手委任人,千万不要匆忙;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你自己要保持纯洁。”(提前5:22;另见3:6)耶稣挑选十二使徒前的那个晚上,整夜向天父祷告,可见他多么希望能作出正确和明智的决定。(路6:12-16)假如上帝早已预定犹大要出卖耶稣,那么他给耶稣的指引就不对头了,而且按照上述准则,上帝也得分担犹大的罪责。
由此可见,耶稣挑选犹大做使徒时,犹大心里的恶念还没形成。可惜他后来容许“毒根长起来”,玷污自己的心,不接受上帝的引导,反而接受魔鬼的带领,最终走上了偷窃和背信弃义的歧途。(来12:14,15;约13:2;徒1:24,25;雅1:14,15;见犹大13)到了某个阶段,耶稣洞悉到犹大的心变了,因此能预告犹大会出卖他。(约13:10,11)
约翰福音6:64记述耶稣的一些门徒因他的教训而绊倒后说:“耶稣从最初就知道哪些人不相信,哪个人要出卖他。”虽然“最初”(希腊语ar·kheʹ阿凯)一词在彼得后书3:4是指创世的起头,但在其他经文却有不同的含义。(路1:2;约15:27)例如,使徒彼得说圣灵临到外邦人身上,“正如当初临到我们身上一样”,所说的“当初”不是指彼得做耶稣的门徒或使徒的起头,而是指上帝为了特定目的赐下圣灵的起头,即公元33年五旬节。(徒11:15;2:1-4)因此,朗格的《圣经评注》(227页)就约翰福音6:64所作的评论很值得注意:“当初……不是指玄学上万物的起头……不是指[耶稣]跟门徒来往的起头……不是指他召集门徒的起头,也不是指他以弥赛亚身份向人传道的起头……而是指不信的种子悄悄萌芽的起头[某些门徒就是因不信而绊倒的]。[耶稣]从当初或一开始就知道谁会出卖他,意思也一样。”(译自P.沙夫的编译本,1976;另见约一3:8,11,12)
预定跟弥赛亚有关的事 耶和华上帝预知并预告弥赛亚会如何经历磨难,被人处死,然后复活。(徒2:22,23,30,31;3:18;彼前1:10,11)上帝运用预知能力所作的预告之所以能准确应验,一来是因为上帝施展了大能,二来是因为有些人自愿受上帝的对头魔鬼撒但所利用。(徒4:27,28;约8:42-44;徒7:51-54)如果连在保罗日子的基督徒也“不是不知道[撒但]的阴谋”,上帝自然不难预见魔鬼会用什么阴谋手段来对付上帝的受膏者耶稣基督。(林后2:11)毫无疑问,无论仇敌想用什么奸计谋害弥赛亚,假如方式或时间跟上帝所预告的不符,上帝都有能力制止。(参看太16:21;路4:28-30;9:51;约7:1,6-8;8:59)
使徒彼得说,上帝的绵羊羔基督“在世界[希腊语koʹsmou科斯穆]奠基[希腊语ka·ta·bo·leʹ‘卡塔博莱’的一个词形]以前……已经是上帝所预知的”。相信预定论的人因此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之前,就预知基督要像绵羊羔那样被献上,为人牺牲生命了。(彼前1:19,20)译做“奠基”的希腊语词“卡塔博莱”,字面意思是“撒下”,可指“孕育苗裔”,就如希伯来书11:11所说的。希伯来书4:3,4表明,上帝创造人类始祖时,人类世界可说是“奠基”了;可惜他们后来丧失了做上帝儿女的资格。(创3:22-24;罗5:12)然而,上帝给人类分外恩典,仍让人类的始祖孕育苗裔,繁衍后代。在这些后代中,亚伯是个蒙上帝悦纳、有希望得蒙救赎的人。(创4:1,2;来11:4)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路加福音11:49-51所述耶稣的话,“从世界奠基以来杀害众先知的血债”是跟“从亚伯的血债,直到在坛和圣所之间遇害的撒迦利亚的血债”对等的。换言之,耶稣把亚伯和“世界奠基”联系在一起。
圣经的预言透露,弥赛亚(基督)就是应许的苗裔,地上万国中的义人必因他得福。(加3:8,14)圣经首次提到这个“苗裔”,是在伊甸园人类反叛上帝后以及在亚伯出生前。(创3:15)四千多年后,应许的“苗裔”弥赛亚终于出现,这个“神圣秘密”就完全揭开了。圣经说得一点没错,“悠悠历代以来,这个神圣秘密一直秘而不宣”。(罗16:25-27;弗1:8-10;3:4-11)
指定的时间一到,耶和华上帝就差他的首生子降世并成为弥赛亚,好实现圣经中有关“苗裔”的预言。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上帝的这个儿子在受造前或在人类于伊甸园犯罪前已被“预定”为应许的苗裔。当然,上帝后来选定这个儿子去实现圣经的预言,是有充分根据的。上帝的首生子被差到地上来之前,一直跟天父在一起,彼此关系非常亲密,因此耶和华“完全认识”和了解这个儿子,绝对信任他能完成任务,即应验圣经的预言,实现上帝的应许。(参看罗15:5;腓2:5-8;太11:27;约10:14,15;见耶稣基督条下的“通过考验,得了完美”)
预定有人蒙召蒙拣选 现在且看看跟“蒙召”“蒙拣选”的基督徒相关的一些经文。(犹1;太24:24)圣经说,这些基督徒“蒙拣选,是按照父上帝所预知的”(彼前1:1,2),“在世界奠基以前”已被拣选,上帝“预先决定”要通过耶稣基督收纳他们做儿子(弗1:3-5,11),他们从“起初”就被拣选要得救(帖后2:13,14)。要明白这些经文是什么意思,先要知道被预定得救的到底是某些个别的人还是一个群体——要跟基督耶稣一起承受天上王国的基督徒会众,圣经称这个会众为“一个身体”。(林前10:17;弗1:22,23;2:19-22;来3:1,5,6)
假如上述经文是说上帝预定了某些个别的人会得救,那么就是说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背弃上帝,不可能失足了,因为上帝预知的事绝不会落空,他预定谁有什么结局,谁就有什么结局。可是,受上帝启示写下上述经文的使徒保罗却同时指出,有些人虽然已借着基督的赎价得蒙救赎,得以成圣,“尝过可望到天上去的恩典,领受过圣灵……感受过将来制度的力量”,但日后如果离弃正道,就必自招灭亡,不可能回头悔改了。(彼后2:1,2,20-22;来6:4-6;10:26-29)另外,使徒彼得勉励基督徒“要更加努力,使自己所蒙的呼召和拣选确定不移。你们要是继续实行这几样,就决不会失足”。保罗也说:“你们应该恐惧战兢,不断努力,完成使你们得救的工作。”(彼后1:10,11;腓2:12-16)保罗虽蒙召做耶稣基督的使徒(林前1:1),却不认为自己被预定必然得救,他说自己必须一直“奋力向前,向着目标直跑,为要赢得奖赏,就是蒙上帝借着基督耶稣召我到上面去”(腓3:8-15),还说免得他“传了好消息给别人,自己倒不蒙悦纳”(林前9:27)。
圣经表明,基督徒能否得到“生命的冠冕”,要视乎他们是否经得起考验,至死忠心。(启2:10,23;雅1:12)他们的冠冕是可以被夺去的,他们跟上帝的儿子一起作王的资格是有可能失去的。(启3:11)使徒保罗也要等到快要离世,“已经跑完”赛程时才敢自信地说:“有正义的冠冕留给我。”(提后4:6-8)
另一方面,假如上述经文谈的是一个群体,是基督徒会众或整个蒙召的“圣洁的国族”(彼前2:9),那么经文的意思就是说,上帝预知和预定会有这么一个群体(不是个别的人)出现。这些经文也表明,这个群体是上帝按自己的旨意,根据他所预定的“模式”选召的。(罗8:28-30;弗1:3-12;提后1:9,10)另外,上帝还预定这群人要执行什么任务,预知他们在世上必遭受患难,经历考验。(弗2:10;帖前3:3,4)
与“记在生命册上的名字”相关的经文,详见名。
宿命论与预定论 古代信奉异教的民族(包括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和寿数早就由诸神所预定。例如,希腊神话中有命运三女神:(纺线的)克洛托纺织生命之线,(抽签的)拉凯西斯决定线的长度,而指定时间一到,(固执的)阿特罗波斯就大剪一挥,了结人的生命。罗马人也崇拜类似的三合一命运之神。
公元1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指出,法利赛派辩称,相信宿命论跟相信上帝以及人有自由意志并没有冲突。(《犹太战记》第2卷162,163节[8章14段];《犹太古史》第18卷13,14节[1章3段])《新编沙夫与赫尔措格宗教知识百科全书》说:“在奥古斯丁[公元4世纪和5世纪]的时代以前,预定论在基督教信仰中还没成形。”奥古斯丁之前的“教父”诸如查斯丁、奥利金、伊里奈乌等人,“根本就没有‘万事由上天注定’这个概念;他们教的是人人都有自由意志”。(黑斯廷斯的《宗教与伦理百科全书》,1919,第10卷,231页)据说,他们驳斥诺斯替教的见解时,往往提到人有自由意志这个信仰,认为自由意志“是人性的主要特征,是道德责任的根据,是上帝给人的恩赐,让人可以择善而从、令上帝喜悦”;还说“人人都有自主权,上帝从来不强迫人接受他的劝告”。(《新编沙夫与赫尔措格宗教知识百科全书》,S.雅克松编,1957,第9卷,192-193页)